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現代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培訓課件(114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3721
2023-10-19
114頁
3.71MB
1、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01 現代安全管理要點,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基本概念,安 全,生 產條 件,安 全狀 況,在生產活動中免除了人們不可接受的風險狀態,即人們可以接受的風險。如騎自行車、駕駛機動車等。,在生產過程中,不發生人員傷亡、職業病或設備、設施損害和環境危害等條件。,指不因人、機、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導致系統失效、人員傷害或其他損失狀況。,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社會安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安全發展包括以下3個方面,生產安全 即現代企業生產安全管理問題,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Rf(F,C)安全是相對的,危險是絕對的。發生事故危險性的大小為風險,風險是可以避免的。,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安全2、管理就是一種風險管理,要有風險意識,因為任何系統都可能有缺陷,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現差錯;,要有管理意識,因為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風險危險,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事故形成的四個要素(4M),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三違現象,人的不安全行為,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1,2,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3,4,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這部分人存在僥幸心理、憑經驗、過高估計自己能力、麻脾大意、冒險蠻干,當遇到麻煩事、難事、趕時間、趕任務或單獨作業時而實施“違章”作業。,技術不熟、能力不夠,造成判斷失誤;受3、情緒、環境的影響,使之精力不集中,疏忽、遺漏等造成失誤;(開賭氣車)。疲勞操作,判斷能力下降使得動作的準確性、靈活性下降而造成失誤。,環境的不安全因素,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我國職業病的預防堅持“三級預防”的原則,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管理的缺陷:管理不足是造成事故的本質原因,責任制不落實、制度不健、管理不到位、監督不力,對人管理的缺陷,教育、培訓、使用、考核等方面。,對物控制的缺陷,設計、制造、采購、安裝、使用、維護等。,對環境管理缺陷,勞動條件改善不足。,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現代安全管理的核心,在安全管理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積極創造條件,提高員工的素質,激發人4、的安全行為,實施平安工程,實現企業安全、穩定、和諧的發展。,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現代安全管理,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1、以人為本的理念,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做到:,尊重人、關心人、依靠人,加大對人的投入;,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落實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就是從生產系統整體出發(人、機、環境),運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來研究、綜合分析、處理生產中的安全問題。,2、系統的理念,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3、生產力的理念,安全是生產力理念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因素,勞動者安全素質的高低直5、接和間接影響到安全生產,因此,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安全意識、安全技能等)具有生產力的意義;,安全裝置與設施是生產資料(物的生產力)重要組成部分;,安全環境與條件保護勞動者(生產力)作用的發揮,從而體現安全間接的生產力作用。,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4、效益的理念,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中美經濟學家估算,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5、預防的理念,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人為本,就必須珍惜人的健康與生命;科學發展,就必須堅持安全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構建安全社會。,安 全第 一,1,一是要在生產過程中始終要把安全放在第一的重要6、位置上,切實落實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各項措施。,2,二是當生產和其他工作與安全發生矛盾時,要以安全為主,生產和其他工作要服從于安全,這就是安全第一的原則。,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預 防為 主,就是要把安全生產工作的關口前移、重心下沉、超前防范,建立預教、預測、預報、預警、預防的的事故防范體系,通過有效的技術和管理手段,減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這就是預防為主。,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綜 合治 理,就是要遵循安全生產的規律,正視和針對安全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重視安全隱患的廣泛性和隱蔽性。,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事故預防的根本在于認識危險、進行危險性評價、預防和7、控制,02,另一方面是對生產處于正常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地去預測和評價潛在的危險性,著手改進措施,以防止在未來的時間里不發生事故。前者是發現型,后則是預見型。只要我們把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就能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發生。,一方面是對現在已經發生的或者不正常的情況進行處理和控制;,預防工作,01,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6、法制的理念: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7、績效與責任的理念,A,B,C,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D,E,F,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8、過程與細節的理念,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21世紀一切都在不斷發展,21世紀是知識經濟年代,知識在不斷更新,事物在不8、斷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不斷出現。