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分公司烯烴中心二級安全教育培訓課件(42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104
2023-11-08
42頁
2.18MB
1、包頭煤化工分公司烯烴中心二級安全教育,各位領導:大家好!,安全生產,指在社會生產活動中,通過人、機、物料、環(huán)境、方法的和諧運作,使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各種事故風險和傷害因素始終處于有效控制狀態(tài),切實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就是說,為了使勞動過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的,防止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設備設施免受損壞、環(huán)境的免受破壞的一切行為。,本質安全,1.失誤安全功能(操作者操作失誤也不會受到傷害)2.故障安全功能(設備故障暫時維持生產或自動轉變?yōu)榘踩珷顟B(tài),安全閥、聯(lián)鎖啟動等),1:29:300事故法則,美國海因里希調2、查了55萬多起工業(yè)傷害事故發(fā)現(xiàn),在330起同種事故中,有300起沒有造成傷害,29起造成輕微傷害,1起造成嚴重傷害。他認為所調查的工傷事故中98%可預防,人占88%,物占10%,天災占2%美國杜邦公司十年事故統(tǒng)計調查認為96%的事故源于人的不安全行為。自90年代提出零事故的目標,已有20年零事故的業(yè)績人的不安全行為(個人防護12%、人員位置不當30%、人員反應不當14%、工具缺陷20%、設備缺陷8%、程序錯誤11%、秩序有誤1%),引發(fā)事故的四個基本要素,1.人的不安全行為2.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3.環(huán)境的不安全條件4.管理缺陷,“三圓環(huán)”事故致因理論,任何一個復雜的危險源系統(tǒng)都分解成“人的不安全行3、為”、“機(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安全條件”三個子系統(tǒng),并以三個圓分別表示這三個子系統(tǒng),那么,每兩個圓的交叉部分就為可能發(fā)生事故的區(qū)域。,十二種不安全心理,僥幸心理 湊趣心理 麻痹心理 冒險心理 逆反心理 從眾心理 逞能心理 無所謂心理 好奇心理 惰性心理 封建心理 迷信心理,安全生產法員工安全生產權利,A.獲得安全保障、工傷保險和民事賠償的權利B.得知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的權利C.對本單位安全生產的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利D.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yè)的權利E.緊急情況下停止作業(yè)和緊急撤離的權利*.緊急撤離必須明確3點(1)危及從業(yè)人員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必須有確實可靠的直接4、根據。(2)緊急情況必須直接危及人身安全,間接或者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情況不應撤離,而應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3)出現(xiàn)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首先是停止作業(yè),然后采取可能的措施,采取應急措施無效時,再撤離作業(yè)場所,安全生產法員工安全生產義務,遵章守紀、服從管理的義務 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義務 接受安全培訓,掌握安全生產技能的 義務 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或報告的義務。,防止中毒窒息十條規(guī)定,1.對從事有毒、有窒息危險作業(yè)的人員,應接受防中毒、急救安全知識教育。2.工作環(huán)境(設備、容器、井下、地溝)氧含量必須達到19.5%以上,有毒有害物質濃度符合國家規(guī)定時,方能進行工作5、。3.在有毒場所作業(yè)時,必須佩戴防護用具,并有人監(jiān)護。4.進入缺氧或有毒氣體設備作業(yè)時,應將與其相通的管道加盲板隔絕。5.對有毒或有窒息危險的工作場所,應制定急救措施、并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品。6.對有毒有害場所的有害物濃度,應定期檢測,使之符合國家標準。7.對各類有毒物品和防毒器具必須有專人管理,并定期檢查。8.發(fā)生人員中毒、窒息時,處理及救護應及時、正確。9.監(jiān)測有毒物質的設備、儀器應定期檢查,保持完好。10.健全有毒有害物質管理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長期達不到規(guī)定衛(wèi)生標準 的作業(yè)場所,應停止作業(yè)。,乙 烯,健康危害具有較強的麻醉作用吸入高濃度時可迅速引起意識喪失。