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監管與風險分析培訓課件(110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6359
2023-10-24
110頁
1.42MB
1、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培訓,提 綱,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現狀食品安全風險分析今后的任務,一、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現狀,(一)工作成效1.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不斷完善2.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初步形成3.食品安全監督執法成效明顯4.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有序開展5.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逐步提高6.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不斷加強7.食品行業誠信體系建設逐步推進8.宣傳教育和社會監督得到加強,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二)主要問題,1.監管體制機制尚不健全2.監管能力較為薄弱3.法規和標準體系有待完善4.風險監測評估和科技支撐能力仍需提高5.食品安全宣傳教育亟待加強,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2、”規劃,二、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危險性分析框架,重要概念,危害與風險危害:食品中可能會產生不良健康影響的生物性、化學性或物理性因素或狀況包括有意加入的或者無意污染的或者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FAO/WHO,2005);因 此,危害是無所不在不能被消滅的而食品安全的職責則是控制這些危害對人體健康風險:各種危害產生不良健康作用的可能性及其強度(FAO/WHO,1997)。其目標是把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Risk&Hazard風險與危害,Hit likely?可能碰撞嗎?,Effect serious?結果嚴重嗎?,Hazard危害,Risk風險,重要觀點,國家食品安全監管的任務,不是消除危害,而3、是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WHO,Application of Risk Analysis to Food Standards Issues.Report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1995),風險分析的概念,風險分析是利用我們已知的觀察,對我們未知的內容做出猜測。是指對可能存在的危害的預測,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的規避或降低危害影響的措施。風險分析是一個基于科學的、按照結構化方法進行的、開放透明的過程。它包括風險評估、風險管理以及風險交流。,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起源與發展,風險分析最早應用于環境危害控制領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應用于4、食品安全領域。1991 年在意大利羅馬,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和關貿總協定(GATT)聯合召開了“食品標準、食物化學品及食品貿易”會議,建議法典各分委員會及顧問組織“在評價時,繼續以適當的科學原則為基礎,并遵循風險評估的決定”。第19 次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大會采納了該決定。隨后在第20 次CAC 會議上,針對有關“CAC 及其下屬和顧問機構實施風險評估的程序”的議題進行了討論,提出在CAC 框架下,各分委員會及其專家咨詢機構應在各自的化學品安全性評估中采納風險分析方法。此后,在1995、1997 和1999年,FAO/WH0 連續召開了有關“風險分析在食品標準中5、的應用”、“風險管理與食品安全”以及“風險交流在食品標準和安全問題上的作用”等三次專家咨詢會議,提出了風險分析的定義、框架及三個要素的應用原則和應用模式。