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長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技術操作規范培訓講義(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81750
2023-11-03
16頁
36.59KB
1、班組長安全培訓教 案第一課 安全管理概述1 安全管理的概念管理,從字面上講,就是“管轄”、“處理”的意思。企業安全管理,是指企業為了達到安全生產目標,有意識、有組織、不斷地進行的安全協調活動。包含了三層意思, (1)企業安全管理是圍繞某一目標進行的,是集體活動分工協作的產物; (2)指有組織有意識地進行活動; (3)企業安全管理的本質是協調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利益關系,這種活動是一個貫穿始終、反復不斷地進行的動態過程;2 安全管理的對象研究人在生產過程中保證自身與他人的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對象。人是生產和安全管理的主體,管理保護的主要也是人,因此人是安全管理的根本。 在安全管理中,以人為2、本,以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創造性為根本,這就是管理的人本原理。安全生產以人為本,就是說要在安全生產的全部工作和工作的全過程中,充分調動生產經營單位全員的積極性,全員參與全員保證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的全部工作是說全部生產崗位、全部生產技術、全部生產設備。工作的全過程則指一項工程或生產的規劃、設計開始到基建、試車、投產、運行至更新改造的全過程。全員參與就是從生產經營單位領導人、中層管理者到全體員工,甚至員工家屬,都關心重視安全生產,積極參加安全管理,為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獻策出力作貢獻。研究物和環境在生產過程中如何與對人的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對象。物是生產和安全管理促進(3、削弱)的媒體,管理好物是主要的,因此物是安全管理的基礎。 物有兩類。一類是施工人員所生產的產品建筑物;另一類是為了完成產品而投人生產的防護設施、電氣設施、大中小型機械和勞動者手持的手動(或電動)工具。 研究環境和自然在生產過程中,保證不受損害和污染與對人和物的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又一對象。3 安全生產管理的內容 (1)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管理人員;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 (3)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教育; (4)進行安全生產檢查,督促從業人員執行、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完善安全生產條件; (5)處理違章和事故 第二課 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4、的作用1 明確安全生產職責 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本單位各崗位的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使全體從業人員都知道“誰應干什么”或“什么事應由誰干”,可避免為實現安全生產應干的事沒有人干,有利于避免互相推諉,有利于各在其位、各施其職、各盡其責2 班組長安全管理(一)結合事故案例,組織學習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講解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會造成什么樣的危害,啟發大家進行討論,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做到安全生產。 (二)結合安全生產檢查,進行安全技術教育。根據日常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針對工人的生產崗位講解不安全因素的產生和發展,怎樣做才能避免事故的形成和傷害。 (三)結合職工思想動態進行安全教育。要抓住職工思想容5、易波動、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對癥下藥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抓安全思想教育時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新進人員上崗,病假人員、傷愈人員和調換工種人員 ;2.職工精神狀態、體力或情緒出現異常;3.搶時間,趕任務或職工下班前夕;4職工批評或處分;5節假日前后;6.重點崗位、重點操作人員。 (四)訂立師徒合同,包教包學。讓有經驗的老工人帶徒弟言傳身教,這是傳授安全技術的有效方法。關鍵是要選擇思想好、技術好、安全素質高、責任心強、作風正派、 經驗豐富的師傅擔任。 (五)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多次反復,不可能一次完成。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進行長期的、重復的6、教育才能見成效。但在重復教育中,要力求形式新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寓教于樂。經常采取一種形式的教育,從心理上就易產生反感和“抵制性”而沒有“激勵性”。為了使教育達到良好的效果,必須多樣化。利用班前班后會進行宣傳教育。 3 企業安全生產制度的分類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可概括劃分為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兩大類。