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車間安全用電及觸電事故處理方法講座ppt(38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5159
2023-10-20
38頁
1.73MB
1、觸電知識安全講座,Knowledge Safety Lecture of Electric Shock,目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了解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了解常見的觸電事故和正確的處理方法。,一.安全用電,(一)安全用電的原則1.不接觸低壓帶電體;2.不靠近高壓帶電體;3.不弄濕電器;4.不損壞絕緣層。,一.安全用電,(二)預防措施1、各種電氣設備龍其是移動式電氣設備,應建立經常與定期的檢查制度。2、使用各種電氣設備時應嚴格遵守操作制度,不得將三相插頭擅自改為二相插頭,也不得直接將線頭插入插座內用電。3、盡量不要帶電工作,特別是在危險場所,禁止帶電工作。4、帶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2、的電源插頭一般都用三相插頭。5、靜電可能引起危害,重則可引起爆炸與火災。6、有條件時還可采用性能可靠的漏電保護器。,二、觸電的方式和原理事故,3 跨步電壓與接觸電壓觸電,4 雷擊觸電,(一)觸電方式,二、常見的觸電事故,(二)觸電原理人體組織中有60%以上是由含有導電物質的水分組成,因此,人體是個導體,當人體接觸設備的帶電部分并形成電流通路的時候,就會有電流流過人體,從而造成觸電。人體一旦遇到強電流通過或人體細胞中的導電元素全部參與導電時,其身體中的大化學分子就會徹底的解體而致使生命終結。這種狀態會出現在超過安全電壓的情況下,電壓越高對人體細胞的傷害作用越大,當電壓在數萬伏特以上或者是在數億伏3、特的雷電場中,人體的細胞會完全的被碳化。,觸電原理,人體是個導體,因為人體組織中有60%以上的物質是由水分組成,因此,當人體接觸到電以后,就會形成電流通路,就會有電流流過人體,從而造成觸電。人體一旦遇到強電流通過,人體細胞中的導電元素就會參與導電,身體中的大化學分子就會解體,電壓越高對人體細胞的傷害作用越大,當電壓在數萬伏特以上或者是在數億伏的雷電場中,人體的細胞會完全的被碳化,而致使生命終結。觸電時電流對人身造成的傷害程度與電流強度、持續時間、電流頻率、電壓大小及流經人體的途徑等多種因素有關。,觸電原理,人對100200微安的電流無反應;電流達到1毫安左右會引起麻的感覺;不超過10毫安時,人4、尚可擺脫電流;超過20毫安即可導致接觸部位皮膚灼傷,皮下組織也可因此碳化;超過30毫安時,就會感到劇痛、神經麻痹、呼吸困難,有生命危險;當達到50毫安時,很短時間人的心臟就會停止跳動 人體所能承受的電流常常和電擊時間有關,如果電擊時間極短,人體能耐受高得多的電流而不致于傷害;反之電擊時間很長時,即使電流小到10mA,也可能使人致命。,三、觸電的處理方法,(一)脫離電源 當發現有人觸電,不要驚慌,首先要盡快切斷電源。注意:救護人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觸電的人,防止發生救護人觸電事故。應根據現場具體條件,果斷采取適當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和措施:1、如果開關或按鈕距離觸電地點很近,應迅速拉5、開開關,切斷電源。并應準備充足照明以便進行搶救。,三、觸電的處理方法,(一)脫離電源2、如果開關距離觸電地點很遠,可用絕緣手鉗或用干燥木棍等把電線切斷。3、當導線搭在觸電人身上或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桿或其它帶有絕緣柄工具,迅速將電線挑開。注意:千萬不能使用任何金屬棒或濕的東西去挑電線,以免救護人觸電。,三、觸電的處理方法,(一)脫離電源4、如果觸電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緊纏在身上時,救護人員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圍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嚴格絕緣包裹,然后用這一只手拉觸電人的衣服把他拉離帶電體。注意:千萬不要用兩只手、不要觸及觸電人的皮膚、不可拉他的腳或者鞋。且只適應6、低壓觸電,絕不能用于高壓觸電的搶救。5、如果人在較高處觸電,必須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切斷電源后觸電人從高處摔下。,三、觸電的處理方法,(二)觸電事故救護常識 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護。1、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發麻、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經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請醫生前來診治或送往醫院。