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印務公司工業安全基本理論培訓課件(82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2840
2023-11-06
82頁
4.07MB
1、工業安全基本理論培訓,課堂守則,驚人的數字,2004年,全國GDP達到13.6萬億元,13.6萬人死于安全事故,1億GDP死亡1個人;全國人口有13.2億人,1萬居民中有一人死于安全事故。2004年有70萬人因安全事故導致傷殘。(加職業病)傷亡100萬人,100萬個家庭造成不幸,20年中就牽涉6000萬人。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500億元,約占全國GDP的2,加間接損失約占全國GDP的2.5,GDP增長8.9。,事故 事故是意外的變故或災禍。“人們為實現某種意圖而進行的活動過程中,突然發生的、違反人們意志的、迫使活動暫時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職業病、設備或財物損壞或環境污染的2、意外事件。”事故的特性:突然發生,出乎人們的意料;人們不希望發生;產生了人們不期望的后果。,基本概念,生產事故 生產事故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事故或與生產過程有關的事故。從安全生產的角度,生產事故包括:人員傷亡人員中毒設備、設施損壞環境污染其他損失,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特大事故 按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國務院令34號,1989年3月29日)規定,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別重大人身傷亡或者巨大經濟損失以及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特別重大事故簡稱特大事故。,基本概念,人身傷亡事故 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或在與其相關的活動中,突然發生的、造成人體組織受損傷或某些器官失去3、正常機能,導致負傷肌體暫時地或長期地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喪失生命的事故。分為輕傷、重傷、死亡事故。死亡事故:一般傷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2人(多人事故時包括輕傷和重傷)的事故。重大傷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傷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錯誤觀點,幾個“觀點”:安全有經濟成本,安全的產品價格就高 安全問題只是安全管理部門的事 安全第一 安全被忽視的原因:人的需求層次 人們感受的主要是正效應的積累 改善和提高正效應是顯目的,天馬行空官方博客:http:/;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Smoking 吸 煙 at Designated 4、area 指定吸煙區,事故與危險源,危險源:可能導致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的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事故與事故后果事故與未遂事故 海因里希法則(1:29:300)美國安全工程師 55萬件機械事故 330件意外事故 1件重傷或死亡,29件人員輕傷,300件未有傷害。,引發事故的四個基本要素,現代安全管理原理-事故致因理論,事故頻發傾向論(Accident Prone)1919年,英國的格林伍德和伍茲,事故頻發傾向:事故頻發傾向(Accident Proneness)是指個別人容易發生事故的、穩定的、個人的內在傾向。,事故遭遇傾向:事故遭遇傾向(Accident Liability)是指5、某些人員在某些生產作業條件下容易發生事故的傾向。,關于事故頻發傾向理論,事故因果連鎖論海因里希工業事故預防(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連鎖概念事故因果連鎖包括:事故的基本原因、事故的間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事故后果。海因里希因果連鎖模型,博德事故因果連鎖與事故模型,博德(F.Bird)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連鎖的基礎上,提出了反映現代安全觀點的事故因果連鎖,控制不足管理 基本原因起源論 直接原因征兆 事故接觸 傷害損壞損失,調查傷亡事故原因發現,大多數傷亡事故都是因為過量的能量,或干擾人體與外界正常能量交換的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引起的,并且6、這種過量能量或危險物質的釋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造成。,能量觀點的事故因果連鎖,系統安全,系統安全的基本概念系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元素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安全:是在系統壽命期間內,應用系統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辯識系統中的危險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險性最小,從而使系統在規定的性能,時間和成本范圍內達到最佳的安全程度。,事故預防與控制的基本原則,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 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1)、安全技術對策,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 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的基本出發點是采取措施約束、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防止其意外釋放。1、消除危險源 2、限制能7、量或危險物質 3、隔離,(2)、安全教育對策,安全教育的內容安全態度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教育的對象對管理人員的教育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3)、安全管理對策,安全檢查安全檢查的內容安全檢查方式安全審查可行性研究審查初步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審查安全評價安全預防評價安全現狀綜合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專項安全評價,壓力安全閥,上鎖或鉛封,全開狀態,安全管理的基本內容與特點,安全生產的不同階段對策,自然本能,事故風險,安全生產管理的不同歷史階段,法治監督,自我管理,團隊文化,安全管理基本方法簡介,系統安全管理安全檢查安全評價重大危險源管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應急體系建立與應急預案編制,系統論(基礎理8、論)系統安全管理 系統工程(可靠性分析)風險工程(風險可接受水平認定),系統安全管理,系統多個要素組成要素之間是互相聯系影響,檢查和監察制度是清除隱患、防止事故、改善勞動條件的重要手段和內容。發現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采取措施,保證安全生產。內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和查事故處理。