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風險管理與安全標準化培訓課件(84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5092
2023-10-20
84頁
4.25MB
1、安全標準化培訓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目的、機理、內容,01,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02,常用評價方法介紹,03,問題討論,04,風險管理目的、機理、內容,01,風險管理目的、機理、內容,目的,基礎,全面識別危害因素,準確評價風險、控制重大風險,是標準化建立和保持的基礎。,實施安全標準化的目的在于控制各類風險,減少事故發生,改善企業的安全管理績效。,對重大風險的控制與管理是標準化運行的關鍵。,風險管理與安全標準化其他要素的關系,1,風險管理目的、機理、內容,5.4培訓教育,5.6.5變更,5.6.4承包商與供應商,1,風險管理目的、機理、內容,1,風險管理目的、機理、內容,風險管理的內容,風險評價的2、步驟和要求,02,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評價范圍與評價方法,企業應組織制定風險評價管理制度明確風險評價的目的、范圍和準則,“,一、風險評價范圍與評價方法,企業風險評價的范圍應包括:,常規和非常規活動,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所有進入作業場所人員的活動,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運行等階段,原材料、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作業場所的設施、設備、車輛、安全防護用品,原材料、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企業周圍環境,氣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等。,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二、風險評價范圍與評價方法,企業可根據需要,選擇科學、有效、可行 的風險評價方法。,。,科學,有效,可行,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3、,二、風險評價范圍與評價方法,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檢查表分析(SCL),預先危險分析(PHA),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LEC),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危害識別、風險評價的步驟,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1、選擇評價對象,1.劃分作業活動,按生產流程的階段,按位置區域,按裝置,按作業任務,按部門,上述方法的結合,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劃分作業活動,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需識別的活動或作業舉例,可能引起火災、爆炸及毒物泄漏的活動;進入有限空間;與動火或高處作業有關的活動;4、正常情況操作;異常情況作業;現場檢查監督;職責范圍內的管理活動:與現場相關的活動;物料搬運及工具使用;機械的組裝、安裝、操作、維護、改裝、修理等;運輸過程;承包商現場活動等。,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作業活動清單,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設備設施清單,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2、危害識別,危害(危險有害因素),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根源或狀態來源于,危害識別,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13類)、有害的作業環境、安全管理缺陷。,認知危害的存在并確定其性質的過程。,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存在什么危害(傷害源)?誰(什么)5、會受到傷害?傷害怎樣發生?,誰(什么)會受到傷害?傷害怎樣發生?存在什么危害(傷害源)?,危害識別的思路,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危害造成的后果,人身傷害、死亡(包括割傷、挫傷、擦傷、肢體損傷等);疾病(如頭痛、呼吸困難、失明、皮膚病、癌癥、肢體不能正常動作等);財產損失;停工;違法;影響信譽;工作環境破壞;水、空氣、土壤、地下水及噪音污染;資源枯竭。,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危害識別的范圍,人員、原材料、機械設備與作業環境;,直接與間接危險;,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及緊急狀態;,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危害識別的范圍,人的不安全行為:違反安全規則或安全常識,使事故有可能發生的行為。,1、6、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2、安全裝置失效(人為)3、使用不安全設備 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體(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當 6、冒險進入危險場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9、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清掃等)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 11、不使用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或用具12、不安全裝束 13、對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處理錯誤等。,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物的不安全狀態:使事故可能發生的不安全物體條件或物質條件,物質:火災、爆炸性物質;毒性物質;腐蝕;物體: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產(施工)7、場地環境不良。,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危害識別的范圍,作業場所缺陷:間距不足;信號、標志沒有或不當;物體堆放不當。作業環境因素缺陷: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風不良或缺氧;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不當;外部 噪聲;風、雷電、洪水、野獸等自然危害,設計、監測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糾正措施不當;(人機工效學)人員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訓不足;雇用不當或缺乏檢查;超負荷;禁忌作業等 工藝過程、作業程序缺陷;相關方管理缺陷。,有害作業環境,安全管理缺陷,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危害與事故,控制措施失效(光電感應裝置失效),防護失敗(直接用手取工件),事故!,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評價,風 險,發生特定危8、險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結合。,風險評價,可承受的風險,評價風險程度并確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圍的過程。