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探施工安全技術方面相關問題培訓課件(43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003
2023-11-08
43頁
1.83MB
1、鉆探施工安全技術方面相關問題,王貴清,第1頁,Contents,第2頁,(一)施工任務確定后必須進行現場實地踏看,現場實地踏看應是機長或委派熟悉業務人員親臨現場踏看。(二)踏看內容應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現場必須具備三通一平(即路通、電通、水通和現場平整)。第二是施工場地下面(尤其是泥漿池底部及井位下邊不允許有電纜、光纜、煤氣管道、水管道及其它障礙物)。淺層地表是原始地層還是回填地層?場地上空是否有高壓線路?鉆塔及四角繃繩與高壓線安全要求距離應為1千伏大于4米;110千伏大于6米;35千伏110千伏大于8米。,一、鉆前準備及對現場要求,第3頁,第三是查看電源(變壓器負荷是否夠用、電源遠近2、線路架設、供電是否正常等)。第四是落實現場供水水源及排漿場所。為何要重溫以上幾個問題呢?首先必定我們絕大部分同志做還是很好,但也不能否定在一些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1、有工地開鉆鉆到水管道上,被迫移機;2、有機臺遷居,車到現場后卻進不去,需現修路,耽擱時間;,一、鉆前準備及對現場要求,第4頁,3、有電源太遠,我們電纜不夠,讓甲方處理,甲方不能處理,被迫多花錢買電纜,耽擱時間;4、也有因電源供電不正常,不光影響生產進度,尤其是在孔深時鉆具在孔內還易造成吸附卡鉆事故,被迫由企業再送柴油發電機;5、還有因排漿場所處理不好,泥漿太稠,不能及時排除,影響進尺;正因為我們存在上述問題,影響我們經濟3、效益,有也能夠說是不安全原因,所以我們重溫上述問題還是很有必要。,一、鉆前準備及對現場要求,第5頁,(一)我們地熱井鉆探規程中明確要求,鉆塔安裝前首先進行場地平整扎實,在塔基四個角和井位前后用混凝土預制底座,要求長2米,寬1米,深0.5米。假如地基系回填較松軟地層則應酌情加寬加長混凝土底座,以確保鉆塔穩固性。底座打好后,必須找好基座水平,方可安裝基臺木,基臺木調整好水平后將各連接螺桿緊固,方可進行安裝鉆塔。,二、安裝要求,第6頁,對以上這個問題,有機臺做很好,有機臺做較差。比如:有機臺是簡單進行一下現場平整,就進行安裝,根本不考慮扎實問題;有基臺木安完后也不找平就進行安裝,安裝完成后,天車鉆盤4、中心和井口根本不成一線,再用千斤頂頂塔角墊東西找平,這種做法是極不恰當。我們說打水泥座不一定要求千篇一律,有地基是原始地層,較硬,能夠不打;有地層松軟,系回填地層;有一邊軟一邊硬,你即不打混凝土座又不進行扎實,怎能確保鉆塔穩固性呢?因為不按規程執行是比會出現以下問題,比如:,二、安裝要求,第7頁,1、我們在德州工地施工,進了一部張家口出管子塔,塔件都是用銷子代替螺絲聯接,安裝鉆塔時安至第三層就沒法安了,說人家塔有問題,讓廠家來人,廠家來人后,首先找我們安基座水平,結果角與角差7公分多,所以塔件錯眼對不上,不好安裝。以后注意了這一問題,安裝很順利。2、因為不進行地基扎實,施工中地基局部下沉,天車5、轉盤中心、孔口三點不成一線,造成提下鉆困難,掛補芯,屢次用千斤頂墊塔角。,二、安裝要求,第8頁,3、因為地基局部下沉,頂墊塔角造成基臺木中間懸空,成井下管時因基本是有彈性,管子越下越重,下上浮力塞,由重變輕,所以一會往這邊歪,一會往那邊偏,三點不成一線,管子對不正,絲扣不好上,往返換管子,同志們即受了累,時間長了還怕管子吸附卡鉆造成事故。