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公司內河船員安全管理體系培訓講義(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80706
2023-11-02
17頁
65.57KB
1、內河船員安全管理體系培訓講義一、 崗位職責 公司船舶各崗位及船上人員的崗位職責,旨在確保船上各部門及人員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勝任工作,確保船舶安全。 1.駕駛部職責1 船舶安全航行 .2 貨物安全管理 .3 船員安全管理 .4 甲板、貨艙、壓載水艙、上層建筑的維護保養 .5 處于甲板、機艙、居住區、上層建筑和駕駛臺的救生和消防設備維護保養 .6 甲板機械、艙設備等的安全操作 .7 維護保養導航和通信設備 .8 由船長和公司指定的工作 2.船長職責 .1 對本船安全營運和防污染工作負第一位責任; .2 激勵船員遵守公司的安全和環境保護方針,組織船員實施安全管理體系,并通過對船員進 行培訓、教育、2、考核及獎懲,提高他們的安全及防污染意識和安全管理技能,制定并實施 船員在崗培訓工作; .3 以簡明的方式發布相應的命令和指令; .4 核查SMS 具體要求的遵守情況; .5 復查安全管理體系并向公司管理部門報告其存在的缺陷; .6 督促全體船員嚴格履行崗位職責,檢查船舶安全生產和技術管理制度,維護保養規定和安全 操作規程執行情況,確保處于船舶適航、適貨狀況。 .7 負責船舶進出港口靠離碼頭,系解浮筒簡,編解隊、過大橋、船閘等作業。 .8 發現其他船舶遇險或發生求救信號時,應立即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積極指揮船員進行搶救, 并及時上報。 .9 本船發生交通事故或遭遇其他危險時,應嚴守崗位,指揮船員進3、行搶救以減少損失。如無法 搶救必須棄船時,首先搶救人員,其次組織船員離船,船長最后離船。 3.大副職責 .1 大副為甲板部的負責人和船舶應變領導小組的成員; .2 協助船長貫徹執行公司的安全與環境保護方針; .3 負責對本部門的船員進行綜合安全培訓、管理和檢查; .4 與船長和輪機長共同制定船舶的維護保養計劃; .5 負責貨物管理、配載、裝卸貨物安全以及船舶裝卸貨期間的安全; .6 保管航行日志和維護保養記錄; .7 負責維護保養所有救生設備和消防設備; .8 參加航行值班; 4.水手職責 .1 執行值班駕駛命令測量水深,并及時、準確的向駕駛員報告; .2 執行值班駕駛員所命令在航行和靠離碼頭4、時的系纜、收纜工作; .3 保養、清洗船體和艙面設備,修、結、清曬纜索,清理保養錨鏈、救生設備,調合油漆 及及捻縫等小修工作; .4 參加航行或停泊的值班工作; .5 保持正規了望,及時掌握航道、航標、航行信號、水文氣象、來往船舶動態和周圍環境, 并立即報告值班駕駛員或船長。 二、責任及權力 1.船長命令的執行情況,如船長指令,“航行日記”記載 航行日記記載規則: 航行日志應使用不褪色的藍色或黑色水筆填寫,如果記錯,應當將錯寫字句標以括號并劃一橫線 (被刪字句仍應清晰可見),然后在括號后面或上方重寫,并簽字。 2記載內容 3航次任務應當記載下列事項: a起止港口 b運輸任務 c氣象、水位、潮汐5、應當記載下列事項: 氣象,包括天氣實況(晴、陰、雨、霧、霾、多云、雷雨大風和熱帶風暴)及能見度、風向、 風力等; d潮汐、潮流河段的潮流情況。 3航行中應當記載下列事項: a到、離港的時間和港名; b 駛過重要地點(或標志)的時間、名稱和航向; c 通過設有橋涵標的橋梁、船閘的時間和名稱; d避風、避霧的時間、地點; e 等待通航的時間、地點和事由; f 應變演習的時間、地點、類別和實績; g發現事故隱患的時間、地點、種類和應急措施; h 發生水上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種類和當時的氣象情況、值班人員以及航路、航位、航向、 損失情況、自救、他船救助或救助他船經過、措施和結果。 4 停泊時應當記載6、下列事項: a停泊時的錨地名稱、拋錨只數、出鏈長度、水深、底質、拋妥或起錨開始和完畢的時間; b 錨泊時的錨地名稱、拋錨只數、出鏈長度、水深、品質、底質,拋妥或起錨開始和完畢的時 間。 