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采購和運輸及應急處置培訓課件(57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6802
2023-10-24
57頁
1.30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危險化學品作業人員運輸防護安全管理知識培訓課件
1、?;钒踩R培訓,提 綱,危險化學品分類及危險性危險化學品的貯存危險化學品的采購和運輸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置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技術說明廢棄危險化學品的處置,第一章 危險化學品分類及危險性,危險化學品是指物質本身具有某種危險特性,當受到摩擦、撞擊、振動、接觸熱源或火源、日光曝曬、遇水受潮和遇性能相抵觸物品等外界條件的作用,會導致燃燒、爆炸、中毒、灼傷及污染環境事故發生的化學品。一、危險化學品的類別 依據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 6944-2012)標準劃分為9類。第1類:爆炸品(如TNT即三硝基甲苯、火藥等)第2類:氣體(氫氣、一氧化碳等)第3類:易燃液體(乙醇、氯苯)第4類:易燃固體、易2、于自燃的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物質(紅磷、硫磺)第5類: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高錳酸鉀、過氧化氫)第6類:毒性物質和感染性物質(氰化物)第7類:放射性物質(鈾)第8類:腐蝕性物質(1.酸性腐蝕品;2.堿性腐蝕品;3.其它腐蝕品)第9類:雜項危險物和物品,包括危害環境物(磁性物品、電池組),危險化學品的標識,爆炸品 氣體 氧化性氣體 氧化性液體 氧化性固體,易燃氣體 金屬腐蝕物 急性毒性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毒性、腐蝕 放射性 環境危害,二、危險化學品的危險性1、爆炸品 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受摩擦、撞擊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間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壓力急驟上升,發生爆炸,對周圍3、環境造成破壞的物品。危險特性:爆炸性強;爆炸品都具有化學不穩定性,在一定外因的作用下,能以極快的速度發生猛烈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和熱量,使周圍的溫度迅速升高并產生巨大的壓力而引起爆炸。敏感度高;爆炸品對熱、火花、撞擊、摩擦、沖擊波等敏感,極易發生爆炸。,2、氣體 指壓縮、液化或加壓溶解的氣體。危險特性:本類物品當受熱、撞擊或強烈震動時,容器內壓力會急劇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導致氣瓶閥門松動漏氣,導致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分為三項:第一項:易燃氣體(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炔)第二項:非易燃無毒氣體(二氧化碳、氮氣、氬氣、氦氣)第三項:毒性氣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氣、氰4、化氫),3、易燃液體 指閉杯閃點等于或低于61 的液體、液體混合物或含有固體物質的液體。本類物質在常溫下易揮發,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液體按閃點分為三項 第一項 低閃點液體,指閉杯閃點低于-18的液體(汽油、乙醚、丙酮)第二項 中閃點液體,指閉杯閃點在-18至23的液體(乙醇、甲醇、)第三項 高閃點液體,指閉杯閃點在23至61的液體(石腦油、煤油、柴油),易燃液體的危險特性高度易燃易爆性(低沸點、低閃點;著火能量?。黄湔魵庖话惚瓤諝庵兀追e聚不散,與空氣混合,遇火即爆炸);高度流動性和熱脹性;與氧化劑及氧化性酸類(如濃硝酸)反應劇烈;大多數易燃液體的揮發蒸氣都有一定毒性。,常5、見易燃、可燃?;返拈W點,什么是閃點?閃點是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施用某種點火源造成液體汽化而著火的最低溫度。閃點是易燃可燃液體火災危險性的一項重要參數,在消防工作中有著重要意義;閃點是可燃液體生產、儲存場所火災危險性分類的重要依據。什么是燃點?物質的燃點是指將物質在空氣中加熱時,開始并繼續燃燒的最低溫度。,4、易燃固體、易于自燃的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物質 危險特性:固體物受熱、摩擦、沖擊或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劇烈化學反應,能引起燃燒,其粉塵更有爆炸性,本類物品易引起和促成火災。按其燃燒特性分為三項 第一項 易燃固體(石蠟、塑料制品)第二項 易于自燃的物質(煤、木材)第三項 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物質(6、碳化鈣),易燃固體 指燃點低(低于400),對熱、撞擊、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燃燒迅速,并可散發出有毒煙霧或有毒氣體的固體。