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業新職工入司安全培訓材料(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3576
2023-11-06
19頁
57.54KB
1、 xx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新職工入司安全培訓材料(上)安全部xx年四月一日新職工入廠安全教育內容 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特點:易燃易爆:成品、半成品、各種溶劑、添加劑、催化劑等大多屬于易燃、可燃性物質,(象汽油、柴油、液化氣、丙稀產品)大多以氣體、液體狀態存在,極易泄漏和揮發。就目前的工藝水平,生產過程中,物料還需要用明火加熱,加上日常的設備維修、裝置檢修需要動火,在加上裝置、罐區的儲存量很大,一旦處理不好,后果不堪設想。(列舉北京東方化工廠6.27火災爆炸事故)毒害性:原料和產品本身就具有毒性,生產中添加的一些化學物質也多屬有毒的,在生產過程中又產生了一些新的有毒性物質。腐蝕性強:生產過程中原料和產2、品本身具有較強的腐蝕作用,如原有中含有硫化物,對設備、閥門、管道造成腐蝕。還有在生產中新生成一些具有不同腐蝕性的物質,如硫化氫、氯化氫、氮氧化物等。腐蝕大大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縮短了開工周期,更重要的是,它可使設備減薄、變脆、承受不了原設計壓力而發生泄漏、引發著火、爆炸等事故。生產連續性:石油煉制,具有高度的連續性,不分晝夜,不分節假日,長周期的連續倒班作業。車間于車間、裝置與裝置、工序與工序之間,管道互通,原料產品相互利用,是一個組織嚴密,相互依存高度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全局。正因為以上的特點,加上人們對其認識的不足,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很多企業曾發生過不3、少事故。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首都近郊發生了一起液化氣站爆炸著火事故,使54臺儲罐及設施全部摧毀,死亡490人,4000多人受傷,900多人失蹤,損失巨大。1984年12月3日零時56分,印度一家農藥廠發生泄漏事故,(甲基異氰酸酯)造成2500人死亡,50000人雙目失明,100000人終身殘疾。國家有關的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法 礦山安全法 消防法 勞動法以及刑法中有關安全生產的條款:危害公共安全罪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瀆職罪等 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禁令: 生產區內十四個不準:廠區內不準吸煙,禁止攜帶煙火進入生產區;不準未成年人進入生產區,外人進入需登記;上班時間不準睡覺、干私活4、離崗和干與生產無關的事;在班前、班上不準喝酒;不準使用汽油等易燃液體擦洗設備、用具和衣物;下面講一起違章用汽油擦洗地面,引起著火、爆炸事故的案例:1977年6月2日14時35分,某市煉油廠研究所中型工廠發生汽油爆炸事故,死亡14人,輕重傷40人。 6月2日8時許,該中型工廠在生產成份為磺酸鋇鹽的203添加劑時,操作工徐某某為了觀察汽油流量,用36伏非防爆低壓行燈照明,行燈不慎墜落,碰在盛汽油的桶口上,燈泡震破后產生火花,致使桶內揮發的油氣燃燒,蔓延到周圍的20桶添加劑,同時發生燃燒。經過廣大人們的奮力撲救,大火延續了20分鐘左右后被撲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火災后,廠里組織清理現場,因2035、添加劑粘度大,水沖不掉,有人建議用黃沙或木屑搓,中型組副組長何某提出用汽抽洗,研究所江副主任對這一建議雖表示懷疑,但未加制止。于是,參加清理的同志就一桶一桶地提著200號汽油進行清洗,用了汽油約400至500千克,致使室內油氣濃度達到了爆炸極限。這時,該廠工人衛某見大家一桶一桶的提油較累,就用電瓶鏟車裝了一大桶200號汽油送進工廠。汪副主任見狀,叫立即退出現場,就在電瓶鏟車倒車發動時,火花引起汽油如雷鳴般的強烈爆炸,室內全部被烈火所圍,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 事故原因分析該廠使用大量汽油擦洗地面,致使室內油氣濃度達到了爆炸極限,當非防爆電瓶車起動時,電火花引爆汽油氣體發生爆炸事故。不按規定穿戴6、勞動保護用品不準進入生產崗位;安全裝置不齊全的設備不準使用;(壓力容器 壓力表 安全閥)不是自己分管的設備不準動用;維修設備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準開始檢修;(列舉維修人員在維修熱油泵時,因疏忽大意,沒有聯系操作人員到現場,關閉進出口閥門,在拆卸機泵時,熱油噴出造成輕度燙傷。)