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升降機基礎及附著防護、加固方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6260
2023-10-24
29頁
661.29KB
1、施工升降機基礎及附著施工方案 審批人: 年 月 日 審核人員: 年 月 日 項目經理: 年 月 日 編制負責人: 年 月 日 編制人員: 年 月 日 (蓋公司章或項目章)目 錄1、工程概況11.1 工程簡述11.2方案概述12、編制依據13、施工升降機型號技術參數24、施工升降機安裝位置及時間35、施工升降機基礎施工方案36、施工升降機基礎下方梁板加固方案57、施工升降機附著及防護方案97.1附著方案97.2防護方案98、其它注意事項128.1施工要點128.2安全注意事項129、應急預案1310、附件:懸挑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142、編制依據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2、施工組織總設計2、施工圖紙;3、機械設備制造廠SC型施工電梯使用手冊;4、國家現行的施工及驗收規范、規程、標準、強制性標準條文以及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各級建筑工法、工藝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安全技術規范(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J119-2001)施工升降機安全規則(GB/T100551996)施工升降機技術條件(GB/T10054199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3、2001)3、施工升降機型號技術參數參數信息施工升降機型號:SCD200/200J; 吊籠形式:雙吊籠;架設總高度:154.8m; 標準節長度:1.508m;底籠長:3.0m; 底籠寬:1.5m;標準節重:180kg; 對重重量:1258kg;單個吊籠重: 1600kg; 吊籠載重:2000kg;外籠重:1225kg; 其他配件總重量:200kg;4、施工升降機安裝位置及時間根據施工組織總設計要求,二次結構及裝飾施工期間,在1#塔樓的K軸側/16軸17軸及19軸側/K軸J軸之間各安裝一臺施工電梯,用于二次結構和裝飾裝修施工人員、材料、設備的運輸工作。施工電梯為重慶紅巖建設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生4、產的SCD200/200型施工電梯,吊籠帶駕駛室,雙吊籠帶對重,每只吊籠的額定載重量為2噸,安裝高度154.8米;施工升降機平面位置圖5、施工升降機基礎施工方案5.1枝術要求(1)混凝土基礎300mm厚,內配雙層雙向HRB335 20250鋼筋網。(2)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35。(3)混凝土基礎平整度1/1000,預埋件地腳架M30螺孔端面與基礎混凝土面平齊,水平高差2mm。(4)混凝土基礎下平臺能承受40000kg的靜壓力。(5)現澆混凝土基礎時,必須埋好接地裝置。工藝流程: 接地安裝防腐處理接地電阻測試驗收本方案的接地裝置,利用鋼管柱連通做接地裝置。利用12的鍍鋅鋼管將電梯與接地裝置相連接。5、接地線安裝及焊接完后,應及時清除藥皮,刷瀝青及銀粉漆做防腐處理。一般使用ZC型接地電阻測試儀,其精度為額定值的5,把儀表放在水平位置上,檢查表頭指針是否在經線上,測量時由慢到快逐漸搖動儀表把手,使轉速達到約120r/min,再調整標度盤,實質是指針在紅線上,度表盤數將讀數乘倍率則為所測接地電阻值;若測量表度盤數小于1時,則應把倍率表度盤置于乘1的倍數檔,再調整表度盤進行測試,將測得的讀數乘1即為所測的接地電阻值。測試結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待接地作業全部完成后,并按重慶質量驗收規范進行驗收。接地裝置剖面布置圖接地裝置立面圖5.2施工電梯基礎施工(1)電梯型號為SCD200/200,吊籠規格為3206、0mm2700mm,基礎為6m4m0.3m。(2)模板施工基礎板模板采用15mm厚多層板、40mm80mm木方,模板支設根據施工電梯定位線采用483.5鋼管扣件支設。(3)鋼筋施工鋼筋按施工電梯基礎施工圖及圖集進行加工制作,主筋為HRB335 20250雙層雙向鋼筋網,設HRB235 8500拉鉤按梅花形布置,拉鉤的彎鉤一端為135,一端為90,鋼筋綁扎嚴格按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施工。(4)混凝土施工施工電梯基礎混凝土為C35商品混凝土,基礎混凝土施工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一次澆筑成型。混凝土澆筑24d后可拆除模板,在初凝后必須淋水養護3天以上,施工電梯安裝詳見安裝拆除方案。施工升降機基礎圖6、施7、工升降機基礎下方梁板加固方案施工電梯安裝在地下室頂板上,頂板底用滿堂鋼管架進行加固處理,滿堂鋼管架應經受力計算后進行搭設。考慮到動荷載、自重誤差及風荷載對基礎的影響,取荷載系數n=2.1。同時應能承受施工電梯工作時最不利條件下的全部荷載,加固后的總受力必須能承受的最大荷載不得小于P = (吊籠重+圍籠重+標準節總重+對重重+載重量+其他配件總重)n=62330.1Kg610.8KN施工升降機基礎加固支撐架立面圖施工升降機基礎加固支撐架平面圖(-1F)施工升降機基礎加固支撐架平面圖(-2F-4F)2).荷載參數:施工荷載:4kN/m2;3).鋼管參數:鋼管類型:483.5; 鋼管橫距: 900m8、m;鋼管縱距: 900mm; 鋼管步距: 1500mm;模板支架立桿伸出頂層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0.2 m;荷載計算參數信息施工升降機型號:SCD200/200; 吊籠形式:雙吊籠;架設總高度:154.8m; 標準節長度:1.508m;底籠長:3.0m; 底籠寬:1.5m;標準節重:180kg; 對重重量:1258kg;單個吊籠重: 1600kg; 吊籠載重:2000kg;圍籠重:1225kg; 其他配件總重量:200kg;根據設備說明書基礎承載N(吊籠重+圍籠重+標準節總重+對重重+載重量+其他配件總重) n9.8N/ kg (16002+1225+180103+12582+9、20002+200) 2.19.862330.1kg9.8 N/ kg610834.98N 610.8 kN基礎底座平面尺寸為 60004000 mm ,則地下室頂板承壓P610.8/(64)25.45kN/m2。