2、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還有心臟跳動和呼吸,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地平臥,周圍不圍人,使空氣流通,解開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并速請醫生診治或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微7、弱或發生痙攣,應隨時準備好當心臟跳動或呼吸停止時立即作進一步的搶救。3、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并撥打120或送往醫院。應當注意:急救要盡快地進行。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心肺復蘇急救。,三、觸電的處理方法,(三)現場對癥急救現場常用的主要救護方法有:創傷止血、現場包扎、骨折固定和搬運、心肺復蘇。1、創傷止血:(1)材料:創可貼,止血帶,三角巾,毛巾,衣物等。(2)止血方法:包扎止血、加壓包扎止血、指壓止血、填塞止血、止血帶止血。(3)常用指壓止血部位 a.一側頭部出血,在同側耳前,對準耳屏前上方1.5厘米處,用8、拇指壓迫顳淺動脈止血。b.前臂出血時,在上臂中段的內側摸到肱動脈搏動后,用拇指按壓止血。c.小腿出血時,在腘窩加墊,膝關節屈曲,用繃帶或三角巾屈膝位固定。(4)操作要點:a.壓迫力度要適中,以傷口不出血為準。b.壓迫1015分鐘,僅是短暫急救止血。c.保持傷處肢體抬高。,三、觸電的處理方法,(三)現場對癥急救 2、現場包扎:(1)包扎材料:常用的有創口貼、尼龍網套、三角巾、繃帶,就便取材的毛巾、床單、衣服、圍巾等。(2)傷口判斷:現場處理時,要仔細檢查傷口的位置、大小、深淺、污染程度以及是否有異物等。(3)包扎注意事項:動作要輕巧而迅速,部位要準確,包扎要牢固、松緊要適宜,三、觸電的處理方法,9、(三)現場對癥急救 2、現場包扎:(4)常見部位包扎a.頭頂帽式包扎:將三角巾的底邊疊成約兩橫指寬,邊緣置于傷病前額齊眉處,頂角向后。三角巾的兩底角經兩耳上方拉向頭后部交叉并壓住頂角。再繞回前額齊眉打結。頂角拉緊,折疊后掖入頭后部交叉處內。b.手包扎:三角巾展開,手掌放在三角巾的中央。指縫插入敷料,將頂角折回,蓋于手背。兩底角分別圍繞到手背,再在腕部繞一圈后打結。c.膝部帶式包扎:將三角巾折疊成適當寬度的帶狀,將中段斜放于傷部,兩端向后纏繞,反回時分別壓于中段上下兩邊,包繞肢體一周打結。,三、觸電的處理方法,(三)現場對癥急救3、骨折固定和搬運(1)搬運器材:擔架、毛毯、繩索、衣物等。(2)搬10、運護送原則: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運。動作要輕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振動。注意:搬運時保持脊柱及肢體在一條軸線上,防止損傷加重。(3)擔架搬運。擔架是現場救護中最常用的搬運工具。2-4名救護員按照正確的搬運方法將觸電者輕輕移上擔架,做好固定。,三、觸電的處理方法,(三)現場對癥急救 搬運要點1、傷病員的頭部向后,腳部向前,方便后面的救護員觀察傷病員的病情。2、抬擔架人的步調要一致。3、一般情況下多采取平臥位,如果有昏迷頭部應偏向一側。4、擔架上要先墊上被褥、毛毯等,防止壓傷皮膚。一般不是以骨折病人的搬運。,三、觸電的處理方法,(4)前臂骨折前臂骨折可為橈骨或尺骨骨析,也可為橈、尺骨雙骨折。前11、臂骨折相對穩定,血管神經損傷機會較小。A、充氣夾板固定:將充氣夾板套于前臂。通過充氣孔充氣固定。,三、觸電的處理方法,(4)前臂骨折B、夾板固定:用兩塊木板固定,加墊。分別置于前臂外側、內側、用三角巾或繃帶捆綁固定。.屈肘位大懸臂帶吊于胸前。指端露出,檢查末銷血液循環。C、雜志、書本固定:可用書本墊于前臂下方,超肘關節和腕關節,用布帶捆綁固定。屈肘位大懸臂帶另于胸前。指端露出,檢查末梢血液循環。,四、觸電電傷處理,電傷是觸電引起的人體外部損傷,四、觸電電傷處理,電傷是觸電引起的人體外部損傷1.對于一般性的外傷創面,可用無菌生理食鹽水或清潔的溫開水清洗后,再用消毒紗布防腐繃帶或干凈的布包扎,然后12、將觸電者護送去醫院。2.如傷口大出血,要立即設法止住。壓迫止血法是最迅速的臨時止血法,即用手指、手掌或止血橡皮帶在出血處供血端將血管壓癟在骨骼上而止血,同時火速送醫院處置。3.高壓觸電造成的電弧灼傷,往往深達骨骼,處理十分復雜。現場救護可用無菌生理鹽水或清潔的溫開水沖洗,再用酒精全面涂擦,然后用消毒被單或干凈的布類包裹好送往醫院處理。4.對于因觸電摔跌而骨折的觸電者,應先止血、包扎,然后用木板、竹竿、木棍等物品將骨折肢體臨時固定。5.心臟跳動停止者,如在4分鐘內實施初步的CPR,在8分鐘內由專業人員進一步做心臟復蘇,死而復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時間就是生命,速度是關鍵。,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13、,1.判斷意識 6.人工循環2.立即呼喚 7.打開氣道3.救護體位 8.口對口人工呼吸4.檢查循環體征 9.觀察生命體征5.判斷呼吸 脈搏 10.等待120醫務人到來,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1.在發現傷員后應先檢查現場是否安全。若安全,可當場進行急救;若不安全,須將傷員轉移后進行急救。2.檢查傷員情況 在安全的場地,應先檢查傷員是否喪失意識、自主呼吸、心跳。檢查意識的方法:輕拍重呼,輕拍傷員肩膀,大聲呼喊傷員。同時高聲喊周圍人員過來幫忙。3.救護體位 對于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翻轉為仰臥位(心肺復蘇體位),放在堅硬的平面上,救護員需要在檢查后,進行心肺復蘇。