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及事故處理培訓課件(79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7079
2023-10-25
79頁
523.54KB
1、1,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培訓,xx年1月,2,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第1部分 關于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第2部分 汽輪機的幾項重要試驗第3部分 工作中存在一部分問題第4部分 汽輪機監督工作統計表第5部分 反事故措施,3,第1部分 關于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1 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相關標準2 主要工作內容3 監督機構及職責分工4 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工作要求5 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工作內容,4,第1部分 關于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管理規定,5,關于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本規定由遼寧省電力技術監督檢測中心根據國家、行業的相關標準、法規、規程、導則和反事故措施等編制,由遼寧省電力行業協會組織有關會員單2、位討論、審核,由遼寧省經濟貿易委員會批準。本規定由遼寧省電力技術監督檢測中心負責解釋。,6,1 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相關標準,DL/T 6081996 300MW汽輪機運行導則1997年DL/T 8242002 汽輪機電液調節系統性能驗收導則2002年DL/T 1055-2007發電廠汽輪機、水輪機技術監督導則2007年國家電網公司生(2007)883號國家電網公司發電廠重大反事故措施2007年,7,主要工作,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是通過有關的運行監視、檢修驗收、安全檢查,安全試驗,定期工作、油質檢驗等進行綜合分析,實現對汽輪機設備的安全狀況進行評價。,8,監督機構及職責分工,各發電企業具體實施的分3、級監督管理體系。發電企業的主管單位、遼寧省電力技術監督檢測中心、發電企業的相應部門設監督專責人,組成技術監督網。監督網分三級,遼寧省電力技術監督檢測中心、發電企業的主管單位為一級,基層企業為一級,各基層企業的分廠、車間為一級,9,監督機構及職責分工,發電企業的主管單位職責遼寧省電力技術監督檢測中心職責發電企業技術監督職責,10,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工作要求,各單位應配備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負責人,在總工程師和本部門主管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負責人應由具有知識面寬、專業水平較高并具有一定分析能力和認真負責的技術人員擔任,監督負責人應設在生產主管部門。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和部頒的有關規程、標4、準、導則以及反事故措施等。,11,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工作內容,汽輪機等級檢修工作技術監督項目 汽輪機運行中安全技術監督定期工作項目 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管理工作內容 運行機組的運行數據及試驗項目完成情況,每月上報一次;檢修機組的檢修情況修后一個月內上報。