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員安全生產監管職責解析培訓課件(2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138
2023-11-08
26頁
2.96MB
1、安全員職責解析,責任清晰!追責明確!,新安全生產法將第四條修改為“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對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新安全生產法將第十九條中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修改為“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新安全生產法對于安全生產責任劃分更加明確,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新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六條增加兩款,即第三、第四款:生產經營單位不得關閉、破壞直接關系生產安全的監控、報警、防護、救生設備、設施,或者篡改、隱瞞、銷毀其相關數據、信息。行政違法行為將更多追究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新的生產安全罪2、名。例如危險作業罪,對妨害安全裝置類、拒不改正類、擅自從事類的三類違法行為,即使未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只要“具有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現實危險的”,將依法追究危險作業罪的刑事責任。與此相配套,新安全生產法也多處作出量刑規定。,“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這就是我們安全生產領域所講的“三個必須”的原則。這次修改安全生產法將“三個必須”寫入了法律,進一步明確了各方面的安全生產責任,應該說,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責任體系,有些人卻迷茫了:管業務的和管生產的來管安全,那么安全管理人員要管什么呢?安全管理人員職責 安全管理人員職責 安全管理人員職責3、 安全管理人員職責,日常工作:監督 檢查,隱患整改:督促 指導,提高素質:教育 培訓,決策支持:建議 咨詢,安全員不是管安全的?不 管 誰 管?,安全員不是管安全的?!可能完全顛覆了不少不懂法規人的觀念。為此,不得不再次思考這個問題,好好理一理思路,討論為什么“安全員不是管安全的”這個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不能片面理解這句話,所以再次重申這句話的完整說法是:安全員不是管安全的,是一名安全生產監管人員!,有人說,那不還是一回事,安全生產監管就是管安全。實際上有很大的區別。正是存在管安全和監督安全上的模糊概念,使得安全生產管理中長期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安全員是管安全的,把安全員重要職責是監督安全生產4、給模糊了,甚至給忘卻了或被剝奪了。如果有人說,安全生產監管就是管安全,那么把這句話按在政府有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工作人員頭上,把他們說成是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而不是安全生產監管人員,可不可以?他們肯定是不會接受的。有人說,企業安全員和政府有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不一樣。這句話沒錯,企業安全員和政府有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確實不一樣,政府有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是代表政府對轄區安全生產進行監督管理的,而企業安全員是代表企業對安全生產進行監督管理的,但是除此以外其工作內容幾乎沒有什么大的差別。所以說,企業安全員實際上就是一名企業委派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更嚴格意義上來講企業安全員是安全生產5、法律法規賦予了相應職責的企業安全生產監管人員。,下面,從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角度來論證“安全員不是管安全的”這句話的正確性。首先,我們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是怎么說的:必須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這是和長期以來安全生產管理原則是一脈相承的,作為企業來講“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負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誰就應當是管安全的主要責任人。很顯然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生產活動實際控制人以及企業各個生產管理活動環節的負責人、責任人,包括施工現場的項目經理、生產經理、施工員和各個生產班組長等都是相關安全生產實際管理者,他們應當在6、管生產經營活動的同時管安全。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規定“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同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主要技術負責人負有安全生產技術決策和指導權,強化部門安全生產職責,落實一崗雙責”。,“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安全員管生產嗎?安全員不管生產!,因為安全員不管生產,所以安全員不存在負責生產活動中安全管理的實際責任或主要責任,而是監督責任,安全員是一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者。所以,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責任不應由安全員承擔,而是應由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生產活動實際控制人以及企業各個生產管理活動環節的負責人、責任人,包括施工現場的項目經理、生產經理、施工員和各7、個生產班組長等人員來承擔。我們不能把“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責任“偷梁換柱”地變為“管生產不管安全”,演變成安全由安全員來管理,真正的安全生產管理領導者和安全生產管理實施者卻沒有履行安全生產管理的職責。,沈春耀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強調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應急管理部肩負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職責使命,成立以來在推動應急管理事業法治化工作中取得重要進展,有力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安全員實際就是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者,我們以安全生產法為證。