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載機司機崗位安全知識培訓教育課件(38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5049
2023-10-20
38頁
4.39MB
1、.,.,培訓的目的,提高安全意識,這是培訓的主要目的;了解本崗位的不安全因素,增強避免事故的能力,增強安全生產的責任感;提高廣大員工遵守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的自覺性;廣大員工的安全技術知識水平,熟練掌握操作技術要求和預防、處理事故的能力。,.,培訓的內容,.,安全知識和安全意識誰更重要?,沒有安全知識,員工就會稀里糊涂受傷害;沒有安全知識,事故就會不請自來。安全知識重要,安全意識更重要。有了安全意識,人們就會主動學習安全知識,安全就會有保障。知道“安全為了誰”,才能從“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知道“安全為了誰”,才能警鐘長鳴,緊繃安全弦;知道“安全為了誰”,才能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明白“安全2、為了誰”,才能找到安全意識之母、安全工作之魂。,.,安全意識是一項硬指標,統計顯示,98%的事故是因為人的原因引起的。而根據有關部門針對大中型企業近3年來發生的事故所作的另一項統計顯示,人為因素中,安全意識薄弱的因素占到90%多,而安全技術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安全意識不強,必將釀成安全事故。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事實。,.,員工安全意識薄弱,首先弱在他們“安全第一”的意識沒有建立。“安全第一”是世界通行的公理,應該成為全體員工的共識,但卻弱在“預防為主”的意識沒有落實。“安全第一”意識的體現,就是“預防為主”,不能等到大難臨頭再去考慮“安全第一”。人們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沒有“預防3、為主”,根本在于主動性不夠,在于不知道“安全究竟為了誰”。如果人人都把安全當作是別人的事,不把自己作為安全的主體,沒有了主動性,員工安全意識的普遍薄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法則一:安全知識勝于安全設施。,什么是安全知識?就是人們面對風險時,知道該怎么做,包括安全規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識等等。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調查,我國46的民眾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27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我國國民的消防安全素質的抽樣調查顯示,將近50的民眾在火災發生時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52的人甚至不認識消防安全標志。有些人就是不知道,旋轉的部件不能碰,高壓容器會爆炸,這就是安全知識不具備。,.,法則一:安全4、知識勝于安全設施。,每個員工都要明白,只要是合法經營的企業,都是在政府監管之下,具備基本安全設施的。所以,你的注意力應該放在知識儲備上,用安全知識武裝你的頭腦,平時知道如何操作,出現緊急情況會采取緊急措施,這要比設備的安全性能更重要。,.,法則二:安全意識強于安全知識,狹義的安全意識,指的是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對于安全的認識,包括安全價值觀、安全警惕性等等。我們工作中的“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絕大多數人不是不知道規章,而是有意無意地違章,這就屬于安全意識淡薄。在生活中,闖紅燈的人,不走天橋的人,不是不知道紅綠燈的含義,不是不知道天橋的用途,這也屬于安全意識問題。,.,5、法則三:安全意愿優于安全意識,所謂安全意愿,是指員工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實現安全績效的意志和愿望。安全意識往往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意愿不僅僅是在思想上,同時還在情感上主動地去追求。一個不具備安全生產意愿的員工,一定不具備主動履行職責的行為。只有在強烈的安全生產意愿的驅動下,員工才能自覺地履行安全職責。