吸入新鮮空氣后,一般很快清醒皮膚6、接觸液態(tài)乙烯可發(fā)生凍傷 燃燒爆炸危險性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2.7一36.O 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理化特性無色氣體,帶有甜味。不溶于水。氣體相對密度:0.98個體防護泄漏狀態(tài)下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火災時可佩戴簡易濾毒罐 處理液態(tài)乙烯時應穿防寒服,乙 烯,泄漏處理 消除所有點火源(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使用防爆的通訊工具作業(yè)時所有設備應接地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采用關閥、堵漏等措施,以切斷泄漏源隔離泄漏區(qū)直至氣體散盡 火災撲救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霧狀水、泡沫若不能切斷泄漏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儲罐火災盡可能遠距離滅火或使用遙控7、水槍或水炮撲救用大量水冷卻容器,直至火災撲滅容器突然發(fā)出異常聲音或發(fā)生異常現(xiàn)象,立即撤離急救皮膚接觸:如果發(fā)生凍傷,將患部浸泡于3842的溫水中復溫。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熱水或輻射熱。使用清潔、干燥的敷料包扎: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就醫(yī),丙 烯,燃燒爆炸危險性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1.015.O遇熱源或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蒸氣比空氣重,氣體相對密度:1.5,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發(fā)生空間爆炸。健康危害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濃度后可產生頭昏、乏力,甚至意識喪失。嚴重中8、毒時出現(xiàn)血壓下降和心律失常皮膚接觸液態(tài)丙烯可引起凍傷 隔離與公共安全泄漏:污染范圍不明的情況下,初始隔離至少lOOm,下風向疏散至少800m。然后進行氣體濃度檢測,根據有害氣體的實際濃度,調整隔離、疏散距離火災:火場內如有儲罐、槽車或罐車,隔離1600m。考慮撤離隔離區(qū)內的人員、物資 疏散無關人員并劃定警戒區(qū) 在上風處停留,切勿進入低洼處,丙 烯,泄漏處理消除所有點火源使用防爆的工具和通訊工具作業(yè)時所有設備應接地 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采用關閥、堵漏等措施,以切斷泄漏源防止氣體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tǒng)擴散或進入限制性空間噴霧狀水改變蒸氣云流向隔離泄漏區(qū)直至氣體散盡 火災撲救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霧9、狀水、泡沫。若不能切斷泄漏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丙 烯,儲罐火災盡可能遠距離滅火或使用遙控水槍或水炮撲救用大量水冷卻容器,直至火災撲滅容器突然發(fā)出異常聲音或發(fā)生異常現(xiàn)象,立即撤離 個體防護泄漏狀態(tài)下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火災時可佩戴簡易濾毒罐處理液化氣體時,應穿防寒服 急救皮膚接觸:如果發(fā)生凍傷,將患部浸泡于3842的溫水中復溫。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熱水或輻射熱。使用清潔、干燥的敷料包扎,就醫(y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就醫(yī),甲 醇,燃燒爆炸危險性易燃,蒸氣與空10、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5.544.O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健康危害職業(yè)接觸限值:25mg/m3易經胃腸道、呼吸道和皮膚吸收急性甲醇中毒引起中樞神經損害,表現(xiàn)為頭痛、眩暈、乏力、嗜睡和輕 度意識障礙等,重者出現(xiàn)昏迷和癲癇樣抽搐。引起代謝性酸中毒。甲醇 可致視神經損害,重者引起失明 理化特性 無色透明的易揮發(fā)液體,有刺激性氣味。溶于水。沸點:64.7 相對密度:0.79 閃點:11 白天燃燒時火焰看不見,甲 醇,隔離與公共安全泄漏:污染范圍不明的情況下,初始隔離至少100m,下風向疏散至少500m。然后進行氣體濃度檢測,根11、據有害蒸氣的實際濃度,調整隔離、疏散距離火災:火場內如有儲罐、槽車或罐車,隔離800m。