停機檢修后的設備,未經徹底檢查,不準啟用;未辦理高處作業證,不系安全帶、腳手架、跳板不牢,不準登高作業;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準作業;未安裝觸電保護器的移動式電動工具,不準使用;(講一起案例:在罐區建設施工中,土建人員使用電夯,接電夯的移動配電箱沒有按規定安裝“漏電保護器”,連接電夯的電纜有破損,因剛剛下了大雨,地上積水7、較多,在拖動過程中,破損的電纜拖到了積水中,施工人員觸電身亡。如果安裝了“漏電保護器”, )未取得安全作業證的職工,不準獨立作業;特殊工種職工未經取證,不準作業。操作工的六嚴格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嚴格進行巡回檢查 嚴格控制工藝指標 嚴格執行操作法(票) 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嚴格執行安全規定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自然災害,還有設計上和設備的缺陷、操作上的失誤,企業管理上的漏洞等。盡管原因繁多,但從根本上講只有一條,那就是由于人的過失,違背了客觀事務發展規律,所以造成事故。“安全無小事”可以講一下“一個鐵釘毀滅一個國家的故事”引申“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結論,進而結合煉油企業管線上的砂眼、焊8、縫上的裂紋下面的案例就是由于操作人員的失誤、“不嚴格”,錯開了閥門,導錯了流程,導致石腦油冒頂,遇明火爆炸、著火,進而引起罐區連鎖反應的一起案例。北京東方化工廠特大爆炸和火災事故 一、 事故概況1997年6月27日21:05左右,在罐區當班的職工聞到泄漏物料異味。21:10左右,操作室儀表盤有可燃氣體報警信號顯示。泄漏物料形成的可燃氣體迅速擴散。21:15左右,油品罐區工段操作員張xx和調度員鄭xx去檢查泄漏源。21:26左右,可燃物遇火源發生燃燒爆炸,其中泵房爆炸破壞最大。石腦油A罐區易燃液體發生燃燒。爆炸對周圍環境產生沖擊和震動破壞,造成新的可燃物泄漏并被引燃,火勢迅速擴展,乙烯B罐因被燒9、烤出現塑性變形開裂,21:42左右,罐中液相乙烯突沸爆炸(BLEVE)。此次爆炸的破壞強度更大,被爆炸驅動的可燃物在空中形成火球和“火雨”向四周拋撒;乙烯B罐炸成7塊,向四外飛散,打壞管網引起新的火源,與乙烯B罐相鄰的A罐被爆炸沖擊波向西推倒,罐底部的管線斷開,大量液態乙烯從管口噴出后遇火燃燒。爆炸沖擊波還對其他管網、建筑物、鐵道上油罐車等產生破壞作用,大大增加了可燃物的泄漏,火勢嚴重擴展,大火至1997年6月30日4:55熄滅。 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屬北京遙測地震臺網寶坻地震臺記錄出兩次地震。第一次發生的時間范圍為21時26分38.4秒至28分27.4秒,第二次發生的時間范圍為21時410、0分57.8秒至42分47.8秒。 二、爆炸、著火造成的傷亡和尸檢情況北京東方化工廠儲罐區發生特大爆炸和火災事故事故,造成9人死亡、傷39人,直接經濟損失1.17億元。事故中共死亡9人,其中現場死亡4人,鄭X、張X和王X死于泵房附近,李X死于萬米罐與千米罐之間消防通道中部。爆炸現場死亡人員的尸檢結果證明,上述4人尸體的肺部、氣管中保留著死亡時吸入的環境氣體,爆炸前泄漏的易燃物料中含石腦油,不含乙烯。 三、事故調查和原因分析經過調查取證、計算機模擬和鑒定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從鐵路罐車經油泵往儲罐卸輕柴油時,由于操作工開錯閥門,使輕柴油進入了滿載的石腦油A 罐,導致石腦油從罐頂呼吸孔大量溢出11、(約637立方米),溢出的石腦油及其油氣在擴散過程中遇到明火,產生第一次爆炸和燃燒,繼而引起罐區內乙烯罐等其他罐的爆炸和燃燒。 事故現場閥門開關狀況勘察表明:6月27日20:00接班后卸輕柴油操作時閥門處于錯開錯關狀態,造成錯誤卸油流程。 石腦油和輕柴油共用一條卸油總管,由于輕柴油總閥關閉,不能向輕柴油B# 罐卸油;又由于石腦油總閥和石腦油A# 罐分閥均處于開啟狀態,所卸輕柴油只能進入石腦油A#罐中。 處于滿載的石腦油A# 罐,被卸入大量輕柴油后,發生“冒頂”,溢出的石腦油是引發燃燒和爆炸的物料。 (1)輕柴油裝卸前,石腦油A罐的液面高度為13.725m,已達到額定液位高位(13.775m)的12、99.64。 (2)輕柴油向石腦油A# 罐錯卸,可以很快“冒頂”,在21:00左右當班職工聞到的異味就是泄漏的石腦油氣味。 (3)石腦油蒸氣密度略高于空氣,氣體沿地面擴散,遇到火源便發生爆炸或爆燃,同時未氣化的石腦油起火燃燒。 