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入職安全知識教育及事故應急救援培訓課件(53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6415
2023-10-24
53頁
3.37MB
1、新員工入職安全教育培訓,內容提要,一、法律、法規知識二、天然氣的特性三、安全色、安全標識四、勞動防護用品五、安全用電六、火災及滅火方法七、急救知識,1,從業人員,權利:,1.合同權 2.知情權 3.建議權 4.批評、檢舉控告權 5.培訓權 6.獲得合格勞動防護權 7.拒絕危險權 8.緊急避險權 9.工傷索賠權 10.工會監督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一、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2,義務:,1、遵章守規,服從管理2、正確佩戴和使用勞保用品3、接受培訓,掌握安全生產技能4、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報告,從業人員,一、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3,二、天然氣的特性,天然氣是一種混合氣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有些天2、然氣還含有乙烷、丙烷、丁烷等低分子量烷烴和少量氮氣、二氧化碳、硫化氫及其他微量非烴類氣體,天然氣的組成,爆炸極限及混合安全性,天然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合后,當天然氣到達一定濃度時,就會形成有爆炸危險的混合氣體,這種其他遇到明火就會發生爆炸。天然氣含量少的剛好能發生爆炸時的含量成為天然氣的爆炸下限;當可燃氣體含量增加到應缺氧而不能燃燒室的天然氣含量稱為天然氣的爆炸上限。天然氣的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統稱為爆炸極限。,4,天然氣的特性,1、相對密度小,比空氣輕,易向高處流動。2、具有易燃易爆性,3、熱值高,4、具有溶解性,5、天然氣具有腐蝕性。6、天然氣具有麻醉性,7、天然氣無毒性,不含一氧化碳,但燃燒不3、完全時,也容易產生一氧 化碳有毒氣體,造成人身中毒。8、天然氣為“干氣,雜質少,燃燒更完全、更衛生。9、天然氣運輸、使用極為方便。,二、天然氣的特性,5,三、安全色、安全標識,安全色是用來表達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含義的顏色。它的作用是使人們能夠迅速發現和分辨安全標志,提醒人們注意安全,以防發生事故。,紅黃藍綠,6,三、安全色、安全標識,1、禁止、停止,2、注意、警告,3、指令、必須遵守,緊急出口,4、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7,三、安全色、安全標識,比照色,比照色有黑白兩種顏色,黃色安全色的比照色為黑色。紅、藍、綠安全色的比照色均為白色。而黑、白兩色互為比照色。,安全線,根據國家有關4、規定,安全線用白色,寬度不小于60。,安全標識,安全標志分為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和提示標志四類。,8,四、勞動防護用品,個人防護用品,9,1防止物體打擊傷害2防止高處墜落傷害頭部3防止機械性損傷4防止污染毛發傷害,1、安全帽的防護作用:,四、勞動防護用品,10,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是一種自給開放式空呼吸器,空氣呼吸器廣泛應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煉、倉庫、試驗室、礦山等部門,供消防員或搶險救護人員在濃煙、毒氣、蒸汽或缺氧等各種環境下安全有效地進行滅火,搶險救災和救護工作。,四、勞動防護用品,2、防護眼鏡和防護面罩,有電焊工護目鏡、爐窯工護目鏡和面罩、防微波和防碎屑5、眼睛等。,1防止異物進入眼睛 2防止化學性物品的傷害 3防止強光、紫外線和紅外線的傷害 4防止微波、激光和電離輻射的傷害,13,4、呼吸防護器,根據結構和原理呼吸防護器可分為過濾式和送風隔離式兩大類,1自吸過濾式是以佩帶者自身有害物質予以過濾凈化的防護器。2隔離式呼吸器工作原理是將戴用者的呼吸器官與污染環境隔離,通過輸入空氣或氧氣來維持人體正常呼吸的防護器。用在缺氧、塵毒污染嚴重、情況不明或有生命危險的工作場合。,四、勞動防護用品,14,四、勞動防護用品,5、護耳器,護耳器包括耳塞、耳罩、耳帽,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聲危害。