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師安全生產管理基礎知識培訓課件(54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6684
2023-10-24
54頁
681.54KB
1、1,(焊接安全生產),焊接技師培訓,2,目 錄,三.焊接作業的危險因素和有害應素,四.特殊環境中的焊接與切割作業,五.焊接與切割的安全生產,一.安全生產方針,二.焊接與切割安全管理,3,“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我國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推行全面、全員、全過程的安全管理機制:1.思想認識上警鐘長鳴;2.制度保證上嚴密有效;3.技術支撐上堅強有力;4.監督檢查上嚴格細致;5.事故處理上嚴肅認真。,一.安全生產方針,4,勞動法和安全生產法規定,金屬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壓力焊作業、釬焊作業為特種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2、作業。,二.焊接與切割安全管理,5,焊工在焊接與氣割工作時需要與電、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壓力容器等接觸,一旦失控,就容易發生事故,焊接過程中產生的電焊煙塵、有毒氣體、弧光、噪聲、高頻電磁場、射線等有害物質。,1.焊接作業的危險因素(1),焊接作業中,凡事影響安全生產的應素,都被稱為焊接作業的危險應素。,6,值得注意的是因焊接質量不好,留下隱患,在焊接中存在缺陷會引發事故或二次事故,有時往往是重大事故。,焊接作業的危險因素(2),有時在高處、水下及容器內部焊接等,會引起火災、爆炸、觸電、燙傷、急性中毒和高處墜落等事故。,7,焊接過程中,由于采用的焊接工藝方法、工件材質及焊接材料等不同,所用焊條和3、溶劑的種類也不同,以及工件表面的涂物等原因也就決定了所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的不同。,2.焊接作業的有害應素,焊接作業中,凡事影響操作者身體健康的應素,都被稱為焊接作業的有害應素。,8,(1)有害因素的來源及危害,焊接作業中,所產生的有害應素有兩類:一類是物理有害應素,如,電弧輻射,熱輻射、金屬飛濺,高頻電磁場、噪聲和射線等;另一類是化學有害應素,如,有害煙塵和有害氣體。,9,1)弧光輻射,焊接弧光輻射主要包括可見光線、紅外線和紫外線。弧光輻射作用到人體上,被體內組織吸收,引起組織的熱作用、光化學作用或電離作用,造成人體組織急性或慢性的損傷。,10,焊接電弧可見光線的光度,比肉眼正常承受的光度要大4、一萬倍以上。危害:可引起“電焊晃眼”。,1)可見光線,11,可引起皮炎、皮膚上出現紅斑、甚至出現小水泡、滲出液和浮腫,有燒灼、發癢的感覺。會引起急性紫外線角膜結膜炎(電光性眼炎)。,2)紫外線,12,引起組織的熱作用。眼部受到強烈的紅外線輻射后,會感到強烈的灼傷和灼痛,此外還可能造成視網膜灼傷。長期接觸可造成紅外線白內障,視力減退,甚至失明。,3)紅外線,13,3.金屬煙塵,(1)金屬煙塵的產生 焊接作業在熔焊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金屬粉塵,稱為電焊煙塵。電焊煙塵包括煙和粉塵。電焊煙塵以氣溶膠形態漂浮于作業環境空氣中。,14,1、焊接過程中金屬的蒸發;2、在電弧高溫作用下分解的氧與弧區內的液體金屬5、發生氧化反應而生成的金屬氧化物。電焊煙塵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氧化錳、氟化物、二氧化硅等。電焊煙塵的成分及濃度主要取決于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及焊接規范。,(2)電焊煙塵的來源,15,(3)金屬煙塵的危害(1),電焊工塵肺就是這些有害物質吸入量超過一定濃度,引起肺組織彌漫性、纖維性病變所致的疾病。,長期接觸焊接煙塵會對焊工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引起電焊工塵肺、錳中毒和金屬熱等職業病,1、電焊工塵肺,16,焊接作業區周圍空氣中,除存在大量的電焊煙塵外,尚有多種有刺激性和促使肺組織產生纖維化的有毒物質。如硅、硅酸鹽、錳、鉻、氟化物及金屬氧化物和臭氧,以及氮氧化合物等混合煙塵和有毒氣體,能促進塵肺的形成。6、,金屬煙塵的危害(2),17,注:電焊工塵肺的發病一般比較緩慢,多在接觸煙塵10年以后。電焊工塵肺既不是鐵末沉著癥,也不同于矽肺病,其主要發生在呼吸系統,有氣短、咳痰、胸悶和胸痛等癥狀。