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作業人員安全基礎知識教育培訓課件(37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82788
2023-11-06
37頁
9.42MB
1、高處作業安全教育培訓,xx9,第一部分:高處作業概述,什么是高處作業: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墜落高度基準面:從作業位置到最低墜落著落點的水平面,稱為墜落高度基準面。,一、高處作業的概念,第一部分:高處作業概述,一、高處作業的分級,高處作業的分級2m-5m,稱為一級高處作業。其可能墜落半徑為2m。5m-15m,稱為二級高處作業。其可能墜落半徑為3m。15m-30m,稱為三級高處作業。其可能墜落半徑為4m。30m以上,稱為特級高處作業。其可能墜落半徑為5m。,高度越高,危險等級隨之增長,第一部分:高處作業概述,一個人從三層樓(10米)的高度墜落到地面所需的2、時間有多少?,答案:是1.5秒。,一個人從三層樓(10米)的高度墜落到硬地面生還的幾率有多大?,答案:是不考慮巧合的情況下死亡幾率100%。,思 考,第一部分:高處作業概述,三、高處作業的類型,高處作業主要包括臨邊、洞口、攀登、懸空、交叉五種基本類型。1.臨邊作業 臨邊作業是指施工現場中,工作面邊沿無圍護設施或圍護設施高度低于80厘米時的高處作業。例如,井架、施工電梯和腳手架等的通道兩側面作業。,第一部分:高處作業概述,三、高處作業的類型,高處作業主要包括臨邊、洞口、攀登、懸空、交叉五種基本類型。1.臨邊作業 臨邊作業是指施工現場中,工作面邊沿無圍護設施或圍護設施高度低于80厘米時的高處作業。3、例如,井架、施工電梯和腳手架等的通道兩側面作業。,第一部分:高處作業概述,三、高處作業的類型,高處作業主要包括臨邊、洞口、攀登、懸空、交叉五種基本類型。1.臨邊作業 臨邊作業是指施工現場中,工作面邊沿無圍護設施或圍護設施高度低于80厘米時的高處作業。例如,井架、施工電梯和腳手架等的通道兩側面作業。,第一部分:高處作業概述,三、高處作業的類型,2.洞口作業 洞口作業是指孔、洞口旁邊的高處作業,包括施工現場及通道旁深度在2米及2米以上的樁孔、溝槽與管道孔洞等邊沿作業。例如,施工預留的上料口、通道口、施工口等。,第一部分:高處作業概述,三、高處作業的類型,3.攀登作業 攀登作業是指借助建筑結構或腳手4、架上的登高設施,或采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設施在攀登條件下進行的高處作業。例如,在建筑物周圍搭拆腳手架、張掛安全網。,第一部分:高處作業概述,三、高處作業的類型,4.懸空作業 懸空作業是指在周邊臨空狀態下進行高處作業。例如,在吊籃內進行的高處作業。,三、高處作業的類型,5.交叉作業 交叉作業是指在施工現場的上下不同層次,與空間貫通狀態下同時進行的高處作業。例如,腳手架平臺上有人作業的同時,架下或地面也有人作業。,第一部分:高處作業概述,第二部分:高處作業事故發生的原因,一、人的不安全行為,(1)身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病人作業者本身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病等妨礙高處作業的疾病或生理缺5、陷。(2)作業者本身處于二重或三重臨界日或情緒臨界日。處于二重或三重臨界日或情緒臨界日,反應遲鈍,懶于思考,動作失誤增多,而導致事故發生。(3)作業者生理或心理上過度疲勞,使之注意力分散,反應遲緩,動作失誤,思維判斷失誤增多,導致事故發生。(4)作業者習慣性違章行為,如酒后作業,乘吊籃上下,在無可靠防護措施的輕型屋面上行走。(5作業者對安全操作技術不掌握。如懸空作業時未系或未正確使用安全帶,操作時彎腰、轉身時不慎碰撞桿件等使身體失去平衡。走動時不慎踩空或腳底打滑。(6)缺乏勞動危險性認識。表現為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認識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欄桿或腳手架上休息打鬧,意識不到潛在的危險性。安全工作上存6、在僥幸心理,,第二部分:高處作業事故發生的原因,二、物的不安全狀態,(1)腳手板漏鋪或有探頭板或鋪設不平穩。(2)材料有缺陷。鋼管與扣件不符合要求、腳手架鋼管銹蝕嚴重仍然使用。(3)腳手架架設不規范。如未綁扎防護欄桿或防護欄桿損壞,操作層下面未鋪設安全防護層。(4)個人防護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無產品或已老化的安全帶、安全繩。(5)材料堆放過多造成腳手架超載斷裂(圖省事將鋼筋一次性堆放在腳手架上)。(6)安全網損壞或間距過大、寬度不足或未設安全網。(7)“洞口臨邊”無防護設施或安全設施不牢固、或已損壞未及時處理。(8)模板斜度超過25,無防滑措施(特指連續梁模板)。(9)安全裝置失效或不齊全7、。如人字梯無防滑、防陷措施,無保險鏈。,第二部分:高處作業事故發生的原因,三、方法不當,(1)行走或移動不小心,走空時踩空、腳底打滑或被絆倒、跌倒。(2)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衡。(3)登高作業時未踩穩腳踏物。,四、管理不到位,(1)腳手架搭設方案指導性不強。(2)勞動組織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員進行高處作業。(3)安全教育不到位。從事高空作業人員未經培訓上崗,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人事不足。