,(1)防止機械噪聲的危害。(2)防止空氣動力噪聲的危害。(3)防止電磁噪6、聲的危害。,15,勞動防護用品,6、防護手套,主要是棉手套,也有用新型橡膠體或聚氨脂塑料浸泡制成的手套。不同材質的手套可用于不同的工作場所。,(1)防止火與高溫、低溫的傷害。(2)防止電磁與電離輻射的傷害。(3)防止電、化學物質的傷害。(4)防止撞擊、切割、擦傷、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16,勞動防護用品,7、安全帶,預防作業人員從高處墜落。,安全帶使用本卷須知:,1.在使用安全帶時,應檢查安全帶的部件是否完整,有無損傷,金屬配件的各種環不得是焊接件,邊緣光滑,產品上應有“安鑒證。2.使用圍桿安全帶時,圍桿繩上有保護套,不允許在地面上隨意拖著繩走,以免損傷繩套,影響主繩。3.懸掛安全帶不得低掛高7、用,因為低掛高用在墜落時受到的沖擊力大,對人體傷害也大。,17,勞動防護用品,8、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原那么,1、企業有義務為工人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企業工人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所及工作崗位的要求正確選擇性能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2、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者必須了解所使用的防護用品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3、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前,必須嚴格檢查,損壞或磨損嚴重的必須及時更換。應定期檢查,放于取用方便的場所。4、妥善維護保養防護用品。,18,用電安全知識,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電擊,電傷,電磁場傷害,電流通過人體,破壞人體心臟、肺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和機械效應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指電弧燒8、傷、熔化金屬濺出燙傷等,在高頻磁場的作用下,人會出現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等神經系統的病癥,19,用電安全知識,二、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1、絕緣、屏護和間距2、接零、接地3、裝設漏電保護措施4、使用安全電壓5、加強絕緣,20,用電安全知識,三、電器火災的防止,1、其防護措施主要是合理選用電氣裝置。例如,在干 燥少塵的環境中,可采用開啟式和封閉式;在潮濕和多塵的環境中,應采用封閉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險環境中,必須采用防爆式。2、防止電氣火災,還要注意線路電器負荷不能過高,注意電器設備安裝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電氣設備運行是否異常,注意防潮等。,21,用電安全知識,四、靜電、雷電9、電磁危害的防護措施,1、靜電的防護,靜電防護一般采用靜電接地,增加空氣的濕度,在物料內參加抗靜電劑,使用靜電中和器和工藝上采用導電性能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氣體保護等方法來消除或減少靜電產生。,22,用電安全知識,2、雷電的防護,雷電危害的防護一般采用避雷針、避雷器、避雷網、避雷線等裝置將雷電直接導入大地。,避雷針主要用來保護露天變配電設備、建筑物和構筑物;避雷線主要用來保護電力線路;避雷網和避雷帶主要用來保護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來保護電力設備,23,用電安全知識,3、電磁危害的防護,電磁危害的防護一般采用電磁屏蔽裝置。金屬或金屬網可有效地消除電磁場的能量,因此可以用屏蔽室、屏蔽服10、等方式來防護。屏蔽裝置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以提高屏蔽效果。,五、電氣作業管理措施,1、從事電氣工作的人員為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經考試合格取得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才能獨立作業。