,安全檢查,網絡支持,監管需求,方案設計,組織實施,危害分級,總結評審,安全生產檢查一般程序,安全生產現狀 可接受風險水平 監管能力與資源 法律法規符合性,對象、特征 范圍、數量 時間安排內容、指標 程序、方法 數據庫設計,宣傳培訓 任務分解 檢查落實 數據傳遞,危險分類分級與分布 監察分級、優先順序建9、議 進一步檢查建議,數據匯總 統計整理 分析報告 數據保存更新,安全評價,安全評價原則和目的,安全評價基本原則 科學、公正和合法的自主開展安全評價。安全評價目的 查找、分析和預測危險、有害因素 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 指導監控和事故預防達到低事故、少損失和優效益。,安全評價的作用可以使系統有效地減少事故和職業危害;可以系統地進行安全管理;可以用最少投資達到最佳安全效果;可以促進各項安全標準制定和可靠性數據積累;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術人員業務水平。,安全評價的法律法規依據,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其他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安全評價類型,對象的不同階段分類: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10、現狀綜合評價;專項安全評價。評價結果的量化程度分類:定性安全評價;定量安全評價。,按評價內容分類:工廠設計的安全評價;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評價;人的行為的安全性評價;生產設備的安全可靠性評價;作業環境條件評價;化學物質危險性評價。按評價性質分類:系統固有危險性評價;系統現實危險性評價。,安全評價過程危害辨識 確定危害(危險源)的存在及其性質的過程。安全評價 安全評價是指確定危害(危險源)的存在及其性 質,并確定危害(危險源)可能造成不期望后果大小的過程。危害控制 根據評價結果,提出控制措施。,安全評價(按照安全評價通則)是以實現工程、系統安全為目的,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工程、系統中存在的11、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與分析,判斷工程、系統發生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從而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安全評價包括: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綜合評價專項安全評價,安全預評價 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簡稱預評價)(按照安全評價通則):是根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分析和預測該建設項目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種類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安全驗收評價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簡稱驗收評價)(按照安全評價通則):是在建設項目竣工、試運行正常后,通過對建設項目的設施、設備、裝置實際運行狀況及管理狀況的安全評價,查找該建設項目投產后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確12、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三同時 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重大危險源管理,重大危險源的辨識重大危險源的評價(QRA)重大危險源的管理重大危險源安全規劃重大危險源的監察,我國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重大危險源:長期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單元。臨界量: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定的一種或一類特定危險物質的數量。單元: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或同屬于一個工廠的且邊緣距離小于500米的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國家標準GB18218-13、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OHS危險,企業活動,不可接受危險,目標及指標,作業控制,法規要求,培訓與意識,緊急應變,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和風險控制計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應急體系建立與應急預案編制,1、概述2、應急體系建設要點3、應急預案編制4、應急演習與評審,1、概述,1.1目標與對象 突然發生、破壞性后果、部門協同處置的事件1.2、范圍 工業事故、火災、城市生命線、公眾集聚場所、交通、重大工程、次生災害(尾礦壩坍塌等)、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和其他自然災害1.3、重大事故災難與應急特點 突發性、復雜性、分散性和激變性1.4、應急體系建設原則 集中管理、統一指揮、屬地為主、平戰結合、經濟14、合理、資源整合、反應迅速、科學高效。,綜合應急體系,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體系,公共衛生應急救援體系,自然災害應急救援體系,社會安全應急救援體系,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體系構成框架,應急體系建設要點,應急預案編制方法,應急預案層次、類別、結構與標準格式應急救援預案核心要素及基本內容編制方法與步驟,特殊風險管理識別評價對公共安全威脅的最大特定風險。(如洪水、地震、危險化學品等)按應急的四個主要過程描述應急活動:準備階段 初級響應 擴大應急 應急恢復。按相關部門在應急過程中承擔的主要功能,明確其職責:指揮、運行、技術支持、后勤保障、財務行政,應急預案支持附件:1)危險分析附件2)通訊聯絡附件3)法律法規附15、件4)應急資源附件5)教育、培訓、訓練和演習附件6)技術支持附件7)協議附件8)其他支持附件,應急基本預案標準格式,應急機構署名頁預案分發記錄頁修改記錄術語與定義危險分析應急資源,機構與職責教育、訓練與演習預案管理,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及工作制度建設,軟件構成,硬件構成,生產現場的構成、特點,生產現場系統構成,場所條件,工藝設備,工具材料,物流能流,作業人員,作業方法,操作規程,管理制度,信息流,勞動組織,生產運行與控制過程,投入,產出,安全定置管理的5S活動5S活動的內容:,整理區分多余物(去除)和必需品(保留),素養養成良好習慣,自覺遵守規章制度,清掃清掃場所,做到無塵、異、贓物,干凈、明亮、16、整齊,整頓定位放置使用物品,使人、機、物協調,清潔維持整齊場所,自身干凈,場所無毒無害,程序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事后型安全管理模式預防型的安全管理模式,生產現場安全管理,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定義及范圍 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2003年2月19日,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號),特種設備主要安全管理規定,安全生產法勞動法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督管理辦法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行政處罰規定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特種設備行政17、許可實施辦法氣瓶安全監察規定,特種設備使用與管理1特種設備的注冊登記制度2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性能定期檢驗制度3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制度4特種設備報廢制度5應急救援預案,特種設備使用與管理,1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2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3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4特種設備檢驗周期:在用電梯的定期檢驗周期為一年、起重機械的定期檢驗周期為二年、游藝機和游樂設施的定期檢驗周期為一年、氣瓶定期檢驗資格證書有效期18、為五年。