(4)安全檢查不仔細,流于形式,腳手架安裝完畢后,未經驗收或草率驗收了事,在使用前未檢查作業環境等。,第二部分:高處作業事故發生的原因,五、環境不適,(1)陣風風力5級(風8、速8.0m/s)以上;(2)GB/T4200-2008規定的級或級以上的高溫作業;(3)平均氣溫等于或低于5的作業環境;(4)作業場所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5)作業場所光線不足,能見度差;(6)作業活動范圍與危險電壓帶電體的距離小于安全距離。,第三部分:高處作業事故的預防,1、用好“三寶”(1)安全帽:按規定進入場所必須戴好符合安全標準的安全帽,并系好帽帶,防止人員墜落時帽子脫落,失去防護作用。(2)安全帶:凡在2m以上懸空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合格的安全帶,如懸空作業沒有系安全帶的條件時,應制定措施,為作業人員設置掛安全帶用的安全拉繩、安全欄桿等。(3)安全網:凡無外架防護作業點,必須9、在離地4m高處搭設安全平網,高層施工還應再安一道安全平網。2、做好“四口”防護: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和出入口。3、做好“五臨邊”防護: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上下跑道、斜道、兩側邊、卸料平臺外側邊。4、嚴把手腳架的十道關:材質關、尺寸關、鋪板關、護欄關、連接關、承重關、上下關、雷電關、挑梁關、檢驗關。5、制定高處作業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6、制定高處作業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7、配備高處作業逃生裝置。,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一、安全帶,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一、安全帶,全身防護性安全帶必須“高掛低用,不歪斜吊”,擺動的墜落可以增加墜落10、距離,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一、安全帶,安全帶導致的死亡,有少量的事實表明,用來救生的安全帶也可造成使用者嚴重受傷,甚至死亡。,當一個人以直立姿勢,雙腿自由地懸掛超過五分鐘后,可能會造成他死亡。這種情況在很多工業和建筑工作中都可能出現。,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一、安全帶,懸掛傷害,以下幾點會加重懸吊的危險直立懸吊且小腿懸空安全帶恰巧勒緊靜脈血管以致血液回流困難懸吊過久導致昏迷甚至死亡,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一、安全帶,建議,墜落后:工人應學習怎樣在吊在安全帶上時活動雙腿,盡量蹬蹋周圍物體。他應學習盡量提高雙腿,頭部放平剛才那幅照片不論是當場的還是事后模擬的,時間都不應該長五花11、大綁,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二、安全網,盡可能靠近工作位置,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二、安全網,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二、安全網,使用中的安全網不允許發生下列現象:把網拖過粗糙表面或尖銳物體邊緣;在網內或網下方堆積物品;人跳進或把物品投入網內;大量的焊接火花或其它火星落入網內;周圍有嚴重的酸堿煙霧。,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三、其他,安全繩,用至少3個卡扣固定,作業人員每日要對安全線進行檢查,安全繩要帶有塑膠套的纖維芯637+1 鋼絲繩,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三、其他,安全繩,用至少3個卡扣固定,作業人員每日要對安全線進行檢查,安全繩要帶有塑膠套的纖維芯637+1 鋼12、絲繩,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三、其他,高處作業平臺上的孔洞必須蓋好或用護欄隔離,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三、其他,腳手板必須完好并綁扎,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三、其他,不要在沒有護欄的建筑物邊緣工作,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三、其他,任何孔洞都應該設有圍欄或加蓋,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三、其他,如果感覺身體乏力或暈眩,則不宜在高空工作。,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三、其他,任何孔洞都應該設有圍欄或加蓋,第四部分:高處作業典型違章,三、其他,防落物,2023-11-3,你有責任確保每個人每天都平平安安回家,回到親人身邊。,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你在注視著對你安全負責的人,你有責任確保自己每天都平平安安回家,回到親人身邊,享受美好生活!,20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