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氧安全知識及事故應急處理培訓課件(17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6985
2023-10-25
17頁
1.51MB
1、,液態氧安全知識培訓,目錄,一、前言二、液氧的理化性質及危害因素三、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四、事故應急處理辦法五、安全防護措施六、結束語,氧具有廣泛的工業和醫學用途。工業上制造液氧的方法是對液態空氣進行分餾。液氧的總膨脹比高達860:1,因為這個優點它在現代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和軍事方面。由于它的低溫特性,液氧會使其接觸的物質變得非常脆。液氧也是非常強的氧化劑:有機物在液氧中劇烈燃燒。一些物質若被長時間浸入液氧可能會發生爆炸,包括瀝青。,一、前言,二、液氧的理化性質及危害因素,氣態氧由液態氧經汽化而成,液態氧化學符號為O2,呈淺藍色,沸點為-183,冷卻到-218.8成為雪花狀的淡藍色固體,液氧的2、密度(在沸點時)為1.14g/cm3。液氧還有一個有趣的性質是可以被磁鐵所吸引!,1、火災危險性液氧是不可燃的,但它能強烈地助燃,火災危險性為乙類。它和燃料接觸通常也不能自燃,如果兩種液體碰在一起,液氧將引起液體燃料的冷卻并凝固。凝固的燃料和液氧的混合物對撞擊是敏感的,在加壓情況下常常轉為爆炸。,二、液氧的理化性質及危害因素,2、爆炸危險性當液氧積存在封閉系統中,而又不能保溫,則可能發生壓力破壞,當溫度升高到-118.4而又不增加壓力,則液氧不能維持液體狀態,若泄壓不及時,也會導致物理爆炸。,二、液氧的理化性質及危害因素,三、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1、槽車必須持有相關證件,并持有銷售部門開具的憑3、證,方可進入充裝場所進行充裝。2、操作人員應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佩戴還防護用具。3、充裝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在現場,防止低溫液體外溢或軟管脫落。4、充裝結束后,關閉排液閥和槽車上的閥門,打開殘液放空閥,排盡管路內的液體。確認輸液軟管內無殘存液體時,方可解卸下液軟管。5、低溫容器的充滿率不得大于95%。,四、事故應急處理辦法,一、嚴重泄露事故處理嚴重泄露事故是指設備發生大量泄露,隨時有爆炸和著火危險,但尚未著火。(一)消除附近火源1.熄滅明火.2.禁止使用爆炸電器;3.避免發生金屬撞擊,以免產生火花;4、緊急布置警戒區且區域應布置在下風方向,嚴禁將任何火源帶入。,四、事故應急處理辦法,(二)消除泄4、露1、如關閉閥門無效,則應盡快將罐車移走,防止造成損失;2、采用應急方法堵漏,如用特制的卡箍將泄露堵上也可用磁鐵快速堵漏,外邊進行加固。(三)嚴重泄露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通知公安消防部門并立即疏散警戒區內的有關人員(把槽車開往無人區,以防凍傷)。,四、事故應急處理辦法,二、著火爆炸事故的處理(一)如發生火災時,應迅速用滅火器立即消除明火(二)如火勢很大不可能在短時間撲滅時;1、控制著火范圍;2、查明泄露部位,采取堵漏措施3、對臨近儲罐進行噴淋冷卻,防止受熱升溫。(三)發生火災應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由安全負責人統一指揮,防止混亂,五、安全技術防護措施,一、防火、防爆措施1、防止易5、燃易爆系統形成 加強密閉,防止液氧泄漏;通風排氣,防止氧氣積存;清除周邊易燃物2、防止液氧氣化爆炸 安全附件(壓力表、安全閥、爆破片)要定期檢驗,確保工藝系統良好,不帶故障運行,一旦超壓,安全附件及時泄壓3、消除、控制引火源 應設有儲罐、管道靜電接地和防雷接地系統,使用場所應懸掛“嚴禁煙火”等明顯安全標識4、有效監控、及時處理實時監控,一旦泄露能早發現、早排除、早控制,二、人員凍傷的防治1.操作時應做到以下防護措施(1)手和腳的防護:佩戴石棉手套,寬松合適,一旦進入液氧能及時脫掉;穿皮革制成的高筒靴,褲腳應套在外面,并超過靴頂。(2)頭、面部身體的防護:最好的防護是戴防護鏡及面罩頭盔,若在敞開6、空間操作應圍上皮革做成的圍裙,五、安全技術防護措施,五、安全技術防護措施,二、人員凍傷的防治2、凍傷救治及時發現并將人員脫離液氧環境,關鍵是盡早施行快速復溫,把凍傷部位浸泡在42溫水中,若手套等防護用具脫不下來,則連帶一起浸泡,避免自融或低溫冷水中,以免失掉最佳時機,若出現水皰或血皰等嚴重后果,及時撥打120急救,送往醫院救治。,五、安全技術防護措施,三、氧中毒的防治不要在氧濃度超過40%的環境中工作,若情況危急,需要在高濃度氧環境中搶險作業時,應佩戴空氣呼吸器,有人中毒時,應及時發現,盡快讓病人脫離富氧區,放在通風環境好的地帶,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突然發生驚厥,嚴重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結束語,盡管液氧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可以通過科學地認識它的危險,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防護措施,加強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教育培訓,使人們正確的利用液氧和正確的操作液氧設備,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危險,避免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