立桿驗算以最大荷載對立桿進行驗算,不考慮鋼筋砼上梁的承載力,則傳給每根立桿的力為:N25.450.90.920.61KN 查施工手冊(第四版)P520當水平步距為1250mm時,立桿(483.0鋼管、對接方式)允許荷載【N】=29.2KN 20.61KN;查建筑材料手冊得,可調頂托的允許荷載【N】=40KN 20.61KN。故立桿受力滿足要求。混凝土強度驗算為方便計算,假設載荷全部集10、中并均勻分布于4m6m的底座上,計算如下:基礎底座與混凝土樓面的接觸面積:S4m6m24m2 據前項計算,本施工電梯荷載N610.8kN,則混凝土單位面積承載P610.8/2425.45kN/m2 查施工手冊(第四版)P63 ,強度等級為C40混凝土強度設計值軸心抗壓為【P】19.1103 KN/m2 25.45KN/m2通過上述驗算,升降機基礎加固施工方案完全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同時,為避免施工升降機梯籠在下降到底部時可能對地下室頂板的直接沖擊,我公司在梯籠下方設置了汽車輪胎進行緩沖,可保證電梯運行安全可靠,地下室頂板完好無損。7、施工升降機附著及防護方案7.1附著方案 施工升降機附著采用每層11、連接,連接采用M24螺栓固定在樓層板上(穿板固定),見下圖。施工升降機附著示意圖7.2防護方案施工升降機立面防護采用如下圖示的構造,由于最外側(靠近施工升降機側)立桿為單立桿,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2011)中6.1.2條規定,單排腳手架搭設高度不應超過24m,故在第7F、21F采用型鋼(10#槽鋼)搭設懸挑架,每次懸挑架搭設高度為63.9m,即為14層(每次懸挑架包含12F及23F防火避難層),詳見附件懸挑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施工電梯側立面圖施工電梯基礎平面圖施工電梯防護正立面圖普管層間防護平臺骨架平面圖8、其它注意事項8.1施工要點1、在結構施工過程中,12、對需預埋附墻埋件的樓層,必須在砼澆筑前進行埋件預埋;2、將圓管與埋件進行焊接;3、在導軌架上安裝兩根方管,用螺栓緊固;4、將兩根管與附墻座連接;5、用螺栓及銷子將其余部分連接起來,調節好各方向的距離,并同時校正導軌架的垂直度;6、緊固所有螺栓,慢慢啟動升降機,確保吊籠及對重不與附墻架相碰;7、附墻架的最大水平傾角不得大于8o,即144:1000。8.2安全注意事項1、地面操作人員,應盡量避免在高空作業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過,也不得在起重機的起重臂或正在安裝的構件下停留或通過。2、高處操作人員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應放在隨身佩帶的工具袋內,不可隨意向下丟擲。3、構件安裝后,必須檢查連接質量,只有連13、接確實安全可靠,才能松鉤或拆除臨時固定工具。4、雨天和霧天不安排高空作業,必須進行時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墜措施;遇到六級及以上大風時,必須停止高空作業。惡劣天氣后要對高空作業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修復和完善。5、重點把好高空作業安全關,有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過體檢合格,工作期間,嚴禁喝酒、打鬧。小型工具、焊條頭子等放在專門工具袋內。使用工具時,要握持牢固。手持工具應系安全繩,應避免直線垂直交叉作業。6、吊裝作業應劃定危險區域,掛設安全標志,加強安全警戒。7、禁止在高空拋擲任何物件,傳遞物件用繩拴牢。8、統一高空、地面通迅、聯絡一律用對講機,嚴禁在高空和地面互相直接喊話。9、應急預案詳應急預案。14、10、附件:懸挑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計算參數:鋼管強度為205.0 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取1.00。單排腳手架,搭設高度70.0米,立桿采用單立管。立桿的縱距1.50米,立桿距離結構0.20米,立桿的步距1.20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連墻件采用3步3跨,豎向間距3.60米,水平間距4.50米。施工活荷載為2.0kN/m2,同時考慮2層施工。腳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載為0.35kN/m2,按照鋪設4層計算。欄桿采用竹串片,荷載為0.17kN/m,安全網荷載取0.0100kN/m2。腳手板下大橫桿在15、小橫桿上面,且主結點間增加一根大橫桿。基本風壓0.25kN/m2,高度變化系數1.0000,體型系數0.1380。懸挑水平鋼梁采用10號槽鋼U口水平,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0.50米,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2.50米。懸挑水平鋼梁采用懸臂式結構,沒有鋼絲繩或支桿與建筑物拉結。一、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按照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00.200/2=0.035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0000.200/2=0.216、00kN/m 靜荷載的計算值 q1=1.20.038+1.20.035=0.088kN/m 活荷載的計算值 q2=1.40.200=0.280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矩為 M1=(0.080.088+0.100.280)1.5002=0.079kN.m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矩為 M2=-(0.100.088+0.1170.280)1.5002=-0.094kN.m我們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17、驗算: =0.094106/4491.0=20.826N/mm2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標準值 q1=0.038+0.035=0.073kN/m活荷載標準值 