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作業人員工安全知識培訓課件(83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5119
2023-10-20
83頁
3.98MB
1、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培訓,一、基本知識 二、安全措施三、應急救援四、行政監管,課程內容,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分類主要危害及致因因素,基本知識,1.基本概念:有限空間和有限空間作業.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有限、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基本知識,1.基本概念:有限空間和有限空間作業有限空間作業 是指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實施的作業活動。作業包括施工、維修、保養、清理等。,基本知識,2.分類:地下、地上、設備設施地下有限空間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2、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基本知識,2.分類:地下、地上、設備設施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干曲倉,泥池,基本知識,2.分類:地下、地上、設備設施設備設施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金屬冶煉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基本知識,3.可能的危害及致因因素窒息(缺氧)二氧化碳、氮氣、氬氣、甲烷和水蒸氣等中毒硫化氫、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等爆燃/爆炸甲烷、氫氣、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可燃性粉塵其他危害,如中暑、淹溺、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噪聲、粉塵等,基本知識,1)窒息-缺氧引起氧氣對人體的影響 氧氣是人體賴以生3、存的重 要物質基礎,缺氧會對人體 多個 系統及臟器造 成影響。氧氣 含量不同,對 人體的危害也 不同。,缺氧的主要原因:(1)有限空間內長期通風不良,氧含量偏低。(2)有限空間內存在的物質發生耗氧性化學反應,如燃燒、生物的有氧呼吸、微生物活動、動植物腐敗等。(3)作業過程中引入單純性窒息氣體擠占氧氣空間,如使用氮氣、氬氣、水蒸氣進行清洗。(4)某些相連或接近的設備或管道的滲漏或擴散,如天然 氣泄漏。(5)較高的氧氣消耗速度,如過多人員同時在有限空間內 作業、焊接作業等。,基本知識,窒息事故案例2007.5.19,北京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名工作人員,在為航天三院31所安裝調試大型真空熱處理爐過程4、中,由于爐中殘留氬氣未全部排空,在未對爐內含氧量進 行檢測和強制通風,配戴任何防護用品的情況下,貿然進入爐內作業,導致兩名維修人員缺氧窒息,暈倒在爐內,后經醫院搶救,作業人員霍某(男、25歲、北京人)搶救無效死亡,另一人脫離生命危險。2009.3.21,中冶四公司在曹妃甸工業區首鋼京唐鋼鐵有限公司連鑄車間水泵房進行除鹽水池防滲 漏修護作時,因缺氧發生一起窒息事故,造成5人死亡。,基本知識,2)中毒有毒物質引起有毒物質種類常見的有毒物質:硫化氫、一氧化碳、苯系物、磷化氫、氯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氣、氰和腈類化合物、易揮發的有機溶劑、極高濃度刺激性氣體等。,基本知識,常見的有毒物質硫化氫(H25、S)理化性質: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劇毒。比空氣重,溶于水生成氫硫酸,可溶于乙醇。爆炸極限的濃度范圍為4%46%,與空氣混合能燃爆,遇 明火、高熱、氧化劑發生爆炸。,基本知識,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呼吸道,基本知識,化糞池,IDLH:430mg/m3,基本知識,主要來源:(1)加工含硫原油過程的密閉設備。(2)天然氣中含有硫化氫。(3)有機物發酵腐敗場所,如制糖、造紙、制革等。(4)咸菜、咸魚腌制的低洼處。(5)污水管道、窖井、污水泵站、污水池、煉油池、紙漿池、發酵池、垃圾堆放場、糞池等。對人體的影響GB5044-85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中硫化氫被列入級危害(高度危害)。