部分電焊工塵肺患者可呈無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以及神經衰弱癥等,同時對肺功能有很大的影響。,金屬煙塵的危害(3),18,4放射性物質(1),氬弧焊和等離子弧焊及切割使用的釷鎢電極有一定的輻射性。放射性物質以兩種形式作用于人體:一是體外照射;二是通過呼吸系統或消化系統進入人體內發生內照射。,19,就焊接而言:一般情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有兩種情況必須注意:一是在容器內施焊時,產生放射性氣溶膠;二是在磨削釷鎢極7、(棒)及存有釷鎢極(棒)的地點,放射性氣溶膠和放射性粉塵的濃度,可能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放射性物質(2),20,焊接作業本身并不產生嚴重的噪聲危害,但焊接作業場所往往為高噪聲環境,是不可忽視噪聲的危害。噪聲源有以下幾種:焊接設備電磁噪聲。周圍機加工噪聲。生產裝置的噪聲等。,噪聲(1),21,噪聲(2),等離子弧焊-割及碳弧氣刨過程中,噪聲較大,對人體有害。無防護措施情況下,強烈的噪聲可以引起視覺障礙、噪聲性外傷、耳聾等癥狀。長期接觸噪聲,還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和血液等系統失調,出現厭倦、煩躁、血壓升高、心跳過速等癥狀。,22,噪聲還可影響內分泌系統,有些敏感的女工可發生婦科病。在噪聲作用下,工人8、對藍色光、綠色光的視野擴大,而對金紅色光的視野縮小,視力清晰度減弱。,噪聲(3),23,作業中很難避免噪聲源,因此必須采取隔聲、吸聲等措施降低作業人員所接受的噪聲強度,以保護作業人員的聽力。在高噪聲環境下焊接作業人員,必須采取個人聽力防護措施。,噪聲(4),24,6高頻電磁場(1),在非熔化極氬弧焊和等離子弧焊割時,常用高頻振蕩器引弧或穩弧,人體在高頻電磁場作用下,能吸收一定的輻射能量,產生生物效應(主要是熱效應)。,25,人體若長期接觸高頻電磁場能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神經衰弱。表現為全身不適、頭昏頭痛、疲乏無力、食欲不振、失眠及血壓偏低等癥狀。如長期接觸,則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高頻電會9、使焊工產生一定的麻電現象,這在高空作業是很危險的,所以高空處作業不準使用高頻振蕩器。,高頻電磁場(2),26,7錳中毒(1),錳中毒主要是由錳的化合物(二氧化錳及四氧化三錳)引起的。焊接作業時,呼吸道是肌體吸收錳的主要途徑。錳及其化合物主要作用于末梢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能引起嚴重的器質性病變。,27,錳中毒起病緩慢,發病工齡一般為2年以上,慢性中毒是焊接作業職業性錳中毒的主要類型。錳中毒早期表現為疲勞、頭痛、頭暈、瞌睡、記憶差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舌、眼瞼和手指細微震顫,轉身、下蹲困難等。作業場所空氣中錳濃度國家衛生標準為0.2mg/m3。,錳中毒(2),28,在焊接、切割過程中會產生各10、種有害氣體,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氟化氫等。1)臭氧 2)氮氧化物 3)一氧化碳 4)氟化氫,在短波紫外線的激發下,空氣中的氧被大量破壞而產生臭氧是一種淡藍色的有毒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臭氧濃度與焊接材料、焊接規范、保護氣體等有關我國將臭氧濃度衛生標準規定為0.3mg/m3,由電弧高溫作用,引起空氣中氮氧分子離解,重新結合而形成的。明弧焊中常見的氮氧化物為二氧化氮,其次為一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屬于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氣體,但比臭氧的毒性小我國規定氮氧化物(換算為二氧化氮)的衛生標準為5mg/m3,各種明弧焊都有產生,但其中以二氧化碳保護焊產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溫分解產生)濃度最高一氧化碳11、為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窒息性氣體我國規定一氧化碳的衛生標準為30mg/m3,主要產生于堿性焊條電弧焊氟化氫為無色氣體,極易溶于水形成氫氟酸。