2021年的安全生產法有關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責的具體要求,這一具體要求應當成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法定職責8、,必須遵守,也不能擅自隨意改變將他人的職責強加到安全員的身上。,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 沈春耀,什么叫監督管理者?監督管理者一定是第三方責任人,即在安全生產領導者、實施者之外的一名監督者。安全生產管理的領導者(主要責任人)、實施者和監督者共同構建安全生產管理穩定的“三角形”框架,三角形穩定性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再次被證明和應用,否則安全生產管理框架將是失衡的。既然是監督者,安全員與具體的領導者和實施者是有區別,他不負責具體的安全生產工作、日常安全生產管理事務和安全操作,而是負責監督檢查安全生產工作、日常安全生產管理事務和安全操作,監督檢查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最大特征是“有權”二字,即可以對安全9、生產管理領導者和實施者違規行為有處罰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權,其中包括能夠制止安全生產管理領導者們的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行為。如果失去了對安全生產管理領導者和實施者違規行為有處罰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權,那就真的不是法規賦予職責的安全員,成為“安全員就是管安全的”代別人背黑鍋、什么都做的打雜的員工(被項目領導吩咐不懂安全崗位主責的他們干些與安全不著邊的事情)。,2021年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下列職責(紅色字體為新增部分):(一)組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10、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三)組織開展危險源辨識和評估,督促落實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四)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五)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六)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七)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共計七項法定職責 七項職責中有三項是“組織或參與”、兩項是“督促落實”,可以看出加起來共五項,這五項職責原則上來講不是由安全員單獨來承擔的職責,而“檢查及時排查提出意見”與企業主要負責人的“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職11、責也有很大的區別,一個是檢查“安全生產狀況”、另一個是檢查“安全生產工作”,一個是“及時排查”隱患、提出意見、另一個是“及時消除”隱患,六項職責外的最重要一項職責是“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這是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區分于其他安全生產責任人的重要標志性職責。,2021年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紅色字體為新增部分):(一)建立健全并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二)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三)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四)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12、的有效實施;(五)組織建立并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六)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七)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關于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四項“組織或參與”職責和“督促落實”二項職責確實與其他相關人員有關,而且相關人員可能承擔更大的責任。如企業主要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的法定職責中就有:“建立健全并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組織建立并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和13、“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見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也就是說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相關的“組織或參與”三項職責本是企業主要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的職責,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主要是參與或在企業主要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布置或委托下幫助企業主要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組織相關工作而已,最后的責任落實還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如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二項“督促落實”職責也是與企業主要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的“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有關,其職責的要點是督促企業主要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落實消除生產安全隱患。所以,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除“組織或參與”、“督促落實”等六項職責外,最為重要14、的是能夠履行“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這一權力不能履行就不能稱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安全員,也是違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眾所周知,安全生產法明確要求相關企業設置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法律的出發點原本是想讓企業有一個專業部門來統籌、培訓、監督、協調安全生產工作,真證落實安全生產人人有責,達到事故預防的目的。而我們的管理決策者雖然多是業務高手、談判高手或資源整合高手,但大都未接受系統的安全生產理論培訓,也缺乏實踐。所以,總是習慣性將安全管理都當成是安全監督部門的事。