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公司班組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培訓講義(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80746
2023-11-02
14頁
39.07KB
1、第一節 班組現場管理的具體要求一、嚴格落實班前會制度,結合上一班作業場所存在的問題針對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布置好當班安全生產及各崗位應協調處理的事項。明確工作中注意的問題,識別不安全因素,落實相應的防范措施。二、嚴格交接班制度,重要崗位必須現場交接班。要填寫好交接班日志,必須把相關安全生產原始記錄一一交接清楚,防止問題不明,措施不當而影響安全生產。 三、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實行班組隱患分級管理,落實治理責任,對本班組的生產工序進行定時、定點、定路線、定項目巡回檢查。隱患未治理、排除,不得組織生產。遇到重大險情及時報告,并組織人員及時撤離現場。 四、班組安全生產權:班組長對現場作業條件的變化,有指2、揮和決策權,抵制上級違章指揮權,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有拒絕開工或停止生產權。第二節 一通三防和水害防治 一、“一通三防”加強通風,防火、防塵、防瓦斯(1)由于地面空氣進入井下后,空氣成分會發生很大變化。由于井下煤、巖瓦斯量涌出,礦塵,生產中產生的有害、有毒氣體,空氣的溫度、濕度發生變化,井下氧氣濃度低于20%,所以礦井必須加強通風。(2)通風的基本任務:一是向井下供給足夠的新鮮空氣;二是將有害、有毒氣體和浮塵降到安全濃度以下,或排除地面;三是調節井下空氣的溫度、濕度和風速。創造良好的氣候條件。(3)局部通風機的基本要求:一是局扇位置安全要合理,不得供循環風;二是局扇與風筒要配套,吊掛要符合要求3、;三是一臺局扇不能向多個工作面供風;四是風量、風速必須符合規定。 二、瓦斯防治(1)瓦斯是礦井有害、有毒氣體的總稱,主要含量是沼氣、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難溶于水。瓦斯比空氣的密度相對輕,容易積聚在巷道的頂部。(2)瓦斯的性質是有很強滲透性,達到一定濃度會燃燒、爆炸。(3)瓦斯的危害很大,達到一定濃度能使人窒息而亡,當瓦斯與空氣混合到一定濃度時,遇熱源就會爆炸。瓦斯爆炸就會產生高溫、高壓,并伴有大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會屬于有毒氣體,會使人頭痛、渾身乏力、呼吸困難,從而窒息而亡。(4)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防止瓦斯積聚;防止明火;防止電火花;防止爆破火焰;防止摩擦火花;防止高溫熱4、源。 三、水害防治 (1)礦井透水預兆:掛紅、掛汗、煤壁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水色發渾、有臭味、工作面有害氣體增加、裂縫出現滲水。 (2)礦井透水主要原因: ,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當;,水文地質條件不清;,井巷位置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低劣,工程質量差;,亂采、濫挖防水煤柱;,測量失誤;,管理不善及其他原因。 (3)透水事故時的應急避險: ,在透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況下應立即在拐彎巷道往高處躲避,如來不及躲避,應抓牢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體,防止被涌水和氣壓打倒沖走。 ,當老空水涌出時會帶有有毒、有害氣體,現場人員應立即佩戴自救器,防止中毒或窒息。 ,如遇險人5、員被隔、被堵而無法脫險時,選擇位置比較高,通風良好的地方避災。 ,采用有規律的敲打管道、軌道、巖壁等方法發出求救信號。 ,如被困時間長,要有堅定的生存決心,節省礦燈照明,盡量減少人體活動,保持體溫,尋找可以維持生命的食物,待救。第三節 煤礦班組三違行為及危害 一、“三違“的意義:三違是指煤礦職工在生存建設中所發生或出現的違章作業(操作),違章指揮和違反勞動紀律的現象,就稱為三違人員(1)違章作業:就是違反“三大規程”,不懂安全常識、不聽有關人員的勸告及阻止,冒險蠻干進行操作,或作業現象,這就是違章作業。(2)違章指揮:即違反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盲目指揮生產的現象及行為,就是違章指6、揮。