上報到遼寧省電力技術監督檢測中心,12,第2部分 汽輪機的幾項重要內容,1 汽輪機調節系統的重要試驗2 汽輪機試驗要求3 汽輪機定期工作4 汽輪機振動,13,汽輪機調節系統的重要試驗,靜態試驗 動態實驗,14,靜態試驗,轉速不等率,15,靜態試驗,系統遲緩率,16,汽輪機靜態特性,轉速不等率 應連續可調 一般為3-6%遲緩率,17,汽輪機汽門關閉5、時間測試,ETS動作OPC動作兩項測試,18,甩負荷試驗,汽輪機在帶負荷狀態下,通過切斷發電機出口開關,甩掉機組所帶負荷后,維持機組的空載運行(3000r/min),19,甩負荷試驗,20,汽輪機試驗要求,DL/T609-1996 300MW汽輪機級運行導則,21,汽輪機試驗要求,22,汽輪機超速試驗要求,23,汽輪機超速試驗要求,24,汽門嚴密性試驗,式中:,-允許轉速;,-,試驗時主蒸汽、再熱蒸汽壓力;,25,汽輪機定期工作,26,汽輪機振動,GB/T 11348.2-1997旋轉機械轉軸競相振動的測量和評定,27,汽輪機振動,28,管理方面2 生產技術方面,第3部分 工作中存在一部分問題6、,29,管理方面,技術監督資料管理混亂 標準不全資料不全設備臺賬不全 報表不及時:,30,生產技術方面,高、中壓主、調速汽門活動試驗:汽門嚴密性試驗:汽門關閉時間問題:抽汽逆止門的試驗:供熱機組在冬季供暖期間的超速試驗問題:電調系統的全功能仿真:高加、除氧器安全門定期排放試驗:備用電動給水泵定期試轉:超速試驗:AST電磁閥組通道活動試驗:主油箱事故放油門問題:甩負荷試驗:,31,第4部分 汽輪機監督工作統計表,附表A 汽輪機監督管理工作統計表(年終自查上報)附錄B 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運行數據月統計表(每月上報)附錄C 定期工作記錄統計表(每月上報)附錄D 汽輪機檢修安全技術監督報表(修后一個月7、上報),32,附表E 汽輪機技術監督考評表,汽輪機安全技術監督管理(300)專業技術工作(500),33,技術監督檢查反饋表,一以往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二此次檢查發現的新問題 需告警項目,34,國家電網公司發電廠重大反事故措施,汽機部分,35,防止汽輪機組軸系斷裂事故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事故防止汽輪機軸瓦損壞事故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汽輪機油系統防火,36,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1機組各種機械超速和電超速保護等具有限制超速功能的安全自動裝置均應正常投入,不能可靠投人時禁止機組啟動和運行。92當機組轉速表等重要運行監視表計顯示不正確或失效,嚴禁機組啟動。機組運行中失去有效的轉速監視手段必須立即停止運8、行。,37,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3汽輪發電機組的測速裝置必須分別獨立安裝于軸系的不同轉子段,并同時獨立顯示機組轉速。機頭必須安裝一套就地轉速表,用于保護、控制的測速系統應實現“三取二”邏輯方式。,38,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4抽汽機組必須設置快速關閉的抽汽截止門,可調整抽汽截止門和抽汽逆止門應盡量靠近機組抽汽口。快控抽汽閥門的關閉速度應與機組調速汽門關閉速度相協調,不宜先于調速汽門關閉。,39,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5數字式電液控制系統(DEH)應具有完善的機組啟動邏輯和嚴格的限電啟動條件,以及可全部、部分關閉的汽門活動試驗功能。,40,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6在機組大聯鎖保護中,汽9、輪機跳閘必須通過程序逆功率保護聯跳發電機,禁止直接聯跳。在任何情況下,逆功率保護不應影響手動解列機組。,41,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7加強汽輪機油和抗燃油使用管理,防止不同油品或其他化學品混入。