2、電工作業人員要遵守電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堅持維護檢修制度,特別是高壓檢修工作的安全,必須堅持工作票、工作監護等工作制度。,24,火災的概念:廣義來講,但凡超出有效范圍的燃燒稱為火災。消防中有火災和火警之分:1火警是指當人員和財產損失較小時登記為 火警。2火災是指凡失去控制并對財產和人身造成 損害的燃燒現象。,火災分類和滅火方法,1、火災的分類,25,根據GB49611、81985?火災分類?按照物質燃燒的特征可把火災分為以下四類:,1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滅火劑:水。2B類火災:可燃液體和可熔化的固體火災。滅火劑:泡沫、二氧化碳、干粉、鹵代烷滅火劑。3 C類火災:氣體火災 滅火劑:干粉、鹵代烷滅火劑。4D類火災:金屬火災,如鉀、鈉、鎂的火災。滅火劑:特種石墨、干粉、7150滅火劑。5電器設備火災:是指所有通電設備燃燒的火災。滅火劑:二氧化碳、干粉、鹵代烷滅火劑。,火災分類和滅火方法,26,2、滅火方法,火災分類和滅火方法,1隔離法 方法:將可燃物與著火源隔離開來,燃燒會停止。2冷卻法 方法:將燃燒物的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使燃燒停 止,或者降低鄰近火場的可防12、止形成新的可燃條件,如采用水和干冰進行降溫。3窒息法 方法:消除燃燒要素助燃物,使燃燒停止。主 要措施是阻止助燃物進入燃燒區,或用惰性介質和 阻燃劑稀釋阻燃物,如水、二氧化碳、泡沫等。,27,1、干粉滅火器1滅火原理 干粉=碳酸氫鈉或磷酸銨鹽+滑石粉或二氧化硅 干粉噴射到燃燒物上會形成隔離層,阻止燃燒;同時高熱 會分解出二氧化碳,沖淡燃燒物周圍的氧氣起窒息作用,到達滅火目的。,滅火器,28,2干粉滅火器適用范圍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適用于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及帶電設備的初起火災;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幾類火災外,還可撲救固體類物質的初起火災;碳酸氫鈉、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不能撲救金屬燃燒火災13、。,3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將機筒上下顛倒幾次,使干粉在筒內處于松散狀態;翻開驅動器瓶,使驅動器瓶的CO2進干粉;對著失火位置噴射干粉滅火。,滅火器,29,4干粉滅火器使用本卷須知應存放于陰涼枯燥處,保持干粉不受潮,不結塊;驅動器瓶應定期稱重,假設重量超過1/10時應充氣或更新;每次使用前應該檢查驅動氣體壓力并試壓。,滅火器,2、二氧化碳滅火器,30,1滅火原理 CO2為無色、無味、比空氣重的不燃氣體,噴射到燃燒物上能起冷卻窒息作用,當空氣中CO2的含量達30%時,在30到40S內即可將火撲滅。,滅火器,2CO2干粉滅火器適用范圍主要適用于撲救貴重設備、檔案資料、儀器儀表、600V以下的電器設備及14、油脂等火災。CO2不能用于撲滅鉀、納、鎂、鋁等輕金屬火災,因這些物質能與它起化學反響而使其失效。,31,3CO2干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應將機筒直立提至火場位置立于地上,盡量靠近火場;拔出保險銷,一手拉著噴管手柄,另一手按下柄式開關或扣上套環,使噴嘴喇叭對著火源噴射;火熄滅后,應在燃燒物上再噴一層CO2干冰,以防復燃;,滅火器,4CO2干粉滅火器使用本卷須知使用CO2滅火器時,應防止手凍壞;放置在高溫42以上時,應用水將剛瓶降溫,以保證安全;如重量少于1/10時,應補足或更新;不用時松開手柄開關,剩下的CO2可留著繼續使用。,32,3、泡沫滅火器1滅火原理 6NaHCO2+3AL2SO43Na2S15、O4+2AL(OH)3+6CO2,滅火器,由于AL(OH)3和泡沫劑均為粘性物質,化學反映產生的CO2被包圍在粘性溶液中間而形成大量泡沫,噴射到燃燒物外表能遮蓋火源,隔離氧氣來源起窒息作用,泡沫內含的水分有一定的冷卻作用,可阻礙燃燒物揮發可燃氣體。,2泡沫滅火劑器適用范圍適用于撲滅A類和B類初起火災;適用于油田、煉油廠、車庫、飛機庫、港口以及油庫等場所,但對易溶于水的易燃液體如丙酮、酒精等的滅火效果不太好,對電氣火災也不宜使用。,3泡沫滅火器使用方法提至火場上風位置,松開彈簧蓋,將機筒倒置并搖動,使兩種藥液化合產生CO2泡沫從噴嘴噴出;燃燒的下部周圍噴射,從下到上,從周圍到中間進行滅火。使用完16、后,應立即更換新藥,換藥時,應將機筒內膽洗凈。,滅火器,34,4泡沫滅火器使用本卷須知滅火機應置于易取用之處。防止高溫和太陽暴曬。