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建設安全規范地測防治水培訓課件(35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6117
2023-10-24
35頁
1.57MB
1、煤礦建設安全規范地測防治水培訓,煤礦建設安全規范(地測部分),1、一般規定,3、測量,2、地質,4、防治水,1、一般規定,1.1 礦井開工前,建設單位必須根據工程項目發包范圍向施工單位提供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下列地質、測量成果、成圖資料:)井田勘探地質報告;)井筒檢查孔資料(斜井:沿與斜井縱向中心線平行線布置的檢查孔不少于3個);)礦井供水水源勘探報告;)井田首采(盤)區三維地震補充勘探成果資料;)井田范圍內的國家(或礦區)基本控制測量成果資料;)近井點和井筒十字基樁點成果資料;)工業廣場及居住區界址點標定成果資料;)井田范圍的l5000地形圖;)礦區范圍的110000、l50000地形圖;)鉆2、井法施工的井筒有效斷面和有效斷面中心點座標等成果資料;)井田新建礦井范圍內老空區及正在開發的小煤窯的有關地質、測量成果成圖資料。,【說明】本條是關于建設單位必須提供有關地質、測量成果、成圖資料的規定。礦井開工前,建設單位必須根據工程項目發包范圍向施工單位提供本條規定的十一種地質、測量成果、成圖資料,并應保證所提供資料的及時性、全面性、準確性和對施工的指導性。,1、一般規定,目前能源公司已完成的地質、測量防治水成果如下:地質成果資料:1.2004年8月2005年12月,山西省第三地質工程勘察院編制了山西省沁水煤田沁水縣里必井田詳查地質報告,該報告作為中間報告,沒有進行評審。2.2006年12月,3、山西省第三地質工程勘察院提交了山西省沁水縣沁水煤田里必井田勘探報告。該報告經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以國土資礦評儲字200761號文評審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以國土資儲備字2007051號文予以備案。3.2006年12月2007年8月,山西省第三地質工程勘察院提交了山西省沁水縣沁水煤田里必井田補充勘探報告。4.2009年4月25日2009年7月31日,山西省第六地質工程勘察院對里必井田首采區進行三維地震勘探,勘探面積7.35km2,2009年9月底提交了國投晉城能源有限公司里必礦井首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1、一般規定,5.2009年3月2009年11月山西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完成了4、里必煤礦井筒檢查鉆地質報告,主副斜井施工檢查孔3個,進回風立井各施工1個檢查孔。6.2011年10月,山西省煤炭地質114勘查院編制了山西省沁水縣里必井田煤炭資源儲量核實報告。7.2012年7月 2013年7月,山西地寶能源有限公司對里必井田(129km2范圍)進行補充勘探,2013年9月提交了山西省沁水煤田里必井田煤炭資源補充勘探報告。報告經山西省煤炭工程項目咨詢評審中心組織專家評審通過。8.2014年10月 12月,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察院利用中石油煤層氣三維地震資料編制了里必礦井先期開采地段三維地震精細化解釋報告。,1、一般規定,測量成果資料:1.2009年9月,山西省第三地質工程勘察院5、完成了里必工業場地和馬邑風井場地1:1000地形圖。2.2011年,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完成了“里必工業場地控制點測量成果”,共埋設8個控制點,其中里必場地4個,馬邑場地4個。3.2012年,公司收集了里必井田1:10000地形圖(129.731km2范圍);2013年12月,山西省基礎地理信息院完成了里必礦井1:2000地形圖(43.415km2范圍)。4.2014年3月-5月,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完成了“里必井田地面測量控制網(四等點)”,全井田范圍內共埋設20個測量控制點。5.2014年4-6月,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完成了“里必礦井礦業權拐點標定及成果測量”,共埋設18個礦權6、拐點。