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技術與管理培訓課件(30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71544
2023-10-17
30頁
418.07KB
1、建筑工程安全技術與管理,單元9建筑施工現場防火,1.掌握我國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和建筑施工現場的防火要求。2.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選擇和使用。3.了解建筑施工現場消防器材的配置要求和管理內容。子單元1消防安全一般知識子單元2現場防火子單元3現場倉庫防火子單元4現場滅火相 關 案 例單元小結思考與拓展題能力訓練題,子單元1消防安全一般知識,9.1.1術語9.1.2火災危險性分類9.1.3動火區域劃分,9.1.1術語,1.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2.火災等級3.起火條件4.火災類別5.自燃6.燃點、自燃點和閃點7.爆炸、爆炸極限,9.1.2火災危險性分類,(1)按生產過程中的使用或生產物質的火災危險性劃分為2、甲、乙、丙、丁、戊五個類別,見表9-1。(2)按物品在儲存過程中的火災危險性分為甲、乙、丙、丁、戊五個類別,見表9-2。,9.1.2火災危險性分類,表9-1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9.1.2火災危險性分類,火災危險性的分類有很多,一般有以下幾種。(1)按生產過程中的使用或生產物質的火災危險性劃分為甲、乙、丙、丁、戊五個類別,見表91。(2)按物品在儲存過程中的火災危險性分為甲、乙、丙、丁、戊五個類別,見表92。,9.1.2火災危險性分類,表9-2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表,表9-2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表,9.1.3動火區域劃分,1.一級動火區域一級動火區域也稱為禁火區域,凡屬下列情況之一的均3、屬此類:(1)在生產或者儲存易燃易爆物品場區,進行新建、擴建、改建工程的施工現場。(2)建筑工程周圍存在生產或儲存易燃易爆品的場所,在防火安全距離范圍內的施工部位。(3)施工現場內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倉庫、庫區。(4)施工現場木工作業處和半成品加工區。(5)在比較密封的室內、容器內、地下室等場所,進行配制或者調和易燃易爆液體和涂刷油漆作業。,9.1.3動火區域劃分,2.二級動火區域1)在禁火區域周圍動火作業區。(2)登高焊接或者氣割作業區。(3)磚木結構臨時食堂爐灶處。3三級動火區域(1)無易燃易爆危險物品處的動火作業。(2)施工現場燃煤茶爐處。(3)冬季燃煤取暖的辦公室、宿舍等生活設施。,4、子單元2現場防火,9.2.1施工現場平面布置9.2.2施工現場防火9.2.3地下建筑消防9.2.4高層建筑消防,9.2.1施工現場平面布置,(1)施工現場要明確劃分出禁火作業區、倉庫區和生活區,各區域之間應保證有一定的安全防火間距:禁火作業區距離生活區不小于15m,距離其他區域不小于25m;易燃、可燃材料堆料場及倉庫距離修建的建筑物和其他區不小于20m;易燃的廢品集中場地距離在建的建筑物和其他區域不小于30m;防火間距內,不應堆放易燃和可燃材料。(2)施工現場的道路,應有足夠的夜間照明設備。(3)施工現場必須設立消防通道,其寬度不小于3.5m,并且在工程施工的任何階段都必須保持暢通。(4)建筑5、工地要設有足夠的消防水源,對有消防給水管道設計的工程,應在建筑施工時,先敷設好室外消防給水管道與消火栓。,9.2.1施工現場平面布置,(5)臨時性的建筑物、倉庫以及正在修建的建(構)筑物道旁,均應配置適當種類和一定數量的滅火器,并布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6)作業棚和臨時生活設施的規劃和搭建,必須符合下列要求:,9.2.2施工現場防火,1.防火管理(1)每個建筑工地都應成立防火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安全防火責任制度,各項安全防火規章和制度應懸掛于明顯之處,并由專人指導作業人員貫徹落實。