特種作業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培訓課件(19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69738
2023-10-13
19頁
13.42MB
1、特種作業&特種設備作業安全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都需要持證上崗,同一個人可以既是特種作業人員又是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比如某化工企業氯堿崗位操作人員,就需要取得雙證方可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是指直接從事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的從業人員。特種作業的范圍由特種作業目錄規定。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鍋爐(導熱油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統稱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作業種類與項目目錄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統一發布。2、,特種作業&特種設備作業安全培訓,這兩類人員從事的作業都是比較危險的,但相對來說從事特種作業時直接接觸的危險性可能會大一些。公司特種作業人員有:電工、焊工(熱切割)。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有:鍋爐(導熱油爐)司爐工、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叉車駕駛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叉車)以及作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電工,電工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主要目的是提高電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防止電氣事故的發生。電工平時作業時,必須遵守以下幾點:必須經過專業安全技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嚴禁非電工人員從事電工作業。作業時必須穿戴好相應的勞保用品。所有絕緣、檢驗工具,應妥善保管,嚴禁他用,并應定期檢查、校驗。線路上禁止3、帶負荷接電或斷電,并禁止帶電操作。現場變配電高壓設備,不論帶電與否,單人值班不準超過遮欄和從事修理工作。在高壓帶電區域內部分停電工作時,人與帶電部分應保持安全距離,并需有人監護。任何電氣設備,線路未經本人驗電以前,一律視為有電,不準接,特種作業人員-電工,觸,需接觸操作時,應切斷該處電源,確保無電,方能接觸操作。用絕緣棒或傳動機構拉、合高壓開關,應戴絕緣手套。雨天室外操作時,除穿戴絕緣防護用品外,絕緣棒應有防雨罩,并有人監護。嚴禁帶負荷拉、合開關。電氣設備所有保險絲(片)的額定電流應與其負荷容量相適應。禁止用其他金屬線代替保險絲(片)。施工現場夜間臨時照明電線及燈具,一般高度應不低于2.5 m4、,易燃、易爆場所應用防爆燈具。照明開關、燈口、插座等,應正確接入火線及零線。穿越道路及施工區域地面的電線路應埋設在地下,并作標記。電線路不能盤繞在鋼筋等金屬構件上,以防絕緣層破裂后漏電。在道路上埋設前應先穿入管子或采取其它防護措施,以防被輾壓受損,發生意外。,特種作業人員-觸電急救1.急救原則現場急救的原則是:迅速、就地、準確、堅持。迅速 要動作迅速,切不可驚慌失措,要爭分奪秒、千方百計地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并將觸電者移到安全的地方。就地 要爭取時間,在現場(安全地方)就地搶救觸電者。準確 搶救的方法和施行的動作姿勢要正確。堅持 急救必須堅持到底,直至醫務人員判定觸電者已經死亡,再無法搶救時,才5、能停止搶救。2.脫離低壓電源的方法拉開觸電地點附近的電源開關。但應注意,普通的電燈開關只能斷開一根導線,有時由于安裝不符合標準,可能只斷開零線,而不能斷開電源,人身觸及的導線仍然帶電,不能認為已切斷電源。如果距開關較遠,或者斷開電源有困難,可用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鐵鍬等利器將電源線切斷,此時應防止帶電導線斷落觸及其他人體。,當導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開導線,或用干燥的絕緣繩索套拉導線或觸電者,使其脫離電源。如觸電者由于肌肉痙攣,手指緊握導線不放松或導線纏繞在身上時,可首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然后再采取其他辦法切斷電源。6、觸電者的衣服如果是干燥的,又沒有緊纏在身上,不至于使救護人直接觸及觸電者的身體時,救護人才可以用一只手抓住觸電者的衣服,將其拉脫電源。