,風險分析框架,風險分析,按照WHO/FAO 的定義,風險分析是通過分析統計毒理數據污染物殘留數據手段,評估接觸量及相關參數等科學體系中的步驟,確定某種食品毒害物的風險并建議其安全限,以供風險管理者綜合社會經濟政治及法規等各方面的因素,在科學基礎上作出決策并制訂管理法規。風險分析包括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交流三大要素。,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 指 各 種 危 害(化 學 的、生 物 的、物理的)對人體產生的已知的或潛在的不良 健 康 作 用的6、可能性的科學 評 估,是一個由科學家獨立完成的純科學技術 過 程,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在風險分析框架中風險評估是其科學核心,是風險管理和風 險 信 息 交 流 的 基 礎。,風險評估的任務,是得出各種危害對健康不良作用的性質以及最大安全暴露量;評估結果適用于全世界各種人群。如FAO/WHO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提出的食品添加劑的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允許攝入量(ADI),適用于世界不同地區種族性別年齡的個體。,風險管理,是根據專家的風險評估結果權衡可接受的減少的或降低的風險,并選擇和實施適當措施的管理過程,包括制定和實施國家法律法規標準以及相關監管措施顯然,這是政府立法或監督部門的7、工作,因此必然受各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發展水平生活習慣貿易中地位(進口或出口)的影響以食品安全標準為例,盡管各國在制定食品安全標準時所依據的風險評估結果(安全攝入量)是一致的,但標準的內容則往往不同。為減少或降低所評估的風險,對政策(適當的控制方法)進行權衡的過程。,風險信息交流,在風險評估者、風險管理者和其他相關團體之間進行的一種關于風險信息和意見交流的互動過程。無論是專家的風險評估結果,還是政府的風險管理決策,都應該通過媒體或政府 渠道向所有與風險相關的集團和個人進行通報,而與風險相關的集團和個人也可以并且應該向專家或政府部門提出他們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和反饋意見,這個過程就是風險信息交流。交8、流的信息應該是科學 的,而交流的方式應該是公開和透明的,交流的主要內容包括危害的性質、風險的大小、風險 可接受性以及應對措施。,三者之間的關系,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信息交流三者之間在解決一個具體食品安全問題上,具有非常密切的相互關系,是一個整體。風險評估是風險分析的科學基礎,為風險管理和風險交流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風險管理就是制訂政策,而制訂的政策又會影響風險評估。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的結果都要經過風險交流而進入使用階段,使用的信息又反饋給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風險分析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食源性危害,確定食品安全保護水平;促進風險管理政策和風險交流戰略的建立和完善;使消費者在食品9、安全風險方面處于可接受的水平。,(一)風險評估,風險評估 是一種系統地組織科學技術信息及其不確定度的方法,用以回答有關健康風險的特定問題。它要求對相關信息進行評價,并且選擇模型作出推論。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對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進行監測(第十一條)。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對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危害進行風險評估(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章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風險評估:概念,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指對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危害對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所進行的科學評估,包括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暴露10、評估、風險特征描述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風險評估:目標,對某一種食品危害的風險特性進行描述:定性或定量評價產生已知或潛在健康影響的可能性和嚴重性針對特殊人群識別相關的不確定性,風險評估原則,(1)風險評估應該是客觀的、透明的、記錄完整的和接受獨立審核查詢的。