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廠新員工入職安全基礎知識培訓講義(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81794
2023-11-03
16頁
95.06KB
1、新員工入職安全培訓教材目 錄第一章 安全生產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一 我國的安全生產基本方針二 員工的權力和義務第二章 安全基礎知識一安全色及安全標識二個體防護三特種設備安全及作業安全四危險化學品安全五有毒有害作業安全第三章 事故預防知識一機械事故預防二觸電事故預防三火災事故預防四爆炸事故預防五中毒事故預防六職業病事故預防第四章 救護與自救知識一常用的急救技術二觸電急救三中毒窒息事故的救護四中暑如何急救五急救電話第五章 消防安全常識一防火常識二滅火常識三逃生常識第一章 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第一節 安全生產法規概述我國的安全生產基本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第一”:要求認識安全與生產辯證統2、一的關系,在安全與生產發生矛盾時,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注:安全與生產發生矛盾時,更應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不要把安全工作擠掉,越是生產任務忙,越要重視安全,安全始終是放在首位的,把安全工作搞好,否則就會招致工傷事故,既防礙生產又影響安全。“預防為主”:要求安全工作要事前做好,要依靠安全科學技術進步,加強安全科學管理,搞好事故的預測與分析,從本質安全入手,強化預防措施,保證生產安全。消防工作“一暢兩會”一暢:指社會各單位必須暢通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兩會:指社會各單位從業人員會撲救初期火災,會逃生自救。一安全生產法規概念安全生產法規是指調整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勞動者或生產人員的安全與健康,以及與3、生產資料和社會財富安全保障有關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規定人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的方式來調整社會關系,以保障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維護國家和人們的根本利益。安全生產法規規定了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行為準則,規定什么是合法的,可以去做;什么是非法的,禁止去做;在什么情況下必須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等,用國家強制性的權力來維護企業安全生產的正常次序。因此,有了各種安全生產法規,就可以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違反法規要求就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依法受到制裁。 第二節 我國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一 安全生產法規體系1 憲法中華人民共和4、國憲法我國根本大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力和義務。2 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違反各項勞動安全健康法律法規,情節嚴重者的刑事責任做了規定。3 安全生產相關法律及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勞動防護用品規定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行政處罰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等第三節 員工的權利和義務一 員工的權利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中規定了勞動者應該享有的權利:1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2 取的勞動報酬的權利3 休息休假的權利4 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5 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5、6 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7 