四、事故原因認定 “627”特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卸輕柴油時,由于石腦油和輕柴油閥門處于錯開錯關狀態,泵出的輕柴油不能卸入輕柴油B# 罐,而進入了滿載的石腦油A# 罐,導致石腦油大量“冒頂”溢出,溢出的石腦油及其油氣擴散過程中遇到火源,產生首次爆炸和燃燒。 閥門處于錯開狀態,泵出的輕柴油卸入石腦油A# 罐 石腦油“冒頂”溢出石腦油及其油氣遇火源引起爆炸和燃燒乙烯B# 罐13、被燒烤引起突沸爆炸大火處于滿載的石腦油A# 罐被卸入大量輕柴油,發生“冒頂”,溢出的石腦油是引發燃燒爆炸的物料。 包括泵房的爆炸、石腦油罐區的燃燒 大強度爆炸驅動的可燃物形成的火球和“火雨”向四周拋散,產生強大的破壞,火勢嚴重擴展。五、采取的防范措施其實非常的簡單:加強責任心教育、加強對工藝流程的學習。三不傷害:我不傷害別人,我不傷害自己,我不被別人傷害。 “三不傷害”的具體內容,想必大家一定十分熟悉,“我不傷害別人,我不傷害自己,我不被別人傷害”。在事故的調查處理中,為了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應遵循“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調查不請不放過,沒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沒有受到處罰和14、教育不放過,周圍的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從字面意思上不難理解,內容非常簡單,但真正能夠做到上面所說的原則,那是有一定差距離的。發生的各類工傷事故,不管是燙傷、燒傷、摔傷、扭傷等,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原因一: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不強,對所從事的工作可能會發生的意外情況,缺乏預見性,出現意外情況,手足無措,引發工傷事故。“好人一生平安”只能是人們的一種憧憬、一種希望,要想平安,首先要有安全的意識,(交通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等),然后,掌握一定的安全、消防技能,第三,掌握萬一發生危險或險情時如何應對、如何處理的方法,換句話說,掌握“化險為夷”的技能。不管自己從事何種工作,在著手之前,先想一想這么15、做會不會發生什么意外情況?我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發生什么意外情況?萬一出現了我如何應對?這里講的如何應對,包括使裝置、設備避免造成損失或把損失降到最低,當然最重要的是對人,萬一出現意外,會對人造成什么危害?如何去應對?減少和避免這些傷害,這是至關重要的。有人會說“一般沒事兒”,他的確說的很對,一般不會發生什么意外,但是,有一般就有特殊,只要“有”發生意外的可能就當作“有”對待,頭腦中想到了,工作中注意了,該采取的避免和應對措施準備好了,那么,我們周圍就會少去很多的麻煩和遺憾。某煉油廠嚴冬季節,一名操作人員,進行切換泵操作,用蒸汽暖泵時,蒸汽膠管沒有抓在手中,而是放在地上去開蒸汽閥門,蒸汽閥門開度16、太大,蒸汽急速從膠管內噴出,膠管從地上“搖頭擺尾”,操作人員慌亂中急忙躲避,地面上有冰,不慎滑倒,造成膝蓋骨骨折,那一年的春節只好在病床上度過了。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違章不戴安全帽進入檢修現場,被高空落物砸傷頭部;對自己的某種行為可能會引發的意外情況缺乏預見性,在維修機泵時,用力過猛,扭傷腰部;抬鋼板時砸傷腳趾,造成粉碎性骨折。仔細的想一下,只要在工作中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著手某一項工作之前,多去想一想,很多人身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結合案例常IV施工工地.)原因二:單位與單位之間缺乏協調與溝通,工作中發生意外造成人身傷害。 化工行業安全生產禁令,“生產區內十四個不準”中規定:不是自己分管的設17、備、工具不準動用。到了一個單位從事一項工作,在工藝、設備、現場不明確的情況下,靠想當然辦事,你不善待它,它會給你顏色看的。某煉油廠在維修常減壓熱油泵時,維修人員沒有和工藝操作人員聯系,泵進出口閥門沒關,泵內存有壓力,維修人員在拆卸盤根壓蓋時,泵內熱油噴出,造成燙傷。試想,如果維修人員在修泵之前,與工藝操作人員及時聯系,關閉進出口閥門,將泵切除、卸壓,然后再維修,剛才的一幕就不可能出現。原因三:對自己的技術、技能盲目自信,不按操作規程辦事,存在僥幸心理,違章操作,引發意外造成人身傷害。操作規程上不允許這么做,可很多人都去這樣做,也沒見出事兒,而且這樣做又走了捷徑,對操作規程上這樣規定感到麻煩,下18、定決心“試一試”,一次平安無事,兩次無事平安信心倍增,結果“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意外出現了,造成了人身傷害,可是后悔已經晚了。