,風險評估原則,(2)盡可能地將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的功能分開,即使是在人力資源不足的國 家,有些人既是風險評估者又是風險管理者的 情 況 下,也要做到兩者的功能分開,一方面要強調功能分開,但另一方面也要保持風險評估者和風險管理者的密切配合和交流,使風險分析成為一個整體,而且有效。,風險評估原則,(3)風險評估應該遵循一個有11、既定架構的和系統的過程,但不是一成不變的。,風險評估原則,(4)風險評估應該基于科學信息和數據,并要考慮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風險評估原則,(5)對于風險估算中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及其來源和影響以及數據的變異性(variability),應該清楚地記錄,并向管理者解釋。,風險評估原則,(6)在合適的情況下,對風險評估的結果應進行同行評議。,風險評估原則,(7)風險評估的結果需要基于新的科學信息而不斷更新風險評估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或評估工作的進展而出現的新的信息有可能改變最初的評估結論。,風險評估的四個階段,危害識別生物、化學以及物理危害的識別,2.危害特征描述12、有害作用的評價,3.飲食暴露攝入量估計,4.風險特征描述潛在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和嚴重性,1、危害識別,危害識別是證實存在于某一種特殊食品或一組食品中的生物,化學和物理物質導致不良健康影響的能力。危害識別的核心是識別食品可能存在的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危害。,1、危害識別食品中的危害,2、危害特征描述,危害描述是對于危害相關的不良健康反應的性質作定性或定量的評估,可能時,包括對劑量反應評估(如不良健康反應發生的頻率和嚴重性),目的在于評價其對健康的影響。,3、暴露水平評估,包括:飲食中攝入量,估計攝入量是指可能通過食品攝入的某一種危害的定性和/或定量的評估。(包括相關的其他來源)。在進行暴露評估時13、應考慮:特殊食品中出現的危害水平:如總的飲食研究,符合性調查,污染物的專門研究特殊食品攝入量的估算國內營養學調查 暴露評估的公式是:飲食暴露量=食品消費量食品中化學物水平在這里飲食暴露量是根據被評估者的體重調整的。,飲食暴露,飲食暴露*,食品消費,食品中化學物含量,=,*(根據體重作調整),結果依賴于:數據質量假設,4、風險特征描述,體現了關于以下兩方面的定性和/或定量的評估:某種危害出現的可能性 其導致不良健康反應嚴重性在風險描述過程應著重考慮信息的不確定性和不同人群的影響(如兒童,老人)。,風險評估:結果,食品污染,疾病,寄主敏感性,病毒性/毒性,食品載體,危害,食品消費,基于科學依據,為14、特定食品/危害相關的人類健康風險提供一種衡量措施,風險評估結果的應用,風險評估結果可用于食品安全標準和其他管理措施制(修)定確定國家食品安全監管優先領域評估監管措施的實施效果,以及提供風險交流的科學信 息。,風險評估的內在關系定性或定量,定性 以描述的方式評估可利用的信息 簡單的例子是暴露路徑的描述定量 需要建立數學模型,通過模型來表述各種影響暴露的因素之間的數學關系。,風險評估的內在關系可變性和不確定性,不確定性 缺少精確的知識可變性 指目標人群在數量上的分布如食品消費量、暴露時間、預期壽命等。,風險評估的過程是對人類風險的評價,如果定量的表達,認為數字的結果更為精確。實際上,這些數字包含了15、大量不確定性和可變性信息;風險管理者在決策是必須考慮到這個事實。,數據要求需要說明:數據性質:如相關數據,方法學的適宜性,研究設計的適宜性,統計方法的適宜性,數據再現性,同期參考文獻科學的不確定性上市前常規評估逐個案例或普通的評估數據的性質、數據的范圍和適宜性,數據資源的真實性 目標人群的相關數據假定的暴露水平安全因素(內外部的各種因素),風險評估的不確定性主要與特殊數據的類型和性質相關,根據這種不確定性,我們在確定食品可接受的風險水平時應采取謹慎的態度。主食(面包,牛奶,肉):更保守的方式通常食品和流行食品的供應:人群分群:對嬰幼兒,兒童/老年人/病人,成人不同的方法獲得的最低水平科學不確定16、性的增加,保守觀點的增加,風險評估的類型,風險評估面臨的挑戰,1.