因此,要在創建學習型企業中,不斷更新觀念,加強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用安全發展的理念來對待、研究安全生產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創新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9、發展的理念,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現代安全管理與傳統安全管理的區別,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現代安全管理要點概述,02 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就是對生產活動中的人、物、能量、信息四要素進行綜合管理、全面協調管理。,1.安全管理的對象,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2.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2.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我國安全生產中長期目標,第一階段,到2007年建9、立起較完善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全國安全生產狀況穩定好轉。,2.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第二階段,到2010年,即“十一五”規劃完成時,初步形成規范完善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全國安全生產狀況明顯好轉,重特大事故大幅下降。,第三階段,到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實現安全生產狀況根本好轉,億元國內生產總值死亡率等指標要達到或者接近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3.安全管理的3E對策,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EngineeringEducationEnforcement,事故預防“3E”對策,3E 措施,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3.安全管理的3E對策,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3.安全管理的3E對10、策,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3.安全管理的3E對策,健全制度、責任落實、加強檢查與教育、強化監管,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03 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責任體系,1.要 求,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協調配合、嚴格監管,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責任體系,3.員工的安全生產職責,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責任體系,4.責任劃分及承擔原則,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責任體系,5.實施責任追究的范圍,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責任體系,6.需要承擔責任的原因(責任事故),A,作業場所設備、設施(安全設施)不合規定。,B,設備、器材不符合標準。,E,勞動組織不合理。,F,“三違”作11、業。,C,未按規定配備勞保用品。,D,未按規定進行教育培訓、持證上崗。,G,冒險作業。,H,管理上的疏忽與失誤。,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生產管理“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治、安全責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文化,01,安全法制,02,安全責任,03,安全科技,04,安全投入,05,安全發展戰略五要素,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1.安全文化建設,A,B,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基礎與保障。如安全設施、器材、安全標志等。,發揮協調、制約、保障、促進作用。各種法規、規章、標準、制度等。,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1.安全文化建設,安全管理體12、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文化機理,事故發生,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安全技術,科學及工程技術有限性,經濟成本的局限性,強制性外約束,自覺性內約束,短期懲罰,長效安全文化,阻斷安全事故最有效的方法,安全意識,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2.生產經營單位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2.生產經營單位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3.安全經濟政策,實施范圍,提取標準,非煤礦山、煤礦、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道路運輸具體提取標準見下頁。,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3.安全經濟政策,建立工傷與責任保險機制,13、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4.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教育培訓是提高員工安全素質、保障員工掌握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與技能的最具體、最重要、最有操作性要求的重要手段。把安全教育培訓與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班組、創建一流班組有機結合起來。安全教育培訓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新員工、長期病假復工、換崗人員的教育。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生產設備狀況與技術規范、責任制與安全操作規程、危險點及注意事項、規章制度等。,第二類是日常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是: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程、規定、制度,事故預防與急救知識,事故分析與反事故演練等。,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A,B,C,D,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14、系,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5.安全檢查(隱患排查與治理),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5.安全檢查(隱患排查與治理),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事故隱患整改的具體要求:,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風險某一種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合,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評價的目的,最優化的安全,投資效益方案,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7、安全科技,即應采用先進的、安全可靠性高的安全技術、安全設施、安全檢測等技術來提高生產過程的本質安全;要增加安全科技的投入,15、不斷研制、改進安全技術措施。