操作規程上規定不許不準不能這些都是人們從事某一項工作多年,用勞動、汗水、經濟損失乃至鮮血與生命總結出來的,我們后來人沒有必要去冒險、拿生命去驗證。某化工廠維修車間一名維修工,在車間工作室內拆修從現場拆回的機泵,在拆卸軸承時,由于比較難拆,就用力敲擊,敲擊而產生的鐵屑迸出,打傷左眼,所幸的是沒有造成失明,但視力急劇下降至0.1。如果當時他按規定戴著勞保眼鏡,就不會付出如此的代價。再說一個十分簡單的案例,某煉油廠一名維修人員,在處理循環水泵管線振動問題時,由于管線太高19、,他便站在一立管閥門手輪上去緊固螺栓,用力過猛,閥門手輪轉動,人叢上面摔了下來,面部磕在了電機底座上,造成面部磕傷,留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烙印”。這再一次說明了我們的操作規程中,不許站在閥門的手輪上從事操作的規定是多么的正確。上面所說的幾種情況,歸納起來講,都是因為人的因素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石油化工行業所發生的人身傷亡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自然災害以外,有設計上的不周,設備上的缺陷,操作上的失誤,管理上的漏洞等。盡管事故原因繁多,但從根本上說只有一條,就是由于人的因素、人的過失,違背了客觀事物發展規律,造成事故。工作中怕麻煩,怕費力氣,圖省事,走短路,過于自信,經驗主義,思想麻痹。這些想20、法所表現的行為往往都是違章,也是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觀因素和主要原因。上面所講的案例,盡管沒有駭人聽聞的死亡數字,屬于傷亡事故中的輕傷,它對于傷亡事故中的分類來說,是傷亡事故等級中最輕的那種,但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發生在哪個人身上,往往不是最輕的。希望大家在工作中,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深度燙傷、燒傷的皮膚,不能夠再生;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一個人對于一個班組、一個公司乃至國家、社會來說,可以說是“滄海一粟”,一個人的存在與否,不可能對團隊、國家、社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他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可以說是家庭的全部。(可以展開)化工火災撲救常識:滅火的基本方法:冷卻法、隔離法、窒息法、抑制法(化21、學中斷法) 冷卻法: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到燃燒著的物體上,使可燃物質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從而使其停止燃燒。象水進行冷卻滅火,這是最常用的方法;CO2的冷卻效果很好,CO2滅火劑噴出78的雪花狀固體CO2,在迅速氣化時吸收大量的熱,從而降低燃燒區的溫度,使燃燒停止。電氣、儀表設備著火,適合用CO2滅火器滅火。隔離法:將燃燒物體合周圍的可燃物隔離疏散開,使燃燒停止。(如森林大火)窒息法:燃燒需要足夠的氧氣,采取組織空氣進入燃燒區的措施,或者用惰性氣體降低燃燒區內氧氣的含量,使可燃物質缺氧或斷絕氧氣而熄滅。(石棉布、濕棉被覆蓋燃燒物質或封閉孔洞)抑制法(化學中斷法):使滅火劑參與燃燒的連鎖反應,從而使22、燃燒反應停止。常用的干粉滅火器 將足夠數量的滅火劑準確的噴灑在燃燒區內,使滅火劑參與和中斷燃燒反應。同時要采取必要的冷卻降溫措施,防止復燃。 許許多多的行業標準、規程、規定、制度, 這些都是人們用工作經驗、汗水甚至生命總結出來的,不用我們哪個人去違反一下試一試,驗證一下是不是正確。 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第四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應當載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的事項,以及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社會保險的事項。