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8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二 員工的義務企業員工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一定的義務,員工應盡的義務有以下幾點:1 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2 提高勞動技能3 遵守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4 發現事故及時報告與搶險的義務5 保守公司商業秘密第二章 安全基礎知識第一節 安全色及安全標志安全色與安全標識是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用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語言向人們提供了表達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信息。了解它們所表達的安全信息含義對于6、我們在工作、生活中趨利避害、預防事故發生具有重要作用。一 安全色我國規定了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為安全色,其含義和用途為:紅色為禁止停止,主要用于禁止標志、停止信號,如機器、車輛上的緊急停止手柄或按扭以及禁止人們觸動的部位。紅色也表示防火。藍色為指令必須遵守的規定,主要用于指令標志,如必須佩帶個人防護用具、道路指引車輛和行人行走方向的指令。黃色為警告注意,主要用于警告標志、警戒標志,如廠內危險機器和坑池邊周圍的警戒線、行車道中線、機械上齒輪箱的內部、安全帽等。綠色為提示安全狀態通行,主要用于提示標志、車間內的安全通道、行人和車輛通行標志、消防設備和其他安全防護裝置的位置。二 安全標識安全標識通7、常指安全標志和安全標簽1 安全標志安全標志是由安全色、幾何圖形和圖形符號所構成,用以表達特定的安全信息。目的是引起人們對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預防事故發生。安全標志分為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和提示標志四類2險化學品的安全標簽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標簽是識別和區分危險化學品、用于提醒接觸危險化學品人員的一種安全標識。安全標簽包括化學品的名稱、分子式、編號、危險性標志、提示詞、危險性說明、安全措施、滅火方法、生產廠家地址、電話、應急電話等有關內容。第二節 個體防護為了避免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事故或減輕事故傷害程度,而需要給勞動者配備一定的防護用品。勞動防護用品按用途分為以下幾種:1 防護服分白帆布防8、護服和勞動布防護服,作用是對人起免受高溫的烘烤和一般屏蔽保護作用。2 防護手套戴各種手套時,注意不要讓手腕裸露出來,以防在作業時焊接火星或其他有害物濺入袖內造成傷害;注意:操作各類機床或在有被夾擠危險的地方作業時嚴禁戴手套。3 防護鞋主要用于電力、水力、露天作業等崗位。4 安全帽防高處墜物5 面罩及護目鏡防止眼睛在進行焊接、機床操作、冶煉、燒割和鑄造熱處理等工種時受到的傷害6 呼吸防護器呼吸防護器主要用來防止有毒氣體及粉塵的吸入。根據結構和原理呼吸防護器可分為自吸過濾式和送風隔離式兩大類。通常稱為防塵口罩和防塵面具;化學過濾主要用于防止有毒氣體、蒸氣、毒煙霧等的吸入,通常稱為防毒面具。7 護耳9、器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音危害。噪音不得超過85分貝8 安全帶安全帶主要是防止高處作業墜落的防護用品,2米以上作業須系安全帶。9 防酸堿用品防酸堿用品是保護工人在生產作業環境中免受酸堿危害的個體防護用品。按防護部位可分為:防酸堿工作服、手套、靴、防酸面罩和面具等類。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者必須按照勞動防護用品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前要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嚴格檢查,對于損壞或磨損嚴重的必須及時更換。第三節 特種設備安全及作業安全1特種作業分類特種設備是指由國家認定的,因設備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事故,并且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人身傷亡及重大經濟損失的危險性較大的設備。特種設備包括電梯10、起重機械、廠內機動車輛、客運索道、游樂設備、防爆電氣設備、鍋爐作業、爆破作業、登高架設作業2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在獨力上崗前必須進行與本工種相適應的安全技術培訓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安全技術理論與實際操作知識兩個方面。