(1)安全生產管理制度1)綜合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產管理總則、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教育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安全技術措施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設施管理制度、危險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危險點安全管理制度、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管理制度、事故隱患管理制度、事7、故管理制度、“三同時”管理制度、發包(承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出租(承租)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會議制度、安全生產值班制度、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和廠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等2)安全技術管理制度。包括生產工藝規程(安全技術規程)、各種生產設備(設施)的安全技術標準、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3)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女工保護制度、未成年工保護制度、控制加班加點管理制度、防暑降溫管理制度、防寒保暖管理制度、有毒有害作業場所環境監測制度、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體檢制度、保健食品發放管理制度、防止職業中毒管理制度和防職業病管理制度等等(2)8、安全操作規程 1)各種生產設備的技術操作規程。生產設備的技術操作規程規定了正確操作設備的程序、方法。只要按規程規定操作,就可以防止操作中發生因操作不當而導致的設備損壞事故和始因操作不當使設備損壞繼而導致的傷亡事故。 2)各工種、各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這些規程明確了各崗位生產工作全過程各工序的正確的安全操作方法。只要按規程規定操作,就可以防止操作中因不安全行為導致的傷亡事故。(3)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 對象:是全員,包括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 內容:(1)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安全生產思想意識;(2)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安全操作歸程、安全操作技9、能;(3)安全生產新知識、新技術;(4)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5)事故案例分析。形式:(1)對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2)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3)對除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外的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簡稱 “管理人員教育”); (4)對新從業人員上崗前的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簡稱“三級教育”) ; (5)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簡稱“特種作業人員教育”) ; (6)對所有從業人員的經常性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以下簡稱“經常性教育”) ; (7)對變換工種(崗位)的從業人員的安全生10、產教育培訓(簡稱“換崗教育”) ; (8)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使用新設備作業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簡稱“四新教育”) ; (9)對長期離崗者復工前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簡稱“復工前教育”)包括 ;事故責任者教育,受傷害者復工前教育。 (4)班組級教育內容1)本班組的安全生產制度,崗位安全職責,勞動紀律; 2)本班組的安全生產狀況、生產特點、作業環境、設備狀況、消防設施、危險部位及其安全防護要求,崗位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事項,隱患報告辦法; 3)班組特別是本崗位生產中的危害因素及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個人防護用品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崗位操作安全要求,作業場所安全要求; 4)發生事故時的具體11、應變措施,包括報警、防止事故擴大、災害撲救、傷員現場救護處理以及逃生自救等。(5)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合格的標準1)管理人員應熟悉與本職管理工作相應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具備與本職管理工作相應的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和管理能力; 2)生產操作人員應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6)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檢查是企業消除危險隱患,防止事故發生,改善勞動條件的重要手段,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通過安全檢查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以便有計劃地采取措施,保證生產安全。 內容:1)查人的不安全行為。 2)查物的不12、安全狀態。 3)查管理: 4)查隱患整改。 