疏散無關人員并劃定警戒區(qū)在上風處停留,切勿進入低洼處泄漏處理消除所有點火源使用防爆的通訊工具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采用關閥、堵漏等措施,以切斷泄漏源作業(yè)時所有設備應接地構筑圍堤或挖溝槽收容泄漏物,防止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間用抗溶性泡沫覆蓋泄漏物,減少揮發(fā)用霧狀水稀釋泄漏物揮發(fā)的蒸氣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如果儲罐發(fā)生泄漏,可通過倒罐轉移尚未泄漏的液體,甲 醇,火災撲救 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霧狀水、抗溶性泡沫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容器移離火場 筑堤收容消防污水以備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不12、得使用直流水撲救 儲罐、公路鐵路槽車火災 盡可能遠距離滅火或使用遙控水槍或水炮撲救 用大量水冷卻容器,直至火災撲滅 容器突然發(fā)出異常聲音或發(fā)生異常現(xiàn)象,立即撤離 切勿在儲罐兩端停留 急救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y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食入:催吐。2碳酸氫鈉洗胃,硫酸鎂導瀉。就醫(yī) 解毒劑:口服乙醇或靜脈輸乙醇、碳酸氫鈉、葉酸等,1-丁烯,1、健康危害:有輕度麻醉和刺激作用,并可引起窒息。2、危險特性: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若遇高熱,可發(fā)生聚合反應,13、放出大量熱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與氧化劑接觸會猛烈反應。氣體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發(fā)生空間大爆炸。3、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yè)覆蓋層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4、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帶自吸過 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14、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其它: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qū)作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5、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異戊烷,健康危害:主要有麻醉及輕度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癥狀重者有麻醉癥狀,甚至意識喪失。慢性影響:眼和呼吸道的輕度刺激。皮膚長期接觸可發(fā)生輕度皮炎。危險特性:極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15、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fā)生強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tǒng)。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異戊烷,防護措施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但建議泄漏量大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16、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防苯耐油手套。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一氧化碳應急救援措施,(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與血紅蛋白結合而造成組織17、缺氧。急性中毒:輕度中毒者出現(xiàn)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惡心、嘔吐、無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癥狀外,還有面色潮紅、口唇櫻紅、脈快、煩躁、步態(tài)不穩(wěn)、意識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縮小,頻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響:長期反復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經和心血管系統(tǒng)損害。