培訓后要進行嚴格考核,經考核合格后的,發給相應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特種作業操作證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制作。第四節 危險化學品安全公司目前所使用的化學品做以介紹:有工業酒精、白電油、開油水、洗網水、天那水及各類油漆油墨,這些化學品主要是組裝與噴涂部在所有。一 危險化學品的概念及分類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蝕、放射線等性質的物質都稱為化學品。種類:1 爆炸品:如炸藥、2 壓縮氣11、體和液化氣體:如煤氣3 易燃液體:天那水,酒精和汽油等4 易燃固體,自然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5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6 有毒品7 放射性物品8 腐蝕品二 使用化學品過程中保持個人衛生1 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使用適當的防護用品2 工作結束后、飯前、飲水前、吸煙前,要充分洗凈身體的暴露部分3 定期檢查身體4 皮膚受傷時,要完好地包扎5 時刻注意防止自我污染,尤其在清洗或更換工作服時更要注意6 在衣服口袋里不裝被污染的 東西,如抹布、工具等7 防護用品要分放分洗。8 勤剪指甲并保持指甲干凈。9 不直接接觸能引起過敏的化學品。10. 下班后,換下工作服,洗頭洗澡三 員工使用化學品的義務和權利員工的義務:12、員工應遵守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應及時報告認為可能造成危害和自己無法處理的情況。員工應采取合理方法,消除或減少工作場所不安全因素。員工的權利:員工對違章指揮或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員工有權獲的:1 工作場所使用化學品的特性、有害成分、安全標簽及安全技術說明書等資料;2 在其工作過程中危險化學品可能導致危害安全與健康的資料;3 安全技術的培訓,包括預防控制及防止危險方法的培訓和緊急情況處理或應急措施的培訓;4 符號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四 使用危險化學品注意事項:1 認識化學品的安全標簽-表明該化學品屬于那一類(易燃、易爆、毒害13、性、腐蝕性);2 安全技術使用說明書-介紹化學品的性能、操作注意事項、應急處理方法等;3 危險化學品的使用、運輸、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例: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以外事故該如何處理:1 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用酒精或白電油時不小心濺到眼睛里,這時該如何處理?2 在運輸過程中不小心化學品倒地發生泄漏該如何及時處理?3 在每次工作完后可否使用化學品洗手或擦拭衣服?第五節 有毒有害作業安全一 有毒與有害物質概述有毒物質是作用于生物體,能使機體發生暫時或永久性病變,導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質有害物質是指化學品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員工健康的所有物質的總稱。二 有毒有害作業有毒作業是指作業場所空氣中有毒物質含量超過國家14、衛生標準中有毒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的作業。有害作業是指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作業環境中有害物質的濃度劑量超過國家衛生標準中該物質最高容許值的作業。有毒有害作業包括高溫、有毒、噪音、振動電磁輻射、接觸粉塵的作業等。個人防護用品有:安全帽、安全帶、絕緣護品、防毒面具或防塵口罩等。在易燃易爆及有靜電發生的場所作業時,決不能使用化纖防護用品。第三章 事故預防第一節 機械事故預防機械事故的發生很普遍,在使用機械設備的場所幾乎都能遇到。一旦發生事故,輕則損傷皮肉,重則傷筋動骨,斷肢致殘,甚至危及生命。公司目前使用的機器做以介紹:現有銑床、沖床、磨床、鉆床、注塑機和一現小型加工的機器。這些小機器雖小15、,但在操作不當時照樣能發生工傷事故。傷害主要有:絞入、擠壓、碰撞或撞擊、夾斷、剪切、割傷或檫傷、卡住或纏住。預防機械事故的一般方法:1 安裝合理的安全防護裝置。2 供電的導線必須正確安裝,不得有任何破損和漏電的地方。3 電機絕緣應良好4 操作人員應按規定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機加工使用旋轉機器時嚴禁戴手套進行操作。5 機器設備嚴禁帶故障運行。