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車間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培訓課件(45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239
2023-11-08
45頁
4.83MB
1、車間安全生產知識培訓,1,安全生產的定義,通俗講就是不出事,即生產過程中沒有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發生。系統講:安全生產是為了使生產過程在符合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防止發生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的總稱。,2,“安全第一”的來源,安全第一的由來:“安全第一”這個詞最早是美國鋼鐵公司董事長AB凱里提出來的。年經濟大蕭條期,凱里從長期接連不斷的事故中引出教訓,下決心擺脫焦頭爛額的困境。他別出心裁地把公司的經營方針加以變動,將原來的“質量第一、產量第二”改為“安全第一、質量第二、產量第三”,并嚴格貫徹執行。2、,3,在一年后鋼鐵公司走出了經濟大蕭條的困擾,公司業績得到了大發展。安全第一也因此在美國得到推廣與發展。企業的生存取決于對市場的占有能力,而決定企業市場記錄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凝聚力的產生首先是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安全就是企業內部最重要的凝聚力之一,隨著社會進步安全第一的價值觀就越具有凝聚力。,4,安全生產四要素,安全生產四要素:人、機、環境、物料。,5,安全生產的定義,安全生產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1.安全生產管理的定義:所謂安全生產管理,就是針對人們生產過程的安全問題,運用有效的資源,發揮人們的智慧,通過人們的努力,進行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活動,實現生產過程中人與3、機器設備、物料、環境的和諧,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6,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是,減少和控制危害,減少和控制事故,盡量避免生產過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環境污染以及其他損失。注意:通過安全生產管理也不能完全杜絕或消除安全事故的發生,因為生產事故都是意外事件。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造成的。,7,危險、危害因素的分類,按GB/T13816-1992生產過程危險和危害因素分類與代碼的規定,將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危害因素分為六類。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化學性危險.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險.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險危害因素行為性危險危害因素,8,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1.設備4、.設施缺陷 2.防護缺陷3.電危害 4.噪聲危害5.振動危害 6.電磁輻射7.運動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傷的高溫物質,9,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10.能造成凍傷的低溫物質11.粉塵與氣溶膠12.作業環境不良 13.信號缺陷14.標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險和危害因素,10,心理.生理性危險、危害因素,負荷超限健康狀況異常從事禁忌作業心理異常辨識功能缺陷,11,行為性危險、危害因素,指揮錯誤操作失誤監護失誤其他錯誤其他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分類原則是按照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將工傷事故分為20類,分別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5、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藥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傷害。,13,事故的定義,生產安全事故定義: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件。通常指的是意外事件。,14,意外事件-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是意外事件。所以,安全生產管理不可能完全杜絕生產事故的發生。,15,事故三要素及關系,造成事故的三個主要因素:人、物、管理。即: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16,只有當人的不安全行為與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缺陷相交集時才發生事故。,17,人的操作失誤與物的不安全狀態(無剎車)和管理缺陷(6、車輛維護差、交接班制度不健全)共同造成的事故,18,人的不安全行為原因及對策,人的不安全行為是由管理、制度、人的素質等共同決定產生的。1、心理原因:通常表現為違規者任性、自以為是(即習慣性違章)。其次是粗心。2、生理原因:常表現為年齡大、反映不敏捷、身體素質差等。,19,3、知識、技能原因:常表現為缺少安全知識、實際經驗、技術知識;另一個表現為技術知識不足或狹窄,不能舉一反三。4、思想原因:常表現為無工作責任心、無主人翁責任感、安全工作與自己無關。,20,5、管理原因:常表現在安全管理欠缺,制度缺乏或不完善,檢查監督不到位,對安全工作流于形式,不從事故中吸取教訓,安全資金投入不足或嚴重短缺,未7、對員工進行必要培訓與教育,不時刻對員工敲響安全警鐘,甚至是好了傷疤忘了痛。