6.2015年5月,地測管理部完成“馬邑新風井場地1:1000地形圖”測量工作,面積約250畝。以上測量資料可基本滿足里必礦井建設過程中的測量工作需求。,1、一般規定,地面測量控制網聯測圖,1、一般規定,地面測量控制網成果,1、一般規定,防治水成果資料:1.2013年6月-9月,山西省煤炭地質114勘查院編制了里必礦井主副斜井地表水文探測工程地質報告。2.2013年6月-2014年7月,中國礦業大學編制了山西省沁水煤田里必井田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和山西省沁水煤田里必井田水文地質條件綜合評價、帶壓開采可行性及方案研究報告。,1.2 當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瓦斯地質、勘探資料與實際情7、況出入較大時,建設單位必須及時安排相應的補充地質勘探工作。,1、一般規定,【說明】本條是關于補充地質勘探工作的規定。在礦井建設過程中,如遇地質構造分布和導水性等發生重大變化、煤層埋深和厚度發生重大變化影響開拓布置時、水量增大原設計排水能力不能滿足需要時或水文地質復雜程度升級時、工程地質變化需要改變支護方式時或需改變采煤設備選型時、瓦斯涌出量增大需要修改設計時,建設單位必須及時安排相應的補充地質勘探工作,進一步探明采掘范圍內的地質條件,并向設計和施工單位提供詳細的補充地質勘探成果資料,組織設計修改幷指導施工。,1、一般規定,1.3 礦井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必須建立下列主要基礎資料:)井筒地質預計及8、實測的井筒地質柱狀或剖面圖,構造復雜部位或層段可增做展開圖;)各類井巷工程實測的地質素描剖面圖,局部構造復雜部位和層段可增做展開圖;)施工范圍的涌水量臺帳;)井下水動態觀測成果資料;)掘進工程實測平面圖;)井巷工程的實測導線、水準成果資料;)各類工程的施工測量成果資料;)反映井筒有關參數的成果、成圖資料(主要包括井筒斷面、井壁、罐道豎直程度、提升幾何關系等);)工業廣場及居住區實測平面圖(包括地下管線的實際敷設);)首采(盤)區的井上下對照圖。,【說明】本條是關于施工單位建立主要基礎資料的規定。礦井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必須建立本條規定的十種主要基礎資料,并應保證所提供資料的及時性、全面性、準確性9、真實性。,1.4 露天開采礦山必須建立礦坑邊幫及排棄場穩定監測系統,并定期進行監測預報。,1、一般規定,【說明】本條是關于建立礦坑邊幫及排棄場穩定監測系統的規定。露天開采礦山建設初期礦坑較淺、排棄場堆邊幫不高,建設和施工單位可根據需要設觀測系統,項目建設中后期必須按照初步設計要求建立礦坑邊坡及排棄場邊坡穩定監測系統,并定期進行監測預報,以防止因滑坡塌方而威脅采場、工業廣場、居民區、鐵路、公路、農田和水域安全。,1.5 井工開采沉陷區域,應建立必要的監測系統,并定期進行監測預報。,【說明】本條是關于井工開采礦井沉陷區域建立監測系統的規定。近年來技改、資源整合較多,井工開采礦井井田范圍內和周邊有10、沉陷區域時,應建立必要的監測系統,并定期進行監測預報,以防止因沉陷、導水而威脅礦井、居民區、鐵路、公路、農田和水域安全。,2.1 單項工程、單位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必須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地質資料,編制承包工程范圍內的地質預測報告,說明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地質災害因素及采取的預防措施。2.2 在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進度情況,適時編制單位工程地質預報,必須做到一工程一預報。2.3 當井巷工程施工至接近有預報的地質災害區域時,施工單位的地測部門必須提前發出地質、水文地質通知單,并制定預防地質災害因素的專項措施。2.4 建設單位應根據施工單位提供的地質變化情況,及時組織、制定和實施相應的安全技術11、措施。,2、地質,2、地質,【說明】本節是關于地質預測預報和地質條件發生變化的規定。為安全順利完成施工任務,施工單位在編制單項工程、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時,應首先全面分析建設單位提供的各種地質資料,運用先進的地質預測預報理論和方法,對礦井災害作出科學分析判斷和評價,編制所承包工程范圍內的地質預測報告,說明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地質災害因素及采取的預防措施。