風險評估必須以科學為依據;2.風險評估必須為風險管理者提供信息;3.風險評估必須說明評估的數量質量、局限性和不確定性;4.風險評估的資料可在國際上共享。,小結-風險評估,風險評估:為組織和評估信息和知識提供了一個系統的程序幫助彌補了重要數據缺口為制定措施提供科學依據,(二)風險管理,風險管理 是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對備選風險管理措施、備選政策進行權衡,并且在需要時選擇和實施適當的控制措施,包括規章管理措施的過程。,風險管理者的工作,包括建立風險輪廓,決定是否需要風險評估,制 定風險評估政策,委任風險評估任務,以及考慮 風險評估的17、結果。,風險管理,監控和審查,執行管理決定,風險管理策略評估,風險評價,風險管理的目標,通過選擇和實施適當的措施,盡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風險,從而保障公眾健康。,風險管理應用實例食品標準:食品中化學物質的限量(如 MRLs,MLs,禁用),微生物限量,標簽中的警示(如過敏性,指南(如污染物,微生物污染)操作規程(如良好衛生規范,營養要求)培訓計劃或內容(如有關李斯特氏菌和汞對孕婦產生的影響等),風險管理的措施制定最高限量制定食品標簽標準實施公眾教育計劃通過使用其他物質或者改善農業或生產規范以減少某些化學物質的使用等。,風險管理的一般原則(1),保護人體健康應是首要的考慮風險管理應沿著結構化的道路18、進行風險管理決定及其執行應是透明的、一致的風險評估政策的決定應是風險管理的一個特定組成部分,風險管理應通過保持風險管理與風險評估功能的分開而保證風險評估過程的完整性;作出風險管理決定時應考慮風險評估結果的不確定性;風險管理應包括在管理過程所有方面上與消費者及其他權益機構之間的有條理的相互交流;風險管理應是一個連續的、重視應用最新的風險管理決定的評價和復核數據的過程。,風險管理的一般原則(2),風險管理決定應考慮的因素,SPS協議保護的適當水平風險評估的產出法典提出的措施技術和經濟可行性避免非正當的貿易壁壘,法典原則風險評估的產出其他合法因素生產、儲藏、加工措施選擇的優缺點強制和服從的可能性技術19、和經濟可行性避免非正當的貿易壁壘健康影響的普遍性,風險管理:科學上的不確定性,SPS協議 如果科學信息資料不充分,可以采用臨時性措施為了取得更客觀的風險評估方法,應尋找更多的信息資料法典原則 如果科學信息資料不完全,可建立由現有科學證據所支持的風險管理方法,風險管理:在國家中的應用(1),風險管理是復雜的、不斷變化的,因為:新的食品危害 如病原體、加工過程污染物 人口老齡化變化的食品消費方式未煮熟食品、離家就餐、食品來源于世界各地 更好地進行健康保護的需求(ALOP)資源不再擴大,風險管理:在國家中的應用(2),在幾種不同的場合中作出風險管理決定制訂食品標準食品應急反應可執行不同類型的措施強制20、性的 法規非強制性的 行動法典、咨詢陳述、產業動機、廣范的健康建議(如給孕婦、老人的建議)措施可由政府、產業、公眾衛生團體和/或消費者執行,風險管理:在國家中的應用(3),食品安全措施污染物的限量使用(微生物性和化學性)禁止不安全物質進入市場前的評估和批準程序(如添加劑、農用/獸用化學物、轉基因食品)更廣泛地對公眾健康進行保護的措施營養要求特種食品進入市場前評估和批準程序對標識的要求,風險管理:在國家中的應用(4),在建立管理反應關系中需考慮的因素公眾健康保護實用性 措施是否能強迫執行?對產業的影響WTO的義務,特別是 SPS 協議的義務風險交流是關鍵的,化學風險評估,為風險管理者提供的建議 21、要點與舉例,定量性的建議,基于健康的污染物指導劑量(添加劑、農藥和可避免污染物的ADI or TMI)2.不同暴露水平的風險估計(不可避免污染物)3.毒性效應或NOEL與估計人類暴露之間的比例,可作為“暴露邊界”,定性的建議,一些數字化ADI是不必要的(低毒添加劑 遵守GMP前提下不需要限制使用)按說明書進行使用被認為是安全的,如限量使用添加劑避免食用相關食品(特定來源的含有黃曲霉素的堅果)避免相關加工過程(例如,香料的EtO滅菌)生產過程的更改減少相關食物的攝入,食品添加劑風險管理問題(1),Q1.每日允許攝入量是否能確定?Q2.允許食品添加劑在小范圍或大范圍食品中應用?,管理者,舉例 1:22、Neotame(新的強甜味劑),每日允許攝入量:2 mg/kg體重.天 預計在食品中廣泛使用 總飲食暴露估計:小于每日允許攝入量 食品中應用劑量:全部食品遵循GMP 建立規范,食品添加劑風險管理問題(2),Q3.是否存在添加劑易感人群?(即人類的變異性如何?)Q4.短期進行超每日允許攝入量劑量暴露,其健康風險是什么?,舉例 2:Cyclomate(現有強甜料),每日允許攝入量:在飲料及食品中廣泛使用 總飲食暴露接近每日允許攝入量 每類食品具有特定的最大允許使用劑量 提供詳細說明,食品添加劑風險管理問題(3),Q5.是否存在一些個體,進行每日允許攝入量暴露時也會引起特定的健康風險?Q6.