6 操作人員不準隨意拆除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7 機械設備在運轉時,嚴禁用手調整,不得用手測量零件或進行潤滑、清掃雜物等。8 機器設備運轉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9 工作結束后,應關閉開關,把刀具和工件從工作崗位退出,并整理好工作場所。例:1 操作者在對機16、器旋轉部位進行清洗時或對產品進行加工時可否戴線手套?操作者在對物品進行加工或是在維護保養時必須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在接觸旋轉部位時首先自身著裝必須按要求做到著裝“三緊”(即領口,袖口和衣服下擺都要束緊)和做好個人防護,嚴禁戴線手套進行操作,以防被卷入造成傷害。2 操作者在操作機器時不小心發生事故時,第一步該如何處理?每位操作者必須熟悉所使用的機器操作流程,安全保護裝置的作用和維護保養的方法,如發生事故時,如(工傷)。首先要停止機器的運行,按下緊急開關和關閉電源,待機器停止運轉。(防止造成二次事故)。其次在相關人員的陪同下去醫務室進行治療。3 機器設備突然冒煙或失火該如何撲救?操作者或幫機人員17、在生產時如發現機器設備有異常時必須立即停機,切斷電源,查找故障,對不能解決的故障必須找專業人員進行檢查排除嚴禁私自拆卸機器設備。如機器在運轉時突然冒煙失火,必須保持清醒頭腦,立即關閉電源,使用消防器材進行滅火,可使用ABC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撲救。嚴禁使用水進行撲救。4 機器設備發生過障可否繼續運行操作?機器有異常時必須停止使用,待專業人員維修完之后方可使用。嚴禁機器帶故障運行。第二節 觸電事故預防觸電事故的發生存在一定的規律,主要有:1 季節性:根據觸電事故的統計表明,二三季度事故較多。主要是夏秋天氣多雨潮濕,降低了電氣絕緣性能:2 底電壓觸電事故多:3 單相觸電事故多:主要表現在人們的18、思想麻痹,缺乏電氣安全知識,亂拉亂接電線,不采取安全措施;4 觸電者中青年人多;5 事故多發生在電氣設備的連接部位:由于該部位緊固件松動、絕緣老化、環境變化和經常活動,會出現隱患或發生觸電事故。6 違章操作容易發生事故。觸電事故的預防:1 電氣操作屬特種作業,操作人員必須經專門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2 車間內的電器設備,不得隨便亂動。如果電氣設備出了故障,應請電工修理,不得擅自修理,更不的帶故障運行。3 經常接觸和使用的配電箱、配電板、閘刀開關、按鈕開關、插座、插銷以及導線等,必須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損或帶電部位裸露出來。4 電氣設備的外殼應按有關安全規程進行防護性接地或接零。5 發生電19、氣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用黃沙二氧化碳等滅火器器材滅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滅火,因為它們會導電。6 對書本進行擦拭或清潔時,嚴禁用水沖洗或用濕布去擦拭電氣設備,以防止發生短路和觸電事故。例:如果發生觸電事故或意外情況該任何處理?第三節 火災事故的預防防火工作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內容,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往往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的傷亡。發生火災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 可燃物 如:固體 液體 氣體2 助燃物 如:氧化劑3 火源如:明火和自然發熱物只要以上三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就可以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第四節 爆炸事故預防爆炸一般分為化學性和物理性爆炸兩種類型。前兩者主20、要包括炸藥、火藥、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等爆炸,后者包括鍋爐、壓力容器、鋼鐵水爆炸等。預防爆炸事故的措施有:1 采取監測措施,主要針對的是危險車間及倉庫,如:化學品倉及化學品回收處。2 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車間內,應盡量避免焊接作業,進行焊接作業的地點必須要和易燃易爆的生產設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3 進入易燃易爆車間應穿防靜電服,不準穿帶釘子的鞋;4 互相接觸會引起爆炸的兩類物質不能混合存放;遇酸、堿有可能發生分解爆炸的物質應避免與酸堿接觸;5 防止生產過程中易燃、易爆物的跑、冒、滴、漏,以防擴散到空氣而引起火災爆炸事故。6 鍋爐操做人員必須經過有關資格的培訓單位培訓并考試合格,取的操作證以后方可21、進行操作。