每三個月檢查一次,檢查的方法是用細鐵絲通入噴嘴,查看是否暢通,并分別取少量的甲/乙藥兩種進行混合,查其發泡效果是否良好。,滅火器,35,火災逃生,火災逃生本卷須知:1、熟悉環境,暗記出口2、保持冷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3、簡易防護,蒙鼻前行4、善用通道,莫入電梯5、跳樓有術,雖損求生6、互幫互助、利人利己,36,1、急救的目的,急救知識,37,2、輕微傷口處理方法,1安置傷者於光線充足,潔凈 塵少的地方。2防止用手接觸傷口及傷口四 周的皮膚。3如傷口有松浮的異物(如17、泥 沙),可先用清水雙氧水或 酒精沖洗后再處理。,急救知識,38,3、止血方法,如可能,先穿保護性手套!,1直接壓法 用力直接按壓出血處,并保 持足夠壓力于傷口上。2抬高傷處法 將受傷部位盡量提高,至高 過心臟位置。,急救知識,39,4、包扎常用結,急救知識,40,5、燒傷及燙傷,身體過度接觸熱力,引致皮膚或皮下組織 受到損傷,1 燒傷與燙傷的區別燒傷-由干的熱所造成燙傷-由濕的熱所造成,急救知識,41,3輕微燒傷處理方法,將熱源與傷者隔離用水冷卻傷處直至皮膚溫度恢復正常用清潔敷料遮蓋傷口,急救知識,42,4燒傷處理禁忌,不可刺穿水泡不可除去粘連的衣物不可涂上任何藥物不可給予任何飲食不可過度降18、溫,急救知識,43,6、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病癥,急救知識,44,肌肉關節受傷 處理方法,急救知識,45,7、中暑的急救,1中暑定義 中暑是炎熱天氣下,人體不能適應“熱而發生的急性疾病,也是最常見的人體對高熱產生反響的疾病;2中暑的類型 熱射病型、熱衰竭型、熱痙攣型、日射病型。,急救知識,46,3中暑的病癥熱射病型:體溫略有升高、頭昏頭痛、煩躁心慌、全身無力、口渴舌干、惡心、大量出汗,這些都是中暑先兆,假設未及時采取措施,那么出現高熱、顏面潮紅、皮膚灼熱、無汗、嘔吐、流鼻血、步態不穩,甚至昏倒;熱衰竭型: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冷濕、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神志恍惚甚至昏迷;熱痙攣型:表現為體溫可能不高、19、腹部及四肢肌肉痙攣、疼痛難忍;日射病型:出現頭暈眼花、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或昏睡、脈搏細弱,一般情況下無體溫升高。,急救知識,47,急救知識,4中暑的急救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喝些清涼飲料;高熱的病人,首先應脫離炎熱環境,安靜仰臥,頭部墊 高,松解衣領,扇風,頭部作冷敷,用50%的酒精或白酒擦身,少量屢次地給予冷的淡鹽開水或清涼飲料;如出現昏迷,可刺激人中或給氨水聞嗅,并在四肢作重推摩和揉捏;對較重的病人,一面進行急救,一面迅速準備送醫院治療。,48,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服、鞋襪等,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20、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停止,進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難,給輸氧。,急救知識,8、天然氣中毒的急救,49,1 侵入途徑及中毒病癥甲醇可經呼吸道、皮膚、消化道進入人體;甲醇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對視神經和視網膜有特殊選擇作用;急性中毒:短時大量吸入會出現上呼吸道刺激病癥口服有胃腸道刺激病癥,經836h潛伏后出現頭痛、頭暈、乏力、酒醉感、意識模糊、甚至昏迷,同時會出現視物模糊、復視等病癥,嚴重時導致失明;慢性中毒:神經衰弱綜合癥,植物神經功能失調,黏膜刺激,視力減退以及皮膚出現脫脂、皮炎等。,急救知識,9、甲醇的中毒和急救,50,2甲醇中毒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臉,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處理后就醫;吸入:迅速轉移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刻進行人工呼吸,處理后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并以0.5%的硫酸鎂導瀉后就醫;應急處理:喝真酒。,急救知識,51,謝謝!,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