,根據用人單位的法律義務和職業安全健康與環境方針,用人單位可接受的風險。,隱 患,作業場所、設備或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評價,事故隱患,指具有能引起事故的潛在能力,在某種條件下會觸發事故的能力。泛指現存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指可能導致重大人身傷亡或者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隱患。泛指可能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事故隱患。,是對系統存在的危險隱患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9、統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事故損失程度的評價,以尋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損失和最優的安全投資效益。,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評價,事故隱患評價的具體內容,包括有隱患辨識、隱患類別劃分、隱患等級劃分及提出隱患的預防、控制措施四項。,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三大類。與國際勞工組織(ILO)預防重大事故公約中“重大事故”分類一致。,導致嚴重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的隱患(可能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事故隱患)。,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發生的頻率,現有的預防、檢測、控制措施,X,后果嚴重性S,風險R,=,可能性 L,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危10、害及影響后果的嚴重性(S),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評估矩陣,嚴重性,可能性,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控制措施及實施期限,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嚴重度及風險控制,風險度,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等級判定準則及控制措施,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控制措施及實施期限,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評價與控制措施,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參考),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重 大 風 險 整 改 方 案 表(參考),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所需采取控制措施的優先順序,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控制措施-分類,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停止使11、用有害物質或以無害物代替,改用危害性低的物質,變更工藝減小危害性,隔離人員或危害,局限控制(如分散危險),工程技術控制,管理控制,個體防護,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選擇適用的風險控制措施,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選擇適用的風險控制措施,企業在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應包括,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隱患治理,企業應對風險評價出的隱患項目,下達隱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負責人、定資金來源、定治理期限。企業應建立隱患治理臺賬。企業無力解決的重大事故隱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應書面向企業直接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隱患治理,評價報告與技術結論;評審意見;12、隱患治理方案,包括資金概預算情況等;隱患治理時間表和責任人;竣工驗收報告。,企業應對確定的重大隱患項目建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重大危險源,(1)按GB18218辨識重大危險源,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2)按規定對重大危險源設置安全監控報警系統;(3)按規定定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評估;(4)對重大危險源的設備、設施定期檢查、檢驗,并做好記錄;(5)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救援器材,每年至少一 次預案演練;(6)相關資料報當地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備案;(7)與周邊防護間距不達標,采取切實可行防范措施,限期整改,按照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的規定13、確定企業的重大危險源。,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風險信息更新,企業應適時組織風險評價工作,識別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隱患。,企業在下列情形發生時及時進行風險評價,新的或變更的法律法規或其他要求;操作條件變化或工藝改變;技術改造項目;,01,有對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認識;組織機構發生大的調整。,2,風險評價的步驟和要求,常用評價方法介紹,03,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檢查表分析(SCL)預先危險分析(PHA)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LEC),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常用評價方法介14、紹,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評價方法分類,定性評價,定量評價,不對風險進行量化處理(計算),只用發生的可能性等級和后果的嚴重度等級進行相對比較,如風險評價指數矩陣法。,在風險量化基礎上進行評價,主要依靠歷史統計數據,運用數學方法構造數學模型進行評價。評價方法包括:,概率評價法:以事故發生的概率計算為基礎的方法;數學模型計算評價;相對評價法(指數法):加法評分法、加乘評分法和加權評分法,重 大 危 險 源,評價報告與技術結論;評審意見;隱患治理方案,包括資金概預算情況等;隱患治理時間表和責任人;竣工驗收報告。,企業應對確定的重大隱患項目建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常用安全評價方15、法,詢問法 交談法現場觀察法 查閱文件記錄法對外交流法 工作任務分析法對比法,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檢查表(SCL)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火災爆炸危險指數法預先危險分析法(PHA)故障類型、影響與致命度分析(FMEA)原因后果法,美國杜邦公司三階段法日本勞動省六階段法瑞士蘇黎世評價法我國的光氣行業的三階段法,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方法選擇依據,01,02,03,04,05,06,工作場所的性質,工藝流程的特點,崗位作業特點,技術復雜程度,資料掌握情況,其它因素如人員素質、時限、經費等,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危害16、識別風險評估-頻率與方法,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3.1 工作危害分析(JHA),識別每個工作步驟的潛在危害和后果,控制措施,定期評審,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3.1 工作危害分析(JHA),JHA主要用于日常作業活動的風險分析,辨識每個作業步驟的危害;目的:根據風險分析結果,制定控制措施,編制作業活動安全操作規程,控制風險。