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辦公樓項目塔式起重機基礎專項施工方案(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3832
2023-11-07
28頁
832.02KB
1、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1第二章 編制依據3第三章 塔吊基礎位置4第四章 塔吊基礎地質情況6第五章 塔吊基礎設計技術參數8第六章 塔吊地基處理9第七章 塔吊基礎設計計算12第一節 1#塔吊樁基礎TZJ1計算書12第二節 2#塔吊樁基礎TZJ2計算書18第八章 塔吊穿梁、板預留洞及塔吊附墻26第九章 特別注意事項28第一章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X建設地點:XXX建設單位:XXX設計單位:XXX監理單位:XXXXXXXX。 本工程根據建筑物占地面積、裙塔樓布置、主體結構類型與塔樓高度、鋼構件吊裝需求等情況綜合考慮采用兩臺中核華興達豐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STT553-24T型塔吊(最大作業高度可達2、403.6m,遠遠超過主塔樓結構高度),以滿足現場施工各方面的要求(包括主材、模板及腳手架、裝修材料的垂直運輸),做到施工面不留死角。第二章 編制依據編號標準名稱標準標號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3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 187-2009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5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相關圖紙及規范、標準、會議紀要。第三章 塔吊基礎位置根據現場情況,本項目選用兩臺STT553塔吊作為垂直運輸工具。其中1#塔吊位于主塔樓(A施工區)西南側(工作半徑50m),2#塔3、吊位于塔吊位于主塔樓(A施工區)東北側(工作半徑60m),見下圖1(詳附圖“塔吊布置總平面及樓板預留洞剖面圖”):圖1 塔吊布置總平面圖其中1#塔吊位于1軸-2軸/B軸-D軸。具體位置如下圖2(詳附圖“塔吊定位圖”)所示。圖2 1#塔吊具體位置2#塔吊位于1/H軸-J軸/1/10軸-11軸。具體位置如下圖3(詳附圖“塔吊定位圖”)所示。圖3 2#塔吊具體位置考慮到場地條件限制,塔基基礎采用6000mmX6000mmX2000mm,其配筋參考塔吊安裝公司-中核華興達豐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提供的6000mmX6000mmX2000mm承臺標準做法“M173-ON基礎圖”并通過計算來確定。其布置及承臺基4、礎下樁的具體位置詳見附圖“塔吊定位圖”。第四章 塔吊基礎地質情況根據地質鉆探總平面布置圖(如下圖4,詳附圖地勘總平面布置圖),1#塔吊位置靠近鉆孔QA14(孔口標高8.34m),故1#塔吊基礎地質情況可取鉆孔QA14的勘察地質情況;2#塔吊位置靠近鉆孔QA6(孔口標高8.45m),故2#塔吊基礎地質情況可取鉆孔QA6的勘察地質情況圖4 勘探鉆孔平面布置圖表1 1#塔吊基礎地質情況土層層號土層名稱厚度(米)1雜填土2.302-1灰黃色粉質粘土1.52-2黃紅色粉質粉土2.003-1黃色中砂2.44-2褐色粉質粘土0.65-I褐色泥質粉砂巖,強風化2.25-S褐色泥質粉砂巖,微風化3.65-M褐色5、泥質粉砂巖,中等風化0.55-S褐色泥質粉砂巖,微風化6.15-M褐色泥質粉砂巖,中等風化1.25-S褐色泥質粉砂巖,微風化4.7表2 2#塔吊基礎地質情況土層層號土層名稱厚度(米)1雜填土2.802-2灰黃夾灰白色粉質粘土4.43-2黃白色中砂0.92-2黃白夾磚紅色粉質粘土1.14-2褐紅色粉質粘土2.15-M紅褐色泥質粉砂巖, 中等風化2.15-I紅褐色泥質粉砂巖, 強風化2.65-M紅褐色泥質粉砂巖, 中等風化0.95-C紅褐色泥質粉砂巖,全風化0.95-S紅褐色泥質粉砂巖,微風化5.15-C紅褐色泥質粉砂巖,全風化0.45-S紅褐色泥質粉砂巖,微風化1.65-C紅褐色泥質粉砂巖,全風6、化1.35-S灰褐色粗砂巖,微風化1.55-S紅褐色粉砂質泥巖,微風化2.7第五章 塔吊基礎設計技術參數基礎設計以塔吊安裝公司-中核華興達豐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初次安裝高度(67.6m,11標準節)下塔基受力數據為依據,如下表3及圖5(詳附件“關于廣州市富力珠江新城53層項目STT553-24t塔機基礎工作聯系函(20121110-24)”)表3 基礎主要設計參數STT553起重力矩5000KN.M最大起重量24T工作幅度1#塔吊50m,2#塔吊60m自由起升高度67.6m整機重量250T整機功率90KW圖5 基礎設計工況參數第六章 塔吊地基處理本工程兩塔吊將在地下室地板施工前安裝,塔吊承臺7、基礎采用6000X6000X2000mm,由于基礎受傾覆力矩較大,經過計算若采用普通的板式基礎將不能滿足相關規范的要求,故需要在承臺基礎下做四根樁基礎。其平面位置的布置主要考慮以下幾點:最大程度覆蓋施工面、基礎內支撐梁的限制、盡可能不占用樁基礎位置(如無法避開則將工程樁亦作為塔吊樁基礎并且經過相應的核算)。本工程塔吊承臺基礎做在地下室底板面以下,即塔吊承臺基礎頂面與地下室底板底面標高(絕對標高-9.600m)一致且先于地下室底板澆筋,承臺基礎高度h=2000mm,故承臺基礎底面標高為-11.600m,承臺底面以下做100mm墊層。塔吊基礎詳圖如下圖6所示。在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澆搗之前必須由塔吊公8、司根據塔吊定位圖及基礎配筋圖布置并固定塔吊基礎預埋螺栓、配筋并且地下室底板鋼筋穿過塔吊基礎區域,澆筑底板混凝土時亦在地下室底板上留洞預留出塔身范圍插筋待塔吊拆除后再澆筑。