是否需要23、一些監管措施以確保添加劑不過量使用?,舉例:天門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每日允許攝入量食品中廣泛使用具有許多未被證明的不良效應報道(與腦瘤和多發性硬化等有關聯)使苯丙酮酸尿癥患者產生特定反應(不能進行苯丙氨酸代謝)需要警告標簽,敏感亞人群:汞,胎兒對汞毒的敏感性大于成年人,需要應用不同的每日耐受量 需要對孕婦和未來孕婦的暴露進行更嚴格 的控制,確定的最大限量與規范性漁業活動相一致,魚中的汞,魚對于一般人群是安全的,魚對于易感人群是安全的(胎兒),+,建議限制食用污染魚,X,舉例:味精,根據動物實驗確定每日允許攝入量 大多數人不產生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主要是味精綜合癥(中國飯店綜合癥)和一些哮喘癥患者24、的支氣管狹窄癥 可能存在敏感亞人群,未來的風險管理要點,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品質量與安全-沒有農用和獸用化學物殘留-低污染水平在貿易中越來越依靠國際標準-法典標準必須是實用的、可達到的,(三)風險交流,是在風險評估人員、風險管理人員、消費者和其他有關的團體之間就與風險有關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相互交流的過程。,風險交流的定義,“風險交流”即 risk communication,或稱“風險溝通”。“風險交流是在風險分析全過程中,風險評估人員、風險管理人員、消費者、企業、學術界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就某項風險、風險所涉及的因素和風險認知相互交換信息和意見的過程,內容包括風險評估結果的解釋和風險管理決策的依據”25、。,引自: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出版的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國家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應用指南,2006。,風險交流是,“一個公開的、雙向的信息和觀點的交流,以使風險得到更好的理解,并做出更好的風險管理決定。”,來源:美國農業部,1992,風險交流的目標,是用清晰、易懂的術語向交流對象提供有意義的、相關的和準確的信息,也許不能解決各方存在的所有分歧,但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分歧,也可以更廣泛的理解和接受風險管理的決定。,包括了解聽眾和觀眾、科學專家的參與、建立交流的專門技能。,風險交流的原則,對風險的三種認識,真正的(actual)從來不存在,由于無法測量或風險在變化;估計的(estimated)科26、學評估所得到的結果,包括不確定因素;和認為的(perceived)個體(如,消費者)自己對風險的看法。,成功的風險交流可以縮小這三種認識之間的差距,并有助于做出有效的管理決策,乃至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擔心和做出必要的提醒(包括預警)。McKone TE and Bogen KT(1991).Predicting the Uncertainties in Risk Assessment.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October 1991.25(10):1674-8.,風險交流的缺口,專業文件科學雜志政府報告,新東西 雞尾酒會談話 宣傳組的報告,專家的風27、險評估,大眾的風險感知,真空,風險交流的作用,降低疾病,傷亡建立對反應計劃的支持幫助計劃的實施防止資源的誤用和浪費使決策者很好了解信息應對和糾正謠傳培育關于風險的知情決策,風險交流中的問題,政府往往缺位,且時效性和透明度差;權威專家不愿意面對媒體;某些媒體抓住新聞不經核實就發布。,現實的情況是,正確的科學信息明顯處于劣勢,而沒有科學依據的誤導信息卻大占上風。其結果是造成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過度擔心,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不利于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風險交流不是,斡旋破壞控制/管理(體系/措施)危機管理如何寫新聞稿如何接受媒體采訪總是試圖讓人感覺好一些或者是減少他們的恐懼,風險交流要素,風險性質受28、益性質風險評估的不確定性風險管理選擇,有關危害的特性和重要性風險的嚴重性問題的緊迫性和發展趨勢暴露概率主要風險暴露量風險人群,風險交流要素1.風險性質,什么是健康的受益?什么是政府、工業和消費者的受益?受益的重要性。