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運行安全技術培訓課件(20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3775
2023-10-19
20頁
1.11MB
1、管道安全運行技術,管網運行基礎知識與實務,2.第三方破壞風險及防范,1.線路完整性管理,3.地質災害風險管理,4.水工保護,5.管網日常維護,6.管道運行手則,線路完整性管理,線路管理狀況目的和方法線路完整性管理基本要求常見的線路事故及處理完整性管理目標一般線路完整性管理地質災害完整性管理,線路是輸油氣長輸管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距離長、范圍大、不可控因素多、易遭到天災人禍破壞等特點。長期以來,管道運行商始終認為站場此線路重要。因而存在“重站輕線”思想。近年,隨著國內許多管道遭受第三方破壞(含打孔盜油、氣)、腐礎穿孔、自然災害(泥石流、洪水、地震)等破壞。管道運行商愈來愈重視線路的巡查、維2、護、檢測等管理工作。,線路管理狀況,線路管理狀況,線路是輸油氣長輸管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距離長、范圍大、不可控因素多、易遭到天災人禍破壞等特點。長期以來,管道運行商始終認為站場此線路重要。因而存在“重站輕線”思想。近年,隨著國內許多管道遭受第三方破壞(含打孔盜油、氣)、腐礎穿孔、自然災害(泥石流、洪水、地震)等破壞。管道運行商愈來愈重視線路的巡查、維護、檢測等管理工作。,線路管理狀況,1.目的 最大限度地發揮管線的輸送能力,盡可能延長管線使用壽命,確保管道安全平穩運行。2.方法 實行線路完整性管理,即重點從線路完整性風險的識別和評價入手,制訂并實施以日常巡線維護為主要內容的完整性管理萬案3、,及時發現并處理線路隱患,力爭杜絕第三方破壞,實現管道線路的完整性管理。,目的和方法,1.三樁2.三穿3.水保工程4.違章建筑和違章行為5.管道埋深6.交叉工程7.線路管理的總要求是“四清五無”,基本要求,1.三樁“三樁”通常指里程樁、轉角樁、標志樁三種類型.里程樁用于管道地面里程標記 線路里程樁常兼作測試樁,故里程樁又稱測試樁。測試樁分電位測試樁和電流測試樁,用于陰極保護的電位、電流測試;電位測試樁每1千米設置一個,電流測試樁每,5-10千米設置一個,并取代該處電位測試樁。轉角樁用于管道水平彎頭處的地面標記,表明管道在此改變敷設方向 標志樁主要用于地面、地下隱蔽等工程和管理單位交接的標記 管4、道標志樁分為穿河流標志樁、穿隧道標志樁、穿公路標志樁、穿鐵路標志樁、管道交叉標志樁、通訊光纜(電纜)交叉標志樁、電力電纜交叉標志樁、站場標志樁和分界標志樁等。(4)“三樁”完好 是指樁體完整,漆面無剝落,所有參數標志清晰準確,測試樁測試功能良好。,基本要求,“三樁”埋設要求 一般情況下,標志樁、測試樁應埋設在順管道氣流方向左側距管道中心lm處(即樁體垂直中心線在管道軸向水平距離),埋設偏差為士0.30m。轉角樁埋設在管道轉角處的正上方,埋設偏差為士0.30m。“三樁”埋設高度為露出自然地坪0.5m,高度偏差為士0.1m,“三樁”要與自然地坪垂直。“三樁”制作要求 一般采用 C30 鋼筋混凝土預5、制,要求表面光滑平整,無缺棱掉角現象,尺寸允許偏差為士0.10mm。“三樁”的維護 三樁是管道地面標志之一,它標明管道位置和走向,對防止第三方破壞,保證管道安全起著重要的作用,三樁體積較小,易被車輛撞毀、洪水沖倒、丟失、人為破壞等,線路維護人員在巡線時耍認真檢查,若發現“三樁”傾、倒、被移位,應將其恢復位置并回填、固定;若發現樁體嚴重損壞或丟失應及時更換、補栽。,基本要求,2.三穿 指管道穿越河流、穿越公路、穿越鐵路。管道穿越河流通常根據河流地質情況,采用配重塊或混凝土連續澆筑等保護形式。管道穿越等級公路通常采用套管、涵洞等保護形式。管道穿越鐵路通常采用套管、涵洞等保護形式。管道穿越公路、鐵路6、部位通常為交通要道,車輛人員較密集,重車碾壓,易對管道產生影響,線路維護人員在巡線時要注意穿越處路面、基礎是否發生沉降等變化,檢查有關設施是否完好。管道穿越河流部位是管道地質災害多發段,受洪水的沖刷侵蝕,易發生河道變遷、河床下切、河岸坍塌等災害,造成管道裸露、漂管、斷管等事故,管道維護人員應重點檢查,汛期大雨過后還要加密巡查。