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 第四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了23、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 第四十六條 從業人員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從業人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或者拒絕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第四十七條 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從業人員在前款緊急情況下停止作業或者采取緊急撤離措施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第四十八24、條 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第四十九條 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第五十條 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第五十一條 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第五十二條 工會有權對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25、用進行監督,提出意見。 工會對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侵犯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要求糾正;發現生產經營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或者發現事故隱患時,有權提出解決的建議,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研究答復;發現危及從業人員生命安全的情況時,有權向生產經營單位建議組織從業人員撤離危險場所,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立即作出處理。 工會有權依法參加事故調查,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并要求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安全常識1、“反三違”的內容是什么? 答:反違章作業、反違章指揮、反違反勞動紀律。2、“四不放過”的內容是什么?答: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嚴肅處理不放過,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26、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3、什么是安全管理?答:安全管理是指以國家的法律、規定和技術標準為依據,采取各種手段,對企業生產的安全狀況,實施有效制約的一切活動。4、安全管理的手段有哪些?答:行政手段、法制手段、經濟手段、文化手段。5、安全生產檢查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答: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項目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現場、查隱患、查整改、查事故處理。6、什么是火災事故?答:凡失去控制并對財物和人身造成損害的燃燒現象。都為火災事故。7、什么是爆炸事故?答:由于爆炸造成國家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的事故。8、什么是傷亡事故?答:企業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因工負傷休息滿1個工作日27、的,或損失工作日在1日以上的人身傷害或急性中毒等事故。因工負傷損失工作日在105日以上的傷害為重傷。9、事故的級別分為幾級?答:分為五級: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小事故。10、人的13種不安全行為?答:操作錯誤;人為造成安全裝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設備;手代替工具操作;物體存放不當;冒險進入危險場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工作;有分散注意力行為;11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的作業場合中,忽視其使用;12不安全裝束;13對易燃、易爆危險品處理不當。11、安全教育的內容有哪些?答: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管理知識教育;安全技術知28、識教育;典型經驗教育和事故教訓教育。