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q**
編號:775099
2023-10-20
64頁
8.21MB
1、氣瓶使用與安全管理,匯報人:,1、引言2、氣瓶檢查3、氣瓶的使用4、氣瓶安全管理5、實際情況分析,一、我國氣瓶爆炸案例2015年4月5日,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一實驗室發生氣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事故原因:可能是因為實驗過程未按規范操作,也可能設備出現故障。,2011年5月5日,塔里木油田礦區物業服務中心水電維修班氣焊工盧某完成鋼板切割任務后,在收拾作業現場、關閉氧氣瓶減壓閥時突然發生了氧氣瓶爆炸事件。,引言,1,下部殘片,中部殘片,上部殘片,引言,1,原因分析:1.在氧氣瓶底部有油性物質。油性物質接觸高純度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并釋放熱量,直接導致了爆炸發生。,疑似油性物質,引言,12、,2.該氧氣瓶出廠標定為氮氣瓶,但氧氣生產廠違反國家質監局頒發【2000】250號氣瓶安全監察規程中嚴禁氣瓶混用規定,擅自改充氧氣,并涂改為天藍色。,氮氣瓶鋼印標識,天藍色氧氣標識,引言,1,3.該氧氣瓶顯示最后檢驗日期為2001年11月,按照國家質監局頒發【2000】250號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每3年檢驗1次規定,已經有3次漏檢,累計10年沒有檢驗,而且生產廠不能提供該氣瓶的歷史檢驗報告。,檢驗標記,引言,1,二、氣瓶的定義廣義的氣瓶應包括不同壓力、不同容積、不同結構形式和不同材料用以貯運永久氣體,液化氣體和溶解氣體的一次性或可重復充氣的移動式的壓力容器。,引言,1,三、氣瓶的分類從結構上分:有3、無縫氣瓶和焊接氣瓶;從材質上分:有鋼質氣瓶(含不銹鋼氣瓶),鋁合金氣瓶,復合氣瓶、其他材質氣瓶;從充裝介質上分:永久性氣體氣瓶,液化氣體氣瓶,溶解乙炔氣瓶;從公稱工作壓力和水壓試驗壓力上分:有高壓氣瓶、低壓氣瓶。,引言,1,四、氣瓶種類清水溪實驗室氣瓶種類:無縫鋼質高壓氣瓶。其中:空氣、氧氣、氮氣、甲烷氣瓶為永久性氣體氣瓶;二氧化碳、七氟丙烷氣瓶為液化氣體氣瓶。,引言,1,一、基本要求應從具有氣瓶生產或氣瓶充裝許可證的廠家采購或充裝氣瓶,接收前應進行檢查驗收。對檢查不合格的氣瓶不得接收。氣瓶購買人員及使用人員在接收氣瓶時,以及在氣瓶使用過程中定期對氣瓶的外表狀態進行檢查。對有缺陷的氣瓶,應與其4、它氣瓶分開,并及時更換或報廢。,二、氣瓶驗收五查一登記 查氣瓶有無定期檢驗,有無鋼印;查氣瓶出廠合格證;查氣瓶有無防震圈;查氣瓶有無瓶帽;查氣瓶氣嘴有無變形、開關有無缺失、外觀是否正常、顏色統一、其他附件齊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氣瓶檢查合格后驗收登記。,氣瓶鋼印標記,下圖為打在瓶肩上和護罩上的兩種鋼印標記,氣瓶鋼印標記,下圖為制造鋼印標記,圖中標記含義:1氣瓶制造單位代號;2氣瓶編號;3水壓試驗壓力,MPa;4公稱工作壓力,MPa;5實際重量,kg;6實際容積,L;7瓶體設計壁厚,mm;8制造單位檢驗標記和制造年月;9監督檢驗標記;10寒冷地區用氣瓶標記;,氣瓶鋼印標記,下圖為檢驗鋼印標記,氣5、瓶鋼印標記,也可在瓶肩部沿一條圓周線排列。,IE096085:氣瓶編號;TP22.5:水壓試驗壓力,MPa;WP15:公稱工作壓力,MPa。,TS:監督檢驗標記;GB5099:國家標準號;W46.0:實際重量,kg;V40.6:實際容積,L。,TS2210686:特種設備壓力 容器制造標準;N2:充裝氣體分子式;S5.7:瓶體設計厚度,mm;1:制造單位檢驗標記;YM14.05:制造單位代號和制造年月。