,5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運營使用單位,應當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其他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根據情況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的安全管理人員。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的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6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特種設備使用與管理,勞動防護用品的分類:一般勞動防護用品與19、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按防護部位分類,頭部防護用品呼吸器官防護用品 眼面部防護用品聽覺器官防護用品手部防護用品足部防護用品軀干防護用品護膚用品防墜落用品,防塵用品防毒用品防放射性用品防熱輻射用品防噪聲用品等,按照用途分類:,防墜落用品防沖擊用品防觸電用品防機械外傷用品防酸堿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以預防職業病為目的可分為:,安全帽門類防塵防毒呼吸器官護具門類眼面護具門類聽力護具門類防護鞋門類防護服門類其他護具門類,根據通用標準技術要求的門類:,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原則,依據:勞動防護用品選用的規則(GB11651-89)選用的基本原則:根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選用20、。根據生產作業環境、勞動強度以及生產崗位接觸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質、濃度(或強度)和防護用品的防護性能進行選用。穿戴要舒適方便,不影響工作。,勞動防護用品發放要求 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單位應為勞動者免費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代替應當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試行)(國經貿安全2000189號),規定了國家工種分類目錄中的116個典型工種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標準按照不同工種、不同勞動條件發給職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前應首先作一次外觀檢查。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必須在其性能范圍內21、,不得超極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經國家指定、經監測部門認可(國家標準)和檢測還達不到標準的產品;不能隨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電流對人體的傷害:-電擊-電傷-電磁場生理傷害觸電形式:-低壓單相觸電-低壓兩相觸電-跨步電壓觸電-高壓電擊,電氣安全技術,電流對人體危害的主要因素:-流經人體的電流強度-電流通過人體的持續時間-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電流的頻率-人體的健康狀況,電氣安全技術措施 采用安全電壓(安全電壓GB3805-83)保證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 采取屏護 保證安全距離 合理選用電氣裝置 裝設漏電保護裝置 保護接地與接零,用電安全導則GB/T13869-22、92 電擊防護的基本措施直接接觸防護a.絕緣;b.屏護;c.安全距離;d.限制放電能量;e.24V及以下安全特低電壓;f.用漏電保護器作補充保護。間接接觸防護a.雙重絕緣結構;b.安全特低電壓;c.電氣隔離;d.不接地的局部等電位連接;e.不導電場所;f.自動斷開電源;g.電工用個體防護用品;h.保護接地(與其他防護措施配合使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設,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制企業法人安全職責經理(廠長、總裁等)、副經理(廠長、總裁等)安全職責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總機械師等的安全職責車間主任、副主任的安全職責工段長、班組長、安全員的安全職責從業人員的安全職責,各職能部門的23、安全責任制安全管理部門安全職責機械、動力、設備部門安全職責生產技術、計劃、調度、計量、質量部門安全職責消防、保衛部門安全職責基建部門的安全職責人事部門的安全職責財務部門安全職責行政、后勤部門安全職責其他部門安全職責,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管理制度安全技術措施工業衛生技術措施輔助房屋及設施宣傳教育安全科學研究與試驗設備儀器減輕勞動強度等其他技術措施,安全生產教育制度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制度復工教育換崗教育全員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安全檢查制度綜合性安全檢查專業性安全檢查季節性安全檢查日常安全檢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報告程序事故處理制度“四不放過”資料管理,“三同時”審查驗收制度可行24、性研究審查初步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審查,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制度 安全總則 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技術措施管理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安全生產檢查、隱患整改 傷亡事故報告、各類事故管理 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特殊區域內施工審批制度 勞動保護設施管理 安全值日制度 安全生產競賽辦法、安全生產獎懲辦法 安全費用投入保障制度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管理辦法 三同時審查驗收管理安全用火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會議制度,安全技術方面的規章制度 電氣安全技術壓力容器安全技術鍋爐安全技術危險物品安全管理建筑安全培訓施工安全技術消防管理、危險場所的安全技術管理容器內作業高空作業企業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培訓、考核、發證、持證作業等)各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