施工過程中,當井巷工程施工到接近預報有地質災害區域時,施工單位的地測部門必須提前書面發出地質、水文地質通預測預報知單,其內容應包括可能發生礦井災害的地質災害因素和消除地質災害因素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以防止誤穿地質災害的區域發生事故。施工過程中施工12、單位地質專業技術人員,應及時進行地質素描、編錄和涌水量、瓦斯涌出量等臺帳建立,發現地質條件有較大變化時應立即通知建設單位,建設單位要立即組織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3、測量,3.1 測量工作必須嚴格遵照煤礦測量規程規定,堅持獨立復測、復算的雙復制度,嚴禁僅1人兼作觀測、記錄、計算作業,確保按設計要求正確標定和及時準確實測各類工程的幾何關系,認真編繪各類工程的成圖、成果資料。,【說明】本條關于測量工作必須堅持獨立復測復算雙復制度的規定。測量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為避免由于測量人員失誤造成測量偏差,測量工作必須堅持獨立復測復算雙復制度(不同的儀器,不同的人員進行觀測和計算),當13、采用普通測繪儀器時,嚴禁僅1人兼作觀測、記錄、計算作業,確保高質量完成測量工作。,3、測量,3.2 兩個施工單位的井巷貫通測量工作,應由建設單位組織實施。,【說明】本條是關于兩個施工單位井巷貫通測量工作的規定。測量精確度的高低是井巷能否準確貫通的基礎,兩個施工單位在同一礦井施工,每一個施工單位只承擔本單位所施工工程的測量工作,如遇兩個需要貫通的井巷工程分別由兩個不同的施工單位施工時,建設單位應組織、協調確定一個單位進行貫通測量建設單位復測,或建設單位實施該井巷的貫通測量工作,確保該工程準確貫通。,3、測量,3.3 井巷工程施工測量工作必須符合如下要求:)在接近貫通前(綜合機械化掘進巷道相距5014、m前、其他巷道相距20m前),測量工作人員必須及時、準確地掌握兩條掘進巷道工作面之間的貫通安全距離,采用書面方式提前通知施工人員;)必須及時將已施工的井巷工程填繪在相應的采掘工程平面圖上;)臨時停止施工的盲巷,在封閉前,測量工作人員應及時進行實測,并填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測量標定工作,必須堅持業務聯系書工作制度;)對未按測量通知單要求施工的井巷工程,測量工作人員有權阻止施工人員繼續施工并及時上報。,【說明】本條是關于井巷工程施工測量工作的規定。在施工期間,施工單位的測量工作應符合本條規定的五項要求,以保證施工測量工作滿足井巷工程施工需要。,4、防治水,4.1 煤礦建設期間防治水工作,按照煤15、礦防治水規定執行,同時應遵守下列規定。,【說明】本條是關于執行煤礦防治水規定的相關規定。針對煤礦建設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要求在煤礦建設期間除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的相關規定進行防治水工作外,同時執行本規范下列規定。,4、防治水,4.2 建設單位應將查明礦區和礦井的水文地質條件(包括相鄰煤礦和廢棄老窯的詳細情況)的相關資料及時提供給施工單位,施工單位應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編制防治水計劃,并組織實施。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每年雨季前必須對防治水工作進行全面檢查。,【說明】本條是關于防治水計劃、雨季前防治水工作檢查的規定。井巷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應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水文地質條件(包括相鄰煤礦和廢棄老窯的詳16、細情況)的相關資料,充分分析水情、水害特點,編制有針對性的防治水計劃,經審批后組織實施。應及時總結實施效果,并不斷完善防治水計劃。每年雨季前,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必須對井上下防治水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充分分析地表水與井下采掘區域的水力聯系情況及影響程度,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治水害發生的措施及應急處置方案,提前做好雨季“三防”工作,開展隱患排查,以防止雨季發生礦井水害事故。