MAC:106、mg/m3,硫化氫中毒事故2009.7.3,下午14:30許,通州區新華聯北區悅豪物 業公司,在對新華聯家園北區6號樓西側污水井內的污 水提升泵進行維修作業時,3名工人因硫化氫中毒暈倒,先后又有7人下井實施救援,共造成10人發生中毒。其 中6人死亡,另外4人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在救援過程 中另有1名公安消防隊員犧牲。2009.8.7,新疆喀什地區澤普縣白宮大酒店在疏通下水道時發生硫化氫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傷。,基本知識,一氧化碳(CO)理化性質:無色、無味、無刺激性的氣體。與空氣比重相當。幾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爆炸極限的濃度范圍為12.5%74.2%。遇熱、明火易燃燒爆炸。對人體7、的影響:GB5044-85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中,一氧化碳被列入級危害(高度危害)。PC-TWA:20mg/m3PC-STEL:30mg/m3IDLH:1700mg/m3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能力大于氧氣,造 成細胞缺氧窒息,主要損害神經系統。,基本知識,主要來源(1)在有限空間中進行焊接作業時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2)反應釜中生產合成氨、丙酮、光氣、甲醇等化學品時產生的副產物中存在一氧化碳。(3)使用一氧化碳作為燃料等。(4)使用柴油發電機、檢查燃氣管道、清洗反應釜/塔等可能會接觸到一氧化碳。,基本知識,一氧化碳中毒事故2011.6.1,上午9點15分左右,位于江蘇常州市8、武進區嘉澤鎮的常州市中岳鑄造廠在生產過程中,1名鑄造工在沖天爐爐頂處理故障時發生煤氣中毒,隨后有5名工人及1名合同制消防員參與施救,由于方法不當,相繼發生煤氣中毒,共造成6人死亡、1人受傷。其中1人為工廠老板。2010.6.2,上午9時許,昌平區水務局施工總隊3名作業人員在沙河鎮小沙河南岸第14排干截污水管線20號污水井進行通堵作業,由于抽水管長度不夠,將汽油泵放置井下(井深7米)用于抽水,在抽完部分積水后,3名作業人員下到井下實施通堵作業,2人先后暈倒,1人在下井過程中感覺不好爬出井外。暈倒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經判定,該起事故為汽油泵使用過程中,在井下產生大量一氧化碳,致使作業人員中毒。,基9、本知識,典型有毒物質苯(C6H6)理化性質: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無色油狀液體。不溶于水,溶 于醇、醚、丙酮等多數有機溶劑。易燃,閃點-11,爆炸極限的濃度范圍為1.2%8%。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易產生和聚集靜電。其蒸汽比 空氣密度大,在較低處能擴散至很遠處,遇明火會引起回燃。,基本知識,基本知識,對人體的影響:GB5044-85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中苯被列入級危害(極度危害)。PC-TWA:6mg/m3PC-STEL:10mg/m3IDLH:9800mg/m3苯可引起各種類型的白血病,國際 癌癥研究中心已確認苯為人類致癌物10、。,主要來源:(1)在反應釜中制作油、脂、橡膠、樹脂、油漆、粘結劑和氯丁橡膠等作業時用苯作為溶劑和稀釋劑。(2)苯用于制造各種化工產品,如苯乙烯、苯酚、順丁烯二酸酐和許多清潔劑、炸藥、化肥、農藥和燃料等。(3)在地下室、船艙內進行涂刷作業、對反應釜/塔進行清洗、維修作業時會接觸到苯。,基本知識,基本知識反應釜有機溶劑中毒事故,2011年7月17日18時許,重慶豐都縣重慶紫光新科化工開發有限公司委托的河南省防腐保溫開發有限公司,在對車間一反應釜進行環氧樹脂防腐作業過程中,因作業程序和防護不當,造成1名作業人員和1名施救人員中毒死亡事故。經查,該起事故由調和漆防腐使用的有機溶劑稀釋劑揮發的有毒氣體11、引發,盲目施救造成事故進一步擴大。,基本知識,3)爆燃/爆炸爆炸過程 易燃易爆物質和空氣混合后,在有限空間內容易積聚達到爆炸極限,遇到點火源則造成爆炸,引起火災,造成對有限空間內作業人員及附近人員的嚴重傷害。爆炸三要素:易燃易爆物質達爆炸濃度點火源氧氣,易燃易爆物質種類:易燃易爆氣體/蒸氣:甲烷、天然氣、氫氣、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蒸氣等??扇夹苑蹓m:炭粒、糧食粉末、纖維、塑料屑以及研磨得很細的其他可燃性粉塵。,基本知識,主要來源:有限空間中易燃氣體或液體的泄漏和揮發。有機物分解,如生活垃圾、動植物腐敗物分解等產生甲烷。作業過程中引入的,如乙炔氣焊產生一氧化碳??諝庵醒鯕夂砍^23.5%時,形成12、了富氧環境。,基本知識,點火源:明火,化學反應放熱,高溫表面,撞擊或摩擦發生火花,電氣火花,靜電放電火花,雷電作用,直接日光照射或聚焦的 日光照射。