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施工圖設計總說明.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75720
2023-10-23
5頁
51.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涵洞路線設計說明文本WORD全套資料
1、總 說 明一、 任務依據及測設經過1、任務依據(1)項目設計委托書;(2)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14公路路線設計規范 JTG D20-2006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JTG D3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 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 JTG F30-201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G D60-2015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設計規范 JTG F62-2012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 JTG D63-2007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 JTG D81-2006公路勘測規范 JTG C10-2007公路排水設計規范 JTG TD33-2012、2公路圬工橋涵設計規范JTG D61-2015重慶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渝交委法201124號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下達2017年農村公路建設任務的通知 江津府辦2017130號交通部頒布的有關“技術標準”、“規范”、“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概預算編制辦法”、“預算定額”及有關規定。2、技術標準根據業主委托意見,本項目采用農村公路三類指標,為平面半徑不小于15米,可不設置緩和曲線,按規范要求的一類加寬值的一半進行加寬。路基寬度為4.5米,路面寬度為3.5米;全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橋涵設計荷載采用公路II級:項目設計最大荷載15T,為保證道路的使用壽命建議日常3、限載8T。其余指標應符合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等現行規范的要求,采用的主要技術指標見主要技術指標表。主要技術指標表 項 目單 位采用指標備注行車速度15Km/h路基寬度m4.5行車道寬度m3.5路面類型水泥混凝土極限最小平曲線半徑m15.215S型曲線最大縱坡%m14.843詳見S2-1路線說明豎曲線凸形最小半徑250凹形最小半徑m300設計荷載公路II級設計洪水頻率小橋涵及路基1/253、測設經過從七月下旬開始,我公司就對所承擔的路段進行測量和調查。在進行現場平面中線、標高、斷面設計后,完成路線路基、路面、排水及橋涵的初設和調查。確定有關構造物準確位置,路基防護、排水等4、有關構造物現場位置進行準確定位,同時對地質、筑路材料進行了調查。二、建設條件本次建設項目位于江津區白沙鎮,起點為馬道子,終點為橫路上,長3.233532公里。本項目為改建項目,原路段為泥結石路,原路基形成多年,原路交通量較小,多為當地村社居民使用,晴通雨阻。本項目的建設將有利于當地村社的生產和發展,并為當地村社群眾出行提供便利。道路基本情況項目名稱改建長度(km)原路面結構馬橫路3.233532泥結碎石三、總體設計1、改建原則本著節約及業主的要求本次設計按以下原則進行設計:(1)盡可能的利用原有道路選線,對原路不能滿足農村公路下限指標路段,選線占地盡量選擇荒地、灌木叢;(2)避開沿線的地質災害5、區域,少修筑構筑物,盡量少拆遷、少占地;(3)優化設計,減少工程數量和工程造價。四、路線總體走向及工程概況1、路線總體走向本建設項目位于江津區白沙鎮,起點為馬道子,終點為橫路上,長3.233532公里。2、工程概況(1) 路線平、縱面線形設計說明路線平縱面設計按公路路線設計規范和重慶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渝交委法201124號、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下達2017年農村公路建設任務的通知 江津府辦2017130號文件進行設計。 全線平面設計平面線路共設交點67個,最小平曲線半徑15.215米(S型曲線)。 斷面線形設計縱斷面共設變坡點27個,最大縱坡14.843%,最小豎曲線半徑250米6、。(2) 路基、路面全線路基寬度為4.5米。路基按照1類加寬值的一半進行加寬,超高按繞路中線方式旋轉,超高過渡方式詳見超高方式圖。路面結構層說明:面層:20cmC30水泥混凝土找平層:5cm厚級配碎石工程概況全線主要工程量見下表: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挖方m3166952填方m326543排水m2938土邊溝4水泥混凝土面層m213708含加寬道5級配碎石找平層m216941含加寬道6涵洞道23五、沿線自然地理概況1、自然地理概況本項目地處江津區的東南部,屬川東褶皺帶與貴州大婁山的過渡地帶。2、氣象、水文該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地勢高差懸殊,地形復雜,四季分明,地區小氣候差異大,表現為冬7、曖、春早、夏熱、秋陰、云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在1913之間,極端最高氣溫在42.534之間,極端最低氣溫在1.56之間,無露期為250350天,海拔400m以下無露期都在300天以上,從海拔2001200m農事季節相差40天以上。年降水量平均在10001300mm之間,海拔1000m以上地區達1300mm。全年日照為在11001200小時之間,太陽總幅射約為346.2MJ/m2,相對濕度在7785之間。3、地形地貌該區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向云貴高原過渡地帶,地質構造處于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與沉降帶間,即四川沉降褶帶之川東褶帶東緣與川鄂湘黔隆起帶西緣的交接部位。