,4、防治水,4.3 雨季受水威脅的礦井,應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雨季巡視制度并組織搶險隊伍,儲備足夠的防洪搶險物資。當暴雨威脅礦井安全時,必須立即停工撤出井下全部人員,只有在確認暴雨洪水隱患徹底消除后方可恢復施工。,【說明】本條是17、關于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巡視制度、儲備防洪搶險物資及暴雨威脅礦井時的撤人的規定。雨季是水害事故多發的季節,建設、施工單位應根據項目所在地雨季的時間,提前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儲備好足夠的水泵、管路、電纜、沙袋、鍬稿等防洪搶險物資;在雨季前開展隱患排查,建立巡視制度,并在雨季進行巡視;當暴雨洪水威脅礦井安全時,巡視人員應立即向總包方不是總包的,為建設單位。下同調度值班人員匯報,總包方調度值班人員應立即下令撤出井下所有作業人員,只有在確認暴雨洪水隱患徹底消除后方可恢復施工。【案例】2007年8月17日山東省華源礦業有限公司發生洪水淹井事故,死亡172人,與其相鄰的名公煤礦也被洪水淹沒,致使9名礦18、工遇難。,4、防治水,4.4 建設單位必須查清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統的匯水、滲漏情況,疏水能力和有關水利工程情況,掌握當地歷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資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說明】本條是關于建設單位必須查清礦區地面水文情況、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的規定。為防止地表水體在雨季倒灌礦井,建設單位必須查清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統的匯水、滲漏情況,疏水能力和有關水利工程情況,掌握當地歷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資料,據此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疏水系統:在礦區內部修筑疏水渠道,根據工業場地的地形特點修筑泄洪明渠或隧洞,將礦區內的積水匯集引至礦區之外,并應保證疏水通道暢通無阻,以防止地表水體水位抬19、高倒灌礦井。,4、防治水,防水系統:在編制礦井設計時,井口及工業場地應選擇在不受洪水威脅的地點,矸石、爐灰和施工土方必須避開山洪和河流的沖刷方向,以免沖到工業場地和建筑物附近或淤塞溝渠和河道;對沿河道布置的低于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且受到河水威脅的建筑物或民用建筑物,應修筑防洪堤壩;對于坡面匯水應挖筑防洪溝截水,防止內侵或通過露頭滲入井下;應封堵地面水滲入井下的塌陷裂縫或塌陷洞等通道;應對有漏水的溝渠、河流進行鋪底或改道;加強對地面在用鉆孔和封閉不良鉆孔的管理。排水系統:對于內澇區和洪水季節性河水有倒流現象的礦區及工業場地,應在礦區周圍或井田內泄洪總溝的出口處修筑水閘并設置排洪站,以備河水倒流時向20、外排水;如遇塌陷區范圍太大且無法填平時,應用水泵排放積水,以防止地面積水滲入井下。,4、防治水,4.5 井筒臨時鎖口標高和工業場地臨時建筑物地面標高必須高于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若低于最高洪水位時,必須采取防洪措施;在山區還必須避開可能發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說明】本條是關于井筒臨時鎖口標高和工業場地臨時建筑物地面標高的規定。在施工期間,應保證井筒臨時鎖口和工業場地臨時建筑物地面設施不被洪水淹沒,因此,井筒臨時鎖口標高和工業場地臨時建筑物地面標高,在設計時均應高于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若低于最高洪水位時,必須采取防洪措施,以防止洪水倒灌淹井;在山區還必須避開可能發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以避免礦21、井發生泥石流地質災害。