易于自燃的物質 指燃點低(自燃點低于200),在空氣中易發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而自行燃燒的物品。按自燃的難易度和危險性,自燃物品分為兩級。一級自燃物品:在空氣中劇烈氧化,引起自燃或達到燃燒點能迅速燃燒的物品。二級自燃物品:在空氣中緩慢氧化而能引起燃燒的物品。,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物質 指遇水或受潮時發生劇烈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易燃氣體和熱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著火爆炸。遇酸和氧化劑時反應更劇烈,極易燃燒和爆炸。遇濕易燃物品分為兩級:一級遇濕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時發7、生劇烈反應,產生氫氣或其它易燃氣體引起燃燒的物品。二級遇濕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時發生緩慢反應,產生可燃氣體而引起燃燒的物品。,5、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 氧化劑是指處于高氧化狀態,具有強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熱量,能導致可燃物的燃燒。有機過氧化物是指分子組成中含有過氧劑的有機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極易分解,對熱或摩擦極為敏感。有機過氧化物均為一級危險品。危險特性 具有強烈的氧化性,在不同條件下,遇酸、堿、受熱、受潮或接觸有機物、還原劑即能分解出氧,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引起燃燒,其中有機過氧化物具有易燃甚至爆炸的危險性。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強氧化性,反應力強,危險性極強,需單獨存放,嚴禁與其它8、危險品、有機物、可燃物混存混裝。,6、毒害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是指進入肌體后累積達一定的量,能與體液和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學變化,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多數有毒品遇酸、受熱分解出有毒氣體或煙霧。其中有機有毒品具有可燃性,遇明火、熱源與氧化劑會著火爆炸,同時放出有毒氣體。液體有毒品還易于揮發、滲漏,污染環境。,7、放射性物質 放射性物品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活度和比活度均高于國家規定的豁免值的物品。8、腐蝕性物質 腐蝕品是指能灼傷人體組織并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腐蝕品按化學性質分為3項 第一項 酸性腐蝕品(硫酸、鹽酸等9、)第二項 堿性腐蝕品(氫氧化鈉、乙醇鈉等)第三項 其它腐蝕品(漂白水、甲醛、氯化銅、氯化 鋅等)9、雜項危險物和物品,包括危害環境物 指存在危險但不能滿足其它類別定義的物質和物品。,第二章 危險化學品的儲存,一、危險化學品的儲存方式1、隔離儲存: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區域內,不同的物料之間分開一定距離,非禁忌物料間用通道保持空間的儲存方式。2、隔開儲存: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區域內,用隔板或墻,將其與禁忌物料分離開的儲存方式。3、分離儲存:在不同的建筑物或遠離所有建筑的外部區域內的儲存方式。禁忌物料: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化學物料。,二、危險化學品儲存的基本要求1、必須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10、規定。2、必須儲存在專門的化學品倉庫中。3、化學危險品露天堆放,應符合放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級易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劇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4、?;穫}庫必須配備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應設專人管理,管理人員應配備可靠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品。5、儲存的化學品應有明顯的標志6、危險品不得與禁忌物料混合儲存。7、?;穫}庫內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三、儲存場所的要求1、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其耐火等級、層數、占地面積、安全疏散和防火間距,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2、化學危險品儲存區域或建筑物內輸配電線路、燈具、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都應符合安全要求。