,風險交流要素2.受益性質,評估風險方法不確定因素的重要性 可利用資料的準確性哪一些評估基于假定之上評估一些條件的變化對風險管理決策的影響,風險評估要素3.風險評估的不確定性,控制或管理風險所采取的措施減少個人風險所采取的個人行動選擇具體風險管理決策的理由特殊決策的效益受益者管理風險的花費付費者一個風險管理選擇決策實施后的風險繼續,風險交流要素4.風險管理選擇,風險交流,風險交流是29、風險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必須保持人們的信任,他們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簡單、一致、重復的信息有時侯可能是復雜的 如,魚中的汞,在食品緊急事件中的風險管理,通常地,信息不充分需要快速反應正式的風險評估可能不是有用的需要與強制執行機構密切聯絡、與產業及其他食品管理者進行經常性的交流良好的風險交流對保持公眾信任是至關重要的,舉例 瘋牛病:牛海綿狀腦病/vCJD,風險管理需要考慮的事項新疾病、在歐洲未能控制對該病的了解不多,但人們認為對健康影響是嚴重的(既死亡)沒有檢測牛肉產品的系統保護公眾健康,保持公眾信心,1996 英國發現病例,法規、分級體系的修正,2001 發現病例,目前的評估,召回、口岸檢測,30、修改法規,長期固有的問題,英國調查結果,風險管理需要考慮的事項 具有潛在慢性人體健康危險,但是,一些相關的毒性數據不夠清楚,難以用于指導作出決定 主要是對貿易的影響 很難涉及零售商人 就亞洲背景與澳大利亞進行交流 沒有檢測系統,舉例:氯丙醇,風險信息交流:示例,工廠法定的公開磋商公開發行的文件網頁,情況說明,公開發行的刊物行業協會和團體會議的交流媒體,風險分析的作用,提供一種框架,以一種合理的方式處理數據和信息為沿食品鏈的不同環節提供指南和規則提供了一種能力,可以將信息轉化為知識,知識轉化為良好行為規范,進而做出合理和清晰的決定來達到保護健康的目的。,決定法規要求(食品標準)是否需要法規如果是31、,需要哪一種法規應對食品緊急事件什么是公眾健康風險應采取什么樣的行動,如:給公眾建議、召回、無需采取行動、修改法規中的要求等等,風險分析的基礎,table,小結 風險分析,風險分析提供:一個合理而統一的數據和信息處理框架食品鏈不同風險投資者所需的指南和規則將信息轉化為知識、再將知識轉化為智慧的能力,促進作出合理、透明的決策,保護人類健康,案例:適用于榨菜軟包裝罐頭生產過程,案例:有意摻雜污染物,有很多在食品原料中摻雜污染物的事例需要我們洞察出加工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誰會摻雜、污染食品?,潛在的內部和外部威脅的例子,國家食品安全信息平臺示意圖,被動,主動,科學應用食品安全風險分析,使未來由被動成主32、動,三、今后的任務,(一)主要任務法規標準體系監測評估體系檢驗檢測體系過程控制體系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應急管理體系綜合協調體系科技支撐體系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宣教培訓體系,(二)監測評估體系,加快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建設完善風險監測體系: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覆蓋全部縣級行政區域,監測點由344個擴大到2870個;監測樣本量從12.4萬個/年擴大到287萬個/年。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哨點醫院由312個擴大到3120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匯總單位由274個擴大到3236個。,健全風險評估體系,提高食品和食用農產品風險評估能力,健全風險評估制度和工作機制,強化風險評估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方法,系統開展總膳食調查和食物消費量調查,逐步提高食品安全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評估以及風險特征描述的整體能力,充分發揮風險評估對食品安全監管的支撐作用。,科學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制度和機制,加強風險預警相關基礎建設,完善風險預警渠道。以現有資源為基礎構建和完善預警所需信息數據庫,逐步提高預警能力。在綜合分析研判監管執法、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風險交流等信息基礎上,分層次、多渠道地開展科學有效的風險預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