4、安裝不正也不找水平還會出現斜孔。如有機臺開鉆幾十米就斜無法干了被迫移孔,是否也與安裝相關,因沒到現場不敢做出正確判斷??傊?,不按規程執行,后患無窮,希望大家引發注意。,二、安裝要求,第9頁,(二)我們規程中明確要求,整個安裝工作應在機(班)長統一指揮下進6、行,安裝鉆塔必須進行明確分工,上塔人員各角要強弱搭配,以老帶新,上塔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不準穿帶釘子鞋或赤腳,塔上人員要相互配合,有癔病、高血壓、恐高癥等不適應高空作業人員不得上塔工作,塔上塔下不準同時作業,必要時塔上塔下人員必須遙相呼應,塔上人員不得掉螺絲工具等,需要往下扔東西時,必須等下邊人員遠離后進行。,二、安裝要求,第10頁,對于上述要求,有些同志做比很好,但有些同志存有嚴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如有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帶;有雖系安全帶但就是不掛,或不掛在安全地方。如把安全帶系在吊桿上,吊桿倒了,人也掉了下來;還有在拆籠門斜拉時因為不掛上安全帶,砸掉下邊銷子后又砸上邊銷子晃了下來7、。以我說這兩次事故都是完全不應該發生,假如事前有些人提醒他將安全帶系上,掛到安全地方,事故就不會出現。,二、安裝要求,第11頁,有同志強調安全帶高掛低用,我說在沒有條件高掛情況下,低掛即使有些不方便,但不等于不能工作,在安塔腿或卸塔腿時怎么高掛?我們以前不用吊桿建塔時安全帶拴在平樑上照常工作,不等于不高掛就無法工作。不論怎么說,必須是安全帶要掛在牢靠安全地方才能工作,塔上同志更應該相互監督。,二、安裝要求,第12頁,在這里我也提議:今后要安塔時,機長應在上塔工作人員中明確一個操作熟練、認真負責、責任心強同志詳細負責塔上人員工作。對不服從指揮,不系安全帶,違章人員不準在塔上工作。生命只有一次,規8、勸那些存在僥幸心理,不重視安全同志,千萬不能拿生命當兒戲。再就是我們還發生過往下扔斜拉時扠傷同志腿。在塔下工作因為不戴安全帽,上邊掉下螺絲來將頭砸破,這都是血教訓,希望大家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二、安裝要求,第13頁,我去工地時曾發覺,我們快到工地時有同志發覺我們來了就輕聲喊著:“隊上來人啦,快!快!”于是忙著戴安全帽,系安全帶。以我言,你戴安全帽也好,系安全帶也好,不是戴給哪一個人看,而是確保你自己安全,不戴罰款不是目標,而是經過這種伎倆促使你做到安全,是對你本人負責。希望大家認真反思,提升對安全工作主要意義認識。,二、安裝要求,第14頁,二、安裝要求,另外就是鉆塔安裝完成后繃繩埋設。繃繩應該9、用12.5毫米以上鋼絲繩,高度18米以下鉆塔設四根,高度18米以上鉆塔應設8根,要求對角均勻拉設,墜角(也叫地錨)埋深不少于1.5米,墜腳長11.5米,埋好扎實,繩繃應用緊繩器緊固,各根張力要相符,繃繩與水平面夾角要小于45度,這都是我們規程中所要求;不過有些同志對這些關鍵點重視不夠,不認真埋設、場地不允許是另一回事,場地允許情況下應盡可能按要求辦理,而不能把繃繩當擺搭。,第15頁,二、安裝要求,我去工地檢驗驗收時曾經抓著繃繩拉出來過,又重新埋設,這不是掩耳盜鈴自己坑騙自己嗎?大家都知道孔深時鉆桿往后立,升降機偏后,孔內有勁時,強力起拔,后兩腿受力大,輕易將鉆塔拉歪,我們在使用17.5米鉆塔時10、曾拉歪過鉆塔;我所見過幾次拉歪鉆塔全是往后倒,所以,前邊兩角繃繩更為主要。