c作業時應當記載下列事項: d載貨量、燃料和清水的儲備量、港名; e船尾吃水,橫傾度。 5修理時應當記載下列事項: a廠名,修理類別,進出廠,上下船臺或進出塢的時間; b 進廠會議的主要內容,日期和參加人員; c 廠修和自修主要項目的開工和完工日期、驗收情況; 6船員的培訓考核 新聘及轉崗人員熟悉職責程序及目的 本程序旨在對公司新聘及轉崗人員熟悉其崗位職責,確保他們能夠勝任其本職工作。 對新聘及轉崗人員的培訓:7、 .a新聘及轉崗船長、大副和輪機長:公司將其調至公司,各職能部門向其提供所去船舶所必 須熟悉的有關內容,并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 .b新聘及轉崗的普通船員:由船長、輪機長直接對其進行有關其職務必須熟悉的內容的指導和培訓。 公司必須針對新聘及轉崗的船員在開航前熟悉的主要內容展開調查,調查內容見新聘及轉 崗人員開航前熟悉情況調查表。 1對新聘及轉崗人員熟悉崗位職責的培訓可采用以下方式: .a 業務培訓; .b跟班實習; .c現場操作指導等。2考核 a 考核一般在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以答卷及現場操作的形式進行。 b 新聘及轉崗船長、大副和輪機長的考核:船長主要由海務主管進行考核;輪機長主要由機務 主管8、進行考核。 c 新聘及轉崗的普通船員的考核直接由船長、輪機長進行考核,并填寫“新聘及轉崗船員開航 前指令表”,對普通船員的考核重在實踐操作,操作不合格的船員,不能獨立當班 3.船長對本船sms 監控: 船長在船上既是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的責任人又是體系運行的監控者,船長對船舶安全管理體系 的運行進行日常監控 日常監控是船長對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進行監控的重要手段。主要體現在船舶日常的安全 活動、航前準備工作、船舶航行、停泊及廠修等。 4、船長復查 船長每年一次對船舶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復查。其目的是確保安全管理體系在本船運行的符合 性、連續性和有效性。一般情況下在內審后一個月內進行,復查的主要內容有9、: (1)評議上次復查以來安全管理體系在本船的運行情況; (2)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的系統性、全面性、適宜性、可操作性及自我完善性; (3)對安全管理體系的培訓及船員的熟悉情況; 復查后由船長編寫船長復查報告,并根據報告提出的缺陷項目由責任部門實施整改,再由船長驗證關閉。 三、資源及人員 .船舶人員培訓 本程序描述體系運行中所需的培訓進行標識,并通過制定、實施培訓計劃,保證把所需的 培訓提供給相關人員培訓的內容: 1 公司已標明的培訓 .2 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內容; 3 主管機關新發布的規則,規定和要求; .4行業組織新建議的指南和標準; .5 應急操作與演習; .6新聘和轉崗人員熟悉職責包括:10、所在崗位在SMS 中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船上設備及其 操作程序以及消防救生等崗位職責等。 7 發生下列情況時應及時進行培訓: .a 體系文件換版時; .b 安全管理體系組織機構調整時; .c 審核中出現較多問題時; .d 主管機關檢查提出培訓要求或建議時; e 公司最高管理層提出培訓要求時; .f指定人員訪問船舶或公司對船舶進行安全檢查提出培訓要求時; .g根據體系運行情況需要進行培訓時。8培訓可采取下列方式: .a自辦班培訓; .b在崗培訓(部門組織與自學相結合); c崗位操練; . d其他可選定的方式。對辦班或院校培訓,人事主管負責籌備和組織,各相關部門或船舶負責選派受訓人員。 .9為了11、驗證培訓的效果,必須對接受的人員進行相應的考核。根據不同的培 訓形式,考核可采用以下方式: a 委托培訓機構進行考核; b由職能部門或船舶選派考核人員讓受訓人員進行現場操作;c自辦班培訓可由培訓教員進行考核; d自學者可由部門負責人對其進行考核,或委托有關人員進行考核。 