(2)應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建筑工地周邊應當按要求設立圍擋,較大的工程要設專職保衛人員,禁止非工地人員6、進入施工現場。(3)施工現場應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進行布置,各類材料都要碼放成垛,整齊堆放。(4)新工人進入施工現場,都應進行防火安全教育和防火知識的學習,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工作。(5)工程項目部必須制定防火安全措施,防火重地和易燃危險場所施工作業必須向有關人員、作業班組進行書面安全交底,并按照交底要求認真落實。(6)做好生產、生活用火的管理。,9.2.2施工現場防火,2相關工種作業的防火安全要求建筑工程是一個多工種配合和立體交叉混合作業的施工現場。每個作業人員對火災事故的防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特別是接觸火源的人員。(1)電焊工。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氣焊設備的防火7、防爆要求。2)每天操作前都必須進行認真的檢查。3)電焊設備防火、防爆要求。電焊機是電弧焊工藝的主要設備,各種電焊機都應該在規定的電壓下使用,旋轉式直流電焊機應配備足夠容量的磁力起動開關,不得使用閘刀開關直接起動。4)電、氣焊作業前要明確作業任務,認真了解作業環境,確定出動火的危險區域,并立明顯標志,危險區內的一切易燃易爆品都必須移走。5)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嚴格執行“十不燒”的規定。(2)建筑木工。建筑木工作業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建筑工地的木工作業場所要嚴禁動用明火,工人吸煙要到休息室。2)要經常對工作間內的電氣設備及線路進行檢查,發現短路、電氣打火和線路絕8、緣老化破損等情況要及時找電工維修。3)熬制木膠使用的爐子應在單獨房間里進行,用后要立即熄火。4)木工作業要嚴格執行建筑安全操作規程。完工后必須清理干凈剩下的木料,并堆放整齊。5)現場支模作業嚴禁吸煙,嚴禁在支模作業面的上方進行焊接動火,支模作業區域應按照有關規定配備消防滅火器材,明確消防責任人。(3)建筑電工。1)預防短路造成火災的措施:建筑工地臨時線路都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導線。2)預防過負荷造成火災的措施:根據負荷合理選用導線截面。3)預防電火花和電弧產生的措施:裸導線間或導體與接地體間應保持有足夠的安全距離(4)油漆工。油漆作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易燃易爆的化學材料。因此,無論油漆的作業場地或9、臨時存放的庫房,都要嚴禁動用明火。室內作業時,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照明電氣設備必須使用防爆燈頭,禁止穿釘子鞋出入現場,嚴禁吸煙,周圍的動火作業要遠離10m以外。(5)冷底子油配制與施工的防火要求:冷底子油是防水工程中使用防水的材料。這種材料是由汽油或柴油配制而成的。其性能與汽油、柴油基本相似,即揮發性強,閃點低,所以在配制、運輸或施工時,遇到明火即有起火或爆炸的危險。尤其室內作業,如果通風不好,使其揮發到空氣中的含量達到極限,那就更危險了。在配制、運輸、施工冷底子油時一定要注意:1)配制冷底子油時,禁止用鐵棒攪拌,以防碰出火星。2)凡是配制、儲存、涂刷冷底子油的地點,都要嚴禁煙火。,9.210、.3地下建筑消防,(1)地下建筑場所內施工應當標明安全通道,通道處不得堆放障礙物,保證通道暢通。(2)地下建筑室內不得貯存易燃易爆材料和物品,不得作為木工或鋼筋加工點,不得在空氣不暢通的室內熬制或配制用于防腐、防水、裝飾所用的危險化學品溶液。(3)在進行防火、防腐作業時,地下室內應采取一定的通風措施,保證空氣流通。(4)地下建筑進行裝飾裝修時,不得同時進行水暖、電氣安裝的焊割作業。(5)地下建筑室內施工,施工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易引發火災的特殊作業應設專人監護,并配備氣體檢測儀和消防器具,必要時應當采取強制通風措施。,9.2.4高層建筑消防,1.