,21,人的不安全行為防范對策,提高認識,增強意識;加強學習,強化培訓;思想教育與懲處結合;健全制度,強化管理,經常性地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整改。,22,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原因,1.產品存在先天性潛在缺陷。從設計到制造諸如零件材料缺陷及材料選擇不當、基礎設計不當、強度計算不準、結構設計不當、操縱控制機構設計不當、顯示裝置設置不當、無安全防護裝置以及制造中的加工裝配不當等等。,23,2.產品磨損或老化。使用過程中由于磨損、老化降低了設備的可靠性而產生潛在危險因素,如裂紋、腐蝕等缺陷,但由于未被發現而“帶病”運轉。,24,產品故8、障率(壽命曲線),故障率是指工作到t時刻尚未發生故障的設備,在該時刻后單位時間內發生故障的概率。故障率也是時間的函數,記為(t),稱為故障率函數。設備在其整個壽命期間內各個時期的故障率是不同的,其故障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稱為壽命的曲線,也稱浴盆曲線,25,物的不安全狀態防范對策,只要對存在的隱患能及時發現,按要求整改,一般來說容易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當然,對已存在的隱患整改雖已完成,新的隱患又會不斷出現,這就要求及時查找,及時整改,這就是通常說的日常監督與管理。,26,事故隱患定義,事故隱患定義: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9、營活動中存在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即存在事故三要素),就是事故隱患。,27,隱患照片,28,注意:事故隱患和事故的關系,發生事故一定由于存在事故隱患造成的;但并不是說,所有的安全隱患一定會導致事故的發生。相關理論:海因里希的1:29:300因果關系理論(事故的發生是許多因素互為因果連續發生的最終結果,只要誘發事故的隱患不消除,發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或遲或早而已)。,29,事故隱患的消除,如何來消除事故隱患呢?(1)安全技術對策著重解決物的不安全狀態問題。(2)安全教育對策和安全管理對策則主要著眼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問題。(3)安全管理措施則是要求必須怎么10、做,消除安全管理上的缺陷。,30,事故預防對策,事故預防措施的選擇的基本方法3E措施,31,人的本質安全化措施,1、在生產過程中,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使人人都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提高領導和廣大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自覺性。2、強化對職工的安全技術培訓,使廣大職工掌握安全技術的科學知識,了解事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提高安全技術水平,,32,人的本質安全化措施,使職工在現場都能夠按章作業、正規操作,防止“三違”。3、加強職工的生理、心理素質的培養,保證職工在工作時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狀態,做到“三不傷害”。,33,1、加強安全思想教育,強化安全知識、安11、全技能的教育訓練,提高職工預防、控制事故的能力。2、利用典型事故案例進行教育。,減少人員失誤的措施,34,3、加強職工的心理素質的培養,保證職工在工作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4、做好職工的動態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法規,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安全檢查等。,35,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1.消除危險源2.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3.隔離,36,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1.隔離:遠離、封閉、緩沖2.個體防護3.薄弱環節4.避難與援救,37,采取措施減少故障的發生:1.安全系數2.提高可靠性3.安全監控系統安全技術措施具體做法:消除預防減弱隔離連鎖警告,38,預防原理,預防原理的含12、義: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應該做到預防為主,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手段,減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這就是預防原理。,39,在可能發生人身傷害、設備或設施損壞和環境破壞的場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40,安全預防的“六先”,安全預防的“六先”:安全意識在先、安全投入在先、安全責任在先、建章立制在先、隱患排查在先、監督執法在先。預防為主:在我國很早以前的文獻中就有體現,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講的就是要預防在先。,41,運用預防原理的原則,1、偶然損失原則 含義:事故所產生的后果(人員傷亡、健康損害、物質損失等),以及后果的嚴重程度,都是隨機的,是難以預測的。反復發生的同類事故,并不一定產生相同的后果,這就是事故損失的偶然性。偶然損失原則告訴我們,無論事故損失的大小,都必須做好預防工作。,42,2、因果關系原則 含義:事故的發生是許多因素互為因果連續發生的最終結果,只要誘發事故的因素存在,發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或遲或早而已,這就是因果關系原則。所以,只要我們及時發現這些誘發事故的因素,事先采取措施消除這些因素,就可以防止事故的發生。,43,44,感謝您的關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