3、儲存易燃、11、易爆化學品的建筑,必須安裝避雷設備。4、儲存場所必須安裝通風設備,并注意設備的防護措施。5、通風系統應設有接地裝置。,四、儲存安排及貯存量表,五、儲存安排及儲存量限制遇火、遇熱、遇潮能引起燃燒、爆炸或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危險品不得露天或在潮濕、積水的建筑物中儲存。受日光照射能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燃燒、爆炸、分解、化合或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危險品應儲存在一級建筑物中,其包裝應采取避光措施。爆炸物品不準和其他類物品同貯,必須單獨隔離限量儲存。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必須與爆炸物品、氧化劑、易燃物品、自然物品、腐蝕品隔離儲存。易燃氣體不得與助燃氣體、劇毒氣體同儲;氧氣不得與油脂混合儲存,盛裝液化氣12、體的容器屬壓力容器的,必須有壓力表、安全閥、緊急切斷裝置,并定期檢查,不得超裝。易燃液體、遇濕易燃物品、易燃固體不得與氧化劑混合儲存,具有還原性的氧化劑應單獨存放。有毒物品應儲存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場所,不得露天存放,不得接近酸類物質。腐蝕性物品,包裝必須嚴密,不允許泄漏,嚴禁與液化氣體和其他物品共存。,六、危險化學品的養護化學危險品入庫時,應嚴格檢驗物品質量、數量、包裝情況、有無泄漏?;瘜W危險品入庫后應采取適當的養護措施,在儲存期內,定期檢查,發現其品質變化、包裝破損、滲漏、穩定劑短缺等,應及時處理。庫房溫度、濕度應嚴格控制,經常檢查,發現變化及時調整。,七、化學危險品出入庫管理,儲存化學危13、險品的倉庫,必須建立嚴格的出入庫管理制度?;瘜W品出入庫前均應進行檢查驗收、登記、驗收內容包括:數量、包裝、危險標志。經核對后方可入庫、出庫,當物品性質未弄清時不得入庫。進入化學危險品儲存區域的人員、機動車輛和作業車輛,必須采取防火措施。裝卸、搬運化學危險品時應按有關規定進行,做到輕裝、輕卸。嚴禁摔、碰、撞擊、拖拉、傾倒和滾動。裝卸對人身有毒害及腐蝕性的物品時,操作人員應根據危險性,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不得用同一量車運輸互為禁忌的物料。修補、換裝、清掃、裝卸易燃、易爆物料時,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銅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八、消防措施根據危險品特性和倉庫條件,必須配置相應的消防設備、設施和滅火藥劑。14、儲存化學危險品建筑物內應根據倉庫條件安裝自動監測和火災報警系統。,第三章 危險化學品的采購和運輸,一、危險化學品的采購規程(一)危險品采購前,首先必須查驗、確認供貨單位的生產許可證、危險品生產或經營許可證和包裝、容器的生產許可證,核對所采購產品是否在證照規定的范圍之內。(二)索取供應商的資質證明(蓋公章的營業執照、危險品生產或經營許可證等)并按要求分類歸檔備查。(三)危險品采購時,應當告知供方本公司對所采購商品的相關要求:包裝要求(符合安全儲運而且外包裝標志清晰規范),隨貨同行的相關資料-安全技術說明書、商品檢驗報告和送貨(委托運輸)單位、車輛、人員的危險品運輸資質證明。(四)嚴禁向沒有危險品15、生產或經營資質的單位采購危險化學品。,二、危險化學品的運輸(一)?;愤\輸車輛及人員資質要求1、運輸車輛所在運輸企業的資質,具備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經營許可證。2、運輸車輛的資質,具備:機動車輛行駛證;與核準經營范圍相一致的道路運輸證;運輸車輛及罐體與行駛證照片一致;道路運輸證核定載質量與行駛證標注的載質量一致;移動式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證(承壓罐車)最大充裝量應不大于行駛證核定載質量。3、駕駛員和押運員的資質,具備:駕駛員駕駛證、營業性道路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押運員道路危險貨物運輸操作證。,(二)危險化學品安全運輸要求1、爆炸品的運輸 運輸時須經公安部門批準,按規定的行車時間和路線憑準運證方可起運16、。起運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裝車高度不可超過欄板,不得與酸、堿、氧化劑、易燃物等其它危險物品混裝,車速應加以控制,避免顛簸、震蕩。搬運和裝卸爆炸品時,必須輕裝輕卸,嚴禁摔、滾、翻、拋以及拖、拉、摩擦、撞擊,以防引起爆炸。,2、氣體的運輸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應平放,并應將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裝卸時必須輕裝輕卸,嚴禁碰撞、拋擲、溜坡或橫倒在地上滾動等,不可把鋼瓶閥對準人身,注意防止鋼瓶安全帽脫落。裝卸氧氣鋼瓶時,工作服和裝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在儲運鋼瓶時應檢查:鋼瓶上的漆色及標志與各種單據上的品名是否相符,包裝、標17、志、防震膠圈是否齊備,鋼瓶上的鋼印是否在有效期內。