若傷病員沒有意識但有呼吸和循環,為了14、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墜或粘液及嘔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對傷病員應采用側臥位(復原臥位),分泌物容易從口中引流。體位穩定后每30分種翻轉傷病員到另一側。,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4.打開氣道分兩種:仰頭舉頦法和托頜法 先清除內異物,再將氣道打開。(I)仰頭舉頜法:救護員用一手的小魚際置于傷病員的前額,另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頦將下頜骨上提,使下頜角與耳垂的連線和地面垂直。(II)托頜法:這種方法適應于頭、頸部有創傷的傷病人,救護員手放置在傷病頭部兩側,握緊傷病員下頜角,用力向上托下頷。,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5.判斷呼吸 檢查呼吸方法一聽二看三感覺,將一只耳朵放在傷員口鼻附近,聽傷員是否有呼吸聲音,15、看傷員胸廓有無起伏,感覺臉頰附近是否有空氣流動。6.口對口人工呼吸 保持氣道開放,救護員用放在前額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緊鼻翼,以防氣體從鼻 孔逸出。救護員吸一口氣,用雙唇包嚴傷病員口唇四周,將氣體緩慢吹入,吹氣時間持續I秒鐘,同時,觀察傷病員胸部隆起。吹完畢,救護員松開捏鼻翼的手,側頭吸入新鮮空氣并觀察胸部有無下降,聽、感覺傷病員呼吸情況,準備進行下次吹氣。連續進行兩次吹氣,確認氣道通暢,再進行有效的人工呼吸。成人每56秒鐘吹氣一次,每分鐘1012次,保證每次吹氣時胸廓隆起,每次吹氣時間一秒鐘。,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7.檢查循環體征 檢查心跳方法:檢查心臟是否跳動,最簡易、最可靠的是頸動脈16、。檢查頸動脈的搏動,用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頸前正中部,手指從頸前正中滑向側方兩公分凹陷處。檢查時手指不能太用力,以免刺激頸動脈使迷走神經興奮,反射性引起心跳停止。,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8.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 如心臟不能復跳,就要通過胸外按壓,使心臟和大血管血液產生流動。以維持心、腦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急救員應跪在傷員軀干的一側,兩腿與肩同齊,重心前移。解開患者衣物暴露前胸。之后選擇胸外心臟按壓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緣.于病人胸骨下1/3處或胸部正中乳頭連線水平(胸骨下1/2處)。定位之手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雙手掌根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手指離開胸壁。救護員的上半身17、前傾,腕、肘、肩關節伸直,以髖關節為軸,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進行按壓。按壓深度應至少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壓力,讓胸廓自行復位。放松后,掌根不要離開胸壁。如此有節奏地反復進行,按壓與放松時間大致相等。按壓頻率與吹氣比例: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按壓,節律要均勻,每按壓30次后吹氣2次為一個循環,連做3循環。,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如此做三個循環,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情況。如患者出現面色紅潤,瞳孔變小,有自主呼吸和脈博,搶救成功。穿好衣物,等待120的到來送往醫院救治。如還末恢復則繼續做心肺復蘇直到120的到來。,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注意事項:1.若傷員患有心18、臟疾病(非心血管疾病),不可進行胸外心臟按壓。2.在口對口人工呼吸時要用呼吸膜防止患者體內細菌傳播,在沒有呼吸膜保護的情況下急救員可以不進行人工呼吸。3.若傷病員口內異物過多,可進行口對鼻人工呼吸。即用口包住傷員鼻子,進行人工呼吸。4.胸外心臟按術只能在患(傷)者心臟停止跳動下才能施行。5.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按壓應同時進行,嚴格按吹氣和按壓的比例操作,吹氣和按壓的次數過多和過少均會影響復蘇的成敗。6.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必須準確。不準確容易損傷其他臟器。按壓的力度要適宜,過大過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氣胸血胸;按壓的力度過輕,胸腔壓力小,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7.