定期檢查抗燃油的酸值、顆粒度等理化指標,避免造成電液伺服閥損壞導致調節失靈。嚴禁在油質及清潔度不合格的情況下啟動機組。98強化新投用DEH系統油質檢驗監督工作,抗燃油系統的凈化和再生裝置在半年內應連續投運。,42,43,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9機組實施A級檢修或影響調速系統性能指標的檢修工作后,必須進行汽輪機調節系統靜止試驗或仿真試驗,確認調節系統工作正常,各項性能指標合格。機組冷態啟動前,應對調節10、系統各部套進行全面檢查,嚴禁在調節部套存在卡澀、調節系統工作不正常的情況下啟動。,44,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10機組熱控保護系統不滿足機組啟動條件時,嚴禁修改控制邏輯強制機組啟動。911機組發生故障跳閘,必須在查明原因并消除故障以后方可啟動,禁止強行掛閘。,45,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12運行機組正常停機打閘后,必須首先確認機組有功功率降到零,再將發電機與系統解列,或者采用逆功率保護動作解列。除發電機故障和進行機組甩負荷試驗外,禁止發電機帶負荷與系統解列。913機組新投產或汽輪機調節系統進行重大改造后,必須進行甩負荷試驗。已經投產但尚未做甩負荷試驗的機組,應盡快創造條件進行甩負荷試驗。,11、46,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14嚴格按照汽輪機調節控制系統試驗導則(DLT7ll-l999)和汽輪機電液調節系統性能驗收導則(DLT8242002)的規定要求,定期進行危急保安器試驗、電超速試驗、電超速在線模擬試驗、汽門嚴密性試驗、門桿活動試驗、汽門關閉時間測試、抽汽逆止門關閉時間測試以及其它與遮斷保護有關的在線試驗,及時發現和消除設備缺陷,嚴禁設備帶病運行。,47,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16 危急保安器動作轉速一般為額定轉速的111士1,200W機組為109土m,制造廠有明文規定的按廠家標準執行。915機組進行超速試驗時,在滿足試驗條件的基礎上主蒸汽和再熱蒸汽壓力應盡量取規程中的下限。汽12、輪機任何一道進汽閥門存在嚴重泄漏缺陷時,禁止進行超速試驗。,48,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17電液伺服閥(包括各類型電液轉換器)的性能必須符合規定要求,否則不得投人運行。運行中嚴密監視電液伺服閥的工作狀態,應不卡澀、不泄漏和系統穩定。A級檢修中要進行檢測及維護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備用伺服閥應按照制造廠的要求條件妥善保管。,49,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18主油泵軸與汽輪機主軸通過齒型聯軸器或類似聯軸器連接的機組,應定期檢查聯軸器的潤滑和磨損情況,以及兩軸中心標高和左右偏差情況,應嚴格按制造廠規定的要求安裝,不得有卡澀引起軸向力的傳遞。,50,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19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13、和檢修操作規程要求,進行調節、保安系統檢修工作,防止各有關部套(包括伺服間及各類型電液轉換器、門桿和操縱裝置等)卡澀引起調節、保安功能失常。調節、保安系統進行在線試驗和檢修,必須做好事故防范措施。,51,防止汽輪機組超速事故,920機組調節系統實施重大改造,必須在確保系統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進行全面充分論證。在DEH系統改造方案的確定及功能設計中,汽機專業人員必須參與。,52,防止汽輪機組軸系斷裂事故,1011建立和完善轉子技術檔案,包括轉子原始資料、歷次轉子檢查資料、機組主要運行數據及相關事故檔案,為分析研究轉子工況、制訂有針對性的事故預防措施創造條件。,53,防止汽輪機組軸系斷裂事故,10114、2機組運行期間,主輔設備超速、振動等保護裝置必須正常投入。