(3)違反勞動紀律:即違反企業制訂的有關規章制度的現象和行為。(4)“三違“的危害: “三違”現象及行為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嚴重威脅著煤礦的正常生產和礦工的生命安全,危害極大。 二、常見的嚴重“三違”行為及分析(1)入丼前喝酒;(2)攜帶煙草和點火入丼;(3)穿化纖衣服入丼,入丼不戴安全帽,不攜帶礦燈、自救器;(4)無安全措施安排生產;(5)未通過培訓或考試不合格上崗;(6)安全設施不齊全,強令工人作業;(7)對抵制或舉報違章指揮,制止違章的人員進行打擊報復。(8)不服從管理、毆打、謾罵正常行駛職責的安全管理人員;(9)干部職工無故晚下井、早上井;(10)臨時停風區,不檢查瓦斯送電;7、(11)有人在兼作行人的斜巷內行走,不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規定;(12)乘坐猴車時不扶牢吊桿,用手觸摸繩輪;(13)攀扶電纜行走;(14)在井下隨意拆開、敲打、撞擊礦燈;(15)上班時間打架斗毆;(16)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17)隨意停開局部通風機;(18)進入采掘工作面不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空頂作業。 三、容易導致“三違”的時間、地點和人員分析 (1)節假日前后; (2)探親及休假前后; (3)農忙季節; (4)零點班“三違”現象; (5)交接班前后; (6)安全檢查前后; (7)生產任務重; (8)安全周期長時; (9)家中有突發事情,或家庭不和,鬧矛盾時;8、 (10)安全檢查人員收受賄賂時。 四、容易“三違”的人 (1)抱著撞大運僥幸心理的人; (2)不了解“三大規程”綜合素質差,安全意識低的作業人員; (3)懶惰之人,偷懶取巧,發現隱患不管不問,聽之任之; (4)勞動紀律松懈的人; (5)勞累過度,家務負擔重的人,生產中的積極分子; (6)興奮過度、悲傷過度,情緒低落,思想壓抑消沉的人; (7)心理失去平衡的人,性格暴躁、急躁的人; (8)頻繁調換工種和作業場所的人;(9)反應遲鈍,智力不健全的人。第四節 采煤班組常見的“三違”行為及其矯正一、采煤班組常見的“三違”行為 (1)空頂作業,或回采漏頂而不進行接頂支護,繼續生產; (2)采掘工作面發9、現有透水征兆,未采取措施; (3)采煤工作面結束后,未在規定時間內封閉的; (4)采煤工作面頂板來壓,巷道變窄、變矮,未按規程加強支護; (5)在舊眼、殘眼、拒爆、啞炮上打鉆; (6)因放炮打歪打倒的支柱,未及時進行處理而繼續作業; (7)電鉆線、電纜線橫跨運輸巷道,未按規定懸掛; (8)采煤工作面爆破時,對電氣設備不進行保護; (9)不按規定進行巷道維修;(10)煤巷出現高冒區,不按規程規定裝頂;(11)架設梯形支架迎山角不符合要求,支架和棚腿設在浮煤浮矸上;(12)不按作業規程規定擅自改變支護形式。 二、采煤班組“三違”的矯正(1)不認真履行職責,安全不負責任,官僚主義,玩忽職守,瞎指揮;10、(2)不按照安全教育規定,對新工人、復工工人、換崗工人進行教育培訓,節假日加班、加點不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等;(3)存在安全隱患,強令工人冒險作業;(4)采煤工作面的通風風量不足,超員安排作業;(5)已發現隱患或有重大事故預兆,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放任自流;(6)在有事故隱患、安全防護裝置缺少或失靈的設備的情況下,強行安排生產(7)不按規定穿戴和使用各類勞動保護用品;(8)工作不負責,擅自離崗、串崗、飲酒、干私活,及在工作時間內干與工作無關的活動;(9)忽視安全、忽視警告,冒險進入危險區域;(10)不按照規程、工藝要求操作設備;(11)不按照規定及時清理作業現場,清除廢料、垃圾、工件和附件,任意擺11、放,堵塞通道;(12)其他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指揮行為。第五節 應急救援和現場救護 一、煤礦事故處理的基本工作 (1)認真聽取調度人員、技術人員的情況介紹,弄清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事故性質、范圍、災區人員數量及所在位置; (2)從礦圖上了解事故區域的通風、瓦斯、煤塵、巷道支護、機械設備及消防器材等情況; (3)選派工作熟悉的、技術過得硬的人員對災區進行偵察; (4)通過偵察的情況制定行動計劃,處理事故的安全措施; (5)接到搶救任務之前,必須了解事故情況、行動路線、安全措施。 (6)深入事故現場要了解指揮救災工作,并做好記錄; 二、瓦斯爆炸應急避險 (1)當瓦斯發生爆炸后,一定要鎮靜、12、清醒、不要驚慌失措、亂喊亂跑,應立即背朝聲響氣浪,臉朝下,雙手置于身體下面,閉上雙眼迅速臥倒,頭部要盡量低,最好趴在水溝上邊或堅固的障礙物后面; (2)立即屏住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氣體,避免中毒和灼傷氣管、內臟; (3)用濕衣物將自己身上和裸露部分盡量蓋嚴,以防火焰和高溫氣體灼傷皮膚; (4)迅速戴好自救器,立即辨別方向,以最短的距離進入新鮮風流中,并按照避災路線盡快逃離災區; (5)如無法逃離災區,充分利用現場的一切器材和設備保護自身安全,節約礦燈用電和食品,尋找水源近的地方,并有規律的敲打連接外面的管道、軌道、巖壁,發出求救信號。 三、冒頂事故的應急避險 (1)發生冒頂迅速13、撤退到安全地點; (2)遇險時要靠煤幫,貼身站立或牢固可靠的木跺避災; (3)立即發出求救信號; (4)遇險人員要積極開展自救、互救、對被壓受傷的人員進行現場急救; (5)被堵、被壓人員,要情緒穩定,堅定生存決心,配合營救; 四、冒頂事故的處理(1)查明冒頂區域范圍和被堵、壓遇險人員; (2)及時恢復冒頂區域的正常通風; (3)以敲擊管道、軌道、巖壁的方法與遇險人員取得聯系; (4)進入冒頂區域應加強支護,防止再次冒頂,造成傷亡; (5)清理被壓人員時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傷害遇險人員; (6)要派專人檢測瓦斯,觀察頂板、支架情況;(7)合理安排現場搶險人員,保證搶險人員迅速撤退; 五、冒頂事故14、現場急救 (1)扒傷員時須注意不要損傷人體,靠近傷員邊時,扒掘的動作要輕巧穩重,以免對傷員造成二次傷害; (2)如果確知傷員頭部位置,應先扒去其頭部煤巖塊,以使頭部盡量露出外面,頭部扒出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腔的污物; (3)如發現傷員骨折,應小心扒掘,以免加重傷勢; (4)當傷員呼吸困難或停止呼吸時,可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5)有大出血者,應立即止血; (6)傷員骨折,應立即用夾板固定再搬運;(7)轉運時,必須有醫務人員護送; 六、處理井下水災的原則 (1)通過資料分析與調查和現場偵察,了解突水地點、性質、估計水量、靜水位、突水和涌水量、影響范圍、補充水源; (2)掌握突水災區范圍,事故前15、人員分布情況,井下有生存條件的地點,尋找有可能進入的通道搶救; (3)按積水量、涌水量組織強排水,堵塞其他補充水源; (4)加強通風,向災區供電時要防止火源,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聚集涌出,造成瓦斯事故; (5)在排水搶險時,要防止冒頂、掉底和二次突水; (6)搶救被困人員時,注意保暖搬運,不能讓被困人員過度興奮,防止休克;1、對溺水者的急救:(1)把溺水者從水中救出后,立即送到比較溫暖、空氣流動的地方,松開腰帶,脫掉濕衣物,蓋上干衣物保溫; (2)檢查溺水者得口、鼻,如果有泥水和污物堵塞,應迅速清除,擦洗干凈,以保持呼吸道通暢;(3)將溺水者取俯臥位,用木料、衣服等墊在其肚子下面,施救者左腿跪下16、,把他的頭部靠在施救者左腿上呈下垂姿勢,并不斷拍壓溺水者背部把灌入胃里、呼吸道里的水倒出來; (4)倒出水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同時做胸外按壓,直到心跳、呼吸恢復,確認死亡,才能放棄施救。 七、對觸電者的急救 (1)立即切斷電源,或使觸電者脫離電源;(2)迅速觀察傷員有無呼吸和心跳,如發現已停止呼吸或心跳聲音微弱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壓; (3)對遭受電擊者,若有其他損傷、出血,應作相應的急救; 八、對中毒或窒息人員的急救(1)立即將傷員從危險區搶運到新鮮風流中,取平臥位; (2)解開上衣和腰帶,脫掉膠鞋,清除傷員口中異物; (3)注意保溫; (4)根據傷員心跳、呼吸、瞳孔判斷傷員的傷勢輕重;(5)當傷員出現眼紅腫、流淚、喉痛、咳嗽說明二氧化硫中毒,如眼紅腫、流淚、喉痛及手指、頭發呈黃褐色則是二氧化氮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嘴唇呈桃紅色,兩頰有紅斑點; (6)實施人工呼吸,可能持續時間較長,在沒確認死亡前不能放棄急救 九、對長期被困井下的人員急救 (1)嚴禁用礦燈照射遇險人員的眼睛,應用毛巾、衣服、紙張等蒙住其眼睛; (2)用棉花或紙張等堵住雙耳,注意保暖;(3)不能立即升井,將其放在安全地點,并要穩定其情緒;(4)搬放時要輕抬、輕放,緩慢行走,注意傷情變化;(5)不要讓傷者過度興奮,以免休克; (6)不能吃過硬的食物,應吃一些稀軟易消化的食物,并且要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