,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監督體系,我國安全生產的管理體制,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社會監督支持,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監督體系,我國安全生產的管理體制,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監督體系,我國安全生產的管理體制,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監督體系,以上安全生產管理體制缺一不可,各有各的職責,各有各的特點,不能互相替代。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它們是統一的、有機的整體,它們之間必須統籌協調,形成合力,總體推進,形成市場經濟條件下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體系,使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更加規范。政府的監管、社會的16、監督(新聞、報紙、廣播、村委會、居委會等),中介機構的技術支持以及企業內部的自我監管(工會、員工)等都是事故前的預防措施。,安全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風險控制,風險評價,危害辨識,落實風險控制措施,制定風險控制計劃,風險分級,風險值的確定,事故的嚴重度,事故發生可能性,影響因素與事故機制,事故類型,收集資料,監測審查,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安全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危險源與事故隱患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安全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從導致事故和傷害的角度,危險源可分為兩類:,第一類危險源,第二類危險源,是直接引起人員傷亡、財17、產損失和環境惡化的能量(如:機械能、熱能、電能、化學能、核能、生物能等)。它是造成系統危險或系統事故的物理本質,稱為固有型危險源。,是導致第一類危險源失控、作用于人、物、環境的條件(包括人的失誤、元件故障、系統擾動等)。它是系統從安全狀態向危險狀態轉化的條件,是使系統能量意外釋放的觸發原因,稱為觸發型危險源。,安全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第一類危險源與第二類危險源的關系,第一類危險源,第二類危險源,第一類危險源是導致事故的能量主體,決定事故后果的嚴重性。,第二類危險源是促使第一類危險源導致事故的必然條件。,安全管理體系,應急救援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應急救援管理體系,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1,18、2,3,4,安全管理體系,應急救援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應急救援管理體系,應急救援預案,安全管理體系,應急救援管理體系,應急管理包括4個過程,是互相交叉、互相聯系的循環過程。,安全管理體系,應急救援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國務院493號令,2007年6月1 日施行。,第一章 總則(18)第二章 事故報告(918)第三章 事故調查(1931)第四章 事故處理(3234)第五章 法律責任(3543)第六章 附則(4446),主要內容:,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第一章 總則,目的:為了規范生產安全事故管理,落實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19、故的發生。,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第二章 事故報告,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事故報告的內容,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經過,已經造成或可能造成傷亡人數、經濟損失,已采取的救援措施等。若傷亡人數等有變化的,應及時補報。道路交通、火災事故自發生事故7 日內補報,其它事故應在30日內補報。事故救援要及時、有效(應急救援預案),要保護好事故現場、證據等。,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事故調查,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授權或安監總局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重大事故由省(市)政府組織調查;較大事故由地(市)政府組織調查;一般事故由縣(市)政府組織調查;未造成死亡的事故一般由事故單位組織20、(安監、生產、工會等部門)調查。事故調查組人員一般由安監、監察、公安、檢察、技術專家等組成。,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事故調查報告的內容,造成人員傷亡及直接經濟損失情況;,事故原因及性質;,事故責任的認定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建議;,事故的防范及整改措施等。,事故單位基本概況;,事故經過及救援情況;,1,4,2,3,5,6,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事故處理,對收到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的事故調查報告后政府主管部門(上級)15 日內要做出批復;特別重大事故,30 日內做出批復。,對涉嫌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單位負責人若受到刑事處罰的,自刑罰執行完畢 5 年內不得擔任單位主要負責21、人。,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對事故單位的罰款,安全管理體系,對單位主要負責人未履行安全職責,發生事故的罰款,事故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對政府工作、安監部門和負有管理職責部門的人員再事故調查處理中不組織搶救,遲報、謊報、漏報、瞞報,阻礙、干涉事故調查,作偽證或指使他人作偽證,包屁、袒護或借機打擊報復的要依法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傷亡事故類別(GB 6441)分為20類,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事故管理就是對事故的報告、調查、分析、處理、統計和檔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總稱。,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22、事故處理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當事人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事故的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罰不放過。,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事故傷害程度判定,職工負傷后休息一天以上,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105日以內,構不成重傷的事故;,當場死亡或負傷后一個月內死亡的(交通、火災事故為7天以內);,已殘廢或可能殘廢;傷勢嚴重,需大手術挽救;要害部位嚴重灼傷或灼傷面積占全身三分之一以上;嚴重骨折、嚴重腦震蕩;眼部受傷嚴重,有可能失明;手部傷害:斷指、嚴重機能障礙;腳部傷害:斷3指以上,不能正常行走及殘廢;內部傷害:內臟傷害、內出血或傷及腹膜。,安全管理體系,重 傷,死 亡,事故管理體系,事故調查處理流程示意圖,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事故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