1013嚴格執行超速試驗規程,機組冷態啟動帶25額定負荷,運行3小時4小時(或按制造廠規定)后立即進行超速試驗。104防止發電機非同期并網及發電機非全相運行。,54,防止汽輪機組軸系斷裂事故,105新機組投產前和機組A、B級檢修中,必須檢查平衡塊固定螺絲、風扇葉固定螺絲、走子鐵心支架螺絲、各軸承和軸承座螺絲的緊固情況,保證各聯軸器的緊固和配合間隙完好,防松措施完善可靠。,55,防止汽輪機組軸系斷裂事故,1016運行時間達到川萬小時以上的機組,每次A級檢修應對轉子外部進行探傷檢查。對于運行時間超過15年、壽命超過設計使用壽命的轉子,低壓焊15、接轉子,調峰起停頻繁機組的轉子,應適當縮短檢查周期。1017應重視開展汽輪機、發電機轉子中心孔探傷檢查工作。新建機組制 造廠應提供完整的中心孔探傷檢驗報告,否則應在投產前進行無損探傷檢查。制造廠未提供檢驗報告且投產前未檢查的在運機組,應在最近一次A級檢修中進行探傷檢查。運行時間達到10萬小時的機組,應對中心孔進行復查。如機組出現可能危急轉子壽命的非正常運行工況,應做好進行中心孔探傷檢查的措施。1018在對轉子進行轉子外表面的高應力部位表面探傷檢查和金相、硬度的抽查時,檢查部位應不影響轉子的安全性能。,56,防止汽輪機組軸系斷裂事故,1019機組投產前應對焊接隔板的主焊縫進行全面檢查。A級檢修中16、應對隔板變形情況進行檢查,其最大累計變形量不得超過軸向間隙的13。,57,防止汽輪機組軸系斷裂事故,10110機組調速系統的調節性必須符合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特別是避免并網狀態下負荷及調速汽門大幅度擺動。調速汽門發生大幅度擺動,必須及時采取措施,消除擺動。10111發電機外部故障不聯跳汽輪機的機組,高、中壓調速汽門均應具備連續調節功能,機組甩負荷時中壓調速汽門應能夠連續控制中壓缸進汽量。,58,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l加強汽輪機基礎數據與運行數據積累,包括轉子(大軸)各主要監測部位的晃動值、通流部分軸向間隙和徑向間隙、機組各種狀態下的典型啟動曲線和停機曲線、機組起停全過程主要參數及相關設備17、溫度、油壓、電流數據。1022汽輪機系統改造后必須以書面形式通知有關生產人員,并盡快修改相應系統圖及運行規程。在此運行規程修改之前,如實施運行規程未作具體規定的重要運行操作或試驗,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經本單位生產(技術)負責人批準后執行。,59,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3機組啟動前應嚴格按照運行規程檢查汽輪機各項啟動條件,確認主機各重要表計指示正確;汽缸溫差滿足要求;回熱系統各加熱器水位指示正常,機組各位置疏水系統工作正常;大軸晃動值不超過制造廠規定值。1024機組啟動中應嚴格控制汽封蒸汽溫度,防止汽封系統積水或汽封蒸汽溫度與軸頸溫差過大。機組熱態啟動應根據缸溫選擇匹配的軸封汽源,并確保軸18、封系統疏水正常,在汽封蒸汽溫度滿足與轉子溫度過熱度匹配要求且盤車裝置運行正常后,先向軸封供汽,后抽真空。機組停機后,凝汽器真空到零,方可停止軸封供汽。,60,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5機組啟動前轉子連續盤車時間不得少于24小時,轉子大軸晃動值不超過制造廠規定值,且與原始值相比矢量變化值不大于002毫米。,61,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6機組熱態啟動前應檢查停機記錄,并與正常停機記錄進行比較,發現異常應認真分析,查明原因,及時采取處理措施。1027機組啟動中應注意主蒸汽溫度與高壓缸最高金屬溫度的匹配,保證蒸汽過熱度,控制主蒸汽與再熱蒸汽左右兩側的溫差。汽缸主要金屬溫度測點應工作正常,個別測點19、不準確須經本單位生產(技術)負責人批準認可,并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62,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8機組疏水系統投入時,應嚴格監控疏水系統各容器水位,注意保持凝汽器水位低于流水聯箱標高。