,基本知識,烘箱爆燃事故2011年6月18日,江蘇省泰興市江蘇維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浸膠車間在玻璃纖維布烘干過程中,通風不良,揮發的可燃氣體發生爆燃事 故,死亡8人、受傷10 人。,基本知識,順義牛欄山鎮鐵罐爆燃事故 2010年3月25日下午15時47分,北京市順義區牛欄山鎮北京市千島灣水處理設備廠噴砂工王某進入襯膠車間的水處理設備罐內,對其內壁進行涂刷作業(主要成分為溶劑油,屬易燃易爆品)時,鐵罐內突然發生爆燃,并引燃了附近的易燃物,噴射出的火焰將13、在罐外的葉某 等4人燒傷,同時造成一人小腿骨折。事故發生幾分鐘 后,救援人員趕到事故現場,控制火情并展開救援。其間,襯膠車間又發生了二次爆炸,16時30分許,消防隊員滅火后在南側工作臺下發現了王某,經現場醫療部門鑒定已死亡。,基本知識,淹溺高處墜落觸電機械傷害坍塌物體打擊灼燙高溫高濕,基本知識,4)其他危害:,有限空間作業死亡事故分布圖,淹溺 淹溺導致人窒息、缺氧。原因:地下有限空間,低于地面2米,有水積蓄,因中毒、受 傷或不慎跌落均可致淹溺。常見于糞坑糞池、腌菜窖、沉淀池、污水池、陰溝下水道 的清理、維修等工作,多伴發高處墜落、電擊、跌落等事 故。對人體的傷害:常見的表現為面部或全身青紫、煩14、躁不安、抽筋、呼吸困難、昏迷、意識喪失、心跳停止。,基本知識,高處墜落 原因:(1)安全防護用具不合格,如腳手板和防護欄桿安裝、使用不合理等。(2)使用的扶梯有缺陷。(3)作業面狹窄,作業人員活動受限,四周懸空,手腳易于撲空。對人體的傷害:高處墜落可能導致腦部或內臟損傷而致命或使四肢、軀干、腰椎等部位受沖擊而造成重傷致殘。,基本知識,觸電 原因:(1)操作不當觸電。(2)電動機械、電器、電線年久失修等。對人體的傷害:當通過人體的電流超過50毫安時,就會使人的呼吸和心臟停止而死亡。,基本知識,機械傷害 原因:(1)作業期間機械的意外啟動;(2)機械防護失效;(3)未實施有效的個體防護;(4)人員15、違章等。對人體的傷害:機械傷害可能引發人體多部位受傷,如 頭部、眼部、頸部、胸部、腰部、脊柱、四肢等,造成外傷性骨折、出血、休克、昏迷,嚴重的會直接導致死亡。,基本知識,技術措施通風監測照明、防爆通訊個體防護警示隔離/斷應急,安全措施,管理措施建立并實施相應管理制度,技術措施1.通風送入新鮮風流,帶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有限空間作業前和作業過程中,通常采取強制性 持續通風措施降低危險,保持空氣流通。根據有 限空間特點,風機須與風管相連,將新鮮空氣有 效送至作業面。,(防爆型)風機及發電機,安全措施,2.氣體檢測確定有限空間內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質的濃度。常用的氣體檢測設備是便攜式氣體16、檢測報警儀。從儀器上傳感器數量上分可分為單一式檢測報警儀和復合式檢測報警儀。從獲得氣體樣品的方式上分可分為擴散式檢測報警儀和泵吸式檢測報警儀。,安全措施,1、鱷魚夾2、蜂鳴器3、LCD顯示屏 4、LED報警窗,5、傳感器6、按鍵,硫化氫擴散式氣體檢測報警儀,五合一泵吸式氣體檢測儀,安全措施,2.氣體檢測,手持式防爆燈,防爆礦燈帽,安全措施,3.照明、電壓、防爆有限空間作業場所的照明燈具電壓應當符合特低電壓限值(GB/T3805)等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作業場所存在可燃性氣體、粉塵的,其電氣設施設備及照明燈具的防爆安全要求應當符合爆炸性環境第一部分:設備通用要求(GB3836.1)等國家標17、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總局59號令第17條),過濾式呼吸防護用品防毒面具。在氧含量合格 且有毒氣體濃度低于立即威脅生命健康濃度(IDLH)的情況下,根據有毒氣體濃度范圍進行選配。為保 證作業安全建議使用全面罩型防護面具及濾毒罐,且濾毒罐應與防護氣體的類型相匹配。,4.通訊現場作業人員之間的及時溝通。5.個體防護呼吸防護,安全措施,全面罩防毒面具配,1.面罩2.濾毒罐3.導氣管,對講機,安全措施,1、密合面罩2、導氣管3、背帶和腰帶4、低壓長管5、空氣泵,連續送風式長管呼吸器,高壓送風式長管呼吸器,隔絕式呼吸防護用品長管呼吸器。根據GB6220-2009呼吸防護長管呼吸器中的分類原則,有限空間18、 作業常用到的有:連續送風式長管呼吸器和高壓送風式長管呼吸器。,呼吸類防護用品選用規則:空呼、面具/罩、濾件,安全措施,技術措施,安全繩,全身式安全帶,其他個體防護主要包括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防護服、防護眼鏡、防護手套、防護鞋(靴)等。有限空間作業時應根據具 體的作業環境進行選擇和佩戴。,安全帽護目鏡,防護服,技術措施,護欄,警戒線,錐桶,6.現場警示主要用于隔離作業現場,警示作業人員及無關人員 注意安全。,警示標志,安全措施,安全告知牌,安全措施,安全措施,7.隔斷/離措施工貿企業應當采取可靠的隔斷(隔離)措施,將可能危及作業安全的設施設備、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的空間與作業地點隔開。