施行心肺復蘇術時應將患(傷)者的衣19、扣及褲帶解松,以免引起內臟損傷。,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有效和終止搶救指征(1)觀察頸動脈搏動,有效時每次按壓后就可觸到一次搏動。若停止按壓后搏動停止,表明應繼續進行按壓。如停止按壓后搏動繼續存在,說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復,可以停止胸外心臟按壓。(2)若無自主呼吸,人工呼吸應繼續進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時仍應堅持人工呼吸。(3)復蘇有效時,可見病人有眼球活動,口唇、甲床轉紅,甚至腳可動;觀察瞳孔時,可由大變小,并有對光反射。,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有效和終止搶救指征(4)當有下列情況可考慮終止復蘇:*心肺復蘇持續30分鐘以上,仍無心搏及自主呼吸,現場又無進一步救治和送治條件,可考慮終止復蘇20、;*腦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將病人頭向兩側轉動,眼球原來位置不變等,如無進一步救治和送治條件,現場可考慮停止復蘇;*當現場危險威脅到搶救人員安全(如房屋倒塌,地震,雪崩、山洪暴發)以及醫學專業人員認為病人死亡,無救治指征時。學會心肺復蘇對于每個人都會很有用,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很難保證我們是時時安全的。為了能夠有危急時刻挽救生命,建議大家一定要學會初步的心肺復蘇方法。,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現場創傷止血=材料:創可貼,止血帶,三角巾,毛巾,衣物等。止血方法:包扎止血、加壓包扎止血、指壓止血、填塞止血、止血帶止血。操作要點:1.壓迫力度要適中,以傷口不出血為準。2.壓迫121、015分鐘,僅是短暫急救止血。3.保持傷處肢體抬高。,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現場常用指壓止血部位=操作要點:1.一側頭部出血,在同側耳前,對準耳屏前上方1.5厘米處,用拇指壓迫顳淺動脈止血。2.前臂出血時,在上臂中段的內側摸到肱動脈搏動后,用拇指按壓止血。3.小腿出血時,在腘窩加蟄,膝關節屈曲,用繃帶或三角巾屈膝位固定。,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現場包扎方法=包扎材料:紗布、繃帶、三角巾或現場可以利用的布料。包扎傷口動作要快、準、輕、牢。操作要點:1.頭頂帽式包扎:將三角巾的底邊疊成約兩橫指寬,邊緣置于傷病前額齊眉處,頂角向后。三角巾的兩底角經兩耳上方拉向頭后部交叉并壓住頂角。再繞回22、前額齊眉打結。頂角拉緊,折疊后掖入頭后部交叉處內。2.手包扎:三角巾展開,手掌放在三角巾的中央。指縫插入敷料,將頂角折回,蓋于手背。兩底角分別圍繞到手背,再在腕部繞一圈后打結。3.膝部帶式包扎:將三角巾折疊成適當寬度的帶狀,將中段斜放于傷部,兩端向后纏繞,反回時分別壓于中段上下兩邊,包繞肢體一周打結。,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現場骨折搬運護送=搬運器材:擔架、毛毯、繩索、衣物等。搬運護送原則:判斷傷情,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運。動作要輕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振動。注意:搬運時保持脊柱及肢體在一條軸線上,防止損傷加重。操作要點:1.骨折發生后,應當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如果不固定,讓骨折部23、位亂動,有可能操作神經血管,造成麻痹。但是,骨折時,由于局部有內出血而不斷腫脹,所以不應固定過緊,不然會壓迫血管引起淤血。,五、現場心肺復蘇的步驟:,=現場骨折搬運護送=2.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側,在木板和肢體之間墊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軟物品,再用帶子綁好。松緊要適度。木板要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做超過關節固定,這樣才能徹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搟面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3.皮膚有破口的開放性骨折,由于出血嚴重,可用干凈消毒紗布壓迫,在紗布外面再用夾板。壓迫止不住血時,可用止血帶,并在止血帶上標明止血的時間。4.大腿骨折時,內出血可達1000毫升(人體總血量大約4000毫升)。包扎固定過緊也能引起神經麻痹,鑄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當用夾板、繃帶固定后,每隔30分鐘用手指插進去查看一下,以確認是否松緊適當。,謝謝您的耐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