地貌類型介于華瑩山帚狀山脈8、向南傾沒部分和大婁山山脈向北延伸部分之間,可分為山地和丘陵兩種地貌類型,山地占67.6 ,丘陵占32.4,特點是南部高、北部低、邊緣高、腹部低,以山地為主,溝深谷多,地形破碎,多孤立山體,少完整山脈,地勢高差大。4、水文及水文地質條件區內地下水主要受大氣降水和河流補給,公路沿線地下水主要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基巖風化帶網狀裂隙水兩類。(1)松散巖類孔隙水主要賦存于沖洪積物的砂、卵石以及溝谷兩岸的殘坡積等松散積層中,含水性受位置高低、堆積物結構、厚度和下伏基巖的巖性等因素控制。一般砂、卵石層中含水量較大,殘坡積物中含量較小。該類地下水水質較差,易受污染、且排泄較快,含水性較差,富水程度低。(2)基巖9、風化帶網狀裂隙水主要賦存于棕紅色泥巖和沿線中厚層長石石英粉砂巖中。賦存于棕紅色泥巖中,含水性較差,富水程度低,一般在丘陵盆緣地帶出露。砂巖較完整,以孔隙水為主,含水程度高,受地形、位置高低等因素的影響,一般出露在切割較深的溝谷兩岸及谷緣地帶,含水程度高,水質類型一般以HC03-Ca型水、HC03Ca或HCO3Na+Ca型為主。5、路線工程地質評述根據公路沿線的工程地質區、地形地貌、路線與巖層的關系分段敘述改建公路各段的工程地質條件如下。地貌為群山,一般高3601200.00m,坡角5-15,局部溪溝發育,切割較深3050m,基巖巖性為J2s和J3p的紫紅色泥巖、中厚層狀砂巖,產狀100-12010、1020。第四系殘坡積物厚0.20-2.00m。只局部段有低切坡(2.00-5.00m),為巖石邊坡,但泥巖段切坡,坡面巖土易風化剝落。地下水靠大氣降水補給,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簡單。6、不良地質及處理措施本項目地質以堆集土、泥巖、粉砂巖、砂巖為主,不良地質主要表現為崩塌。紅層中的泥土易風化,在泥巖和砂巖互層地段,由于兩種巖石的差異風化,當下伏泥巖受風化剝蝕后,上覆砂巖因節理、裂隙發育,把砂巖切割成各處的獨立的塊石,在巖石的自重和雨水作用下,產生崩塌。設計時,應對下伏泥巖采取防護,放緩邊坡,設置碎落臺措施。六、沿線筑路材料及建設條件本路天然筑路材料品種齊全,儲量豐富。各材料運輸地點,距離遠近不一。11、1、砂白沙、主城區有長江可提供工程所需砂、砂礫、砂卵石,道路運輸良好。使用前須對原材自檢、抽檢合格方能使用,對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2、石料片、塊石:本項目沿線有可開采的片、塊石。碎石:由于建設項目附近無碎石廠,需到李市、白沙等地購買,使用前須對原材自檢、抽檢合格方能使用,對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3、水泥主要用于路面工程、防護工程,從江津、珞璜等地水泥廠購買,使用前須對原材自檢、抽檢合格方能使用。4、工程用水沿線水系發育,大、小河流、水庫、水塘中的水均可作工程用水,山泉水和地下水、井水可作工程和生活用水。七、環境保護措施及要求1、設計階段在公路選線時較好地利用地形,做到了少占農田,減少拆遷,把建設12、項目對沿線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力求把影響度降到最低,以求長遠發展。公路線位盡可能調整到遠離環境敏感點位置,合理使用、規劃公路用地。重視路基、路面排水系統設計,避免明顯改變地表水徑流的機制。在滿足技術標準的情況下,公路布線充分利用地形,減少填挖方,如采取加寬路基一側,減少占用良田、森地和破壞地表植被。棄土場由項目業主負責與村社協調選用,選用原則為:不破壞自然環境、不使水土流失、不產生地質災害,棄土堆棄邊坡坡度宜大于1:2.5,應作好排水和邊坡加固措施。2、施工階段合理規劃,做好土石方的縱向調運,減少臨時占地與棄土占地。路基、施工便道及未鋪裝的道路必須經常灑水,以減少粉塵污染。級13、配碎石拌和場應設置在開闊空礦之處并遠離環境空氣敏感點。八、新技術采用及計算機應用情況本項目采用CAD技術成圖,采用專業的緯地路線、擋墻、路面結構層專業設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地形圖采用數字化成圖;計算機成圖率100%。九、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執行情況1、公路路線設計規范部分在設計中嚴格按照重慶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渝交委法201124號、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下達2017年農村公路建設任務的通知 江津府辦2017130號文件和公路路線設計規范強制性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平面指標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縱斷面K0+060K0+160段,縱坡為14.843%。以上縱坡超標段詳見S2-1路線說明專章設計。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部分本項目嚴格按照設計規范進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3、公路路基設計規范部分路基設計中均嚴格按照設計規范對路基填料選擇、壓實與壓實度的要求進行設計。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部分本項目所有橋涵均按照規范2.3.1條、2.3.2條、2.3.3條、2.3.5條關于汽車荷載、汽車沖擊力、離心力、掛車荷載的要求進行設計。十、注意事項本次道路設計未進行地勘,只進行了淺表勘察,在施工時各參建單位相互積極溝通,如施工中遇地質、軟土路基等問題通知設計單位現場踏勘后提出技術處理方案。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2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9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5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4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