救護人可用幾層干燥的衣服將手裹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木桌椅或絕緣橡膠墊等絕緣物上,用一只手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千萬不要赤手直接去拉觸電人,以防造成群傷觸電事故。,特種作業人員-觸電急救,急救注意事項:應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出現的摔傷事故。當觸電者站立時,要注意觸電者倒下的方向,防止摔傷,當觸電者位于高處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其脫離電源后墜落摔傷未采取任何絕緣措施,救護人不得直接接觸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衣服。救護人不得使用金屬和其他潮濕的物品作為救護工具7、。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救護人觸電。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解決臨時照明問題,以便在切斷電源后進行救護,同時應防止出現其他事故。,特種作業人員-觸電急救,現場對癥救治 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立即就近移至干燥通風的場所,再根據情況迅速進行現場救護,同時應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并做好送往醫院的準備工作。現場救護可按以下辦法進行。觸電者所受傷害不太嚴重 如觸電者神智清醒,只是有些心慌、四肢發麻、全身無力,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此時應使觸電者靜臥休息,不要走動,同時應嚴密觀察。如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呼吸或心跳很不規律甚至接近停止時,應趕快進行搶救,請醫生前來或送醫院診治。觸電8、者的傷害情況較嚴重 觸電者無知覺、無呼吸,但心臟有跳動,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臟跳動停止,則應立即采用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救治。觸電者傷害很嚴重 觸電者心臟和呼吸都已停止、瞳孔放大、失去知覺,這時須同時采取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臟擠壓兩種方法進行救治。做人工呼吸要有耐心,盡可能堅持搶救 4h以上,直到把人救活,或者一直搶救到確診死亡時為止;如需送醫院搶救,在途中也不能中斷急救措施。,特種作業人員-觸電急救,特種作業人員-觸電急救,特種作業人員-焊工,焊接作業是指:運用焊接或者熱切割方法對材料進行加工的作業。包含氣焊與氣割、電弧焊、等離子弧焊、電渣焊、接觸焊等。焊接作業時應注意以下幾點:9、焊接與切割人員應經過安全教育,并接受專業安全理論和實際訓練,經考試合格持有證書。在非固定動火區焊接和切割,必須遵守公司的相關規定,辦理動火作業票證,才能進行焊接切割工作。焊接、切割現場禁止把焊接電纜、氣體膠管、鋼繩混絞在一起。在狹窄、局部空間內焊接、切割時,應采取局部通風換氣。應防止焊接空間積聚有害或窒息氣體,同時還應有專人負責監護工作。焊接、切割工作地點有以下情況時禁止焊接與切割作業:堆存大量易燃物料(如紙質包材、甲苯、汽油等),而又不可能采取防護措施時。可能形成易燃易爆蒸氣或積聚爆炸性粉塵時。,特種作業人員-焊工,焊接、切割車間或工作地區沒有配備:足夠的水源、干砂、滅火工具和滅火器材。焊接10、切割工作完畢應及時清理現場,徹底消除火種,經專人檢查確認完全消除危險后,方可離開現場。焊工在高處作業,應備有梯子、帶有欄桿的工作平臺、標準安全帶、安全繩、工具袋及完好的工具和防護用品。氣焊氣割時,兩個氣瓶的間距至少5米,氣瓶距動火點的距離至少10米。露天作業遇到六級大風或下雨時,應停止焊接、切割工作。,案例一2009年7月22日上午9時30分左右,某化工廠設備部電焊工張某爬上移動登高架擬對漏水管道進行電焊補漏,另一起重工江某則在登高架上負責監護。9時40分左右,江某聽到張某猛叫了一聲,見張某拿著電焊鉗的手在顫抖,江某上前去拉電焊鉗的電線,沒拉開,于是迅速爬下移動登高架,關掉電焊機電源,張某隨11、即從移動登高架上掉落下來。后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經該醫院診斷:張某死于嚴重顱腦傷和電擊傷。事故直接原因:電焊鉗絕緣手柄破損漏電,移動登高架操作平臺沒有安全防護裝置,造成觸電后墜落,二次傷害致死。事故間接原因:作業現場管理不規范,作業人員忽視安全操作規程,不系安全帶,不戴安全帽,使用不絕緣的帆布手套和絕緣手柄損壞的電焊鉗作業,安全交底不明確。安全隱患排查不徹底,未發現電焊鉗和移動登高架存在的安全隱患。,特種作業人員-事故案例,案例二山東泰州某化工廠一車間的尾氣(氨氣)吸收裝置附近有一臺水吸泵工作不正常,該廠分管生產和安全的副廠長郭某便利用職工交接班間歇,指揮機修工陶某(無特種作業操作證)對該泵邊12、上一臺不用的泵(地腳螺絲繡死)通過切割作業進行割除,以方便對有問題的水吸泵進行維修,但氣割作業前未對裝置內殘留氨氣進行置換,也未檢測可燃氣體濃度。