(2)急救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 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3)泄漏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 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 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18、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也可以用管路導至爐中、凹地焚之。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氫氧化鈉,1、健康危害 有強烈刺激性和腐蝕性 吸入后,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化學性支氣管炎,嚴重時引起肺炎、肺水腫 可致嚴重眼和皮膚灼傷。口服造成消化道灼傷 2、泄漏處理 筑堤或挖溝槽收容泄漏物,防止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間 用稀鹽酸中和泄漏物 3、急救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2030min就醫(y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1015min。就19、醫(yī)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就醫(y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yī),三乙基鋁(1),健康危害 高濃度吸入可引起急性結膜炎、急性支氣管炎,重者可引起肺水腫。吸入其煙霧可致煙霧熱,出現(xiàn)頭痛、不適、發(fā)熱、出汗等癥狀.皮膚接觸其原液可致灼傷 危險特性:化學反應活性很高,接觸空氣會冒煙自燃。對微量的氧及水分反應極其靈敏,易引起燃燒爆炸。與酸、鹵素、醇、胺類接觸發(fā)生劇烈反應。遇水強烈分解,放出易燃的烷烴氣體。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鋁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20、斷火源。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三乙基鋁(2),防護措施呼吸系統(tǒng)防護:作業(yè)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衣。手防護:戴橡膠手套。其它:工作畢,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21、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yī)。滅火方法:滅火劑:干粉、干砂。禁止用水或泡沫滅火。,特級用火作業(yè)工作流程,特級用火作業(yè):在帶有可燃或有毒介質的容器、設備和管線上原則上不允許動火。確屬生產需要必須動火時的用火作業(yè)和節(jié)假日及夜間因生產需要必須進行的一級用火作業(yè)。作業(yè)工作流程1、申 報:中心安全管理人員提前一天通過網絡申報2、填寫作業(yè)證:中心安全管理人員用火當天填寫3、措施落實:中心生產、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與作業(yè)單位負責人一起落實用火安全措施并簽字確認4、作業(yè)確認:用火人、監(jiān)護人、中心22、領導檢查措施落實情況并簽字確認5、相關方確認:相關方安全管理人員現(xiàn)場確認簽字6、審核:安健環(huán)部主管領導現(xiàn)場審核簽字7、申批:公司副總經理審批簽字8、用火作業(yè):用火人、監(jiān)護人現(xiàn)場持正作業(yè)9、結束作業(yè):用火人、監(jiān)護人現(xiàn)場簽字確認,一級用火作業(yè)工作流程,一級用火作業(yè):在處于生產狀態(tài)的工藝生產裝置區(qū)爆炸危險場所內區(qū)域;可燃氣體及助燃氣體罐區(qū)、有毒介質區(qū);可燃液體、可燃氣體、助燃氣體及有毒介質的泵房;可燃液體和氣體及有毒介質的裝卸區(qū);工業(yè)污水場、易燃易爆的循環(huán)水場、涼水塔和工業(yè)下水系統(tǒng)的各種井、池、管道等包括距上述地點15m 以內的區(qū)域;危險化學品庫;切出運行,經吹掃、處理、分析合格的儲存、輸送易燃易爆23、液體和氣體的容器、管線等地點和區(qū)域的用火作業(yè)為一級用火作業(yè)。工作流程1、申 報:中心安全管理人員提前一天通過網絡申報2、填寫作業(yè)證:中心安全管理人員用火當天填寫3、落實措施:中心生產、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與作業(yè)單位負責人一起落實用火安全措施并簽字確認4、作業(yè)確認:用火人、監(jiān)護人檢查措施落實并簽字確認5、相關方確認:相關方安全管理人員現(xiàn)場確認簽字6、審核:中心主管領導現(xiàn)場審核簽字7、審批:安健環(huán)部業(yè)務主管或主管領導審批簽字8、用火作業(yè):用火人、監(jiān)護人現(xiàn)場持正作業(yè)9、結束作業(yè):用火人、監(jiān)護人現(xiàn)場簽字確認,二級用火作業(yè)工作流程,二級用火作業(yè):停工檢修經吹掃、處理、化驗分析合格,經公司HSE組織認定且在24、公司組織聯(lián)合界面交接后的工藝裝置;經吹掃、處理、化驗分析合格,并與系統(tǒng)有效隔離、不在釋放有毒有害、可燃氣體的獨立儲罐大修和噴砂防腐作業(yè);從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裝置或系統(tǒng)拆除的,經吹掃、處理、分析合格的,且運到安全地點的設備和管線;裝置區(qū)、罐區(qū)的非防爆場所及防火間距以外的區(qū)域(包括操作室、辦公室、配電間等);機動車進入裝置區(qū)、罐區(qū);廠區(qū)內除特級、一級用火以外的其他各類臨時用火作業(yè)。