釋義:應19、采取可靠的隔斷/離措施。,安全措施,1、面罩2、供氣閥3、導氣管4、背托 5、氣瓶,6、壓力表7、肩帶8、腰帶9、氣瓶閥10、減壓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8.應急救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能夠保證人員在充滿濃煙、毒 氣、蒸氣或缺氧的惡劣環境下安全地進行搶險救援工作。,三腳架、絞盤、救生索、安全帶等在事故狀態下迅速把作業人員從危險環境中救出。安全梯作為作業人員的上下工具外,也是事故狀態下搶救人員上下用的器材。救援用三腳架,軟梯,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壓縮空氣逃生器,氧氣逃生器,逃生呼吸器用于特定情況下作業人員的自救。,安全措施,2.管理措施存在有限空間作業的工貿企業應當建立下列安全生產制度和規程(59號第20、5條):(一)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責任制度;(二)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三)有限空間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四)有限空間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安全培訓教育制度;(五)有限空間作業應急管理制度;(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建立有限空間管理臺賬,并及時更新。(第7條),工貿企業對有限空間作業要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規程-立規矩:安全責任制度明確主要負責人、相關負責人、現場負責人、監護人、作業人、救援人等的職責;審批制度分職能、層次把關;現場安全管理制度規范現場各項工作;安全培訓教育制度確保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具備相應的意識和能力;應急管理21、制度確保事故救援有效,避免二次事故;安全操作規程指導作業人員安全操作。建立臺賬摸清家底,便于管理。,安全措施,對四種人專項培訓的要求工貿企業應當對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專項安全培訓。專項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有限空間作業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安全 防范措施;(二)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三)檢測儀器、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四)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措施。安全培訓應當有專門記錄,并由參加培訓的人員簽字確認。(59號令第6條),安全措施,工貿企業應當對本企 業的有限空間進行辨識,確定有限空間的數量、位置以及危險有害因素 等基本情況,建立有限 22、空間管理臺賬,并及時 更新。(59號令),安全措施,18、清場,9、機械通風,有限空間作業一般流程,1、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2、明確人員及其安全職責3、作業審批,10、氣體檢測11、作業環境判定12、二次檢測,4、安全交底,5、封閉作業區域及安全警示 14、個體防護,6、設備安全檢查7、安全隔離8、開啟出入口,13、二次判定,15、電氣設備及照明安全16、安全作業17、監護,安全措施,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應當對作業環境進行評估,分析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并經本企業負責人批準。存在交叉作業時,采取避免互相傷害的措施。明確具體作業23、人員及其安全職責,應當按照有限空間作業方案,明確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及其安全職責。,安全措施,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樣表)作業審批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應按照本企業制定的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履行審批手續,審批文件應存檔備案。作業審批有利于安全管理部門或主管領導對有限空間作業將采取的人力資源、安全防護措施等內容進行有效把關,對不合格事項在作業前及時調整,從而保障作業人員安全。