形式:安全生產檢查可分為六種形式1)崗位日常安全檢查; 2)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日常巡查; 3)定期綜合性安全大檢查; 4)專項安全檢查; 5)季節性安全檢查; 6)隱患整改跟蹤檢查。(7)整改程序和措施的落實 1)要做到“五落實”即:整改的措施、人員、時間、資金和材料要落實; 2)能及時整改的必須馬上進行整改; 3)對確實因資金、技術、設備或生產任務緊等條件暫時不能馬上整改的,必須制定整改計劃; 4)隱患整改后,整改單位需要把整改的情況以書面報告形式反饋; 5)收到反饋報告后,需要到現場驗收,并要主管領導在反饋報告上簽名。 第三課 現場安全管理1 現場13、安全管理的性質(1)日常性。只要生產在進行,現場的安全管理活動便不能停止。 (2)繼承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上的一切決策指令、組織協調的成果均要落實到這個層次上來,并求得結果。換句話說,該層次上的管理活動不是自發產生,而是與上層次的管理指令密切相關。 (3)雙重身份。對于上一層次的管理而言,該層次的人員是被管理者、被監督者,對于所管理的人機系統而言,該層次是管理者、控制者。 (4)具體的直接的管理。管理功能直接對管理終端(人、機)發揮作用。 (5)細微化。該層次上的管理活動被盡可能地細化,越細越好,需要細微的經驗和操作技巧,對管理規定上的粗淺條款作出豐富的補充,從而必須充分發揮該層次的管理者14、(操作者)的自主靈活性。 (6)特異性。各生產現場的情況應該具體對待。2 生產現場常見違章及現場問題1)、設備傳動部分防護罩(欄)缺損或未關好就開機操作;2)、設備有安全裝置,而開機操作時不用;3)、任意開動非本工種設備;4)、任意拆除設備上的安全、照明、信號、防火、防爆和警示標志、顯示儀表;5)、開動封存設備;6)、檢修帶電設備時在配電開關處不斷電或不掛警示牌;7)、危險作業無人監護或未經安全職能部門審批;8)、使用未經審批的臨時電源線或使用時不掛臨時線標志;9)、使用非安全電壓燈具作行燈(主要指機器自帶照明);10)、高處作業往地面任意扔物件;11)、貨梯載人運行;12)、非崗位人員任意在15、危險、要害區域內逗留;13)、禁火區吸煙;14)、生產現場穿高跟鞋或涼鞋(前露腳趾后露腳跟);15)、戴手套、敞開衣襟、戴圍巾、系領帶操作旋轉機床;16)、作業區邊角料不及時清理、圍滿設備或者作業區四周;17)、包干區無人理,邊角料、廢棄物、雜物遺棄于包干區;18)、各類材料、儀器、裝卸件、配件、流轉車亂放亂停,無區域管理。第四節 導致事故多發的員工心理一、 僥幸心理僥幸心理是許多違章人員在行動前的一種重要心態。在現實工作中,存在僥幸心理的人時有所見。1)不懂安全操作規程,缺乏安全知識,技術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2)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傷人,傷人不一定傷己。二、惰性心理惰性心理也稱為“16、節能心理”,是指在作業中盡量減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將就,能湊合就將就湊合的一種心理狀態,也是懶惰行為的心理依據。1)干活圖省事,嫌麻煩。2)節省時間,得過且過。三 、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為上表現為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 1)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經驗,認為技術過得硬,保準出不了問題。(以老同仁居多) 2)是以往成功經驗或習慣的強化,多次做也無問題,我行我素。四、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種無視社會規范或管理制度的對抗性心理狀態,一般在行為上表現“你讓我這樣,我偏要那樣、越不許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1)顯現對抗:當面頂撞,不但不改正,反而發脾氣,或罵17、罵咧咧,繼續違章。 2)隱性對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陽奉陰違,口是心非。五、逞能心理 爭強好勝本來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結合起來,且發展到不恰當的地步,就會走向反面。 1)爭強好勝,積極表現自己,能力不強但自信心過強,不思后果、蠻干冒險作業。 2)長時間做相同冒險的事,無任何防護,終有一失。六、冒險心理 冒險也是引起違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1)理智性冒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非理智性冒險,受激情的驅使,有強烈的虛榮心,怕丟面子。硬充大膽。七、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在群體中由于實際存在的或頭腦中想象到的社會壓力與群體壓力,而在知覺、判斷、信念以及行為上表現18、出與群體中大多數人一致的現象。 1)是自覺從眾,心悅誠服、甘心情愿與大家一致違章。 2)是被迫從眾,表面上跟著走,心理反感。八、無所謂心理 表現為尊章或違章心不在焉,滿不在乎。 1)是本人根本沒意識到危險的存在,認為章程是領導用來卡人的。 2)對安全問題談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比起來不要,不把安全規定放眼里。 3)認為違章是必要的,不違章就干不成活。九、好奇心理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是對外界新異刺激的一種反應。以前未見過,感覺很新鮮,亂摸亂動,使一些設備處于不安全狀態,而影響自身或他人的安全;因周圍發生的事影響正常操作,造成違章事故。十、情緒波動 思想不集中 情緒是心境變化的一種狀態。顧次此失彼、手忙腳亂,高度興奮導致不安全行為十一、技術不熟練 遇險驚慌 對突如其來的異常情況,驚慌失措,甚至茫然,無法進行應急處理,難斷方向。十二、工作枯燥 厭倦心理 從事單調、重復工作的人員,容易產生心理疲勞和厭倦感。重復不斷無變化的、缺乏自主性、感覺不到有意義和重要性。十三、錯覺下意識心理這是個別人的特殊心態,一旦出現,后果極為嚴重。錯覺是有刺激物的情況下發生的,一般不會消失(不同于幻覺)十四、心理幻覺近似差錯 莫名其妙的“違章”,其實是人體心理幻覺所致。十五、環境干擾判斷失誤在作業環境中,溫度、色彩、聲響、照明等因素,超出人們的感覺功能的限度時,會干擾人的思維判斷,導致判斷失誤和操作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