供汽管道應充分暖管、疏水。1029機組啟動或低負荷運行期間,不得投入再熱蒸汽減溫器噴水。發生鍋爐熄火或機組甩負荷時,應及時切斷減溫水。任何情況下,高旁減溫水的設定值應保證高旁后的蒸汽有足夠的過熱度。,63,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10機組停機時應記錄轉子各瓦情走過程中參數曲線,并與歷史記錄進行比對,發現異常認真分析原因,及時采取處理措施。10211停機后應立即投入盤車。當盤車電流大于正常值、擺動較大或盤車有20、異音時,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當發生嚴重動靜摩擦不能投入連續盤車時,應做好轉子停止盤車時的位置標記和時間記錄,關閉汽缸所有疏水,控制上、下缸溫差,在汽機前箱處安裝千分表監視轉子彎曲度,定期手動盤車180”,確認摩擦消除后投入連續盤車。,64,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12停機后因盤車裝置故障暫時停止盤車時,應參照 92 11的要求,迅速關閉汽缸所有流水,控制上、下缸溫差,監視轉子彎曲度變化并做好轉子位置標記和記錄。根據轉子溫度和彎曲情況,可試驗采用手動定時盤車舊”,待盤車正常、彎曲恢復后及時投入連續盤車,禁止強行盤車。,65,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13機組停機后,應加強監控凝汽器、高壓加熱器21、低壓加熱器和除氧器水位,防止發生滿水進入汽輪機。10214鍋爐水壓試驗與汽機調速系統靜態試驗不得同時進行。當汽輪機處干熱狀態下,禁止對鍋爐進行打水壓試驗。102歷當機組停機但給水泵仍運行時,應特別注意防止高旁減溫水泄漏并經過高排返回高壓缸。,66,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16機組在啟動或運行中,發生下列情況應立即打閘停機:102161機組啟動過程中,在中速暖機之前,軸承振動超過 0.03毫米,相對軸振超過0.10毫米。102162機組啟動過程中,通過臨界轉速時,軸承振動超過 0 10毫米或 相對軸振動超過0254毫米。,67,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163機組運行中,軸承振動突然增加22、 005毫米或相對軸振動超過大于0254毫米。102164高壓外缸上、下缸溫差超過50C,高壓內缸上、下缸溫差超過30C102165機組正常運行時,主、再熱蒸汽溫度在10分鐘內突然下降50C。,68,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17疏水系統應完善保證疏水暢通的技術措施。疏水聯箱標高應高于凝汽器熱水井最高點標高。疏水聯箱或擴容器應保證在各疏水門全開情況下,其內部壓力低于各疏水管內的最低壓力。疏水系統中不應存在積存疏水的死點,疏水系統最低點應加裝自動疏水器。防腐蝕汽管直徑應不小于中76毫米。10218減溫水管路閥門應關閉嚴密,自動裝置可靠,并應裝設截止門。門桿漏汽至除氧器之間的管路應裝設逆止門和截止23、門。10219高、低壓加熱器應裝設緊急疏水閥,并具有根據疏水水位自動開啟及遠方操作功能。高壓加熱器水位保護應試驗良好,并在高壓加熱器通水前投入。,69,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10220汽封溫度測點應遠離噴水減溫裝置并靠近軸封,確保能夠正確反映軸封供汽溫度。10221定期對機組監測儀表進行校驗,確保儀表準確完好。大軸彎曲表振動表和汽缸金屬溫度表應納入熱工計量儀表和裝置檢定統計考核。10222高壓缸排汽管道應安裝疏水罐報警控制系統,并定期進行檢查試驗,確保工作正常。,70,防止汽輪機軸瓦損壞,1031汽輪機輔助油泵及其啟動裝置應按照規程要求定期進行實驗。機組啟動前應進行輔助油泵全容量啟動、聯鎖試驗,24、輔助油泵必須處于聯鎖狀態。沖轉前應就地檢查各瓦回油正常,油壓、油溫正常。停機前進行輔助油泵啟動試驗,確認油泵處于良好狀態。,71,防止汽輪機軸瓦損壞,1032注意防止組合油箱內交直流備用油泵窩空氣,確保起泵后能立即起壓供油。如交直流備用油泵存在窩空氣現象時,應采取措施排除空氣或定期開啟備用油泵,使其處于良好備用狀態。