,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工藝技術及流程操作技術、防護用品監督檢查、人員培訓,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單位:氣分車間 工作崗位:液化汽脫硫醇 工作任務:原料泵切換(P101),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3,常用17、評價方法介紹,單位:機動處 工作崗位:設備組 工作任務:氣壓機檢修 分析日期:*年*月*日,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單位:工作崗位:工作任務:駕駛汽車 分析日期:*年*月*日,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3.2 安全檢查表分析(SCL):是基于經驗的方法,安全檢查表是一份進行安全檢查和診斷的清單。它由一些有經驗的、并且對工藝過程、機械設備和作業情況熟悉的人員,事先對檢查對象共同進行詳細分析、充分討論、列出檢查項目和檢查要點并編制成表,以便進行檢查或評審。,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安全檢查表的編制程序,確定人員,熟悉系統,收集資料,判別危險源,列18、出安全檢查表,要編制一個符合客觀實際,能全面識別系統危險性的安全檢查表,首先要建立一個編制小組,其成員包括熟悉系統的各方面人員;,包括系統的結構、功能、工藝流程、操作條件、布置已有的安全衛生設施;,收集有關安全法律、法規、規程、標準、制度及本系統過去發生的事故資料,作為編制安全檢查表的依據;,按功能或結構將系統劃分為子系統或單元,逐個分析潛在的危險因素;,針對危險因素和有關規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訓以及本單位的檢驗,確定安全檢查表的要點和內容,然后按照一定的要求列出表格。,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安全檢查表編制依據,01,02,03,04,05,有關標準、規程、規范規定,國內外事故案例,系統分析確19、定的危險部位及防范措施,分析人員的經驗和可靠的參考資料,研究成果,同行業檢查表等,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安全檢查表編制依據,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3.3 預危險性分析(PHA),是在項目、工程的初期階段,特別是在設計、施工的開始之前,對系統存在危害類別、出現條件、事故后果等進行分析,盡可能評價出潛在的危險性。對現有及已建成的裝置、設施進行維修、改擴建之前進行宏觀的、粗略的危害和潛在的事故分析為HAZOP,FMEA,FTA,ETA等危害分析方法提供依據,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PHA 分析步驟,第一步 收集系統包括項目、工程、裝置的有關資料,主要化學物品、反應及參數、工藝流程、作業流程主要設備、設20、施的類型(如容器、反應器、換熱器、運轉設備、特種設備、其 他設施等)裝置、設備、設施的基本操作規程防火及安全設施。,資料的搜集應廣泛,包括任何相同或相似的工程、項目或裝置,即使生產過程不同但使用相同的設備和物料的也應搜集。,提示:,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PHA 分析步驟,第二步 識別可能發生的事故、事件和可能導致事故、事件后果的主要危害,危險有害物質不安全的生產工藝不安全的設備設施不安全的作業行為(不適用于設計)和環境,無論是設計、施工、維修階段,必須識別出:,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第三步 分析產生危害的可能原因及導致事故的可能后果,通常并不需找出所有的 原因。第四步 分析每種事故所造成的后果21、(通常指有可能發生事故的最壞的結果)第五步 進行風險評估第六步 在分析現有的措施的基礎上提出消 除或減少風險控制措施建議,設備設施的本質安全 安全防護設施工藝技術及流程,安全監控、報警系統 監督檢查、人員培訓,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氯化反應器,二氯乙烯(EDC)裂解,分離器,氯氣儲罐,EDC,VCM產品,HCL及副產品,氯乙烯單體生產流程圖,乙烯,乙烯循環,焚燒,VCM,燃料,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區域/工藝過程:氯乙烯裝置氯氣輸送工藝 圖號:無 分析人員:*日期:*,預先危險性分析(PHA)記錄表,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3.4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LEC法),格雷厄姆金尼法,簡單易行的評價人22、們在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作業時危險性的半定量評價方法,作業條件危險性可由以下三種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價系統人員傷亡風險大小:,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三個因素的分值的乘積:,值越大,說明作業條件危險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減少人體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或減輕事故損失,直至調整到允許范圍。,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LEC法),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LEC法),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LEC法),C23、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LEC法),危險性分值,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示例一,例如,某滌綸化纖廠在生產短絲過程中有一道組件清洗工序,為了評價這一操作條件的危險度,確定每種因素的分數值為:,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組件清洗 所使用的三甘醇,屬四級可燃液體,如加熱至沸點時,其蒸汽爆炸極限范圍為0.99.2,屬一級可燃蒸汽。而組件清洗 時,需將三甘醇加熱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汽容易擴散的空間,如果室內通風設備不良,具有一定的潛在危險,屬“可能,但不經常”,其分數值3。,清洗人員每天在此環境中工作,取6。,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示例一,例如,某滌綸化纖廠在生產短絲過程中有一道組件清洗工序,為了評價這一操作條件的危險度,確定每種因素的分數值為:,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危險性分值,如果發生燃燒爆炸事故,后果將是嚴重的,可能造成人員的傷害,取7。,危險性分值 367 126,處于70-160之間,危險等級屬“顯著危險、需要整改的范疇。,3,常用評價方法介紹,液化氣儲運、灌裝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結果匯總,示例二,問題討論:風險管理,謝謝聆聽,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