二者的腐蝕性均強,毒性劇烈我國衛生標準規定為1mg/m3(換算成氟),還需指出,煙塵與有毒氣體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煙塵越多,電弧輻射越弱,有毒氣體濃度越低。反之亦然。,.有害氣體,()有害氣體的產生,29,()有害氣體的危害,危害:對人體的呼吸道及肺有強烈刺激作用。癥狀:引起支氣管炎,咳嗽,胸悶、食欲不振、全身疼痛等。,1)臭氧的危害,30,危害:對肺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急慢性中毒。慢性中毒的癥狀是:神經衰弱,如失眠、頭痛、食欲不振、體重下降。此外,還可12、以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及皮膚過敏和牙齒酸蝕癥等。重度中毒時,咳嗽加劇,可發生肺水腫,呼吸困難,虛脫等癥狀。,2)氮氧化物危害,31,危害:是一種窒息性氣體,一氧化碳進入人體,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碳氧血紅蛋白,減弱了血液攜氧的能力,使人體組織缺氧而壞死。癥狀:輕度時會應起頭痛、頭暈、面色蒼白、四肢無力、體重下降、全身不適等神經衰弱癥。嚴重時可窒息致死。但焊接時一般不會發生。,3)一氧化碳中毒,32,可產生眼鼻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癥狀,引起鼻腔和粘膜充血、干燥及鼻腔潰瘍,嚴重時可發生支氣管炎及肺炎。長期接觸可發生骨質硬化。,4)氟化氫中毒,33,焊接金屬煙塵中的氧化鐵、氧化錳微粒和氟化物等物質容易通過上呼吸13、道進入末梢細支氣管和肺泡,再進入體內,引起焊工金屬煙熱反應。其主要癥狀是工作后寒顫,繼之發燒、倦怠、口內金屬味、惡心、喉癢、呼吸困難、胸痛、食欲不振等。,5)金屬煙熱,34,預防中毒措施,(1)審核批準(2)安全隔絕(3)置換通風(4)安全分析(5)個人防護(6)專人監護(7)應急救援,焊接作業前根據工作的具體內容確定工作方案和安全措施,同時辦理審批手續(如動火審批、入罐作業審批等)。為保證安全措施得到落實,審批負責人要到現場檢查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入設備容器內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將作業場所與某些可能產生事故危險的因素嚴格隔離開。,化工設備容器內部往往殘存部分物料。對于一些有毒、特別是劇毒物14、質,即使殘留量很少,也可以致人死亡,如氰化氫。所以,進入設備容器內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先經過置換通風,并經取樣分析合格后,再開始施焊。,設備容器經清洗置換,并在作業前30min內取樣(有毒物質濃度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空氣中氧含量保證為19%22%)分析,合格后可以進行焊接作業。其后一般至少每隔2h分析一次。,進入設備容器內實施焊接作業,盡管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但仍會有一些不安全因素無法排除或難以預料,特別是有些搶修任務焊接時間緊,工作條件更差,因此,作業人員佩戴規定的防護用具是保護自身免遭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線。,焊接人員進入設備容器內作業,由于存在中毒、窒息等危險因素,加之聯系不便,人員進出困難15、,一旦造成事故不易被人發現。因此,需要設專人在容器外進行監護。,設備容器內,以及補焊輸送有毒物料管道等焊接作業情況復雜,各種意外事故隨時可能發生。所以要搞好應急救援措施,及時迅速準確地把受傷者從設備內或現場救出,并進行急救。,35,焊接與切割過程中,更容易發生火災,爆炸、觸電、中毒、墜落和窒息等事故,把這種環境下的焊接與切割作業稱為特殊環境中的焊接與切割作業。而這種作業稱為特殊環境。,二.特殊環境中的焊接與切割作業,36,1)燃燒 是一種同時放熱和發光的強烈氧化反應。燃燒的三個必要條件 可然物質 助燃物(氧或氧化劑)著火源,(1)燃燒與爆炸,1焊接與切割防火防爆,37,(2)燃燒的三種類型,116、)閃燃 指遇火能產生一閃即滅的燃燒現象,是一種瞬間現象。閃點是產生閃燃的最低溫度,是表示可燃液體性質的指標之一。2)自燃 指可燃物質在沒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因受熱或自身發熱積熱不散引起的燃燒。,38,3)著火 指可燃物質在空氣中與火源接觸,達到某一溫度時,開始產生有火焰的燃燒,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續燃燒的現象。