q2=0.200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770.073+0.9900.200)1500.04/(1002.06105107780.0)=0.565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二、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18、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500=0.058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00.2001.500/2=0.052kN 活荷載標準值 Q=2.0000.2001.500/2=0.300kN 荷載的計算值 P=1.20.058+1.20.052+1.40.300=0.552kN 小橫桿計算簡圖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1.20.038)0.2002/8+0.5520.200/4=0.19、028kN.m =0.028106/4491.0=6.198N/mm2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V1=5.00.038200.004/(3842.060105107780.000)=0.00mm集中荷載標準值 P=0.058+0.052+0.300=0.410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2=410.100200.0200.0200.0/(482.06105107780.0)=0.20、003mm最大撓度和 V=V1+V2=0.003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2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0.200=0.008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00.2001.500/2=0.052kN 活荷載標準值 Q=2.0000.2001.500/2=0.300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08+1.20.052+1.40.300=021、.492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485 NG1 = 0.14970.000=10.394kN(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竹串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35 NG2 = 0.35041.500(0.200+0.000)/2=0.210kN(3)22、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竹串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7 NG3 = 0.1701.5004/2=0.510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10 NG4 = 0.0101.50070.000=1.050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12.884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00021.5000.200/2=0.600kN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0 基本風壓(kN/m2),W23、0 = 0.250 Uz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Uz = 1.000 Us 風荷載體型系數:Us = 0.138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0.2501.0000.138 = 0.034kN/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0.91.4NQ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12.884+0.91.40.600=16.217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12.884+1.40.600=16.301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24、公式 MW = 0.91.4Wklah2/10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la 立桿的縱距 (m); h 立桿的步距 (m)。經過計算得到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91.40.0341.5001.2001.200/10=0.009kN.m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6.301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2.00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2.0001.225、00=2.772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由長細比,為2772/16=174;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238;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經計算得: =16301/(0.24424)=161.802N/m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6.217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k 計算長26、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2.00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2.0001.200=2.772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由長細比,為2772/16=174;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238; MW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0.009kN.m;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經計算得到 =16217/(0.27、24424)+9000/4491=163.059N/m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強度設計要求!