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要求培訓課件(31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6320
2023-10-24
31頁
5.19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救援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培訓課件
1、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要求培訓,安全愿景與使命,愿 景,讓公司成為員工安全健康快樂工作的場所,用我們的真情和恒心,將安全制度化為日常行為習慣,讓安全文化深入人心,使 命,安全檢查:“全覆蓋,零死角”風險識別:“全方位,零幾率”隱患治理:“全消除,零容忍”,我的安全我做主,安全方針與主張,1、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目標,2、保護員工安全永遠是各級領導的第一要務,領導力,3、安全是每個人對自己、家人和公司的承諾,責任,4、執行安全規章制度是必要的安全保障,制度,5、安全培訓是每位員工的義務和權利,6、安全隱患必須及時消除,培訓,隱患,文化,7、發現不安全行為不及時制止是對生命的漠視,8、安全質量成2、本,9、安全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文化,文化,安全價值觀,安全價值觀,有限空間定義事故案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要求,目 錄,一、有限空間定義,有限空間定義:封閉或者部分封閉,與外界相對隔離,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公司制度/安監總局令第59號)封閉或部分封閉,未被設計為常規作業場所,自然通風或照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間。(山東省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范 DB 37/T 1933-2011)有1個2個人孔即進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閉、狹窄、通風不良的分隔間,或深度大于1.2 m3、封閉或敞口的通風不良空間。(浙江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程 DB33/707-2008),一、有限空間定義,理解要點:(以下條件同時具備)只能用有限的方法進出內部有足夠大的空間供工作人員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一般情況下不允許進入的空間,一、有限空間定義,分類:,密閉半密閉設備,鍋爐(爐膛、鍋筒、排煙道)、煙道、脫硫塔、除塵塔、二氧化碳儲罐、空氣儲罐、氨儲罐、管道、車載槽罐等,重點許可有限空間,地下有限空間,地下通道、下水道、閥門井、電纜井(溝)、地下(電機)泵房、地下倉庫、封閉式水池、沼氣池、化糞池、地窖、污水池(井)等,地上有限空間,麥芽倉、大麥倉、大米倉、制麥干燥爐、發芽箱、廢硅藻土沉降池、廢酵4、母池、消防水儲存池、酒花庫、冷庫、地上(封閉)管廊等,許可有限空間,發酵罐,污水井,冷庫,重點許可有限空間:涉及到有毒有害介質(NH、CO2、CO、H2S、酸、堿、高溫介質等)的或易燃易爆氣體的或可燃粉塵(煤塵、谷物粉塵等)的;地下密閉、深度超過1.5米的;污水處理系統的;除有限空間作業之外,還涉及兩種及以上高風險作業的;,許可有限空間:除重點有限空間之外的其它有限空間。,一、有限空間定義,重點許可有限空間作業:總經理審批安全環保部(安全主管部門)審批,許可有限空間作業:有限空間作業方案,總經理審批后可授權單項工作由現場負責人審批,高風險作業:動火、動氨、登高、有限空間、臨時用電、挖掘、起重吊5、裝、動燃氣(沼氣),一、有限空間定義,全面排查,摸清基本情況:,重點許可有限空間11018,許可有限空間7832,有限空間:18850(總數),密閉半密閉設備7791,地上有限空間2684,地下有限空間8375,污水井3862,雨水井3843,管理,定義,有限空間定義事故案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要求,目 錄,二、事故案例,國家形勢:2014年:全國工貿企業發生有限空間作業較大事故12起,死亡41人;分別占工貿行業較大事故總量的50%和51.8%;2015年:全國工貿企業發生有限空間作業較大事故11起,死亡38人,分別占工貿行業較大事故的45.5%和43.9%;2016年:截止7月,安監總局數據6、顯示,工貿企業發生有限空間較大事故6起,死亡22人,二、事故案例,行業:2004年,天門公司,員工進入清酒罐刷洗作業,造成一死一傷;2014年,長沙公司,外來人員進入廢酵母池,造成窒息死亡;2008年,山西晉中,雪花啤酒廠污水處理塔泄漏,造成三人死亡;2016年,武威公司,員工進入污水井維修,造成兩人意外死亡;,主要原因分析:對有限空間辨識不清、不完全對有限空間存在的風險認識不足未嚴格執行作業審批與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意識薄弱,盲目施救應急物資、安全設備設施的管理與應用欠缺,目 錄,設備設施概述事故案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要求,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充分辨識,作業審批,作業關閉,作業前準備,作業監護7、,應急響應,許可過程,作業過程,法律法規依據,有限空間安全管理相關法規與標準: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安監總局第59號令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安監總局第69號令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范(DB 37/T 1933-2011)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程(DB33/707-2008)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8958-2006)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范(GBZ/T 205-2007)關于吸取事故教訓加強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管的通知(安監總局2015-56號)關于開展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的通知(安監總局2014-37號),公司有限空間相關制度,公司相關制8、度:作業許可管理程序有限空間安全管理規定風險識別與評估管理程序安全(安保)危害因素的識別與評估管理規定作業安全分析管理辦法應急準備及響應管理程序(安全)突發安全事件綜合應急預案有限空間專項應急預案,總體安全管理要求:牢固樹立“不安全,不作業”的意識。