12、車間級安全教育的內容有哪些?答:車間級安全教育應包括車間勞動安全衛生狀況和規章制度,主要危險因素及安全事項,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13、勞動防護用品分哪些類?答:安全帽類;呼吸護具類;眼防護具;聽力護具;防護鞋;防護手套;防護服;防墜落護具;護膚用品。14、“三不傷害”的內容是什么?答: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別人;我不被別人傷害。15、導致事故的因素有哪些?答:物質因素;人為因素;管理因素。16、導致事故的因素有幾個方面?答:心理上的表現;生理上的表現;知識上的表現;管理上的表現;環境上的表現;家庭上的29、表現;社會上的表現。17、我國的消防工作方針是什么?答:預防為主,防消結合。18、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是什么?答:安全第一,預防為主。19、什么是“三落實”活動?答:即企業生產班組的每周安全活動要做到時間、人員、內容三落實。20、什么是責任事故?答:責任事故是指由于工作人員的違章或瀆職行為造成的事故。是由人的過失行為造成的。21、火災逃生注意事項有哪些?答:平時要想好幾條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線;躲避煙火,不要往閣樓、床底、大櫥內鉆;火勢不大,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服或裹上濕毛毯、濕被褥,勇敢地沖出去,但千萬別披塑料雨衣;不要留戀財物,盡快逃離現場;在濃煙中避難逃生,要盡量放低身體,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30、;身上衣服著火,要就地打滾,壓滅身上的火苗,千萬不要奔跑;生命受到危險時,樓上人員不要盲目往下跳,可用繩子或把床單撕成條狀連起來,緊栓在門窗框或重物上,順繩子、布條慢慢滑下;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鎖,應立即退回室內,關閉門窗,堵住縫隙,有條件的向門窗上澆水;充分利用房屋里的天窗、陽臺、水落管或竹桿等逃生;樓上居民被火圍困,迅速向室外扔拋沙發墊、枕頭等軟物或其他小物品,夜間則可打手電,做為求援信號。22、煙頭為什么能引起火災?答:燃著的煙頭表面溫度為200-300,其中心溫度可達700-800,而紙張、棉花、滌綸、纖維等一般可燃物的燃點為130-139,極易引起火災。可燃氣體和易燃液體蒸汽的電火能量一31、般在1毫焦一下,煙頭的危害性就更大。另外未完全燃燒的煙灰里有火,掉在干燥疏松的可燃物上,也易引起火災。23、安全的定義是什么? 答: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稱為安全。24、怎樣理解安全的定義?答:安全是不發生不可解接受的風險的一種狀態。當風險的嚴重程度是合理的,在經濟、身體、心理上是可以承受的,即可以認為處在安全狀態。當風險達到不可接受的程度時,則形成不安全狀態。25、事故的定義是什么?答: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害或其它損失的意外情況稱為事故。26、怎樣理解事故的定義?答:事故是造成不良結果的非預期的情況。對于人員來講,可能是死亡、疾病或傷害,包括我們通常所說的“傷亡事故”和“職業病”32、 ;對于物質財產來說,是損毀、破壞或其它形式的損失。27、安全生產的定義?答:指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傷亡事故的發生,是勞動生產在保證勞動者安全健康、國家資產及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順利進行。29:怎樣使用干粉滅火器?答:將干粉滅火器提至火災現場,上下顛倒幾次使干粉松動,一手拿牢噴咀,一手提壞,干粉噴出,對準火焰跟部,左右擺動,迅速挺進,不留余火,防止復燃。30、事故現場急救步驟是什么?答:止血、包扎、固定、救運。31、石化公司九大票證包括哪些?答:臨時用電許可證、進入設備容器安全作業許可證、設備維修許可證、動火安全作業許可證、動土安全作業證、抽堵盲板許可證、吊裝許可證、高處作業安全作業證、斷路聯絡票。32、安全色的含義? 答:安全色中紅色表示禁止、停滯和防火;黃色表示警告、注意;藍色表示:指令、必須遵守的規定;綠色表示:提示安全狀態下通行;33、燃燒的定義? 答:物質發生強烈的氧化反應,同時發出光和熱的現象稱為燃燒,具有發光、防熱、生成新物質三個特征。34、爆炸的定義? 答:物質從一種狀態迅速轉變為另一種狀態并在瞬間放出大量能量的現象,包括物理爆炸和化學爆炸兩種方式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