預埋螺栓優先安裝并與鋼筋扎成一體固定,預埋螺栓不能焊接。預埋螺栓由可拆卸地固定支腳定位,可拆卸固定支腳下需設支撐鋼凳,由項目負責完成。可拆卸固定支腳定位由定位框或者基礎節定位。預埋螺栓必須固定牢固,確保在混凝土澆搗過程中不出現移位現象。可拆卸固定支腳測量基準面高差控制在1毫米范圍內。基礎承臺采用中核華興達豐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M173ON混凝土承臺作法見下圖6(詳附件“M173-ON基礎圖(承臺)”、附圖“承臺基礎配筋圖”、9、附圖“塔吊布置總平面及樓板預留洞剖面圖”),承臺鋼筋采用HRB400,承臺上下層鋼筋網間用馬鐙筋支撐,其混凝土級別為C50,樁基混凝土采用C35。 1#STT553塔吊基礎 2#STT553塔吊基礎圖6 塔吊承臺基礎平剖面及配筋詳圖兩臺塔吊承臺下均采用四根D=1300mm的人工挖孔灌注樁以抵抗塔吊傳來的巨大的傾覆力矩,經計算,1#、2#STT553塔吊下的樁基礎TZJ1和TZJ2的配筋參數及大樣如下圖7(詳附圖“人工挖孔灌注樁TZJ1,TZJ2樁表及配筋詳圖”),(注樁縱筋需伸至擴大頭底部),樁凈長經計算定為5.59m,詳第六章計算書。另外2-B軸樁WK-70因同時做為塔吊基樁,故此樁亦做成抗10、拔樁。圖7 TZJ1,TZJ2樁基配筋參數第七章 塔吊基礎設計計算第一節 1#塔吊樁基礎TZJ1計算書此設計參數為初次安裝高度67.6m(11標準節)處的塔基受力數據。按最大壓力工況、工作狀態與非工作狀態分別計算1#塔吊計算書,樁編號TZJ1(樁徑取1300mm,樁中心間距為3037mm),樁凈長取5m(樁頂入承臺100mm,擴大頭取1700mm)最大壓力工況考慮塔吊頂升至最高處(47標準節,282m),每節重量為48.68KN,故此時最大壓力工況塔基受力簡圖如下此工況下豎向承載力驗算如下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2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可按廣東省標11、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第10.2.4條規定計算。Ra=Rsa+Rra+Rpa=qsali+upC2frshr+C1frpAP地質資料采用WK-70超前鉆資料(見附圖),保守取中風化泥質粉砂巖設計參數抗拔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5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樁身承載力驗算:所以只需構造配筋抗拔樁身承載力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選筋1620(As=5024mm2)樁基承臺受彎計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12、程JGJ/T187-20096.4.1、6.4.2其中承臺配筋選25125()工作狀態:此工況下豎向承載力驗算如下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2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可按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第10.2.4條規定計算。Ra=Rsa+Rra+Rpa=qsali+upC2frshr+C1frpAP地質資料采用WK-70超前鉆資料(見附圖),保守取中風化泥質粉砂巖設計參數抗拔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5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13、3.6樁身承載力驗算:所以只需構造配筋抗拔樁身承載力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選筋1620(As=5024mm2)樁基承臺受彎計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4.1、6.4.2其中承臺配筋選25125()非工作狀態: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2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可按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第10.2.4條規定計算。Ra=Rsa+Rra+Rpa=qsali+upC2frshr+C1frpAP地質資料采用WK-70超前鉆資14、料(見附圖),保守取中風化泥質粉砂巖設計參數抗拔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5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樁身承載力驗算:所以只需構造配筋抗拔樁身承載力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選筋1620(As=5024mm2)樁基承臺受彎計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4.1、6.4.2其中承臺配筋選25125()可不驗算受沖切及受剪。