e對于參加培訓的人員如經考核不合格,則應對其進行再培訓。如經再培訓后考核仍不合格, 則應考慮將其轉崗10記錄歸檔 (1)每次培訓,各參加部門和人員應填寫培訓簽到表。 (2)人事主管對所有的培訓、考核資料進行匯總,并建立員工培訓檔案加以保存。在體系文件學習和技能培訓方面,船舶制定本船的年度培訓計劃,由船長審批后實施。船長是計劃實12、施的主要負責人,應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船員對體系文件及相關法規的熟悉情況和相關船員對設備操作的熟練程度。特別是對新聘或轉崗人員熟悉職責培訓實施情況; 四、關鍵性操作方案及關鍵設備和系統標識 .船舶或岸基應對船舶關鍵設備和系統進行標識,然后制定船上關鍵性設備操作規程。 1 船舶關鍵設備和系統進行標識 目的:本程序旨在對船舶安全營運和防污染關鍵性設備和系統進行標識,以便有重點地保證這些 設備和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2 適用范圍:船舶關鍵設備和系統進行標識。 3 定義 船舶的關鍵性設備和系統:因突發性運行故障而導致險情的設備和技術系統。在操作前這些 設備和系統若存在缺陷,一旦使用將可能置船舶于危險狀態。13、4 關鍵性操作:一旦操作失誤形成事故或威脅人員、環境或船舶的安全 公司已經標明的關鍵性設備和系統主要有: .a 主機; .b輔機; .c 電氣設備; .d 錨機; .e舵機; .f 消防救生設備; .g 防污染設備; .h 通訊設備; .i 泵系統; .j報警系統; .k 管路系統/標準接頭; . 船上增加新的設備或技術系統,船舶認為應當作為船上關鍵性設備和系統的。 對于船舶認為應當作為船上關鍵性設備和系統的,由相關船舶的船長和輪機長,組織相關人 員進行標識,制定具體措施并報岸基部門審查。岸基部門審查認為應該作為船上關鍵性設備和技術 系統的,應及時將標識結果和具體措施報指定人員或總經理審批。 14、5關鍵性的操作方案和須知的制定目的 本程序旨在對涉及安全和防污染的關鍵性的船上操作進行標識,規范船上關鍵性的操作方 案和須知的制定行為。 a定義 特殊操作:系指其錯誤僅在已造成危險情況或事故已發生時才會明顯看出的操作。 臨界操作:系指其錯誤會立刻導致事故發生、危及人員和環境安全的操作。 6關鍵性操作標識 (1)包括下列特殊操作,但不限于下列各項: .a航行安全操作; .b 影響設備(如舵機)及其有關的備用機器可靠性的操作; .c 維護操作; .d 加油操作。(2) 包括下列臨界操作,但不限于下列各項: .a 在特殊水域航行; .b氣象惡劣條件下航行; .c 危險貨物的裝卸; .d 油船裝卸作業15、; .e油船防火/防爆。f 船舶須知的實施 g船舶須知由船舶按要求組織實施,主管部門應不定期地對該須知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h對于從事關鍵性操作的人員必須進行相應的培訓、考核,對于不能勝任的人員要立即撤換。 i船舶在執行公司主管部門編制的操作須知的過程中,如遇到問題應由船長向公司指定人員或 主管部門報告。 船長應監督檢查各相關船員對船舶和設備的操作及操作文件的執行情況,特別是關鍵性設備和技術系統的操作,;船舶航行中貫徹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有關航行操作程序、須知文件,并監督 檢查各相關船員的執行情況,填寫關鍵性操作執行情況檢查表五、應急反應及準備 1、船上緊急情況的標識、描述和反應 目的 本程序旨16、在對船上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進行標識和闡述,明確船舶和岸基地人員的職責,制 定準備措施,以便針對各種緊急情況能做出及時、有效地反應。2 適用范圍:本程序適用于船舶所出現的緊急情況的準備和反應。 3 定義 (1)緊急情況:是指船舶的安全面臨威脅或船舶對環境構成威脅的情況,包括發生險情或事故。 (2) 標識:是指辨別、找出船舶可能遭遇的緊急情況。 (3)描述:是指對緊急情況的發生、發展、表現形式、可能產生的危害等予以描述,以便有針對 性地制定應急反應措施。 (4)反應:是指針對某種緊急情況采取的應急措施和行動。 