7 鍋爐壓力容器須在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等安全裝置保護完好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嚴禁超溫、超壓運行。8 搬運盛有可燃氣體或易燃液體的容器氣瓶時要輕拿輕放,嚴禁拋擲,防止相互撞擊。.中毒窒息事故的預防工業中常見的有毒物質主要有以下這些:鉛、汞、錳、一氧化碳、淡氧化物、氯等。主要介紹一下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種劇毒氣體,具無色、無味、易然、易爆等特性。一氧化碳經呼吸道侵入身體后,比氧更容易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導致人體嚴重缺氧。輕度中毒時常出現劇烈頭痛、眩暈、心悸、胸悶、惡心、嘔吐、耳鳴、全身無力等,若吸入過量的一氧化碳,則常意識模糊、大小便失禁、乃至昏迷、死亡。預防措施:1 定期檢修煤22、氣發生爐和管道及煤氣水封設備,防止一氧化碳泄漏。2 生產場所應加強自然通風,產生一氧化碳的生產過程要加強密閉通風;3 進行危險工作區域時,須戴防毒口罩;操作后,應立即離開,并適當休息;作業時最好多人同時工作,便于發生意外時自救、互救。第五節 職業病預防職業病系指勞動者在生產勞動及其他職業活動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這是一種需要賠償的疾病,因此有些國家稱這為需要賠償的疾病,具有法定性。職業病可分為職業中毒、塵肺、物理因素職業病、職業性傳染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疾病、職業性中瘤及其他職業病等。職業中毒是指在生產中使用和產生的毒物,稱為生產性毒物。在勞動過程中,由生產性23、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職業中毒。預防措施:1 車間內做好通風排毒與凈化回收。2 隔離操作。將毒源或工藝過程與操作者隔離開,以減輕職業危害。3 個體防護。例:聽力保護職業嘲音的危害:噪音是工業生產過程中一種較為嚴重的職業危害,高強度的噪音,導致人的心血管系統植物神經功能的失調和耳聾。特別強烈的噪音還可以導致神經失常、休克、甚至危機生命。預防措施:1 消音。控制和消除噪音源是控制和消除噪音的根本措施。2 控制噪音的傳播。3 采用合理的防護措施。如A:配帶護耳器。B:合理安排勞動制度。4 定期體檢。第四章 救護與自救知識第一節 常用急救技術如果負傷者傷勢嚴重,應采取以下急救方法。1 止血:可采用壓迫止血24、法、止血帶止血、加壓包扎止血法和加墊屈肢止血法等。2 包扎有外傷的傷員經過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紗布、繃帶或毛巾等包扎。3 固定骨折是一種比較多見的創傷。如果傷員的受傷部位出現劇烈疼痛腫脹變形以及不能活動等現象時,就有可能是發生了骨折。這時,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迅速及時而準確地給傷員進行臨時固定。4 救運經過急救后,就要迅速向醫院轉送。搬運傷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搬運不當,可使傷員傷勢嚴重,給受傷者帶來痛苦。如果傷員傷勢不重,可采用肩、背、抱、扶的方法將傷員運走。第二節 觸電急救觸電急救的基本原則是動作迅速,方法正確。動作迅速是非常重要的,觸電急救的步驟是:1 脫離電源人觸電25、以后,可能由于抽痙,失去知覺或中區神經失調而抓帶電體,不能自行脫離電源。我們幫助觸電者的方法如下:A: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可立即拉開或拔出插銷,以斷開電源。注意在拉開電閘時必須手不可潮濕,并有可能配帶絕緣手套及保持安全距離。B如果沒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用干燥木柄的斧頭等切斷電源。C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棍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接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D如果觸電者衣服是干燥,又沒有緊纏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電源。但觸電者身體是帶電的。救護人員不能直接去接觸觸電者的皮膚。E及時通知電26、工停電。2 現場急救方法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者的情況,迅速對癥救治。如傷勢嚴重者,急救應盡快開始,不能等到醫生的到來;在送往醫院的中途,不能終止救治。現場應用的主要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人工呼吸法是在觸電者呼吸停止后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法中,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而且簡單易學。