,4、防治水,4.6 建設項目必須做好水害分析預報和充水條件分析,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綜合治理措施。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時,施工項目部應配備相應的水文地質專業人員或建立防治水機構。,【說明】本條是關于水害分析預報、防治水原則、水文地質專業人員、防治水機構的規定。建設項目必須做好水害分析預報和充水條件分析,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認真分析采掘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提出水害分析預測報告;水文地質條件不清的,應及時進行補充勘探,提高水害預測預報的準確性。根據預測預報,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綜22、合治理措施,以防止發生水害事故。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時,施工項目部應建立防治水機構,配備防治水專業人員。水文地質專業人員應受過正規院校地質、水文地質專業教育的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要定期進行防治水專業技術培訓,不斷更新知識,借鑒相關單位防治水先進技術和經驗,吸取各地區水害事故的教訓,結合本單位實際,不斷完善防治水技術措施,提升防治水工作水平。,4、防治水,4.7 在斜、立井井筒施工過程中,永久排水設施未形成之前,對穿過的主要含水層(段),必須采取探、堵水的施工措施。,【說明】本條是關于斜、立井井筒施工防治水的規定。在斜、立井井筒施工過程中,為避免發生淹井事故,在穿過主要含水層(段)時,應堅持有掘必23、探的原則,必須采取探水注漿的施工措施,同時應形成具有一定排水能力的臨時排水設施,最大限度地減小水災風險。,4、防治水,4.8 立井基巖段施工應遵循快速、打干井的原則,并遵守下列規定:)單層涌水量小于10m3/h的含水層段,應強行穿過;)單層涌水量大于10m3/h,且含水層層數多,層段又較集中的地段,應進行地面預注漿;)單層涌水量大于10m3/h,但含水層層數少,或層段分散的地段,應進行工作面預注漿或短探、短注、短掘;)對于采取何種探水注漿堵水的施工方案,還應結合特殊施工的深度(凍結、鉆井深度)及其他因素綜合考慮。,【說明】本條是關于立井基巖段施工應遵循快速、打干井原則的規定。立井基巖段施工時,24、井筒涌水和井壁淋水是影響井筒施工質量和速度的重要因素,通過井筒注漿堵水實現干打井,以提高井筒施工質量和速度。,4、防治水,4.9 立井井筒采取工作面探水注漿,工作面的靜水壓力大于1MPa時,孔口管應安裝防噴裝置。,【說明】本條是關于探水注漿防噴裝置的規定。立井井筒采取工作面探水注漿,工作面的靜水壓力大于1MPa時,為保證施工探水注漿鉆孔的安全和探水注漿期間的安全,孔口管應安裝防噴裝置,以防止發生高壓水傷人事故。,4、防治水,4.10 探水注漿方案確定之后,必須編制探水注漿工程設計。4.11 當井筒深度較大時如果設置轉水站,轉水站平臺外沿應設高度不低于1.2m的安全護欄,受力鋼梁要進行承載強度驗25、算同時還必須設置通訊和信號裝置。,【說明】本條是關于深立井轉水站的規定。當井筒深度較大采用轉水站進行分級排水時,為保證轉水站作業人員安全,應在轉水站平臺外沿設置高度不低于1.2m的安全護欄,以防止墜人事故發生;轉水站必須設置通訊和信號裝置并保持暢通,以便提升容器能夠準確停靠在轉水站位置,方便作業人員及排水設備進出。,4、防治水,4.12 井筒開鑿到底后,臨時水倉和排水硐室未形成前,可以利用井底水窩作臨時水倉,在井底附近安裝具有一定排水能力的臨時過渡排水泵和供電設備,確保安全。4.13 井筒或開拓新水平的暗斜井、暗立井到底后,或獨立施工的區域,應盡快施工臨時水倉和臨時排水硐室,安裝臨時供電和排水26、泵。應根據該區域涌水量確定排水能力和臨時水倉容積,當預計涌水量小于50m3/h時,臨時水倉容積應大于4h正常涌水量;當預計涌水量大于50m3/h時,臨時水倉容積應大于8h正常涌水量。臨時排水硐室必須采用混凝土砌筑或錨噴支護,不得有淋水,底板標高應比大巷軌面高300mm,斷面應滿足設備布置需要。排水能力的配備應滿足使用、備用和檢修的要求,工作和備用的排水能力不小于正常涌水量的2倍。井巷施工各階段的臨時排水系統,應在礦井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礦井必須優先建立永久排水系統,在永久排水系統形成前,不得施工三期工程。