高層建筑的消防特點高層建筑一般是指十層11、及十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或高度超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這類建筑具有火災因素多、火勢蔓延快、撲救難度大、疏散困難、火災損失嚴重等特點。其消防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防火分隔、做好完全疏散的準備工作、設置自動報警設施、設置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標志。,9.2.4高層建筑消防,2.高層建筑施工防火注意事項(1)已建成的建筑物樓梯不得封堵。施工腳手架內的作業層應暢通,并搭設不少于兩處與主體建筑內相銜接的通道口。(2)建筑施工腳手架外掛的密目式安全網,必須符合阻燃標準要求,嚴禁使用不阻燃的安全網。(3)30m以上的高層建筑施工,應當設置加壓水泵和消防水源管道,管道的立管直徑不小于50mm,每層應設出水口,建筑物縱向12、長度超過60m,每層應設兩處出水管口,每處配備長度不小于30m的消防水管,能夠使兩處的消防水管水流覆蓋到建筑物的周邊任意部位。(4)高層焊接作業要根據作業高度、風力、風力傳遞的次數,確定出火災危險區域。并將區域內的易燃易爆物品移到安全地方,無法移動的要采取切實的防護措施。高層焊接作業應當辦理動火證,動火區應當配備滅火器材,并設專人監護,發現火情,立即停止作業,采取措施,及時撲滅火源。(5)大霧天氣和六級風時應當停止焊接作業。(6)建筑物施工高度達1725層(高度75m)以上時,腳手架內置的腳手板應采用鋼制腳手板,作業層內立面應采用鋼網進行圍擋,嚴禁用竹笆進行圍擋。(7)高層建筑施工臨時用電線路13、應使用絕緣良好的橡膠電纜,嚴禁將線路綁在腳手架上。施工用電機具和照明燈具的電氣連接處應當絕緣良好,保證用電安全。(8)高層建筑應設立防火警示標志。樓層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在易燃處施工的人員不得吸煙和隨便焚燒廢棄物。(9)高層建筑施工現場以及建筑物毗鄰處應按照消防有關規定預留或設置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9.2.4高層建筑消防,3.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和自救、互救逃生(1)高層建筑的火災特點。一是火焰蔓延途徑多,容易形成立體火災;二是內部情況復雜,疏散困難;三是外圍腳手架和防護物易垮塌;四是撲救難度大。熱流是火災蔓延的主要形式,火風壓和煙囪效應是使火災蔓延的動力,500以上的高溫熱煙是蔓延的條件14、。撲救高層建筑火災往往遇到較大困難是因為在建高層建筑施工現場通道狹窄,由于受到場地的制約,房屋、棚屋之間,建筑材料之間缺乏必要的防火間距,甚至有些材料堆放堵塞了消防通道,消防車難于接近起火點;內部情況復雜,救火工作困難。當形成大面積火災時,其消防用水量顯然不足,需要利用消防車向高處供水,建筑物內如果沒有安裝消防電梯,消防人員因攀登高樓體力不夠,不能及時到達火災層進行撲救,消防器材也不能隨時補充,均會影響撲救。(2)自救、互救逃生。高層建筑火災發生時,火災現場溫度是十分驚人的,而煙霧會擋住人的視線。被救人員應當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要驚慌,不盲目行動,從而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火災的逃生方法:一是利15、用各樓層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滅火器或水槍撲滅初期火災。二是互相幫助,對老、弱以及受驚嚇的人和不熟悉環境的人要引導疏散,幫助共同逃生。三是發生火災時,要積極行動,不能坐以待斃,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有利于逃生的東西。在火災中切忌采用跳樓等錯誤自救逃生方法。,子單元3現場倉庫防火,9.3.1易燃易爆物品倉庫的設置9.3.2幾種常用易燃材料的存儲9.3.3易燃倉庫的用電管理,9.3.1易燃易爆物品倉庫的設置,易燃易爆物品倉庫的設置應當充分考慮到現場及其周圍環境的影響,盡量遠離居民區、商場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確實無法滿足時,應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庫房內、外按500m2的區域分段設立防火墻,把建筑16、平面劃分為若干個防火單元,以便考慮失火后能阻止火勢的擴散。