現實安全生產管理中,一些企業都在有意或無意地違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所賦予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責的要求,而是拍腦袋15、或很任性地把本應由自己承擔的責任或他人承擔的責任、過度集中到某個機構、某個部門、某個人時,這本身就構成了一個巨大的隱患。更可悲的是我們現在不少安全員不肯背黑鍋,或根本不知道是在背黑鍋,只要上面說的都是對的,所以也自認為“安全員就是管安全的”,根本沒有認識到或意識到也不敢理直氣壯地說“安全員不是管安全的,是一名安全生產監管人員”。,安全員雖然都想做好安全監管工作,但卻沒有能力和權限要求生產部門對發現安全隱患的部位進行整改,也沒有條件和權力要求承包商停業整頓,只能“制止和糾正行為,督促落實整改”,實在是“身不由己”。第一、“安全是干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只要那些動手干活的人真正重視安全,提高安全16、技能,增強安全意識了,企業才能實現真正的安全。安全管理人員不可能一刻不離地盯住現場作業的每個人,只靠安全管理人員檢查督促、嚴盯死守是管不好安全的。第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安全,說起來好像很簡單,就像是知道“高處作業要掛安全帶”這么簡單。其實安全涉及生產過程的方方面面,電氣作業、機械作業、高處作業、起重作業、腳手架作業、受限空間作業、消防安全、特種設備安全、防火防爆、危險化學品等等,一個安全員可能樣樣精通嗎?,發現問題安全員改?制止和糾正 沒人,改不了 發現隱患安全員消?督促落實 沒資金,消不了 出現事故安全員背?全員責任 要命一條!只能背 現在新安全生產法對于安全生產責任劃分更加明確,管17、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對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張口一句“安全員就是管安全的”話害了多少安全員,也給安全生產管理帶來了更多的混亂,嚴重表現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立不起來、安全生產責任不能落實下去,該履行安全生產職責的人不履行職責,出了事故兩眼只盯安全員,忽視本應承擔安全管理責任的人員,讓真正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人逃脫責任。從事故調查報告看大部追責原因為:疏于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這說明只要出了事故,這個套話均能適用。最后讓安全員背黑鍋,這就是部分企業當前安全生產管理中的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所以這次法律規定,對安全生產責任劃分更加明確,“18、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之間要相互配合、齊抓共管、信息共享、資源共用,這樣才能依法加強安全監管工作,讓部門之間既責任清晰,又齊抓共管,形成監管的合力。,所以,必須理直氣壯地說:安全員不是管安全的!安全員職責應是監督安全生產!,一:安全管理人員疲于應付應對 1、生產作業場所多、安全風險高、安全人員配備不足、安全管理責任不清晰,安全管理人員疲于應付;2、企業各級安全檢查頻繁,安全管理人員疲于應對;3、各種體系泛濫,安全資料層出不窮,安全員大部分時間扮演著文秘的角色。綜上,對于那些認認真真做事的安全人來說是一種致命的“打擊”。長此以往,踏實做19、事的安全人也開始人浮于事,隨之而來的是“假”“大”“空”的泛濫。,最后對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突出的幾大痛點分析,二:安全管理人員沒有實權 早前很多企業負責人不重視,慣例性把一些老弱病殘、熟人放置在管理安全的崗位上,這給人產生安全人員閑散印象的根本原因;這些人管起事來沒有力度,說話沒有份量,本身還要看領導眼色行事,要讓他在關鍵的時候站出來為安全把關也確實是為難了他們。綜上,一個單位一把手必需親自抓安全,把安全隊伍真正提升起來,才是根本之一。,三:安全管理僅掛在嘴邊 有的人搞安全管理十分“有經驗”,別人花十分的努力去做的事情,他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做到”,這樣的人往往是不做實事的,就憑著“三寸不爛之舌20、”就可以在領導面前或會上,把自己表現的完美無缺。這樣的人往往對安全管理的危害最大,他們不僅起到掩蓋事實的作用,如果聽取匯報的領導也只是流于形式走馬觀花,那就危險了。綜上,領導干部到下面去檢查工作一定要深入實際。,四:安全管理人員自身素養不足 打鐵必需自身硬,別人才能對你心服口服、說話才有份量、措施才能落實、管理才能到位。,五:企業安全管理無有效良方 安全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問,你必需對各個門類都有所了解,而且還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必需是某門類的行家里手,這樣說起話來才不至于是空話,辦起事來才不會落空,所采取的措施才能有效可靠;另外,既是管理那就一定和人有關,和人有關的就得與人打交道,與人打交道是21、要有方式方法的,安全管理有很大的成分是人的管理,管理不同的人就得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六:企業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普遍不高 很多企業的一線員工很大一部分對工廠里的規章和制度是了解不透徹,對國家法律也知之甚少,工作的需要不允許他們受到更多的教育和培訓,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感到很無助、很無奈。如何提高他們的素質就要有一個教育培訓的過程,但由于人員流動性大的原因多數單位不去認真的去做教育和培訓這件事,這也就造成了個體素質提高的緩慢進程,這也是一個全民安全教育的一大問題。,七:個別員工有恃無恐“老子天不怕地不怕”,這雖然是極少部分,但是影響大,“遇到這樣的人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既不能硬碰也22、不能服軟,要敢于管理、勇于管理、善于管理,遇到問題繞道走視而不見是大忌。不光要讓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還得采用一定的方法讓他們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國有國法,廠有廠紀,總得要服從管理。,八:安全管理沒有良好的心態 在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就應該在其位謀其政,不能用來以權謀私,要是把個人的私利放在了第一位那就做不好安全管理工作,也不能打擊報復,不能因為別人違章了就借機報復別人;管理工作不能讓人對你心服口服,那么管理工作也僅僅是浮在面子上的事情。,九:職能部門與安全管理認知不足 企業生產部門、設備部門等相關職能部門未深刻認識“一崗雙責”的理念,認為安全檢查、隱患整改、安全培訓、違章糾正等就應該是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安全人員的事,甚至對負責范圍內的安全工作不聞不問、避而遠之。,十:公司領導重視安全流于表面 很多公司的領導表面重視安全,但對安全生產投入遮遮掩掩,對安全隊伍培養和更新不聞不問,對安全工作部署走馬觀花,對安全會議形式大于內容,對安全文件學習蜻蜓點水,對安全承諾踐行不全面,對安全違章處罰仁慈不決斷,對安全工作落實用會議落實會議,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后仍然有恃無恐,不見棺材不落淚。,如此這般,安全生產防線豈能固若金湯?事故一定會不請自來。,謝謝觀看,不當之處請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