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層安全生產管理基礎知識培訓課件(42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3711
2023-10-19
42頁
4.93MB
1、企業管理層安全生產管理培訓,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五落實五到位(安監總辦201527)號,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五落實五到位規定一、必須落實“黨政同責”要求,董事長、黨組織書記、總經理對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共同承擔領導責任。二、必須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所有領導班子成員對分管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承擔相應職責。三、必須落實安全生產組織領導機構,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由董事長或總經理擔任主任。四、必須落實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齊配強注冊安全工程師等專業安全管理人員。五、必須落實安全生產報告制度,定期向董事會、業績考核部門報告安全生產情況,并向社會公示。六、必須做到安全責任到位、2、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安全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2016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印發。意見明確提出,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規定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要求建立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機制,建立事故暴露問題整改督辦制度,建立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制度,實行重大安全風險“一票否決”。意見提出,將研究修改刑法有關條款,將生產經營過程中極易導致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違法行為納入刑法調整范圍;取消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改革生產經營單位職3、業危害預防治理和安全生產國家標準制定發布機制,明確規定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有關工作。,企 業 不 消 滅 事 故事 故 就 消 滅 企業,應急救援隱患排查教育培訓安全投入制度規程組織機構崗位職責,生產安全管理主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人職責,(一)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二)組織制定、修訂并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三)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四)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五)督促、檢查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六)組織制定、修訂并實施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七)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主4、要負責人職責,(八)依法設置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配足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落實本單位技術管理機構的安全職能并配備安全技術人員;(九)組織實施本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保障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十)依法履行本單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和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以下簡稱“三同時”)的規定;(十一)定期研究安全生產工作,向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股東大會報告安全生產情況;(十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人員職責,(一)組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5、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三)督促落實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四)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五)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六)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七)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人員職責,(八)提出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和資金使用計劃并組織實施;(九)監督檢查本單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和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工作;(十)監督指導本單位與承包、承租、協作等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督促檢查其履行安全生產(十一)參與研究并組織落實本單位職業危害預防和職業病防治措施6、;(十二)監督本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發放、使用和管理工作,監督、檢查從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十三)負責本單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十四)依法組織或參與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配合政府部門事故調查組調查處理生產安全事故,負責事故情況統計、分析和報告,協助有關部門制定事故預防措施并監督執行;(十五)提出改進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十六)其他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組織機構,人員任命: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設立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由董事長或總經理擔任安全生產委員會職責:研究和審查本單位有關安全生產的重大事項,協調解決安全生產重大問題,組7、織、指導、協調各相關機構的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委員會每季度召開會議,并做好記錄。設置要求: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其工作職責要以正式文件確認,在顯著位置公示,并報送屬地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單位和礦山、金屬冶煉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任免,應當告知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組織機構設置條件及人員任命條件-高危行業,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和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單位,按照下列要求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行業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一)從業人員50人以下的,配備至少1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二)從業人員508、人以上的,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按照不低于從業人員2%的比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但不應少于2人。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單位和礦山、金屬冶煉單位一般按照不低于安全生產管理人員20%的比例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但不應少于1人。,(一)從業人員100人以下的,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按照不低于從業人員4%的比例配備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但不應少于1人;(二)從業人員100人以上200人以下的,配備至少1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三)從業人員200人以上的,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按照不低于從業人員1%的比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鼓勵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聘用注冊安全工程師或者9、助理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組織機構設置條件及人員任命條件其他行業,安全管理人員待遇,(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 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范)京安監發201618號:第十條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和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單位,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設置安全總監。安全總監協助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專職分管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第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待遇一般不低于同級同職其他崗位管理人員的待遇。鼓勵生產經營單位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發放安全生產管理崗位風險津貼。,生產經營單位要強化技術負責人技術決策和指揮權。技術管理機構要加強安全技術管理,編制安全技術措施10、實施計劃和方案,并檢查、督促落實;參加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以下簡稱建設項目)的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工作,使其符合安全技術要求其他管理機構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安全生產工作,組織機構設置條件及人員任命條件其他部門,(一)安全生產例會制度;(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制度;(三)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四)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五)較大危險因素生產經營場所、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六)危險作業管理制度;(七)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八)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作業現場帶班制度;(九)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和使用管理制度;(十)安全生產承諾制度;,規章制度,規章制度,(十一)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十二)生產安全事11、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十三)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及安全生產費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十四)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和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管理制度;(十五)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十六)危險物品和重大危險源檢測、監控、管理制度;(十七)應急預案管理和演練制度;(十八)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十九)安全生產舉報制度;(二十)其他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要求:,設備安全管理要求設備安全技術要求周邊環境要求操作步驟異常情況處理和注意事項,安全生產投入,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提取、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制定年度安全生產資金使用計劃和財務預算,建立專門的安全生產資金使用臺賬;費用用于下12、列事項:(一)安全技術措施工程建設;(二)安全設備、設施、工藝更新和維護;(三)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四)重大危險源監控和事故隱患整改;(五)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評估和標準化建設;(六)勞動防護用品配備與更新;(七)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八)安全設施、特種設備等設備設施的檢測檢驗;(九)參加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應急設備裝備和救援物資配備及應急演練;(十一)聘請或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安全生產咨詢、評價等(十二)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教育培訓一般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并進行考核。