第二節 2#塔吊樁基礎TZJ2計算書2#塔吊計算書,樁編號TZJ2(樁徑取1300m15、m,樁中心間距為3050mm),樁凈長取4.6m(樁頂入承臺100mm ,擴大頭取1700mm)塔基受力參數如下,初次安裝至67.6m,即11標準節按最大壓力工況、工作狀態與非工作狀態分別計算最大壓力工況考慮塔吊頂升至最高處(47標準節,282m),每節重量為48.68KN,故此時最大壓力工況塔基受力簡圖如下此工況下豎向承載力驗算如下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2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可按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第10.2.4條規定計算。Ra=Rsa+Rra+Rpa=qsali+upC2frshr+C1frpAP地質16、資料采用詳勘察,保守取中風化泥質粉砂巖設計參數抗拔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5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樁身承載力驗算:所以只需構造配筋抗拔樁身承載力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選筋1620(As=5024mm2)樁基承臺受彎計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4.1、6.4.2其中承臺配筋選25125(),故配筋可滿足要求工作狀態:此工況下豎向承載力驗算如下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17、87-20096.3.2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可按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第10.2.4條規定計算。Ra=Rsa+Rra+Rpa=qsali+upC2frshr+C1frpAP地質資料采用詳勘抗拔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5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樁身承載力驗算:所以只需構造配筋抗拔樁身承載力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選筋1620(As=5024mm2)樁基承臺受彎計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18、JGJ/T187-20096.4.1、6.4.2其中承臺配筋選25125(),滿足非工作狀態:此工況下豎向承載力驗算如下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2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可按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第10.2.4條規定計算。Ra=Rsa+Rra+Rpa=qsali+upC2frshr+C1frpAP地質資料采用詳勘抗拔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5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樁身承載力驗算:所以只需構造配筋抗拔樁身承載力19、驗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3.6選筋1620(As=5024mm2)樁基承臺受彎計算:根據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6.4.1、6.4.2其中承臺配筋選25125(),滿足可不驗算受沖切及受剪。第八章 塔吊穿梁、板預留洞及塔吊附墻1、1#塔吊根據1#塔吊的平面布設位置,塔身安裝上來之后將會穿過部分樓層(地下室及裙樓樓層),故需要在所穿樓層澆筑混凝土時預留孔,根據塔身截面大小(2300x2300mm2),預留孔洞定為3000x3000mm2 (如下圖所示):塔身樓板預留孔洞由于1#塔吊靠近1軸地下室外墻且擺放位置與結20、構主軸線呈一定角度,而地下室外墻為確保整體性須一次澆筑,故其預留洞平面形狀如下圖:塔吊附墻詳塔吊安拆方案。留洞口范圍內的樓板和梁將預留插筋,待塔吊拆除后補充澆筑樓板和梁的混凝土。2、2#塔吊根據2#塔吊的平面布設位置,其穿樓層留預孔洞做法與1#塔吊相同,塔吊附墻詳見塔吊安裝方案。3、附墻拉結時,應提前預留對拉孔。附墻長度不足時,可根據現場實際距離制作。對拉采用的鋼板和耳板厚度不得小于20厚。附墻構件需要按照塔吊說明書加工。附墻構造應根據塔吊公司提供的附著內力進行設計,若需對附墻處構件進行加固則需聯系設計單位進行主體構件加固設計,詳塔吊安裝方案。4、在地下室底板上塔身位置預留洞口,沿洞口周邊做一21、圈鋼板止水帶。第九章 特別注意事項1、地基開挖后,必須經過塔吊基礎設計人員驗收,是否符合地質報告描述;本工程塔吊地基為微風化砂土。嚴禁地基不滿足設計條件施工。2、塔吊在自由頂升和施工過程中,每天采用經緯儀進行偏差測量,這是保證塔吊是否預防傾斜的關鍵。項目部必須定人做到。3、塔吊承臺四周砌筑240磚墻擋土并作為胎模,保證塔吊操作人員對地腳螺栓的加固。4、塔吊基礎鋼筋上皮和下皮鋼筋,必須采用拉筋拉結,這是保證塔吊基礎成為一個整體的關鍵。拉結筋間距取500mm。5、塔吊基礎承臺為2m,較厚故其混凝土澆筑屬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應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并在澆筑過程中注意分層澆筑、混凝土的澆搗質量及養護時間達到規范要求。6、當抹平承臺頂面時,為滿足承臺面的排水要求,要將承臺基礎頂面起一定的坡度(0.2%),以利將進行承臺面的水順利排入承臺集水坑中。7、塔身位置在地下室底板上的留洞處,做一圈止水鋼板,在地下室地板施工時進行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