第三節 中毒窒息事故的救護如果發生中毒窒息事故,則應按照下述方法進行搶救:1 搶救人員在進入危險區域前必須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及自救器等防護用品,必要時給中毒者也戴上,迅速把中毒者轉移到有新鮮空氣的地方,靜臥保暖。2 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還沒有停止呼吸或呼吸雖以停止但心臟還在跳27、動,在清除中毒者口腔鼻腔內的雜物使呼吸道保持暢通后,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若心臟跳動停止,應迅速進行心臟胸外擠壓,同時進行人工呼吸。注:身體必須在沒有起斑或冰冷、變硬之前。3 在救護中,急救人員一定要沉著,動作要迅速。在進行急救的同時,應通知醫生到現場進行診治。第四節 中暑如何急救1什么是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或受到烈日暴曬引起體溫調節中樞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過度喪失所致的疾病。可分為熱(日)射病、熱衰竭熱痙攣三種類型。2哪些情況下易發生中暑?正常人體溫一般恒定在37左右,是機體產熱和散熱處于動態平衡的結果。當環境溫度較高(室內溫度超過35),強輻射熱或氣溫雖未達高溫(32),但濕度28、高(60%)及通風不良的環境下無足夠防暑降溫措施,在此環境中勞動到一定時間均可發生中暑。老年、體弱、慢性病患者或過度疲勞而對高溫的耐受性降低者更易發生。3 中暑有那些表現?A 熱衰竭(中暑衰竭),為最常見的一種,多由于大量出汗后引起,體溫基本正常,表現為頭痛、頭暈、口渴、皮膚蒼白、出冷汗、昏厥或意識模糊。B 熱痙攣(中暑痙攣),見于大量出汗后口渴而飲水過多,鹽分補充不足。表現為肌肉痙攣,以小腿的腓腸痙攣最為多見,體溫多正常。注:(腓腸肌,脛骨后的肌肉。俗稱“腿肚子”)C 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癥,表現為高燒(40)和神志障礙。4 中暑如何急救?A 迅速將患者轉移到清涼通風的地方,解開皮帶,衣扣29、,使用冰水降溫。B 補充冰鹽水,有發熱者用冰水全身擦浴,小腿痙攣者協助患者按摩局部以減輕疼痛。C 輕度中暑者服用祛暑藥物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等或用清涼油,風油精擦拭太陽穴,同時可服用清涼飲料。D 熱射病中暑昏迷者急送醫生處理。5 如何預防中暑?A 了解防暑降溫知識,避免烈日暴曬。各車間須做好降溫措施,保持車間內空氣流通。B 夏天即將來臨,高溫季節每天補充適量的鹽水,特別是高溫作業,出汗多的人群每天補充含鹽0.3%的飲料。大量出汗后不宜補充過多的白開水。C 保持空間良好的通風,不要頻繁的出入空調房。D 公司每周提供35次涼茶,各車間有備用防暑藥。第五節 急救電話發生火災時必須立即報警,向消30、防部門報警,報警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1 起火時間2 具體位置3 燃燒物質4 留下聯系號碼5 指派人去路口接應消防車注:電話撥通后,先講清楚著火地址和靠近的一個交叉口;再講清楚燒的物質,燒在幾樓,火勢大不大。注意講話不要太急,以便接警人員聽清,此外還要注意聽清對方的提問,正確回答接警人員的提問。 第五章 消防常識第一節 防火常識要防火,先要知道燃燒的三個條件:火源、易燃物和助燃物1 火源:明火,如火柴、熱水器、打火機等。還有自然火源和生產性火源。2 可燃物:可燃性固體;可燃性液體;可燃性氣體;3 助燃物:主要是指空氣。工廠防火注意事項:1 控制火源注:公司內設有吸煙區,嚴禁在禁止吸煙區吸煙。點燃31、的煙頭抽吸時有650-800,自燃時有450500而且可以陰常很長時間: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內,一般不得進行焊接作業,需要檢修的設備應拆移到安全地點修理。焊割溫度20003000,電焊溫度是4000以上2 防止電線短路發生火災注:加強電氣線路的管理,防止人為操作事故和未經允許情況下,亂拉亂接線路。3配置相應滅火器及消防設備第二節 滅火常識1 消防器材的種類: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等2 滅火的方法:隔離法、窒息法、冷卻法、仰制法隔離法;是將尚未燃燒的物質移開隔離,燃燒的不到足夠的可燃物,火就會熄滅。窒息法:就是隔絕空氣,使可燃物的不到足夠的氧氣而停止燃燒,但只適用于空間比較狹小32、的地方。冷卻法:是降低燃燒的溫度,使其低于燃點而停止燃燒;仰制法:是使用滅火劑或阻燃劑參與到燃燒中去,使燃燒過程中生產的自由基消失,而形成穩定的分子或降低活性的自由基,使連鎖反映終止。第三節 逃生常識火災初起時,除立即報警、積極撲救外,應設法疏散物資,尤其是公司貴重物質和易燃易爆物品,但當火勢猛烈無法控制時,則不得猶豫,應迅速離開火場,避免圍困和傷亡。一逃生自助常識:1 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要貪戀財物。