經過計算得到 Nf2 = 305.365kNNf2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穩定性設計要求!連墻件采用扣件與墻體連接。經過計算得到: Nl=2.782kN 小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連墻件扣件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七、懸挑梁的受力計算懸挑腳手架按照帶懸臂的單跨梁計算懸出端C受腳手架荷載N的作用,里端B為與樓板的錨固點,A為墻支點。 懸臂單跨梁計算簡圖支座反力計算公式 支座彎矩計算公式 C點最大撓度計算公式 其中 k = m/l,kl = ml/l。本工28、程算例中,m = 500mm,l = 2500mm,m1 = 200mm;水平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 = 198.30cm4,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39.70cm3。受腳手架作用集中強度計算荷載 N=16.30kN水平鋼梁自重強度計算荷載 q=1.212.740.00017.8510=0.12kN/m k=0.50/2.50=0.20 k1=0.20/2.50=0.08代入公式,經過計算得到支座反力 RA=17.821kN支座反力 RB=-1.160kN最大彎矩 MA=3.275kN.m抗彎計算強度 f=3.275106/(1.0539700.0)=78.570N/mm2水平支撐梁的抗彎計29、算強度小于215.0N/mm2,滿足要求!受腳手架作用集中計算荷載 N=12.88+0.60=13.48kN水平鋼梁自重計算荷載 q=12.740.00017.8510=0.10kN/m最大撓度 Vmax=2.972mm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表5.1.8規定:水平支撐梁的最大撓度小于1000.0/250,滿足要求!八、懸挑梁的整體穩定性計算水平鋼梁采用10號槽鋼U口水平,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b=5708.548.0235/(200.0100.0235.0)=11.63由于b大于0.630、,按照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附錄B其值b=1.07-0.282/b=1.046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3.28106/(1.04639700.00)=78.89N/mm2;水平鋼梁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九、錨固段與樓板連接的計算1.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鋼筋拉環,拉環強度計算如下: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受力R=1.160kN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每個拉環按照兩個截面計算,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7.6 f = 65N/mm2;壓點處采用2個 U 形鋼筋拉環連接,承載能力乘以0.85的折減系數;鋼筋拉環抗拉強度為110.31、50N/mm2;所需要的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最小直徑 D=11604/(3.1416110.502)1/2=3mm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一定要壓在樓板下層鋼筋下面,并要保證兩側30cm以上搭接長度。2.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螺栓粘結力錨固強度計算如下:錨固深度計算公式 其中 N 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拉力,N = 1.16kN; d 樓板螺栓的直徑,d = 20mm; fb 樓板螺栓與混凝土的容許粘接強度,計算中取1.5N/mm2; h 樓板螺栓在混凝土樓板內的錨固深度。經過計算得到 h 要大于1160.07/(3.1416201.5)=12.3mm。3.水平鋼梁與樓板32、壓點如果采用螺栓,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如下:混凝土局部承壓的螺栓拉力要滿足公式 其中 N 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拉力,N = 1.16kN; d 樓板螺栓的直徑,d = 20mm; b 樓板內的螺栓錨板邊長,b=5d=100mm; fcc 混凝土的局部擠壓強度設計值,計算中取0.95fc=13.59N/mm2;經過計算得到公式右邊等于131.6kN樓板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滿足要求!4.水平鋼梁與樓板錨固壓點部位樓板負彎矩配筋計算如下:錨固壓點處樓板負彎矩數值為 M = 1.162.50/2 = 1.45kN.m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6.2.10條 其中 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 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 h0截面有效高度; fy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截面有效高度 h0 = 100-15 = 85mm;s = 1.45106/(1.00014.3001.5100085.02)=0.0090 = 1-(1-20.0090)1/2=0.0090s = 1-0.0090/2=0.9950樓板壓點負彎矩配筋為 As = 1.45106 / (0.995085.0210.0) = 81.6 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