安全帽是否完整、擰緊,瓶壁是否有腐蝕、損壞、結疤、凹陷、鼓泡和傷痕等。耳聽鋼瓶是否有“絲絲”漏氣聲。憑嗅覺檢測現場是否有強烈刺激性臭味或異味。,3、易燃液體的運輸 裝卸和搬運易燃液體時,要輕拿輕放,嚴禁滾動、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作業時禁止使用易發生火花的鐵制工具及穿帶鐵定的鞋。夏天最好在早晚進出庫和運輸,在運輸、灌裝時要有良好的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裝卸時應安排在最后裝、最先卸。,4、易燃固體、易于自燃的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物質的運輸 搬運易燃固體時應輕裝輕卸,防止拖、拉、摔、撞,保持包裝完好。運輸自燃物品時應按各品種的性質區別對待18、。搬運自燃物品時應輕裝輕卸,不得撞擊、翻滾、傾倒,防止包裝容器損壞。嚴禁與其它危險化學品混儲混運。運輸遇濕易燃物品的車輛必須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設施。裝卸搬運時應輕裝輕卸,不得翻滾、撞擊、摩擦、傾倒。雨雪天如無防雨設備不準操作。不得與消防方法相抵觸的物品同庫存放,同車運輸。,5、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的運輸 運輸時應單獨裝運,不得與酸類、易燃物品、自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有機物、還原劑等同車混裝。儲運過程中,裝卸和搬運應輕拿輕放,不得摔擲、滾動,力求避免摩擦、撞擊,防止引起爆炸。對氯酸鹽、有機過氧化物等更應特別注意。運輸車輛裝卸前后及倉庫儲存前后,均應徹底清掃、清洗。嚴防混入有機物、易燃物等19、雜質。,6、毒性物質和感染性物質的運輸 運輸有物質,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凡包裝破損的不予運輸。嚴禁將有毒性物質與食品或食品添加劑混運。搬運有毒性物質應輕裝輕卸,嚴禁摔碰、翻滾,防止包裝容器破損,并禁止肩扛、背負。作業人員應穿戴防護服、口罩、手套(禁止徒手接觸有毒品),必要時戴防毒面具,操作中嚴禁飲食、吸煙,作業后應洗澡、更衣。裝運過有毒性物質的車輛必須徹底清洗、消毒,否則不得裝運其它物品。,7、放射性物質的運輸 應由檢查單位檢查劑量后開具“放射性物品劑量檢查證書”,根據放射劑量率決定運輸辦法。車皮掛運時,禁止溜放。車輛運轉完畢應經過徹底清掃。運輸前如檢查出包裝損壞,不予運輸。必要時20、可派專人押車。,8、腐蝕性物質的運輸 腐蝕品運輸中應特別注意防止酸類與氰化物、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等混運。裝卸搬運時,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用品,作業時輕拿輕放,禁止肩扛、背負、翻滾、碰撞、拖拉。在裝卸現場應備有救護物品和藥水,如清水、蘇打水和稀硼酸水等,以備急需。,第四章 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置,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過程一般包括報警、緊急疏散、現場急救、溢出或泄漏處理和火災控制幾方面。事故報警及時與正確時實施應急救援是關鍵。,一、報警,報警內容:-報警電話“8071119”-事故時間、地點及單位;-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事故性質(外溢、爆炸、火災);-危險程度及有無人員傷亡;-報警人姓名及聯系21、電話;,建立警戒區域 事故發生后,應根據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熱所涉及到的范圍建立警戒區,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管制。應注意以下幾點: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志并有專人警戒。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泄漏溢出的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應嚴禁火種。,二、緊急疏散,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注意事項:如事故物質有毒時,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不要在低洼處滯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化學灼傷、燒傷、凍傷22、等。必須對受傷員人進行緊急救護,減少傷害。對受到化學傷害的人員進行急救時,幾項首先要做的緊急處理是:置神志不清的病員于側位,防止氣道梗阻,呼吸困難時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停止者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擠壓。,三、現場急救,急救處理程序化,可采取如下步驟:先除去傷病員污染衣物-然后沖洗-共性處理-個性處理-轉送醫院。處理污染物:要注意對傷員污染衣物的處理,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四、溢出或泄漏處理,危險化學品的泄漏,容易發生中毒或轉化為火災爆炸事故。