希望大家不要忽略繃繩作用,它就像人抬東西一樣,你扶著東西它就不打晃,要不走動起來就東倒西歪。,第16頁,下邊我再著重強調一下人字鉆塔安裝,當前來看,我們使用過人極少,即使使用過,時間也不長,人字塔看起來很簡單、安裝方便也安全,但你腦子里沒有安全二字,不認真對待,做不到一想二看三再干,照樣出問題。比如去青海之前我們在家都進行了安裝,拉起來又放倒很順利、安全。怎么干大家都很明白了。為何去了時間不長,起塔時沒事,落塔時就出事了呢?其實就是不想不看不論不顧蠻干、說難聽一點就是瞎干。這個時候其它人都沒看見嗎?砸掉一個塔腿銷子再去砸11、那個腿銷子,為何就沒個人提醒他一句呢?假如有一個人喊一聲上邊有些人,繩沒拉緊不能砸,這個事故完全能夠防止。,二、安裝要求,第17頁,下面說一下,使用人字塔雖說孔淺重量輕,不用混凝土打底座,不過安前地基也必須平整,扎實,基木緊連后找好水平后再安塔,塔腿連接是法欄連接,腿子母扣處不能夾雜泥土,法欄螺絲應對角擰緊,法欄周圍縫隙應相等,如先緊一邊,一邊縫大、一邊縫小、接起來塔腿就會彎曲,就會降低塔承載力。起塔架繃繩埋設距離不能少于10米,墜腳(也叫地錨)坑挖深1.5米,坑應挖成丁字型,墜腳長應為1.5米,繩卡每根不少于4個。,二、安裝要求,第18頁,各部位檢驗好后,起塔時有機、班長統一指揮。無關人員應12、遠離,當塔起離地面約1米時應停頓。再由機班長親自檢驗起塔架墜腳及繩繃卡子是否松動。如各處正常再行起塔,起塔時塔起落范圍禁止人員穿過。起塔時升降機要有機長指定尤其熟練人員操作,做到一慢二穩。塔拉起后要快速將副腿銷子穿上,當兩個副腿銷子穿好,角度調整好,再把升降機繩松開,埋設前后4根繃繩。人字塔不一樣與4角塔,人字塔前后全靠繃繩使勁,請一定要嚴格按照以上說起塔架繃繩埋設要求埋設。,二、安裝要求,第19頁,鉆孔施工完后放落塔前必須把前場清理好,將放塔主繩穿好,升降機繩盤好拉緊,塔上人員下來,有機長統一指揮,人員離開、松掉塔繃繩,最終再打掉副腿銷子,慢慢下放。塔下落時禁止在起落范圍內穿過。只要大家重視13、了還是很安全。再就簡單提一下塔板及活開工作臺安裝及應注意問題。塔板要質量好,厚度應不少于50毫米厚,一定安牢,活開工作臺鋼絲繩,及防墜器要經常檢驗。這方面也是有教訓,如原801隊,張因不系安全帶,塔板斷掉下來摔死。活開工作臺主繩磨斷,防墜器失靈,把腿蹲傷,說意思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二、安裝要求,第20頁,最終再說一下機械設備安裝:機械設備安裝必須穩固、周正、水平;尤其是鉆機機座螺桿不能降低,螺桿應上緊并上背帽,如孔深時,重量大,一但螺帽拉掉,再整好,時間一長恐怕造成孔內吸附卡鉆。機器皮帶輪應對正,兩輪邊應成一條直線,不然會出現皮帶松緊不一樣,并磨損嚴重,拉力降低。有傳動出露地方就應有罩,有14、套,并要安裝牢靠。如同志就是因為在汽車鉆上滑倒在沒有防護罩傳動軸上邊受傷,造成終生傷痕。,二、安裝要求,第21頁,(一)首先講一下一開開鉆時,必須注意要輕壓慢轉,盡可能防止主動鉆桿搖擺。因為我們所使用鉆機沒有主軸導正,高壓膠管較重,輕易墜偏,應設法提吊膠管到達水平正直,以防鉆孔開孔偏斜。如開鉆后發覺地層系回填地層,易坍塌、嚴重漏漿等,待穿過后應將護壁管下在較硬粘土層上,必要時用水泥漿固井。要確保護壁管下正,待水泥漿凝固后方可二開。二開時應加鉆鋌,鉆鋌上應加小于護壁管內徑扶正器。尤其是掃管子底部水泥時要輕壓慢轉,待鉆進超出第一根鉆鋌深度時,提出換上與鉆頭相匹配鉆鋌再加到正常鉆進時鉆壓值,進行鉆進15、。