倉庫應設在水源充足,消防車能駛到的地方,同時,根據季節風向的變化,應設在下風方向。貯量大的易燃倉庫,應將生活區、生活輔助區和堆場分開布置,倉庫應設兩個以上的大門,大門應向外開啟。固體易燃物品應與易燃易爆的液體分間存放,不得在一個倉庫內混合儲存不同性質的物品。,9.3.2幾種常用易燃材料的存儲,1.石灰2.亞硝酸鈉3.常用的防腐蝕材料4.油漆、稀釋劑5.碳化鈣(俗稱電石),9.3.3易燃倉庫的用電管理,(1)倉庫或堆料內一般應使用地下電纜,如果有困難需設置架空電力線路,架空電力線與露天易燃物堆垛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線桿高度的1.5倍。17、(2)倉庫或堆料場所嚴禁使用碘鎢燈和超過60W以上的白熾燈等高溫照明燈具。(3)庫房內不準設置移動式照明燈具。(4)庫房內不準使用電爐、電烙鐵、電熨斗等電熱器具和電視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5)庫區的每個庫房應當在庫房外單獨安裝開關箱,保管人員離庫時,必須拉閘斷電。,子單元4現場滅火,9.4.1滅火原理和方法9.4.2滅火器的選擇和使用9.4.3施工現場滅火器的配備9.4.4消防管理制度,9.4.1滅火原理和方法,1.冷卻滅火法這種滅火法的原理是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的物體上,以降低燃燒的溫度于燃點之下,使燃燒停止。或者將滅火劑噴灑在火源附近的物質上,使其不因火焰熱輻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點。冷卻18、滅火法是滅火的一種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滅火劑冷卻降溫滅火。滅火劑在滅火過程中不參與燃燒過程中的化學反應。這種方法屬于物理滅火方法。2隔離滅火法隔離滅火法是將正在燃燒的物質和周圍未燃燒的可燃物質隔離或移開,中斷可燃物質的供給,使燃燒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體方法有:(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2)關閉可燃氣體、液體管道的閥門,以減少和阻止可燃物質進入燃燒區。(3)設法阻攔流散的易燃、可燃液體。(4)拆除與火源相毗連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勢蔓延的空間地帶。,9.4.1滅火原理和方法,3.窒息滅火法窒息滅火法是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或用不燃物質沖淡空氣,使燃燒物得不到足夠19、的氧氣而熄滅的滅火方法。具體方法是:(1)用砂土、水泥、濕麻袋、濕棉被等不燃或難燃物質覆蓋燃燒物。(2)噴灑霧狀水、干粉、泡沫等滅火劑覆蓋燃燒物。(3)用水蒸氣或氮氣、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灌注發生火災的容器、設備。(4)密閉起火建筑、設備和孔洞。(5)把不燃的氣體或不燃液體(如二氧化碳、氮氣、四氯化碳等)噴灑到燃燒物區域內或燃燒物上。,9.4.2滅火器的選擇和使用,1.滅火器的分類和特性2.常用滅火器的選擇使用,9.4.3施工現場滅火器的配備,(1)大型臨時設施總平面超過1 200m2的,應當按照消防要求配備滅火器,并根據防火的對象、部位,設立一定數量,且容積不少于4m3的消防水池,并配備不少于4套的取水桶,消防锨、消防鉤。(2)一般臨時設施區域,每100m2面積的配電室、動力處、食堂、宿舍等重點防火部位,應當配備兩個10L滅火器。(3)臨時木工間、油漆間、機具間等,每25m2應配備一個種類合適的滅火器;油庫、危險品倉庫、易燃堆料場應配備足夠數量、種類的火火器。,9.4.4消防管理制度,1.消防安全責任制2.消防安全措施,相 關 案 例,(1)沒有對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安全防火制度不嚴。(3)倉庫易燃物品和其他物品應分開存放管理。(4)對工人安全防火教育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