建立從業人員培訓教13、育檔案,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時間、內容、參加人員以及考核結果等情況,并由從業人員和考核人員簽名。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崗作業。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對象包括勞務派遣人員和實習生。,教育培訓內容,(一)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三)崗位安全操作技能;(四)安全設備、設施、工具、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維護和保管知識;(五)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識和應急措施、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自救互救知識;(六)生產安全事故案例;(七)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八)安全生產其它有關內容。,教育培訓學時要求,(一)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初次培訓不少于14、32學時,每年再培訓不少于12學時。其中,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和礦山、金屬冶煉單位初次培訓不少于48學時,每年再培訓不少于16學時。(二)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崗前培訓不少于24學時,每年再培訓不少于8小時。其中,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和礦山、金屬冶煉單位崗前培訓不少于72學時,每年再培訓不少于20學時。(三)換崗的、離崗6個月以上的,應當重新接受崗前安全培訓。生產經營單位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使用新設備的,應當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培訓,培訓時間不少于4學時。,特種作業人員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配備滿足生產經營活動實際需要的特種作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取得特種作業操15、作證書,并嚴格按規定的工種作業;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管理檔案,按要求組織參加資格復審;支持鼓勵特種作業人員加強專業學習,提高專業技能水平。特種作業人員技能等級一般與工資待遇掛鉤。,隱患排查治理,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按照要求建立“一企一標準、一崗一清單”;定期排查事故隱患,發現隱患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監控措施,并設置警戒標志;存在現實危險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必須立即停止使用相關設備設施,從危險區域撤出所有人員,并制定隱患治理方案;落實整改措施、責任人、資金、時限和預案,確保隱患按期治理和治理期間的安全。事故隱患消除后,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驗16、收。暫停使用的相關裝置、設備、設施未經驗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要求組織開展事故隱患排查:(一)從業人員作業前應當排查本崗位設備設施、安全防護裝置、防護用具、周邊環境等方面的事故隱患;(二)班組、車間等基層作業單位應當經常排查相關設備設施、作業場所以及從業人員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等方面的事故隱患;(三)工藝、技術、設備等部門應當及時排查生產工藝、技術、設備設施、季節性影響因素等方面的事故隱患;,隱患排查治理,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全面排查崗位職責、人員設置、設備性能、制度措施、安全投入等方面的事故隱患,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認真組織17、落實。生產經營單位應按照要求使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如實記錄隱患排查時間、類型、位置、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治理措施及整改情況等內容,并每月向從業人員通報。,隱患排查治理,發現非本單位原因造成的事故隱患,或者無法及時消除并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向所在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相關行業、領域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對本單位可能存在的重大事故隱患作出認定。重大事故隱患消除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向從業人員公示事故隱患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應急措施。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結束后,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開展治理效果評估并形成報告18、備查。,隱患排查治理,GB/T33000-2016:企業通過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通過全員全過程參與,建立并保持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全面管控生產經營活動各環節的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工作,實現安全健康管理系統化、崗位操作行為規范化、設備設施本質安全化、作業環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續改進。,AQ/T9006-2010: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并持續改進,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應急管理與事故管理,應急與事19、故管理,應急管理與響應,事故/事件管理,事故/事件的報告,事故/事件調查,事故/事件統計與分析,事故/事件信息溝通與回顧,應急回顧,應急事件識別,應急管理組織機構與人員,應急預案,應急物資保障,應急培訓與演練,應急響應,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按照應用主體可分為政府應急預案和企業應急預案。,企業的應急預案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三類。,應急管理,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危險源狀況、危險性分析情況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生產經營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制定和落實專項應急預案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并使相20、關崗位人員熟練掌握。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單位和中型規模以上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專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評審應當形成書面紀要并附有專家名單。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論證。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經評審或者論證后,由主要負責人簽署公布,并按規定向相關部門申請備案。,其他日常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預防控制體系安全設施和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管理重大危險源管理涉及粉塵、危化(汽油)安全管理許可作業安全管理安全設備設施管理相關方管理作業環境安全管理職業健康管理,安全生產21、預防控制體系,生產經營單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預防控制體系;開展本單位生產經營場所的安全風險辨識,制定安全風險清單和事故預防措施;進行安全風險警示和風險防控工作,加強重大危險源及重點部位、重點崗位的動態監控。,相關方安全管理,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出租的,要履行下列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一)查驗承包、承租單位的生產經營范圍、資質和有關人員資格;(二)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向承包、承租單位書面告知發包項目、出租場所的基本情況和安全生產要求;(三)統一協調管理承包、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四)定期檢查承包、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22、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和協調。安全生產管理協議,一般包括以下內容:(一)雙方安全生產職責、各自管理的區域范圍;(二)作業場所、設備設施安全生產管理;(三)作業人員安全生產管理;(四)在安全生產方面各自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五)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六)安全生產事故報告、配合調查處理的約定;(七)安全生產管理獎懲等其他應當約定的內容。,相關方安全管理,職業健康管理,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申報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并進行23、定期檢測和日常監測,完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確保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強度和濃度符合國家標準。生產經營單位要做好職業健康監護工作,為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從業人員配備符合相關標準的防護用品,督促其正確佩戴和使用。按照有關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從業人員。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生產經營單位承擔。,安全文化建設,生產經營單位要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營造安全氛圍,確立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理念、目標和安全生產行為準則、規范,并教育、督促全體從業人員貫徹執行。,商砼公司危險場所有限空間,商砼公司危險場所易燃易爆,商砼公司危險場所高處作業,商砼公司危險場所-機械傷害,感謝聆聽!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