工作流程1、申 報:中心安全管理人員提前一天通過網絡申報2、填寫作業(yè)證:裝置負責人用火當天填寫3、落實措施:裝置生產、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與作業(yè)單位負責人一起落實用火安全措施并簽字確認4、作業(yè)確認:用火人、監(jiān)護人檢查措施落25、實并簽字確認5、相關方確認:相關方安全管理人員現(xiàn)場確認簽字6、用火作業(yè):用火人、監(jiān)護人現(xiàn)場持正作業(yè)7、結束作業(yè):用火人、監(jiān)護人現(xiàn)場簽字確認,固定用火作業(yè),固定用火作業(yè):廠區(qū)內不應設置固定用火區(qū)。確因建設、檢維修需要,經公司安全健康環(huán)保部指定,主管副總經理批準,可在廠區(qū)內沒有火災危險性的區(qū)域設置固定用火區(qū)。作業(yè)流程1、填寫作業(yè)證:用火單位安全管理人員填寫2、落實措施:用戶單位與相關生產中心安全管理人員一起落實用火安全 措施并簽字確認3、作業(yè)確認:用火人、中心領導檢查措施落實并簽字 4、相關方確認:相關方安全管理人員現(xiàn)場確認簽字5、審核:安健環(huán)部主管領導審核簽字6、審批:公司副總經理審批簽字7、備26、案:用火作業(yè)單位將用火證送交消防中心 8、用火作業(yè):用火人、監(jiān)護人現(xiàn)場持正作業(yè)9、結束作業(yè):用火單位將用火證送交安健環(huán)部,火 災 報 警,向周圍人員發(fā)出火災報警,召集他們前來參加撲滅初期火災;迅速向班長或主操報警;班長向消防隊(5332119)報警,同時向值班長報警;值班長向總調度報警;班長向裝置管理人員報警;裝置管理人員向中心領導報警;中心領導向公司領導報警。,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打開氣瓶閥,觀察壓力表讀數,壓力應大于25Mpa,然后再關閉瓶閥,觀察壓力表的讀數有無變化,檢驗管路是否泄漏,正式使用前要確保管路無泄漏。輕輕按動供氣閥上黃色按鈕,觀察壓力變化,注意壓力下降不要太快,當壓力到達5.527、 Mpa左右時確認報警哨開始報警。以上確認完畢,沒有問題,再打開瓶閥兩周,防止閥門意外關閉。雙手交叉抓緊兩肩帶,抬起、向下、向右將呼吸器穿在身上。使用者上下跳動,同時雙手向下、向后拉肩帶,拉緊肩帶,把腰帶扣扣好,腰帶可以微調,拉動右側帶子可以調節(jié)。可以將供氣閥插到腰帶左側。面罩的佩戴:檢查面罩是否有缺損,特別是側緣、目鏡、閥門和束帶部分。套上頸部束帶,將面罩由下頜部套入,由上到下調節(jié)束帶,使其束緊,但注意不要束的太緊。用手掌心堵住面罩的接口,吸氣,然后屏住呼吸,使用者應感覺到面罩緊貼臉部,直到呼吸為止,檢測面罩的密封性。將供氣閥插到面罩下部的圓孔中,聽到咔嗒一聲,就連接好了。工作時使用者要觀察28、壓力變化,當報警哨響起,使用者必須馬上撤離危險區(qū)域,一旦報警響起,氣瓶中的空氣只能再使用6-8分鐘。使用完畢后,用手捏緊側面的兩個黃色按鈕,取下供氣閥,供氣閥會自動停止供氣。取下呼吸器,輕輕地放下,關閉瓶閥,然后按動供氣閥上的黃色按鈕,將管路中的氣體全部放掉,保護管路。關鍵點:(1)確認瓶內壓力不小于25 Mpa;(2)確認供氣管路無泄漏;(3)確認壓力低于5.5 Mpa時報警哨響起;(4)背好氣瓶(5)確認面罩無缺損,戴好面罩,防止面部漏氣;(6)連接供氣閥;(7)打開氣閥兩周,防止意外關閉。,干粉滅火器如何使用,使用時首先將筒體來回顛倒搖動幾次,使干粉松動拔出設有鉛封的保險銷子,一手握住噴29、頭,一手按下壓把,站在上風口,對準火焰根部噴射。,電器著火應如何處理,1.應先切斷電源2.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粉滅火器滅火3.禁止使用水和泡沫滅火器撲滅。,為什么在易燃易爆作業(yè)場所不能穿化纖衣服,化纖衣服和人體或空氣摩擦,會使人體帶電,一般可以達數千伏甚至上萬伏,這么高的電壓放電時產生的火花,足以點燃可燃性氣體,從而造成火災或爆炸。另外,化學纖維是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在高溫下(如錦綸為180度左右、腈綸為190240度、維綸為220230度開始軟化,溫度再升高2040度,就會熔融而呈粘流狀態(tài)。而當裝置發(fā)生火災或爆炸時,由于溫度一般都在幾百度以上,必然會造成嚴重燒傷。而棉、麻、絲、羊毛等天然纖維30、的熔點比分解點高,一旦遇高溫即先分解或碳化了。所以,這類衣物著火就不會粘附在人體上,容易脫落或撲滅,不會加重燒傷。從大量燒傷事故看出,凡是穿化纖衣服的燒傷人員,其傷勢往往較重,易感染,且不易治愈。因此,化工廠不宜穿化纖服裝。相對濕度30%,純棉服的帶電量和化纖服一樣,純棉服絕對不能代替防靜電服;禁止在易燃易爆場所穿脫衣服;穿防靜電服時,應成套穿著;禁止在防靜電服上附加或佩戴任何金屬物件。