(此表一式二份,第一聯審批部門保留,第二聯作業單位保留)注:該審批表是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依據,不得涂改且要求審批部門存 檔時間至少一年。,安全措施,安全交底 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應當將有限空間作業方案和作業現場可能存24、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業人員?,F場負責人應當監督作業人員按照方案進行作業準備。,安全措施,封閉作業區域及安全警示作業前,應封閉作業區域,并在出入口周邊顯著位置設置 安全標志和警示標識。,安全措施,設備安全檢查作業前,應對安全防護設備、個體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備、作業設備和工具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更換。安全隔離應采取關閉閥門、加裝盲板、封堵、導流等隔離措 施,阻斷有毒有害氣體、蒸氣、水、塵?;蚰嗌车韧{作業安全的物質涌入有限空間的通路。,安全措施,開啟出入口作業者應站在有限空間外上風側開啟出入口,進行自然通風。機械通風作業環境存在爆炸危險的,應使用防爆型通風設備。采用移動機械通25、風設備時,風管出風口應放置在作業面,保證 有效通風。應向有限空間輸送清潔空氣,不應使用純氧進行通風。有限空間設置固定機械通風系統的,應全程運行。,安全措施,氣體檢測有限空間作業應嚴格履行“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原則,在有限空間 外按照氧氣、可燃性氣體、有毒有害氣 體的順序,對有限空間內氣體進行檢測。檢測人員的自身安全要有保障,初次 進入危險環境進行檢測時,需配備隔離 式呼吸防護設備。應在危險環境以外進行檢測,可通過采樣泵和導氣管將危險氣體樣品引到檢測儀器。,安全措施,氣體檢測有限空間內存在積水、污物的,應 采取措施,待氣體充分釋放后再進行 檢測。氣體檢測設備應定期進行檢定,檢定合格后方可使26、用。應對有限空間上、中、下不同高度業者通過、停留的位置進行檢測。檢測時應記錄檢測的時間、地點、氣體種類、濃度等信息。檢測記錄經檢測人員簽字后存檔。,和作,安全措施,作業環境判定,作業負責人根據氣體檢測數據,依據評估標準對有 限空間作業環境危險有害程度進行判定。正常時氧含量為19.5%23.5%。低于19.5%為缺氧環境,存在窒息可能;高于23.5%可能引發氧氣中毒。有限空間空氣中可燃性氣體濃度應低于爆炸下限的 10%,否則存在爆炸危險。當進行有限空間的動火作 業時,空氣中可燃氣體的濃度應低于爆炸下限的1%。其他危險有害因素執行相關標準。粉塵或有毒氣體的濃度須低于GBZ2.1-2007工作場所有27、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所規定的限值要求。,安全措施,二次氣體檢測存在以下情況之一的,應再次進行氣體檢測:a)機械通風后;b)氣體檢測時間與作業者進入作業時間間隔30分鐘以上時。二次判定作業負責人根據二次氣體檢測數據,依據評估標 準對有限空間作業環境危險有害程度重新進行判 定。,安全措施,個體防護應根據危害程度正確選 擇佩戴有效的防護用品進 行作業。包括全身式安全 帶、安全繩、安全帽和呼 吸防護用品等。作業現場應至少配備1套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呼 吸器和1套全身式安全帶 及安全繩作為應急救援設 備。,安全措施,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全 身 式 安 全 帶,電氣設備和照明安全有限空間28、作業環境存在爆炸危險的,電氣設備、照明用具應滿足防爆要求。有限空間臨時用電應符合GB/T13869用電安全導則的規定。有限空間內使用的照明設備電壓應不大于36V。手持照明設備電壓應不大于24V,在積水、結露的有限空間 作業,手持照明電壓應不大于12V。,安全措施,作業安全作業負責人應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安全防 護設備、個體防護裝備及應急救援設備符合要求后,方可安排作業者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作業者應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 使用安全防護設備與個體防護裝備,并與監護者進 行有效的信息溝通。作業過程中應對有限空間作業面氣體濃度進行連 續監測,并隨時采取必要措施。作業過程中應使用機械通風設29、備對有限空間持續通風。,安全措施,監護監護者應在有限空間外全過 程持續監護。監護者應能跟蹤作業者作業過程,實時掌握監測數據,并 適時與作業者進行有效的信息 溝通。發現異常時,監護者應立即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報,并協助作業者逃生。監護者應防止未經許可的人員進入作業區域。,安全措施,清場作業完成后,作業者應將全部作業設備和工具帶離有限空間。