,氣瓶附件檢查,防震圈 瓶帽 瓶閥,三、對氣瓶的檢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氣瓶是否有清晰可見的外表涂色和警示標簽;氣瓶的外表是否存在腐蝕、變形、磨損、裂紋等嚴重缺陷;氣瓶的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閥)是6、否齊全、完好;氣瓶是否超過定期檢驗周期;按照安全目視化管理規定2009552號的有關要求,掛貼相應的標簽。,部分氣瓶的瓶體涂色與介質,警示標簽,相應標準 示例,無目視標簽,規范的目視標簽,目視標簽,一、主要內容(1)采購和使用有制造許可證企業的合格產品,不使用超期未檢驗的氣瓶;(2)到已辦理充裝注冊的單位或經銷注冊的單位購氣,自備瓶應由充裝注冊單位委托管理,實行固定充裝;(3)氣瓶使用前應進行安全狀況檢查,對盛裝氣體進行確認,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氣瓶嚴禁使用,使用時必須嚴格按照要求使用氣瓶;(4)氣瓶的放置點,不得靠近熱源和明火,應保證氣瓶瓶體干燥,可燃、助燃氣體瓶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0m7、;(5)氣瓶立放時,應采取防傾倒的措施;(6)夏季應防止暴曬;,(7)嚴禁敲擊、碰撞;(8)嚴禁用溫度超過40的熱源對氣瓶加熱,瓶閥發生凍結時嚴禁用火烤;(9)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必須留有剩余壓力或重量,壓縮氣體氣瓶的剩余壓力應不小于0.05MPa;(10)使用中若出現氣瓶故障,例如:閥門嚴重漏氣、閥門開關失靈等故障,應將瓶閥的手輪開關轉到關閉的位置,再送氣體充裝單位或專業氣瓶檢驗單位處理。未經專業訓練、不了解其瓶閥結構及修理方法的人員不得修理;(11)使用單位應做到專瓶專用;(12)使用氧氣或其他氧化性氣體時,凡接觸氣瓶及瓶閥的手、手套、減壓閥、工具等,不得沾染油脂;,(13)開啟氣瓶閥門時,8、應特別注意緩慢,如果操之過急,有可能引起因氣瓶排氣而傾倒墜地(臥放時起跳)及可燃、助燃氣體氣瓶出現燃燒甚至爆炸的事故;(14)打開氣瓶閥門時,人要站在氣瓶出氣口側面;(15)氣瓶使用完畢后應關閉閥門,釋放減壓器壓力,并配戴好瓶帽;(16)氣瓶使用完畢,要妥善保管。氣瓶上應有狀態標簽(“空瓶”、“使用中”、“滿瓶”標簽)。,氣瓶無固定,氣瓶進行固定,防震圈不齊全,至少兩個防震圈,二、使用舉例,氣瓶進行固定,至少兩個防震圈,氣瓶無“防護帽”,氣瓶的“防護帽”,氣瓶無手輪,氣瓶手輪,不小于5米,距離明火不小于10米,距離明火不小于10米,氣瓶倒放,氣瓶應直立,室外使用要注意,防止暴曬最安全,壓力表完9、好,氣瓶用到最后留“余壓”,管線開裂,應有單向閥或防回火裝置,備注:一般氣體氣瓶管路應有單向閥,避免空氣和水分等混入;易燃氣體管路輸出端接防回火裝置(如:乙炔氣體氣焊氣割過程中,應接防回火裝置),可阻止火焰回流氣瓶引起爆炸。,請勿使用鐵絲夾固,三、減壓閥的使用,減壓閥,備注:對于自帶密封結構的剛性接口,連接時無需使用生料帶;對于一般結構的接口,連接時需要使用生料帶。,減壓閥的作用降壓 即把儲存在氣瓶內的較高壓力的氣體,減壓到所需要的工作壓力;穩壓 當氣瓶壓力或耗氣量變化時,保持工作壓力的穩定。,使用方法與步驟(1)正確地將減壓閥安裝在氣瓶閥上,并連接好輸氣管線;(2)封閉輸氣管線出口,慢慢旋轉10、氣瓶手輪,開啟氣瓶閥門,然后慢慢旋轉減壓閥調節閥門,檢查減壓閥氣密性;(3)在氣密性良好的前提下,適當調節減壓閥調節閥門達到所需工作壓力,進行實驗;(4)實驗結束后,關閉氣瓶閥門,并全松減壓閥閥門,釋放減壓閥內余壓。,四、注意事項氣瓶應在通風良好的場所使用。如果在通風條件差或狹窄的場地里使用氣瓶,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出現氧氣不足,或危險氣體濃度加大的現象。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強制通風、氧氣監測和氣體檢測等。,一、氣瓶檢驗對于自有氣瓶,委托具有氣瓶檢驗資質的機構對氣瓶進行定期檢驗;對于租用氣瓶,要求氣瓶擁有者進行檢驗。