以往我們有鉆機不注意就吃過虧,如在萊西施工時,孔深幾十米斜起下鉆很不順利,被迫移孔。,三、關于鉆進工藝,第22頁,(二)起下鉆應注意幾個問題第一是起鉆過程中如發覺有泥包現象時,發覺有阻力而又不能有效去除,則禁止在連續遇阻或有抽吸作用情況下,強力提拉起鉆,應往返提下,或對上主動鉆桿循環鉆井液,邊沖邊提,直到正常井段再按正常方法提鉆。第二是起鉆時,井口液面下降或外溢,鉆具重量增大,必須停頓起鉆,應循環鉆井液,采取方法,消除泥包,邊循環邊提,直至正常。,三、關于鉆進工藝,第23頁,對以上兩個方面,有機臺執行好就不出事,執行不好或不執行就出現了卡鉆事故。如機臺在惠民施工時造成鉆孔報廢;在德州機臺施工16、水井鉆孔時、在恩城施工時都發生類似事故,都是強拉造成,都被迫放炮炸開鉆桿移孔重打,給企業造成很大經濟損失,同時也有損于我們隊伍形象。退一步說就是強行拉上來,下鉆時也不會正常。因為因為抽吸作用已把孔壁抽塌。在濱州孔,時常發覺下鉆遇阻掃孔,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我親眼看到提鉆時泥漿外溢,當班班長操作升降機照提不誤,因為重復破壞孔壁,造成孔壁穩定性越來越差,致使每次下鉆都要大孔段掃孔,即不安全又影響生產進度。,三、關于鉆進工藝,第24頁,第三是提鉆時要明確專員關注孔內漿面,要一直保持泥漿不低于地面,以預防塌孔,泥漿下落超出地表水位,地表水就會給予孔壁壓力,造成坍塌。有一次在河北武邑施工,提鉆時我到井口看17、不到泥漿,讓當班班長加漿,班長往孔內看了一眼說,不用加,還能看見呢!當初正是雨季,地表水位很淺,這么大口徑,又沒下護壁管,下降10米也能看見,8米也能看見??匆娛莻€什么概念?什么標準?叫我說,他對水壓、護孔概念根本就不明白。,三、關于鉆進工藝,第25頁,比如我們在德州肖何莊施工時,看班人員睡覺,孔內因缺水塌孔將井管創靠到基臺木上,費了好大勁才勉強正過來;在大酒店看班時塌孔、被迫將鉆孔回填,還有在工地看班時,因缺漿塌孔面積很大,被迫拆鉆塔回填重新安裝。有同志片面強調下鉆遇阻是地層事,是縮徑造成。我不否定有地層能縮徑,不過假如提上鉆來接著下鉆就下不去,才幾個小時時間,如照這個速度縮徑話,我們下鉆后18、普通一鉆就是三、四天,這個鉆孔不就縮沒了嗎?你還能提上鉆來嗎?,三、關于鉆進工藝,第26頁,再舉一個例子,如在孔施工,終孔后,準備電測井,急慌急忙地把鉆提上來下鉆測井,結果下不去,然后提出再下鉆通孔,通孔到底經一段時間鉆井液循環,提上鉆來再次下測井探頭,還是下不去,被迫再次下鉆通孔。這時測井人員因等候時間長著急,領導讓我去,我考慮也沒什么好方法,只是看著提鉆時孔口泥漿改變情況,另外讓其注意慢提,省得鉆頭上提時,泥包越掛越大,泥漿回流不及,形成抽吸作用。結果慢慢提出來,再下去測井就很順利下去了。所以說,假如地層很松軟,孔壁不穩定,提鉆時應時常觀察拉力表改變,不能只按著提升把,以拉動為標準。,三、19、關于鉆進工藝,第27頁,第四是下鉆時假如發覺井口不返漿或鉆桿噴漿,必須停頓下鉆,應馬上接上方鉆桿開泵循環,開泵時應小排量頂通,然后逐步增加排量,待環狀空間通暢,鉆柱內外壓力平衡后方可繼續下鉆。如送漿不通,應馬上提鉆檢驗。下鉆時不應過快,以預防激動壓力造成塌孔,下鉆遇阻時,禁止蹲闖,阻力超出35噸不得強行沖下,應馬上對上方鉆桿送漿向下重復劃眼,劃眼時不能放太快,阻力消除后再繼續下鉆。,三、關于鉆進工藝,第28頁,下鉆后送漿前必須先將泥漿池泥漿調整好,再開泵送漿,以免內外比重相差較大送不通,再打開鉆桿時造成返噴。孔深時不應一次下到底,應分段循環好后再下到底。有時一次下過多送不通水,有時還會把漿壓到20、地層里去。