,基本要求,3.水工保護工程 水工保護工程主要是指為防止或減輕因水害或管道施工對管道和周邊環境的有害影響所采取的各種防護措施。主要有護坡、擋土墻、護岸、淤土壩、截水墻、截排水設施、穩管設施、消能設施等。水工保護工程是管道重要的附屬設施,對于保證管道安全運行,特別是汛期的安7、全十分重要,應對其完好情況仔細檢查,發現水工損壞耍及時維護。,基本要求,4.違章建筑和違章行為 指違反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和管道企業對管道安全的有關規定的建筑和行為。違章行為和設施給管道安全運行和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隱患,一旦發生或建成,對管道和當事人雙方都會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管道維護人員一經發現耍堅決制止。,基本要求,5.管道埋深(埋地管道管頂到地面的垂直距離)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 50251一2003)規定管道最小埋深 一、二級地區旱地埋深0.6米;三、四級地區旱地埋深0.8米;水田埋深0.8米;巖石段埋深0.5米;上述埋深還應大于當地最大凍土深度。穿河管道埋深:大型河8、流埋探在河床穩定層1.0米以下;中型河流在河床穩定層0.8米以下;小型河流在河床穩定層0.5米以下。,基本要求,5.管道埋深(埋地管道管頂到地面的垂直距離)從安全運行管理來講應適當加大埋深 管頂覆土厚度對不同的地質和穿越都有相應的要求:沙地大于1.0米;耕地大于0.8米;荒地大于0.6米;石方段大于0.5米;鐵路穿越不得小于2.0 米;公路穿越不得小于1.2米;路邊溝穿越不得小于1.0米;河流穿越不得小于1.0米。,基本要求,5.管道埋深(埋地管道管頂到地面的垂直距離)管道埋深是保證管道輸送溫度和管道免受外力破壞的重要因素。對于埋深不足1.2米且未采取任何保護措施的管段,重達20噸以上的車輛碾9、壓就有可能使管道變形、斷裂,嚴重影響管道安全,應堅決制止。對埋深不足0.5一1米的河流穿越,應密切關注。及時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防止河床進一步下切,以免發生管道裸露、漂管、斷管等事故。,基本要求,6.交叉工程 新建或改(擴)建公路、鐵路、電纜、管道等工程穿越在役管道(及通信光纜)或與在役管道(及)通信光纜)近距離(管道或光纜兩側各10米之內)施工的情況,統稱交叉工程。交叉工程施工行為在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中允許其在采取保護措施后實施,但工程如監護不好,則可能影響管道的安全,甚至損壞管道本體。管道維護人員在巡線過程中,發現上述施工行為無監護應立即制止,并告知施工方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系方式,督促其10、與上級主管部門聯系,辦理相關手續并簽訂管道保護協議。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施工期間線路管理人員要現場監護,確保管道安全。,基本要求,7.線路管理的總要求是“四清五無”(1)“四清”主要是要求線路維護人員做到 線路走向清楚;管線埋深清楚 管線規格清楚 管線周圍地形地貌清楚。“五無”主要是要求管道線路 無管溝塌陷和露管“三樁”無缺損;管線外防腐層無損壞;無違章建筑和行為;水工保護無損壞。,基本要求,1.沙漠段管線2.黃土塬段管線3.管道與沖溝、河床平行或交叉敷設的管段4.山區段管道5.經過平原及人口稠密地區的管段6.位于廠礦附近或與公路伴行的管道7.管道經過村莊、經濟開發區地段8.管道沿線,常見的線路事故及處理,線路管理的風險主要來源于管道周邊環境和地質災害。針對線路管理存在的風險因素,實施管道周邊環境和地質災害完整性管理。線路完整性管理目標水工保護維護率達到100%;地面標志物位置正確,完好率為98%;違章占壓新增率為0;后建交叉工程受控率為100%;管道破壞等重大事故為0。,完整性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