防止人體帶電最好的方法是經常洗手。,CO和甲醇在空氣中的最高允許濃度,CO:最高允許濃度20 mg/m3,短時間接觸允許濃度30 mg/m3甲醇:最高允許濃度25 mg/m3,短時間接觸允許濃度50 mg/m331、催化劑粉塵:8 mg/m3,生產裝置初期火災的撲救方法,當生產裝置一旦發(fā)生火災事故時,一般情況下,在場的全體操作人員,應迅速對初期火災及時撲救,將其消滅在初期階段或有效地控制其發(fā)展,待專業(yè)消防隊到達現(xiàn)場后,進行撲救。(1)應迅速查清著火部位、著火物質及物料來源,及時關閉閥門,切斷物料,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火勢,利于滅火。這是在場人員必須首先采取的關鍵措施。如果不迅速切斷物料來源,火是很難撲滅的,尤其是可燃氣體物料。(2)帶有壓力的設備泄漏著火后,物料不斷噴出。此時,除立即切斷進料外,還應立即打開泄壓閥門,進行緊急防空;同時將物料放入火炬或其他安全部位,火勢可因此減弱,便于撲滅。(3)根據火勢大小32、和設備、管道的損壞程度,現(xiàn)場當班人員應迅速果斷做出是否需要全裝置切斷進料以進行緊急停工,或局部切斷進料進行局部緊急停工的決定。如果火勢很大,一時又難以控制,加之設備受損嚴重,即便滅火后,也無法維持正常生產,應盡早停工。這樣可以減少損失,而且有利于火災撲滅。(4)裝置發(fā)生火災時,除應立即組織現(xiàn)場人員積極撲救外,同時應立即打火警電話報告消防隊,以便及時趕赴現(xiàn)場進行撲救(消防隊一般5分鐘內可以到達)。“早報警,損失小”。在報警時要沉著,以免撥錯電話號碼影響時間,講清著火單位、部位和著火物質,最后報告自己的姓名,以便準確到達火場。(5)裝置發(fā)生火災后,現(xiàn)場人員應根據火勢,利用裝置內的消防設施及滅火器材33、,迅速組織人力進行撲救,若火勢不大,應奮力將其撲滅;若火勢很大,一時難以撲滅,則要以防止火災蔓延為主。如:防止裝置之間、樓層之間、泵房之間、配電室、下水井等的蔓延。(6)裝置著火,為在撲救過程中不發(fā)生失誤,生產裝置的負責人或了解情況的人員應主動向消防指揮員介紹情況,說明著火部位、介質、溫度、壓力和已采取的措施。生產裝置發(fā)生火災,情況十分緊急,上述各項工作應同時進行萬萬不可貽誤戰(zhàn)機。,易燃氣體火災撲救,易燃氣體有氫氣、乙烯、丙烯、丁烯、混合輕烴等。這些氣體具有經撞擊、受熱或遇火花發(fā)生燃燒爆炸的危險。大部分氣體著火用水是能起到降溫和滅火作用的。干粉和二氧化碳也能撲滅大部分氣體火災,但對大面積氣體火34、災,往往無能為力。因此,隔絕易燃氣體來源和大量的水進行冷卻降溫是滅火的主要手段。在撲救可燃氣體火災時可燃氣體如果從容器或管道中遠遠不斷地噴出來,首先應切斷可燃物的來源,然后爭取一次滅火成功。如果在未切斷可燃氣體來源的情況下,急于求成,盲目滅火,將是一種十分危險的做法。因為火焰一旦被撲滅,而可燃氣體繼續(xù)向外擴散,特別是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如液態(tài)烴氣體外溢,易沉積在低洼處,不易很快消散,遇明火或熾熱物體等火源還會引起復燃,如果氣體濃度到達爆炸極限,還會引起爆炸,很容易導致災難性后果。,當人身著火時應如何處理,(1)當衣服著火時,應立即撲滅,防止燒傷皮膚,應迅速將衣服撕脫掉。若著火面積很大,來不及或無35、力解脫衣服,應就地打滾,用身體將火壓滅,且不可跑動,否則風助火勢,便會造成更嚴重的后果。當衣服著火,就地用水滅火效果更好。如果皮膚被燒傷,要防止感染。(2)如果人身上濺上油類著火,其燃燒速度快,火苗較長,溫度較高,人體的裸露部分很容易被燒著。尤其在夏季,衣服單薄,一旦著火便會直接燒到肉體。在這種情況下,傷者精神過度緊張而不能自救,因疼痛難忍便本能地以跑動來逃脫。發(fā)生這種情況,在場的同志應立即制止跑動或將其按倒,可用石棉布或棉衣、棉被等,用水浸濕蓋在著火人身上,使之空氣不足而滅火,也可用使用干粉滅火器(不要對準面部)。女同志身上著火,也不要有其他顧慮,該脫衣服的應立即脫掉,不得遲疑,以減輕燒傷面36、積。(3)在現(xiàn)場搶救燒傷患者,應特別注意保護燒傷部位,不要將皮膚碰破,以防感染。尤其對大面積燒傷的患者,因傷勢過重出現(xiàn)休克。此時,傷者的舌頭容易收縮而堵塞咽喉,發(fā)生窒息死亡。在現(xiàn)場人員應將傷者嘴巴撬開,把舌頭拉出,保證呼吸暢通,同時用被褥將傷者輕輕裹起送往醫(yī)院。,觸電后的急救原則,觸電后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救護。人觸電后,會出現(xiàn)精神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跳停止等癥狀。如呈現(xiàn)昏迷不醒的狀態(tài),不應認為是死亡,而應看做是假死,并且迅速而持久地進行搶救。一般來說搶救越快,救活的可能性越高,如果觸電后12小時以上,救活的可能性很小。現(xiàn)場急救方法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法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可慎用腎上腺素。因為腎上腺素有使停止跳動的心臟恢復跳動的作用,但如果心臟已跳動者,則不能使用。只有在證實心臟確實停止跳動時才允許使用腎上腺素。如果在觸電的同時發(fā)生外傷傷口流血,應予以止血。為了防止傷口感染,最好予以包扎,其他情況對癥處理。,放映結束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