監護者應清點人員及設備數量,確保有限空間內無人員和設備遺留后,關閉出入口。清理現場后解除作業區域封閉措施,撤離現場。,安全措施,應急管理應根據有限空間作業的特點,制定應急預案配備呼吸器、通訊設備、安全繩索等應急裝備和器材有限空間作業的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30、和應急救援人員應當掌握相關應急預案內容,定期進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一旦發生事故,立即報警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救援人員實施救援時,應首先做好自身防護受困人員被救出有限空間后,應第一時間對受傷人員做簡單的處理,以減輕傷害。,應急救援,應急救援,應急救援方式應急救援可分為自救、無需進入的救援和進入救援。自救是最佳的選擇。進入作業的過程中,如果進入人員發現有任何的暴露變化或者其他的報警提示,進入人員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迅速撤離。非進入式救援。救援人員可以借助相關的設備與器材(如連接進入人員的安全繩 及提升裝置等),安全快速地將發生意外的進入人員提升至有限空間外。,應急救援方式進入式救援31、。救援人員必須 進入到有限空間內才能完成的 救援任務。由于人員需要進入,因此風險性增大,這就要求對 救援人員進行專業防護器具和 救援技巧的培訓。,進入救援,應急救援,有限空間監管要點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間管理臺賬防護設備設施配備及維護應急救援預案及演練記錄專項安全培訓記錄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檢測記錄,監督管理,監督管理,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一)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責任制度;(二)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三)有限空間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四)有限空間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安全培訓教育制度;(五)有限空間作業應急管理制度;(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監督32、管理,有限空間管理臺賬根據有限空間定義,對企業的有限空間進行辨識根據辨識結果,統計有限空間的數量、位置確定各有限空間危險有害因素等基本情況建立有限空間管理臺賬,并及時更新,監督管理,設備設施配備及維護警示設施氣體檢測設備安全作業設備(風機、風管、照明、通訊等)呼吸防護用品其他個體防護用品(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帶、安全繩等)應急救援裝備(呼吸器、全身式安全帶、安全繩索等),監督管理,應急救援預案及演練記錄企業應根據有限空間作業的特點,制定應急預案有限空間作業的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應當掌握相關應急預案內容,定期進行演練,提高 應急處置能力。,監督管理,專項安全培訓記錄工貿企業33、應當對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現場負責人、監護人 員、作業人員、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專項安全培訓。專項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有限空間作業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 施;(二)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三)檢測儀器、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四)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措施。安全培訓應有專門記錄,并由參加培訓的人員簽字確認。,監督管理,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樣表)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必須 履行作業審批程序,審批表 是證明企業履行作業審批的 依據。審批表存檔時間至少一年。,監督管理,有限空間作業檢測記錄檢測人員進行檢測時,應當記 錄檢測的時間、地點、氣體種類、濃度等信息。檢測記錄經檢測人員簽字后存檔。,安全生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