2 家庭成員平時要了解掌握火災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幾條逃生路線。3 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即離斷披上侵濕的衣服,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4 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服33、壓滅火苗。5 室外著火,門已燙,千萬不要開門,預防大火串入室內,要用侵濕的被褥,衣服等塞門縫,并潑水降溫。6 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喊叫等方式向窗外發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7 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繩子,或把床單被套撕成布條連成繩索,緊栓在窗筐、暖氣管、鐵欄桿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條等保護手心,順繩滑下,或下到末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二火場逃生注意事項:1 火場逃生時要迅速,動作越快越好,切不要為穿衣服或尋找貴重物品而耽誤了逃生時間,要樹立時間就是生命、逃生第一的思想。2 發生火災后,往往容易斷電從而造成電梯“卡34、殼”,給救援工作增加難度。3 逃生時要注意隨手關閉通道上的門窗,以阻止和延緩煙霧向通道流竄。火場逃生原則:確保安全,迅速撤離,顧全大局,救助結合。三 工廠逃生原則和注意事項針對上述所講的在火場逃生時該注意的一些原則,結合本公司的一些實際消防安全狀況,假如發生火災事故時,我們該注意那些問題?1 一旦發現火災須邊撲救邊報警,及時使用公司現有的報警設備通知全廠,并召集義務消防員進行撲救,如沒有報警設備可敲鐘打鑼等,千萬不可一害怕只顧自己逃生不顧他人安全,一人離開不及時報告造成重大損失的,是會受到法律嚴懲。2 對未燃燒的周邊物質及時移開,防止火勢的蔓延。3 會使用滅火器對初期火災的撲救,力所能及,保持35、清醒頭腦,火勢無發控制時必須及時離開,離開后禁止重反建筑物,除專業消防人員。火被撲滅后,進入建筑物要謹慎。4 熟悉車間逃生路線。我們無論到任何環境,必須先要熟悉它現場的基本情況,如是否有消防設施,是否有安全逃生門及一些逃生時使用的附屬器材,各走火通道是否暢通。5 逃離時不可為了個人物品耽誤逃生時間。如在逃生時遇到煙大的情況,首先要會利用防毒面具或濕毛巾,主要是防止逃生者在穿過煙霧區時受到窒息的危險。6 利用自然條件。如果煙火封住了逃生樓道,這時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天窗,陽臺,落水管或其他自編的繩索逃生。千萬不可乘坐電梯,我公司目前所使用的都是載物電梯,速度較慢。7 創造避難條件。當各種逃生之路被切36、斷時,應盡快找安全的避難所,如洗手間并打濕所有的衣服,或到天臺等待消防隊的救援。8 大家在安全疏散時要發揚風格,幫助行動不便和受傷的人,不要自顧自己的安危而忘記了別人的安全。9 撤出火場后要盡快離開現場,不要就地圍觀,以免影響消防人員的撲救,同時也防止火星四濺,物品爆炸而受到傷害現象。10 會使用滅火器和消火栓11 會報警附加:介紹消防器材使用的方法:1 消防栓使用方法? 打開消防栓箱 延伸水帶 扭開止水閥使用消火栓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A使用時,一般由兩人配合。一人取水帶并拋開連接沖向起火處,一人連接另一端于消火栓出水口上。B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箱門鎖住,可用鑰匙打開或用硬物擊碎箱門上的玻璃;使37、用時避免水帶打死折,并應盡量拉直水帶,以保證水流暢通。打開水閥時須慢慢放水,不要突然將水流開到最大,握水槍者應將水帶夾于液下,雙手緊握,防止因水力作用打到人。2 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提起滅火器拔掉保險梢, 右手提,左手抓握滅火器膠管的噴嘴處。 有力壓下把手,選擇好上風的位置,對準火焰的根部進行掃射。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1.5米左右。案例:2004年3月一天的一個夜間,住在坪山某工業區宿舍三樓的李某,突然被嘈雜聲驚醒,他急忙打開房門,發現整個樓都是煙火,急忙叫醒房間室友,他采取的第一個行動就是朝安全樓梯沖去,但是濃煙嗆的他喘不過氣來,無法逃生,他急忙采取了第二個行動,想通過安全緊急通道撤離,當緊急通道堵塞后他馬上采取了第三個行動,帶著大家立即退回房間,將門緊閉,防止煙霧襲進,這時他打開窗戶利用床單做繩索爬到了下一層的窗臺上,相互幫助,然后逃離了火災現場。案例分析:1李某發現火災后,能保持清醒頭腦,叫醒室友。2能及時判斷火災的大小,熟悉逃生路線3心理素質好,有良好的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