檢驗周期如下:盛裝腐蝕性氣體的氣瓶(如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每二年檢驗一次11、;盛裝一般氣體的氣瓶(如空氣、氧氣、氮氣、氫氣、甲烷、乙炔等),每三年檢驗一次;盛裝惰性氣體的氣瓶(氬、氖、氦等),每五年檢驗一次。,氣瓶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有嚴重腐蝕、損傷或對其安全可靠性有懷疑時,應提前進行檢驗。超過檢驗期限的氣瓶,啟用前應進行檢驗。庫存和停用時間超過一個檢驗周期的氣瓶,啟用前應進行檢驗。,二、氣瓶存儲氣瓶存儲時應將滿瓶、空瓶、使用中氣瓶分開存放,空瓶瓶身應做好標記;不同性質的氣瓶分開存放,便于管理和安全,如:甲烷氣瓶、氧氣氣瓶嚴禁存放在同一氣瓶柜內;氣瓶應置于專用場所(氣瓶柜)儲存,嚴禁明火和其他熱源,存放場所應通風、干燥,避免陽光直射。,三、氣瓶搬運搬運氣瓶時,要旋緊瓶帽12、,以直立向上的位置來移動,注意輕裝輕卸,禁止從瓶帽處提升氣瓶。近距離(5m內)移動氣瓶,應手扶瓶肩轉動瓶底,并且要使用手套。移動距離較遠時,應使用專用推車搬運,特殊情況下可采用適當的安全方式搬運。,禁止用身體搬運高度超過1.5m的氣瓶到手推車或專用吊籃等里面,可采用手扶瓶肩轉動瓶底的滾動方式。裝卸氧氣瓶時,工作服、手套和裝卸工具、機具上不得粘有油脂。,氣瓶推車,四、氣瓶登記管理 新購買氣瓶,要求購買人員做好相應的記錄,將新購買氣瓶相關信息記錄在氣瓶購買登記表上;要將氣瓶搬離存放場所到其他場所使用的,要求氣瓶搬運人員做好氣瓶借用登記。,一、實驗室氣瓶種類,氣體使用注意事項:常見氣體:如甲烷、空氣13、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要分類存放,嚴禁甲烷與氧氣等助燃氣體存放于同一處;特殊氣體:如七氟丙烷,要單獨存放于專用氣瓶柜中,并將其理化性能表張貼于醒目位置處,未經氣瓶管理人員允許,他人不得動用該氣瓶。,二、檢查內容使用前檢查內容:氣瓶定期檢驗、氣體合格證、氣瓶外觀、氣瓶附件;使用中檢查內容:氣瓶外觀、氣瓶附件、減壓閥、連接管線;使用后檢查內容:氣瓶外觀、氣瓶附件(氣瓶恢復到使用前狀態)。,檢驗日期:2014.6.17,氣瓶檢驗,氣體檢查,生產日期:2015.04.22有效日期:2016.04.21,備注:氣體的有效期取決于氣體本身特性和氣瓶種類,具體有效期以氣體合格證標記時間為準。,外觀、附件14、檢查,氣瓶外觀完好、附件齊全、減壓閥、連接管線正常,連接合理。,三、危險因素(1)氣瓶危險性分析氣瓶均為壓力容器,若氣瓶因環境溫度過高或者充裝過量引起內壓過高容易發生物理爆炸事故;氣瓶本身質量問題或者超過使用年限、氣瓶內無余壓等問題導致氣瓶出現爆炸現象;氣瓶使用操作不當、違規操作等造成爆炸事故;氣瓶倒瓶造成氣體泄漏發生火災爆炸,以及中毒窒息事故。,(2)氣體危險性分析甲烷: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氧氣:與易燃物(甲烷、油漬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空氣、氮氣、二氧化碳、七氟丙烷: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3)其它危險性分析氣體泄漏:容易發生氣體中毒、火災爆炸事故;氣瓶混放:容易發生氣體間化學反應,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目視標簽:無目視標簽或目視標簽錯誤,容易造成實驗人員錯誤使用氣瓶,引發危險事故;氣瓶歸位:不歸位造成氣瓶管理不當,引發危險事故。,四、改進建議和要求(1)新購買氣瓶、借用(或使用)氣瓶,做好相應信息的登記記錄;(2)實驗完成后,將氣瓶恢復至使用前狀態,并放回到原存放位置;(3)氣瓶長時間不使用,在重新使用前,要先對氣瓶狀態進行全面檢查。,謝謝大家!,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