我們機臺在臨邑施工時,下鉆送漿時間不長,下鉆時掛下去鉆渣,泥皮還沒循環上來,池子里就沒漿了,等大家忙著把漿弄好,再送漿,送不通了,想提也拉不動了,造成埋鉆,給企業造成很大損失。,三、關于鉆進工藝,第29頁,再就是下鉆時要擰緊鉆桿,并檢驗鉆具絲扣,以預防脫落鉆具。這方面我工程鉆也有教訓。如在工地,把麻花鉆掉進去,沒撈上來,移孔重打,讓人家挖基礎時給挖出來了。還有一次開口后提上來,第二個回次下鉆時掉了麻花鉆頭不知道,光一個主動鉆桿鉆進,提起來發覺沒鉆頭了。撈了一天沒撈上來,領導把我叫去,經分析是第二個回次是假進尺,下邊沒鉆頭,你撈什么,事故頭在上邊里,我重新下開孔管,將事故頭套進來,再下21、鉆桿去對,很快對上,半個小時處理了問題。,三、關于鉆進工藝,第30頁,還有一次我們在一棉打水井,成井后下鉆沖孔,脫落鉆具,將井底穿透,鉆桿接頭都穿過去,撈著后,拉到接頭掛井底管時拉不動,以后想方法,費了很多勁拉上來了,假如真正拉不上來,返又跟著轉,還真不好處理,放炮還怕把井管炸壞。很輕易造成大損失。更可笑是工勘處給油氈廠撈泵時,鉆桿脫落到四下去了,產生了四個頭,鉤子使不上,錐子跟著轉吃不上扣,撈了一天半,一根也沒撈上來,以后叫我去,當初我想在管子里還不好撈,去后下了一趟鉆,依據事故頭深度斷定,一定是多頭事故,回來后加工了活門打撈桶,下了四次鉆,一次一個頭,連泵一塊全部撈出。,三、關于鉆進工藝,22、第31頁,還有跑鉆問題,在東營方面施工地熱井時,因為下鉆過猛,精力不集中造成跑鉆,鉆桿、提引器都掉進去了,造成鉆孔報廢。在德州化肥廠施工時,跑鉆也是鉆桿、提引器都掉進去了,經處理斜過去成井了,因抽水出沙,勉強交井,剩下錢不好要。所以要強調一下,下鉆前,首先應檢驗一下升降機是否靈活好用,操作人員必須高度精力集中,穩中求快。,三、關于鉆進工藝,第32頁,另外說一說在提下鉆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往孔內掉東西,以往同志們因為不注意,有把工具放在不安全地方,有因失手,有因操作不妥,施工中往孔內掉小錘、大錘、鈑子、鉗子、墊釵、半個墊釵盤等,有處理上來了,有擠到邊上去啦。總之都給單位造成了一定經濟損失,尤其是在23、招遠施工時不小心將半個墊釵盤掉進井內,因為孔壁不完整,物件較大,形狀不規整,想了很多方法也未能處理上來,造成鉆孔報廢,對單位聲譽、經濟各方面都造成較大影響和損失,假如我們同志都小心慎重一點,都是完全能夠防止。,三、關于鉆進工藝,第33頁,(一)開鉆前,泥漿池加水不易過多,因為我們都是清水開鉆,不攪拌泥漿,一但上部砂層較多,進尺較快,強行加桿,搶進尺就會發生埋鉆。如在德州泵站,德州開發區、夏津施工時都在100米左右發生了埋鉆事故,即使都較順利處理上來,但增加了費用,耽擱了時間。泥漿池少加水,如沒有厚砂層,能夠待泥漿到達18秒以上再逐步添加,再就是一但碰到厚砂層進尺很快,打完上余應多沖一會,等砂子24、都懸浮上來之后再加桿就更安全了。,四、鉆進技術,第34頁,(二)孔深鉆進時如遇很松軟或不交結砂層進尺很快,也不應提起來急著加桿,應提起劃眼一至二次,劃眼時應控制下放速度,有利去除螺旋孔,劃眼到底,多沖一會再加桿,以免加上桿后送不通水,再提不動造成事故,這么事我們也發生過,造成鉆孔報廢。,四、鉆進技術,第35頁,(三)請注意不能打懶鉆。要依據下鉆前檢驗鉆頭情況和孔壁情況決定鉆進時間,假如鉆頭好,進尺快,提下鉆無阻力能夠適當放長一點時間,假如鉆頭已用過或不了解質量情況,提下鉆不通暢,就應少鉆一些時間就提鉆檢驗,不能不論什么情況都要一鉆就是三、四天,心中有數加小心是非常主要。不然就會出事。