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項目安全與環境管理培訓課件(61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71563
2023-10-17
61頁
8.15MB
1、工程項目安全與環境管理,9.1 工程項目安全管理概述9.2 工程項目的安全投入管理9.3 項目各方的安全責任9.4 環境保護,9.1 工程項目安全管理概述,一、背景建筑業是我國安全事故頻發的高風險行業,其風險度位列非煤礦業之首;我國建筑業有3500萬從業人員,每年由于建筑安全事故而喪生的從業人員數千人,直接經濟損失逾百億,間接損失是其好幾倍。,西安 升降機違規載人,西安發生升降機違規載人墜落事故,23人違規使用運輸建筑材料的升降機,鋼繩斷裂,平板垮落,致6死17傷,哈爾濱,工人挖樁被埋,生還希望渺茫,哈爾濱一建筑工地塔吊倒塌,2人死亡,2人受傷,二、意義安全事故與工程質量直接相連,在重大安全事2、故的背后往往都隱藏著嚴重的質量問題;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工程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造成了工程費用的無效增加;建筑安全事故的發生往往會造成工程項目工期的拖延。,事故發生后工地現場人員情緒低落引起勞動生產率降低,對家庭的影響,對公司的影響,三、安全事故的原因1.直接原因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2.間接原因:技術上和設計上的缺陷勞動組織不合理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教育培訓不夠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夠等,四、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別高處墜落 46%觸電 14%坍塌 13%物體打擊 11%機械傷害 6%火災爆炸 4%,物體打擊、觸電、坍塌,3、9.2 工程項目的安全投入管理,為達到保障建設工程的正常開展,控制危險源,更好地實現工程建設的目的,而將一定資源投放到安全領域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和資源的總稱。,go,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技能教育,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back,安全標志,back,9.3 項目各方的安全責任,一、建設單位建設單位不得對勘察、設計、施工等單位提出不符合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規定的要求,不得壓縮合同約定的工期。保證安全生產投入不得推銷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材料設備,二、設計單位按法律、法規、標準進行科學的設計重點部位和環節在設計文件中注明提出指導意4、見和建議承擔后果,三、監理單位審查施工組織設計的責任 安全隱患報告責任 依法監理的責任,四、施工單位1.施工單位應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2.安全生產費用??顚S?.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人員的設置,4.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5.施工技術要求交底6.作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培訓,7.4 環境保護,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第五節 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一、安全管理體系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產生背景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8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它與ISO9000和ISO14000等被稱為后工業化時代的管理方法。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特點(l)5、采用PDCA循環,進行績效控制(2)預防為主、持續改進和動態管理(3)法規的要求貫穿體系始終(4)適用于所有行業(5)自愿原則 3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4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本內容 根據GB/T28001(OSH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的規定,安全管理體系的基本內容由5個一級要素和17個二級要素構成,如表112所示。表112 安全管理體系一、二級要素表,二、環境管理體系,1環境管理體系的產生背景 近代工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人類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環境的重要性,導致水土流失、水體污染、空氣質量下降、氣候反常、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等。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汲取世界發6、達國家多年環境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并頒布了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2環境管理體系的特點(1)注重體系的完整性,是一套科學的環境管理軟件(2)強調對法律法規的符合性,但對環境行為不作具體規定(3)要求對組織的活動進行全過程控制(4)廣泛適用于各類組織(5)與ISO9000標準有很強的兼容性3環境管理體系的作用 獲取國際貿易的“綠色通行證”;增強企業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樹立優秀企業形象;改進產品性能,制造“綠色產品”;改革工藝設備,實現節能降耗;污染預防,環境保護;避免因環境問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員工環保素質;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4環境管理體系的基本內容 環境管理體系的基本內容由7、5個一級要素和17個二級要素構成。,三、質量、環境和安全管理體系的一體化,ISO9000、ISO14000、OSHAS18000三大管理體系的建立、認證和持續改進,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水平和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志。