1033油系統中的冷油器、油泵、濾網等進行切換操作時,應嚴格按照操作票的步驟緩慢操作,注意放盡投入設備內的空氣,操作中應嚴密監視潤滑油壓變化,防止切換操作過程中斷油。停用調速油泵前,應確認主油泵逆止門己開啟(調速油泵電流下降),主油泵工作正常后方可停調速油泵。,72,防止汽輪機軸瓦25、損壞,1034運行中應加強汽輪機油溫控制,嚴禁超溫運行。停機惰走中應逐漸降低油溫,盤車中油溫不宜超過35。1035機組啟動過程停頂軸油泵的轉速以及停機過程起頂軸油泵的轉速均不得低于制造廠規定值。1036運行中如發生可能引起軸瓦損壞(如瓦溫異常升高、劇烈振動、水沖擊、瞬時斷油等)的異常情況,必須確認軸瓦未損壞之后方可重新啟動。,73,防止汽輪機軸瓦損壞,1037加強油系統油質檢測,根據LTSA汽輪機油(GBlll201989)的有關規定要求,對油質(合新油)進行化驗。油質劣化迅速時,應縮短化驗周期,并及時處理。在油質及清潔度超標的情況下,嚴禁機組啟動。運行中油抗氧化劑含量低于0 15或銹蝕試驗不26、合格時,應按規定補加。1038汽機油系統安裝檢修中,應徹底清理油系統雜物,防止遺留雜物堵塞管道。開口處必須包扎嚴密,法蘭墊圈孔徑應略大于管徑,加裝臨時濾網或培頭應留有標識和記錄。油系統管口封堵、開封必須做好文字記錄。,74,防止汽輪機軸瓦損壞,1039油系統檢修中應注意檢查主油泵出口逆止門的狀態,確保開閉靈活,防止停機過程中斷油。10310機組進行A級檢修時,應徹底清除油系統油箱內的沉淀、油泥等雜物,油管、油箱清理后須驗收合格方可注油。,75,防止汽輪機軸瓦損壞,10311汽輪機油裝入系統后,應采取連續過濾循環方式進行系統沖洗,在取樣分析各項指標合格后方可以停止連續過濾循環。10312汽輪發電27、機組進行C級以上檢修及軸承檢修后,應調整并記錄頂軸油泵開啟后各軸瓦處轉子的頂起高度。運行中應定期記錄各軸瓦油膜壓力,并監視其變化趨勢。10313嚴格按照相關定值,在線進行報警、聯鎖、保護等潤滑油低油壓開關動作的校對試驗。潤滑油壓低時應能正確、可靠地聯動交流、直流潤滑油泵。,76,防止汽輪機軸瓦損壞,10314直流潤滑油泵電源系統應具有足夠容量,防止因熔斷器熔斷導致直 流潤滑油泵失去電源。交流潤滑油泵電源接觸器應具備低電壓延時釋放功能,并確保自投裝置動作可靠。103 15油系統禁止使用鑄鐵閥門,各閥門安裝位置應能防止因門芯脫落引起斷油。主要閥門應加掛“禁止操作”警示牌。潤滑油管道不宜裝設濾網,如28、裝設濾網必須采取防止濾網堵塞、破損措施,并且安裝位置應遠離汽輪機軸系。,77,防止汽輪機軸瓦損壞,10 3 16 潤滑油系統、密封油系統、頂軸油系統的壓力信號測點不應貼近汽輪機軸系,否則壓力信號監測設備應采取可靠的位移補償和防震動損壞措施。,78,汽輪機油系統防火,油系統應盡量避免使用法蘭連接,禁止使用鑄鐵閥門。”油系統法蘭禁止使用塑料墊、橡皮墊(含耐油橡皮墊)和石棉紙墊。”油管道法蘭、閥門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準有明火,必須明火作業時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熱力管道或其他熱體的保溫應緊固完整,并包好鐵皮。”禁止在油管道上進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上進行焊接時,必須事先將管子沖洗干凈。”油管道法蘭、;閥門及軸承、調速系統等應保持嚴密不漏油,如有漏油應及時消除,嚴禁漏油滲透至下部蒸汽管道、閥保溫層。”,79,汽輪機油系統防火,油管道法蘭、閥門的周圍及下方,如敷設有熱力管道或其他熱體,這些熱體保溫必須齊全,保溫外面應包鐵皮。”檢修時如發現保溫材料內有滲油時,應消除漏油點,并更換保溫材料。”事故排油閥應設兩個鋼質截止閥,其操作手輪應設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兩個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輪不允許加鎖,應掛有明顯的“禁止操作”標志牌。”油管道要保證機組在各種運行工況下自由膨脹。”機組油系統的設備及管道損壞發生漏油,凡不能與系統隔絕處理的或熱力管道已滲入油的,應立即停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