如我們曾屢25、次掉過牙輪鉆頭及牙輪,牙輪掌擴孔鉆頭翼片等,有用抓子抓上來了,有用磨鞋磨掉,也有擠到邊上去,還有處理不上來,造成鉆孔報廢??傊?,同志們受了累,誤了時間,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四、鉆進技術,第36頁,(四)修理設備時要把鉆具提離井底,指定專員活動鉆具,修理時間較長,應將鉆具提出,如遇突然停電,要馬上設法將鉆具提離井底,用人工不停轉動,以免卡鉆。,四、鉆進技術,第37頁,(一)完鉆后提鉆時,應認真校正孔深,做到準確無誤。下管前認真丈量井管,并按設計編排入井次序。如有時下管一切順利,最終只差幾米下不到井底,造成濾水管錯位,給甲方不好交待,到底什么原因難說,都說沒錯,泥漿那么稠,不會有什么沉淀,何況還26、留沉淀孔普通10米左右,不得不或疑丈量井管或井深有問題,這么事在德州、河北等地施工都不止一次發生過。也有水井也有地熱井,最終也沒有找出原因。,五、成井下管應注意幾個問題,第38頁,(二)下管前應檢驗鉆機離合器、升降機制帶。有問題修好后再下管,以免下至井深時離合器打滑,制帶打滑,拉不動,這時如修理,時間以長井管會吸附著,拉不動,下不去,造成事故。如機臺下管時,拉到40噸左右就拉不動,是非常危險。又如一次懸掛下管下送時,因為提引器磨損嚴重,缺口變形拉脫掉,再換一個舊提引器還是掛不住,拉不起來,直至換了個新鉆桿接手,才掛著點,勉強提起,慢慢放下去,非常危險嚇人。希望一定不能有湊合思想,要提前認真檢驗27、。,五、成井下管應注意幾個問題,第39頁,(三)下管時如遇阻,不能強力沖、蹲,提起點轉個方向,看著鉆壓儀重量慢下,如超出正常5噸不能再下,應全部提出,再下鉆通孔,直至通暢無阻后再下,以免全井報廢。這么事我們也是有教訓。如在河北武邑施工時下不去提不上來,造成報廢,移孔重新施工。假如說強調地層原因,為何再重新施工就成功了呢?我認為還是應從主觀上找原因,不應強調客觀,不敢正視自己錯誤,對發展提升是沒有好處。,五、成井下管應注意幾個問題,第40頁,(四)再就是提醒大家下管時下放速度不要太快,因為井管與孔壁環狀間隙有限,濾水管上邊又綁上四五組膠皮傘,下管太快,壓力激動也能造成塌孔。下管太快,泥漿因環狀間28、隙小回流不急,被壓到地層里去,上部漿跟著下,造成上部井段缺漿因而也會塌孔。如我們在東營施工時,小管下完,準備下大管時,突然塌孔,(恐怕也不外呼這兩個原因吧)。塌孔后下不去,也提不動,無方法情況下為挽回損失,我們采取返管、套洗方法,因考慮到大部分濾水管能夠對上含水層,水量,水溫問題不大。反出150多米直徑178小管,又下入150多米直徑273大管,對接好就此成井,水溫、水量雖到達協議要求,但也造成了不少損失。,五、成井下管應注意幾個問題,第41頁,同志們,在一年一度黃金季節,領導把我們聚集在一起,給予我們一個相互學習機會,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希望同志們珍惜這一機會,認真總結經驗,接收教訓,提升自我。聰明人是接收他人犯錯誤教訓,使自己不犯錯誤,重犯類似錯誤才是最愚蠢人。事故難免論是極端錯誤,希望大家在新一年里多多接收新事物,研究新問題,做到科學打鉆,文明施工,即使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績,年一定要將安全二字這根弦時刻在腦子里繃緊緊。要牛氣十足地再創輝煌。以上所講,錯誤地方請領導和同志們提出批評指正。,五、成井下管應注意幾個問題,第42頁,謝謝大家,第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