因此泄漏處理要及時、得當,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要成功地控制化學品的泄漏,必須事先進行計劃,并且對化學品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特性有充分的了解23、。,泄漏事故控制一般分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處置兩部分。1、泄漏源控制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停止作業或通過采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方法。容器發生泄漏后,應采取措施修補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學品的進一步泄漏,對整個應急處理是非常關鍵的。,2、泄漏物處置,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時將現場泄漏物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地面上泄漏物處置主要有以下方法:筑堤堵截或者引流覆蓋低溫冷卻 吸收中和 固化法,五、火災控制,危險化學品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學品以及在不同情況下發生火災時,其撲救方法差異很大,若處置不當,不僅不能有效撲24、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由于化學品本身及其燃燒產物大多具有較強的毒害性和腐蝕性,極易造成人員中毒、灼傷。因此,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是一項極其重要又非常危險的工作?;瘜W品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其他人員不可盲目行動,要等消防隊到達后,介紹物料介質,配合撲救。必需時采取堵漏或隔離措施,預防次生災害擴大。,撲救化學品火災時,應注意以下事項:滅火人員不應單獨滅火;出口應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滅火時還應考慮人員的安全。,第五章 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技術說明,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是一份關于危險化學品燃爆、毒性和環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露應急處置、主要理化參數、法律法規等方面信息25、的綜合性文件。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國際上稱作化學品安全信息卡,簡稱MSDS或CSDS。,一、化學危險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的作用是化學品安全生產、安全流通、安全使用的指導性文件;是應急作業人員進行應急作業時的技術指南;為制訂危險化學品安全操作規程提供技術信息;是企業進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二、安全技術說明書的內容,MSDS由以下四部分構成:在緊急事態下首先需要知道是什么物質,有什么危害?(第1、2、3部分)危險情形已經發生,我們應該怎么做?(第4、5、6部分)如何預防和控制危險發生?(第7、8、9、10部分)其它一些關于危險化學品安全的主要信息。(第11、12、13、14、15、16部分),安全技26、術說明書內容,MSDS,1.化學品及企業標識,2.危險性概述,3.成分/組成信息,4.急救措施,5.消防措施,6.泄漏應急處理,7.操作處理與儲存,8.接觸控制和個體防護,9.理化特性,10.穩定性和反應性,11.毒理學信息,12.生態學信息,13.廢棄處置,14.運輸信息,15.法規信息,16.其他信息,第六章 廢棄危險化學品的回收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的處置指將廢棄危險化學品焚燒和用其他改變其物理、化學、生物特性的方法,達到減少已產生的廢物數量、縮小固體廢物體積、減少或消除其危險成分的活動,或者將廢棄危險物最終置于符合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場所或者設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動。危險化學品處置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應依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危險化學品廢棄物仍然具有危險特性,在處置危險化學品時,一定要按規定處理。1、危險化學品廢棄物要交由具有資質的專門機構進行處理;2、要按照危險化學品特性,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處理廢棄物品,不得任意拋棄、污染環境;3、危險化學品包裝容器泄漏或滲漏,應迅速移至安全區域;4、防止在危險化學品貯存區域內堆積可燃廢棄物品。,安全生產警鐘長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