,4、防治水,【說明】本條是關于井筒開鑿到底后應盡快施工臨時排水系統、永久排水系統形成后才27、能施工三期工程的規定。新建礦井應按照設計要求和建設程序進行建設,井筒開鑿到底后,應盡快施工臨時水倉和臨時排水硐室,安裝臨時供電和排水泵,形成臨時排水系統。臨時排水系統形成后,應優先安排施工永久排水系統工程。在施工礦井三期工程前,必須形成永久排水系統,以提高礦井的抗災能力,以防止礦井發生水害事故。,4、防治水,4.14 在井巷工程施工期間,遇到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堅持有疑必探的原則,并于排除水患因素之后,再行施工:)井巷工程要穿過主要導水斷層破碎帶;)井巷工程臨近巖溶富水地段;)井巷工程要穿過煤系地層主要含水層段;)井巷工程要穿過或者接近富水的陷落柱;)井巷工程接近老空區或被淹沒的井巷工程區段;28、)井巷工程貫通的掘進工作面有積水。,【說明】本條是關于井巷工程施工期間探放水原則的規定。在井巷工程施工期間,如遇有本條規定的六種情況之一時,必須采用井下鉆探方法,由專業人員和專職探放水隊伍使用專用探放水鉆機進行探放水工作。同時應當配合物探、化探和水文地質化驗等其他方法查清井巷工程掘進工作面前方及周邊含水層富水性、地質構造導水性、老空區存水等情況。如情況復雜難以查清時,應提請進行補勘。只有在確認無水害威脅后,方可施工。探放水應編制設計,施工時應嚴格按照探放水設計進行探放水施工。,4、防治水,4.15 井巷揭穿含水層、地質構造帶前,必須編制探放水和注漿堵水設計。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點或地段,必須進行29、水溫、水量、水質等地下水動態和松散含水層涌水含砂量綜合觀測和分析,防止滯后突水。,【說明】本條是關于井巷揭露地質構造前必須進行探放水和注漿加固以及對突水點進行觀測的規定。一些地質構造在礦井開采前是不導水的,開采后,由于礦壓的影響,變成了導水構造。為了防止滯后突水淹井,必須在揭穿含水層、地質構造帶前,進行探放水并進行注漿加固。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點或地段應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的有關要求及時觀測,并進行認真分析,查找出水原因,進而探索防治水害的規律。,4、防治水,4.16 抽排水恢復被淹沒的井巷工程,建設、施工單位必須共同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其內容應包括地面水源和水文觀測孔的觀測。,【說明】本條是關30、于抽排水恢復被淹沒井巷工程的規定。大部分透水事故會造成井下井巷工程被淹沒,在采取抽排水方法恢復被淹沒的井巷工程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需要各方面全力配合。應由建設單位牽頭,組織施工等相關單位共同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統籌協調共同完成抽排水恢復工作。,4、防治水,4.17 井巷工程施工的工作面或者其它地段發現有透水征兆(如水溫異常、涌水量增大、水色發渾、壓力增大、出現霧氣等異常現象)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向礦總調度室報告、撤出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所有人員到安全地點,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水患。,【說明】本條是關于礦井出現透水征兆時應立即組織撤人的規定。透水事故發生前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透水征兆,凡發現透水征兆,立即向總包方不是總包的,為建設單位。下同調度值班人員匯報,總包方調度值班人員應立即下令撤出井下所有作業人員就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脅的作業人員到安全地點,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施工現場帶班人員、班組長和調度人員在遇到透水征兆時,應在第一時間下達停產撤人命令。沒有查明原因、排除隱患的,不得恢復施工。,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