燃點是一種物質燃燒時放出的燃燒熱,使該物質能蒸發出足夠的蒸氣來維持其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一切可燃液體的燃點都高于閃點。,39,1)醞釀期 可燃物在熱的作用下蒸發析出氣 體、冒煙、陰燃。2)發展期 火苗竄起,火勢迅速擴大。3)全盛期 火焰包圍整個可燃材料,可燃物全面著火,燃燒面積17、達到最大限度,放出強大的輻射熱,溫度升高,氣體對流加劇。4)衰滅期 可燃物質減少,火勢逐漸衰落,終止熄滅。,(3)火災過程特點(1),40,火災過程特點(2),焊接溫度高達6000以上,容易使焊件另一端接觸的可燃物著火。焊割作業點與起火部位不在一個立體層面,火災發生初期不易被發現。熔渣飛濺到到木材、棉紗頭等可燃物上,能陰燃蔓延,造成火災;焊機電源線操作中經常拖拽、磨損,造成絕緣老化損壞,發生短路引起周圍可燃物起火。,41,物質瞬間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并同時以機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氣體和能量的現象。物理和化學爆炸兩大類。物理爆炸 由物理變化引起的,爆炸前后物 質性質和化學成分均不改變。化學爆18、炸 物質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化學反應。,()爆炸,42,可然易爆物;可然易爆物與空氣混合并達到爆炸極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性混合物在火源的作用下。,()化學爆炸必需具備三個條件,43,()爆炸過程特點,1)可燃物與氧化劑的相互擴散,均勻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即開始燃燒爆炸。2)由于爆炸連續反應過程的發展,爆炸范圍擴大,爆炸威力升級。3)完成化學反應、爆炸,造成災害性破壞。,44,電流對人體的傷害有三種:(1)電擊(2)電傷(3)電磁場生理傷害,三.焊接與切割的安全生產,1電流對人體傷害(),45,電擊 電流通過人體,破壞心臟、肺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電傷 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和機械效19、應對人體傷害,主要指電弧燒傷、熔化金屬濺出燙傷。電磁場傷害 在高頻磁場作用下,人會出現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等神經系統癥狀。,電流對人體傷害(),46,1)危險溫度 電器設備過熱造成的因素 短路 超負荷 接觸電阻過大 其他原因 橡皮絕緣線 65 塑料絕緣線 70 2)電火花(工作火花;事故火花),電流熱效應的危險性,47,(1)流經人體的電流強度 外部電壓,人體電阻 人體電阻 1700 安全電壓 一般環境 36V電壓 潮濕環境 12V 水下 2.5V,影響電流對人體傷害程度的因素,48,(2)電流作用時間 電流流過人體的時間越長,電擊傷害程度越嚴重。(3)電流流經人體的途徑(4)電20、流頻率(工頻交流電最危險)(5)人體健康狀況,49,人體對電流大小的反映(),人體安全電流為7mA 以下:810mA 手擺脫電極已感到困難,有劇痛感(手指關節)。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動擺脫電極,呼吸困難。,50,5080mA 呼吸困難,心房開始震顫。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鐘后心臟開始麻痹、停止跳動。工頻 50 60HZ 對人體危害最大。人體電阻大約 10 100K。觸電后電阻呈下降趨勢。,人體對電流大小的反映(),51,影響觸電危險程度的因素,1.電流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工頻交流電)感知電流:指引起人體感覺但無危害生理反應的最小電流(1-5mA)。擺脫電流:指人體觸電后能自主擺脫電源而無病理性危害的最大電流(30mA)。致命電流:指在較短的時間內引起心室顫動而危及生命的最小電流(50mA)。,52,電流作用和時間,人體觸電,通過電流的時間越長,愈易造成心室顫動,生命危險性就愈大。觸電15min內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鐘內60%救生率。超過15分鐘希望甚微。,53,動火管理,加強對臨時焊割部位和場所的管理,堅持動火審批制度。堅持一級動火審批制度,二級動火審批制度,三級動火審批制度。做好相應的配合工作,確保其安全,為人民生命安全保駕護航。,54,謝 謝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