,.,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識的前提和基礎,企業的安全管理要從員工的安全意愿入手,用意愿強化意識,用意識保證安全,.,員工知道“安全為了誰”,才能從“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安全制度沒少訂,安全教育沒少做,安全管理沒少抓,為什么落實不下去,執行力不強?究其原因,員工覺得這些都是外界強加給自己的,只是被6、動地接受安全防范的知識和意識,正所謂是“要我安全”。明白“安全為了誰”,員工才能理解管理層的良苦用心,才會清楚為什么要那樣做。一個個安全制度,才能當成是有效的保護;一次次安全教育,才能當成是善意的提醒。安全教育才能入腦入心,安全意識才能深處扎根,正所謂是“我要安全”。,.,員工知道“安全為了誰”,才能警鐘長鳴,緊繃安全弦,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是沒有一點安全意識,而是不能長期保持安全意識,很多事故往往就發生在一時的疏忽上。究其原因是,要么就是覺得安全不重要,要么就是由于長時間的生產安全出現了“安全意識疲勞”。明白“安全為了誰”,人們就不會忽視安全的重要。明白“安全為了誰”,員工才可以戰勝單調、枯7、燥和緊張,消除麻痹等意識,克服“安全意識疲勞”,保持安全警惕性。,.,員工知道“安全為了誰”,才能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人生成敗在于習慣,安全與否也在于習慣。安全也可以成為習慣。只要人們明白“安全為了誰”,就可以保證“第一次就做對”。當員工心中有了安全意愿,第二次做對就不存在問題。正確的一再重復,就會形成習慣。安全的習慣,會讓人終生受益。,.,搞清楚“安全為了誰”,是解決安全問題的一把金鑰匙,.,做好企業的安全工作,員工不僅受益,而且是最大的受益者,搞好企業的安全工作,企業會受益。發生了一起工亡事故造成1人死亡,對企業的損失連“重大”都說不上,更不要說是“特大”了8、。而對員工本人的損失,對員工家庭的損失,不僅“重大”,而且絕對是“特大”了。企業失去一個員工,承受經濟損失之外,也許會很快找到人來替補其位置。而對于事故本人及其家庭,則是永遠的失去,永遠無法彌補。所以,我們說,員工是企業安全工作的最大受益者。,.,很多崗位員工忽視了安全的內涵:無危則安,無損則全。做好安全工作,對個人是生命的平安,對企業是財產的保全。財產可以是企業的,生命卻是員工自己的。保住安全,也就保住了你的生命健康,你不就是受益者嗎?沒有誰傻到連自己的生命健康權益都不要吧?所以才有這樣的說法:“安全培訓是員工最大的福利,安全管理是對員工最好的關懷。”我們要時刻謹記,安全就是福利,安全就是幸9、福,安全就是一切。安全的最大受益者是我們自己!,.,出了死亡事故丟臉和丟命誰的損失大,企業出了事故,領導一般會丟臉:一是做檢查。二是掏腰包。三是行政處分。四是刑事處罰。無論是哪一個層次的處罰,領導的名譽受到影響是肯定的。這就是,出事故,領導會丟臉。,.,出了死亡事故丟臉和丟命誰的損失大,企業出了事故,操作者可能會丟命 和領導相比,操作者就在事故現場,會受到直接的傷害。事故不是籠統的概念,我們可以拿著放大鏡來看事故,工作中會對現場人員造成直接的傷害的事故有 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10、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傷害等。,.,你我都是血肉之軀,不是鋼筋鐵骨,20類事故,會對我們造成數十種傷害 電傷、挫傷、軋傷、壓傷、倒塌壓埋傷、輻射損傷、割傷、擦傷、刺傷、骨折、化學性灼傷、撕脫傷、扭傷、切斷傷、凍傷、燒傷、燙傷、沖擊傷、生物致傷、中毒等。再好的身體也經不住如此打擊,傷殘可不是好滋味,搞不好命都丟了,而且丟命是常有的事。我國近幾年,平均每年發生事故70多萬起,死亡十二三萬人。,.,事故的受害者往往又是事故的責任者,出了事故,領導會丟臉,員工可能會丟命。有人認為,領導對安全管理嚴,是給自己找難堪,于是,有意跟領導對著干,堅持讓領導丟臉,跟領導對著干,操作規程你不理,勞動紀律放一11、邊,你一出事故,領導做檢討了,可你的一支手臂沒了;你出個大事故,領導的“烏紗帽”丟了,你的命也沒了。人人都來算這筆賬:丟臉和丟命,誰的損失大?算好了這筆賬,當你再看到安監人員走過來,就不會覺得是來找你茬。領導在與不在,你也應該知道怎么做。一定要算清楚,千萬別犯傻!,.,培訓的內容,.,員工的權利,有權制止違章作業,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當工作地點出現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工作,撤到安全地點。有權了解工作場所和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并對本單位安全生產提出建議。