緊急情況的標識:人員落水/搜救、棄船、火災事故、進水、觸礁/擱淺、碰撞、 結構損壞、機艙17、事故、污染事故、舵機失靈、主機失靈、船員發生工傷、死亡或 緊急重病等情況、密閉場所、(液)貨泄露、江盜 4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 (1)小組構成:總經理、指定人員、SMS 辦公室主任、海務主管、機務主管、人事主管組成 (2)責任聯絡人 .a船舶向公司報告程序中已標明的船舶緊急情況,岸基地的第一責任聯絡人是海務、 機務主管。 .b 第二責任聯絡人是指定人員,如未能與海務、機務主管聯系上,立即與其取得聯系。 .c第三責任聯絡人員是應急小組組長(總經理)。 .d緊急情況下,船長也可采用最便捷的通訊手段直接向指定人員或總經理報告。 5應急反應程序 (1)應急領導小組:如船長、輪機長、大副永久性成員組成。 18、(2)船上的職責分工 .1 船長是船舶遇到緊急情況時在船上的最高指揮者,他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發布命令,組織搶險.為減少損失,保護水上環境,在特殊情況下,有權作出背離SMS 規定的決定.2 大副、輪機長是船舶遇到緊急情況時的現場搶險指揮者,根據所發生事故的具體情 況,按船長的命令負責現場搶險.3 船舶在職人員在應變情況下的職責見船舶應變部署參考表中的規定.各船應根據本船情況制定針對性在緊急情況的船舶應變部署表,并張貼在船舶適 當位置(如駕駛室、機艙或船員居所)。6程序 (1)船舶緊急情況的報告:各船無論是在航行、停泊、廠修中,凡發生本程序已 標識的船舶緊急情況,船長都必須以最快捷的方式,如打電話19、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將事故記錄成文檔傳真或快遞發至公司。報告內容應包括:緊急情況發生的時間、地 點、發生情況。向公司報告時,還應提出需岸基地支持的具體要求。第一個收到信息 的岸基人員應馬上通知海務機務主管和指定人員。 (2)緊急情況的處理 (3)當船舶發生緊急情況時,船長應按執行,并視具體情況發布命令, 組織船員搶險,同時按要求報告。 (4)公司接到船舶報告后,應立即按下述步驟行動: .a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召集小組成員對報告的內容做出分析判斷,各部門根據情 況,準備好有關資料。 .b依據分析判斷做出應急處置決定,給船長以應有的建議。可能的話,代表船 長和第三方聯絡,使船長和船員能集中精力和爭20、取時間對緊急情況做出適當的應對。 .c根據船舶需要提供應急指示,建議、技術指導、人力物資等支援。 .d在處置緊急情況的過程中,海務機務主管應安排24 小時值班,確保船岸聯 系,并保證船岸值班通訊聯絡的暢通。 .e公司值班白天設在公司海務/機務主管辦公室,晚上采用手機值班方式,由海 務、機務主管負責,海務、機務主管手機保持24 小時的開機。 7公司應急反應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電話及地址 成 員 手機/尋呼 宅 電 辦 電 地 址 組長 組 員 8針對13 種緊急情況制定了船岸應急演習及訓練規定 本規定旨在提高船岸各級人員的應急、應變能力,使每個人熟悉各自的職責,確保船舶在 發生緊急情況時,公司船岸21、雙方都能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證對緊急情況和意外事故進行有 效控制和處理。 (1)適用范圍:岸基地主管部門及所屬船舶進行各種演習和訓練。 (2)演習和訓練內容(即13 種緊急情況) 人員落水/搜救、棄船、消防(火災事故)、進水、觸礁/擱淺、碰撞、結構損壞、機艙事故、防污 染事故、舵機失靈、主機失靈、船員傷(病)事故、進入密閉場所、船舶貨物發生泄漏、江盜、氣 體泄漏 要求 (3)海務主管:“船岸應急年度訓練計劃”及“船岸應急年度演習計劃”的制定和修改,根據年度 演習計劃確定的日期和演習類型制定“演習實施方案,演習實施方案”應提前通知相應的船 舶并要求船舶對“方案”中約定的通訊聯絡方式予以確認。 22、船長:指揮船岸聯合應急演習整個過程,可邀請公司相關人員參加,岸基與船 舶同時進行,力求實效。 (4)船舶:按程序文件船上緊急情況的標識、描述和反應程序及船舶應變部署表的規定執行。 公司每年至少應與一艘船舶進行船岸應急反應演習,每五年的演習應覆蓋3.13.13 的所有內容 船舶的應急演習與訓練 1總則 (1)船舶應制定“船舶年度演習計劃” 應急演習計劃(防污染及機艙應急情況除外)由船長負責制定,。防污染及機艙應急情況的演 習計劃由輪機長負責制定,報船長批準。 .(2)船舶的應急演習根據本船的特點,在不違反港口當局規定的情況下進行。 .(3)演習應在船長的統一指揮下進行,全體船員應做到服從命令聽指23、揮,態度嚴肅認真,行動迅 速正確,不得穿背心、拖鞋。 . .(4)應經常對船員進行應急方面的培訓,包括應急設備的特點及使用方法、應急 中的自我人身安全保護和對他人人身安全保護等。保證船員熟知應變部署表和應變任務上的規定職 責和要求。 .(5)全體船員應熟知各種應急情況的信號、集合地點、應急設備的使用、應急處 置中的各種技術要求等。 .(6)在演習中,船舶應按規定顯示相應的信號。 .(7)演習過程包括日期、時間應詳細記錄在有關記錄內。 .(8)每次演習結束,組織者應認真進行現場講評,對演習中發現的問題及缺陷應 及時予以糾正。 .(9)對本文件1 所標識的演習與訓練項目,除消防、救生、進水、防污染24、機艙 緊急事件等的演習與訓練內容及周期已做規定外,其它演習與訓練由船長制定演習訓練的內容和時 間,安排實施。六、不符合規定情況和事故險情 1.不符合規定情況目的 本程序旨在保證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正常運行,有利于及時發現并糾正不符合規定的情況。2適用范圍:體系內各部門/船舶出現的不符合規定情況的報告、調查及分析。 3 定義 一般不符合規定情況:系指已發現的客觀證據表明不滿足某一具體規定要求的可見情況。 嚴重不符合規定的情況:系指已發現的對人員或船舶的安全構成威脅或對環境構成嚴重危險; 并需要立即采取糾正措施的事項或情況,包括未能有效地實施本規則的有關要求。 船舶應在船長領導下對所發現的不符合規定25、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制定糾正措施。船長將不符 合規定情況經匯總整理后,填寫不符合規定情況報告表報公司通常可將不符合規定情況按以 下三種情況報告: .1 一經發現能立即糾正的,則將不符合規定情況事實及糾正結果一并報SMS 辦公室。 .2 對屬于一般不符合規定情況,船舶報海務/機務主管,海務/機務主管進行調查、分析,并提 出意見或建議,報指定人員審核,并將結果報SMS 辦公室保存。SMS 辦反饋于船上。 .3 對屬于嚴重不符合規定情況,船舶直接報指定人員,指定人員會同相關部門分析、簽署并確 認實施。SMS 辦公室跟蹤驗證。 船舶接受海事局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規定情況,由船長進行整理并填寫不符合規定情26、況報告報 SMS 辦公室 不符合規定情況的糾正按糾正措施實施程序執行。 4事故與險情 事故:指造成人員傷亡、環境污染、船舶或設備及貨物損害等并形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的事件。 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 .1 人員落水/搜救、棄船 .2 消防(火災事故) .3 進水 .4 觸礁/擱淺、碰撞 .5 結構損壞 .6 機艙事故 .7 防污染事故 .8 舵機失靈 .9 主機失靈 .10 船員傷(病)事故 .11 進入密閉場所 .12 船舶貨物發生泄漏 13 其它事件 5險情是指事態進一步發展會造成事故的情況 船長必須立即以最有效的方式向公司報告。同時,如事故發生在港口時,船長應立即以有 效方式向就近海事機構報告。 事故、險情查處報告按 “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得不到處理 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教訓不吸取不放過)的原則在公司內通報。 七、文件控制 持有文件清單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