凡作業必審批,凡審批必到場,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應做到“先通風、再檢測、有監護、后作業”的原則。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的區域誰負責”的原則。,總體安全管理要求,3.1 充分辨識,結合風險識別與分級管控要求:,3.1.1風險識別,排查風險點,辨識危險源,風險評價與分級,制定實施風控措施,分層級管控,風險公示,安9、全檢查:全覆蓋,零死角!風險識別:全方位,零幾率!隱患治理:全消防,零容忍!識別:自下而上(全員參與,全面識別)崗位班組部門工廠自上而下(專業指導,分級評估)工廠部門班組崗位,已辨識的主要危險危害因素,風險識別要求:,3.1 充分辨識,雨水井、污水井的辨識要求:充分利用*工廠雨污管網圖,明確每一個雨水井、污水井的位置;存在問題:多數工廠將某類有限空間數量合并,無法明確針對性控制措施強調:必須單點統計,不允許合并,3.1.1風險識別,風險分級方法:許可有限空間作業,采用LEC打分法進行評估:D(危險性)=L(可能性)E(頻繁程度)C(損失大小)是非判斷法:所有重點許可有限空間均由總經理負責風險管10、控基本原則:風險越大,管控級別越高;上級負責管控的風險,下級必須負責管控,并逐級落實具體措施。,3.1.2 風險分級管控,3.1 充分辨識,3.1 充分辨識,3.1.3 現場警示,現場警示要求:關鍵安全風險點公示告知:有限空間編號、危險有害因素種類及產生后果,管控措施、應急處理措施、責任部門及責任人、應急救援電話等,場所(區域)布局圖,單點警示圖,3.2 作業前準備,作業許可,防護,準備,隔離,通風,檢測,JSEA,目的:落實責任,防范風險參與人員:作業人員,審批人員問題:一張許可單,所有有限空間使用,不能識別單點特殊風險,JSEA分析,目的:識別潛在危險,創建安全環境參與人員:維修人員、班組11、長、安全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優點:識別與控制更有針對性,許可之前必須實施JSEA分析:分析表附在作業許可證后,現場放置,3.2 作業前準備,防護,準備,隔離,通風,檢測,JSEA,風險識別與控制措施,提前配置 規范使用:長管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涉及有毒有害氣體、易燃易爆氣體且通風不充分的;長管呼吸器的配置:3套/工廠,2017年前完成嚴禁使用過濾式面具;其它防護用品:安全帶、安全繩、防護服、安全帽等;地下密閉、深度超過1.5米的,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繩隨身攜帶氣體檢測儀涉及腐蝕性化學品的:必須佩戴防護面屏、防化服、耐酸堿雨靴、耐酸堿手套等防護用品;,3.2 作業前準備,防護,準備,隔離,通風,檢測12、,JSEA,涉及能量、物料傳遞的,必須實施隔離:涉及的能量:水、電、氣等涉及的有毒有害介質:氨氣、二氧化碳、沼氣、可燃氣、粉塵等涉及的物料:大麥、大米、麥芽、啤酒(成品、半成品)、廢酵母、廢酒糟、廢玻璃等隔離:切斷來源、關閉閥門、增加盲板、拆除管道等,3.2 作業前準備,逐項檢查隔離措施是否有效后,進行掛牌上鎖:每把安全鎖只允許有一把鑰匙。,防護,準備,隔離,通風,檢測,JSEA,通風充分:作業前應通風30分鐘以上;要針對作業點進行通風;作業過程中應一直保持通風;通風形式:自然通風;機械通風;嚴禁向有限空間充氧氣或富氧空氣,3.2 作業前準備,防護,準備,隔離,通風,檢測,JSEA,有限空間作13、業事前必須進行氣體檢測:檢測項目:檢測儀器:均應定期檢測,并在有效期內使用檢測時間:不得早于作業前30分鐘,作業中斷超過30分鐘重新監測檢測位置:取樣點必須是作業點;取樣時應停止任何氣體吹掃;檢測人員對檢測數據準確性負責,3.2 作業前準備,防護,準備,隔離,通風,檢測,JSEA,作業許可審批流程:,作業人員填寫,項目負責人,部門安全員,部門負責人,安環部負責人,總經理,開始作業,重點有限空間,審批要求:人員應具備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按照許可項目現場逐項核查,全部合格后方可簽發作業許可證未開展JSEA分析的,不得審批;如涉及其它高風險作業時,必須根據作業許可管理程序辦理各項相關的作業許可審批許14、可證填寫要求: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僅在一點一個班次有效;,3.3 作業許可,作業要求:輪流替換:連續工作不得超過2小時,有毒有害場所不超過30分鐘監護要求:現場監護:至少2人深度達1.5米以上時,作業人員須系安全繩,攜帶氣體檢測儀作業,安全繩的另一端由監護人員可靠掌握監護人員職責:確保自身安全:構成高處作業時,系掛安全帶;無保護狀態下嚴禁盲目施救;整個作業期間不能離崗,及時協助撤離:發現有限空間內作業人員出現異常行為(喊話不應、動作失調、突然撲倒等);有限空間外出現威脅作業者安全和健康的險情;監護人員本身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監護職責;,4、現場作業與監護,3.4 作業現場監護,責任人:項目負責人進入前:記錄進出時間、清點進出人員及攜帶物品(逐人、逐物清點)結束后:再次清點,經查明無遺留物、無火種,方可撤離或封孔在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簽字確認,關閉本次作業。,5、作業關閉,3.5 作業關閉,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執行有限空間事故專項應急預案:,3.6 應急救援,建立現場處置方案,不可盲目施救;定期檢查,確保應急物資完好有效:一月一次空氣呼吸器(氣瓶)、長管呼吸器、安全帶、安全繩、消防器材、急救藥品對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進行經常性、實戰性演練。,6、應急準備與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