有權對危及安全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因安全生產事故受到損害的員工,有權依法向本單位提出12、賠償要求。,.,員工的義務,員工應遵守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本單位制訂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應依法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若發現事故隱患,應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或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參加事故搶險救災的義務。,.,四不傷害,.,我們要做到“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是我們工作中必須做到的最低標準。不傷害他人,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不被他人傷害,是難以做到而又必須做到的職業規范。保護他人不被傷害,更是我們追求的職業目標。,.,培訓的內容,.,裝載機作業的危險辨識與預防,1.危險源:司機進入作業場所時沒有穿戴好勞動防護13、用品。傷害預知:作業場所的大塊物料掉落砸傷頭部及身體部位。預防措施:嚴格佩戴好勞動防護用品。2.危險源:夜間裝車疲勞,裝載機司機倒車太快,或燈光不全,沒有看清周圍的人和物。傷害預知:碾傷周圍人員或造成車輛損壞。預防措施:裝載機燈光、聲音報警必須齊全,杜絕疲勞駕駛。作業時時刻關注周圍情況。,.,3.危險源:堆場作業時浮塵太大,能見度低。傷害預知:造成機械碰撞、人員碾壓,職業病。預防措施:做好防塵、抑塵措施,防止職業病。4.危險源:下雨后,堆場道路。傷害預知:引起車輛打滑、碰撞。預防措施:及時修整道路,做好防滑措施。5.危險源:機器、設備檢修時的疏忽大意。傷害預知:造成觸電事故、零部件劃傷、絞傷等14、現象。預防措施:檢修時必須停電、停機,佩戴好勞保用品,按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作業。,裝載機作業的危險辨識與預防,.,培訓的內容,.,8月11日12:00左右,翁紹秋駕駛取樣用電動三輪車到儲運部天然石膏堆棚進行水渣原料的取樣作業,翁紹秋到達現場后將車輛停放在8-9跨位后,即走到下料口右手側位置進行取樣作業。約1分多鐘后回到車輛停放區域,便發現車輛已被裝載機壓壞。11:45分左右,苗向陽吃過中午飯回到天然石膏堆棚進行正常下料作業。作業至12:00左右,苗向陽在駕駛裝載機倒車進入石膏堆棚過程中,聽見響聲,于是立即踩剎車,并看見有一個貨車司機過來向他要過磅卡,而且向他提示裝載機尾部。苗向陽隨機停機下15、車,發現一輛電動三輪車已被壓壞。本次事故共造成一輛電動三輪車報廢,未造成人員傷亡。,裝載機作業事故回顧事故經過,.,1、取樣人員把取樣車輛停放在堆場內,處于裝載機作業區域,而且停放的位置較偏,是裝載機作業的盲點;2、取樣人員進入堆場作業前沒有與裝載機司機進行確認,裝載機司機不清楚其作業區域內環境有變化;3、堆場內待卸車輛多,工作量大,且堆場卸料規劃不合理;4、裝載機司機作業時未能有效確認周圍環境。,裝載機作業事故回顧事故原因,.,1、取樣人員的車輛應在指定位置停放,禁止將取樣車輛停在堆場作業區內。2、取樣人員進入堆場取樣前,應與堆場內作業的裝載機司機通過打招呼等方式進行確認,待裝載機司機給出明16、確回應(響1聲喇叭或停止作業)后,取樣人員方可進入堆場進行作業。3、取樣人員進入堆場內作業時必須穿反光衣。4、為了使堆場卸料、攏堆作業更加有序規范,建議同品種原料進入堆場卸料的車輛不超過3輛;保安放行車輛時應提醒司機不要在堆場內隨意走動,必須下車時一定要戴好安全帽和反光衣。5、貨車司機卸料后向裝載機司機取過磅卡時,也必須與裝載機司機進行確認,得到裝載機司機的明確回應后,方可上前領取過磅卡。嚴禁在裝載機作業時攀爬裝載機。6、裝載機司機應加強車輛駕駛技能的培訓,按規定進行車輛維護保養,確保車輛性能穩定。,裝載機作業事故回顧事故防范措施,.,裝載機碾壓事故圖片,.,裝載機碰撞事故圖片,.,裝載機碾壓事故圖片,.,裝載機作業注意事項,1、裝載機作啟動作業時一定要注意作業半徑內的人員、設備的運行情況,必要時鳴笛;2、夜間作業時燈光齊全,注意制動系統、油路等部位的運轉情況;3、在裝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行駛速度,不得超過規定行駛速度;,.,結束語,謝謝大家的耐心學習,希望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能夠遵章守法,努力去踐行安全理念,實現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