約16時45分左右,氣割作業引發裝置內可燃氣體發生爆炸。當時在爆炸現場的人員有:副廠長郭某,機修工陶某,在該廠送貨的某運輸公司押運員魏某,在一車間內作業的操作工馬某、戴某,以及在一車間附近的操作工劉某。爆炸造成郭某和魏某當場死亡,一車間北墻倒塌,屋頂全部掀翻,周圍200米以內建筑物玻璃全部破碎、屋頂受到不同程度破壞。陶某和戴某被爆炸廢墟掩埋死亡,馬某、劉某在爆炸中頭部和手臂分別不同程度受傷。二、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1、郭某作為企業分管生產和安全的副13、廠長,安全意識淡薄,違反動火作業,特種作業人員-事故案例,規程,在動火作業范圍內,未進行可燃氣體檢測,硫酸氨儲罐未進行置換的情況下,違章指揮不具備焊接作業資格的機修工陶某進行氣割作業;2、陶某在不具備資質的情況下,違章操作,引發可燃氣體爆炸。間接原因:該化工廠在廠房、倉庫未經消防驗收的情況下就投入使用,企業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未能教育和督促員工嚴格執行本單位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生產過程中的違章現象:,特種作業人員-事故案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壓力容器,壓力容器,廣義上講就是承受壓力載荷的密閉容器。又叫受壓容器。一般必須同時滿足一下三點:最高工作壓力(表壓)0.1Mpa;內直徑0.15m,且容14、積25L;盛裝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或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標準沸點的液體。壓力容器工作條件惡劣,具有爆炸危險。人員作業方面應注意: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具備相應操作實施技能,并經過技術質量監督局考核,持證上崗。操作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穿戴好相應的勞保用品。操作人員必須確認安全閥、壓力表以及其他安全附件無異狀后方可操作使用。在運行時,應加強對壓力容器的巡檢,主要檢查壓力、溫度、液面。避免容器急速劇烈的負荷與變動。,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壓力容器,保持汽壓在最高容許使用壓力之下。保持安全閥、釋放閥等加壓設備機能正常。發生以下情況之一者,操作人員有權采取緊急措施停止壓力容器運行,并立即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容器工作15、壓力或壁溫超過允許值,采取各種措施仍不能正常時。容器主要承壓原件發生裂紋、膨包、變形、泄漏等缺陷。安全附件或主要附件失效,接管段斷裂,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安全運行時。發生火災或其他意外事故已直接威脅到容器正常運行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叉車,廠內機動車(叉車)駕駛作業,存在著傾翻、貨物打擊、車輛傷人等崗位危險,因此,必須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叉車操作者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每天在使用叉車前都必須檢查叉車狀態,如發現不安全之處需要及時維修。制動,轉向,鏈條。叉車僅能在指定的場所使用,必需坐在座椅上操作絕對不要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到門架的運行軌道內。或者是門架和叉車之間及叉車外部。如果沒有護16、頂架,不要操作。如裝有座椅安全帶,確保操作前扣緊安全帶。叉車不得超載。檢查銘牌上的最大載荷重量和載荷中心距,特別是裝有屬具時。如果叉車開始傾斜,不要跳離叉車。雙手緊握方向盤,將身體傾向傾斜的反方向。始終坐在座椅上,避免被壓在叉車和地板之間。裝載的貨物不允許超過擋貨架的高度。不要運載不穩定的或松散的貨物。當運載長,高或寬的貨物要特別小心。,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叉車,叉貨前,根據貨物的寬度盡量將兩根貨叉分開。起升時,確保貨物居中。帶載運行時應盡可能降低門架并后傾。正視前方,保證有開闊的視野。如貨物擋住視野,必需后退行駛(上坡除外)。在窄小的通道或場所轉彎時,應注意叉車尾部的擺動。叉車是利用后輪進行轉向的,在轉彎時可能產生很大的擺動。注意減速規定和行人先行的原則。在交叉路口或拐角處,視線被遮擋處應減速并鳴號。任何人都不能站在或經過貨叉下,也不要站在叉車后部或回轉區內。停叉車時,應將叉車斷電,拉上手剎,降下貨叉,叉尖平放在地面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叉車事故案例,案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