但由于ISO9000、ISO14000及OSHAS18000的體系標準問世時間的差異,按各自的對象和目標,分別建立了各自的管理體系標準。通過實施和實踐發現,有許多要素交叉、重疊,給組織帶來工作重復、資源浪費、管理效率低下,不能適應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解決的有效辦法就是需要尋求一種綜合的方法,將三體系整合或綜合一體化。,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例1】某高層商住樓,總建筑面積3萬,建8、筑高度60m,為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腳手架采用懸挑腳手架。裝飾工程完成后開始拆除腳手架,當剛開始拆除了頂層一半腳手架時,發生了局部腳手架倒塌,造成嚴重事故。后經查明工人在拆除作業前未對懸挑腳手架進行檢查、加固,就拆除了水平桿,使架體失穩傾覆。進一步調查發現施工單位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作業人員也未佩戴安全帶和防護措施。問題:1腳手架工程交底與驗收的程序是什么?2針對該事故如何采取安全防范和控制措施?3一般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安全生產的控制要點有哪些?,【答案】1.腳手架工程交底與驗收的程序如下:(1)腳手架搭設前,應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做詳細的交底。(2)腳手架搭設完畢,9、應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參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規范規定分段進行逐項檢查驗收,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3)對腳手架檢查驗收應按照相應規范要求進行,凡不符合規定的應立即進行整改,對檢查結果及整改情況,應按實測數據進行記錄,并由檢測人員簽字。,【答案】2.針對該事故需要進行以下工作(1)清理施工現場,分析事故原因,進行善后工作處理。(2)對未拆除的腳手架、排架等清查、整改,做好交底,采取監護措施,(3)重申腳手架拆除的順序、要求及高空作業的安全管理原則,形成書面報告。(4)明確責任者,將無證人員清理出場。(5)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重申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6)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范以及有關10、腳手架安全方面的強制性條文。,【答案】3.一般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安全生產的控制要點有:(1)臨時用電安全;(2)內外架子及洞口防護;(3)作業面交叉施工及臨邊防護;(4)大模板和現場堆料防倒塌;(5)機械設備使用安全。,【例2】某土方工程施工階段,分包回填土施工任務的某施工隊采用裝載機鏟土時,不慎將一名正在檢查質量的質檢員撞倒,造成人員傷亡。經調查,裝載機司機未經培訓,無操作證,并且當時現場沒有指揮人員。問題:1請簡要分析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2重大事故發生后應在24h內寫出書面報告并上報,其書面報告包括哪些內容?3施工安全管理責任制中對項目經理的責任是如何規定的?,【答案】1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是11、:(1)裝載機將正在18軸檢查質量的質檢員撞倒是這起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2)裝載機司機未經培訓,無操作證,缺乏安全意識是這起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3)機械作業現場缺少指揮人員是這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2重大事故書面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2)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3)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4)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5)事故報告單位。,3項目經理對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負全面領導責任:(1)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結合項目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安全管理要求,嚴格履行安全12、考核指標和安全生產獎懲辦法;(2)認真落實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管理的各項措施,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施工項目安全交底制度和設備、設施交接驗收使用制度;(3)領導組織安全生產檢查,研究分析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問題,及時落實解決;(4)發生事故及時上報,保護好現場,做好搶救工作,積極配合調查,認真落實糾正和預防措施,并認真吸取教訓。,【例4】某大廈基礎工程設計為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施工期間,采用大開挖方案并大量抽排地下水。一個月后,發現施工現場地面下沉,附近某廠房墻壁、地面開裂危及人員安全,施工暫時停止。經修改設計,將原基礎改為混凝土灌注樁方案后,于同年恢復施工。問題:1如果你是施工單位的13、項目負責人,事故發身后,該如何處理?2產生事故的原因?3施工單位有無責任?,【答案】1作為施工項目負責人,在事故發身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補救:(1)停止施工,劃分安全區域,疏散附近廠房車間工作人員,撤走設備。(2)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如監理、主管部門、設計院、業主等,進行事故調查。(3)提出加固方案,及時進行搶修。(4)成立專門小組負責善后,如專訪、洽談、賠償、減少負面影響。(5)對該廠房進行跟蹤沉降觀測,保證后期施工安全。(6)研究調整方案,采取防護措施、技術措施,減少損失。,【答案】2事故的原因是在進行基礎施工時,采用大開挖方案,不采取任何保護性技術措施,大量抽排地下水,導致周圍建筑物墻壁、地面開裂,危及人員安全。3工程設計和施工方案本身存在缺陷,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均應承擔責任。施工單位承擔責任是因為施工單位是擁有專業技術知識的法人,對于本行業的明顯錯誤應當發現并給予糾正。施工單位沒有發現設計缺陷,不采取任何技術措施進行施工,也不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