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防火防爆安全知識培訓課件(85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268
2023-11-08
85頁
1.52MB
1、危險化學品防火防爆安全知識,目錄,第一章 燃燒的基本原理第二章 爆炸的基本原理第三章 防火防爆技術措施第四章 安全設施目錄第五章 危化品運輸安全第六章 危化品儲存安全第七章 典型場所安全設施第八章 滅火措施,2,第二頁,共85頁。,第一章 燃燒的基本原理,一、燃燒的基本原理1、燃燒及其條件 1)燃燒的定義 物質發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同時發出熱和光的現象稱為燃燒。它具有發光、發熱、生成新物質三個特征。最常見最普遍的燃燒現象是可燃物在空氣或氧氣中的燃燒。,3,第三頁,共85頁。,2)燃燒三要素可燃物點火源(火星、電火花、撞擊、靜電、電磁輻射、雷擊等)助燃物(氧、空氣等)3)燃燒歷程可燃氣體,直接2、燃燒可燃液體,蒸發或分解為氣體再燃燒可燃固體,升華、蒸發、分解為氣體再燃燒。,4,第四頁,共85頁。,2、燃燒的種類 著火、自燃、閃燃、燃爆,爆燃,火炸藥或燃爆性氣體混合物的快速燃燒,5,第五頁,共85頁。,3、評價燃燒爆炸的幾個常用指標,閃點、燃點、自燃點1)閃 點:易燃、可燃液體(包括具有升華性的可燃固體)表面揮發的蒸氣與空氣形成的混合氣,當火源接近時會產生瞬間燃燒。這種現象稱為閃燃。引起閃燃的最低溫度稱閃點。當可燃液體溫度高于其閃點時則隨時都有被火焰點燃的危險。閃點是評定可燃液體火災爆炸危險性的主要標志之一。2)燃點:可燃物質在空氣充足條件下,達到某一溫度與火焰接觸即行著火(出現火焰或灼3、熱發光),并在移去火焰之后仍能繼續燃燒的最低溫度稱為該物質的燃點或著火點。易燃液體的燃點,約高于其閃點15。在控制燃燒時,需將可燃物的溫度降低至其燃點以下。,6,第六頁,共85頁。,3)自燃:指可燃物質在沒有火焰、電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氣氧化而放出熱量,或受外界溫度、濕度影響使其溫度升高而引起燃燒的最低溫度稱為自燃點(或引燃溫度)。受熱自燃:可燃物質在外部熱源作用下溫度升高,達到自燃點而自行燃燒。自熱自燃:可燃物在無外部熱源影響下,其內部發生物理的、化學的或生化過程而產生熱量,并經長時間積累達到該物質的自燃點而自行燃燒的現象。自熱自燃是化工產品貯存運輸中較常見的現象,危害性極大。4、自燃點越低,自燃的危險性越大,7,第七頁,共85頁。,4、火災種類 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木材、塑料、棉麻等)B類火災:液體物質火災(汽油等溶劑)C類火災:氣體火災(煤氣,天燃氣等)D類火災:金屬火災(鉀、鈉、鎂等)E類火災:帶電火災,8,第八頁,共85頁。,5、防火技術基本理論1)防止燃燒三要素同時存在。防止燃燒三個基本條件的同時存在或者避免它們的相互作用,則是防火技術的基本理論。,可燃物,助燃物,著火源,9,第九頁,共85頁。,2)滅火基本手段(切斷燃燒之任一要素)隔離中斷可燃物供給、分隔燃燒三要素;窒息阻止氧化劑補充,降低空氣含氧量;冷卻吸收燃燒生成熱,降低著火物溫度到燃點以下;化學抑5、制滅火劑參與燃燒的氧化反應而使反應終止。,10,第十頁,共85頁。,6、防止火災發生的基本技術措施1)消除著火源電器火花、煙火、其他明火、雷電、靜電、摩擦;2)控制可燃物濃度密閉可燃物、通風、防止跑冒滴漏、防止蒸發;3)隔離空氣真空、惰性介質;4)防止產生新的燃燒條件阻火、防火間距、隔離;,11,第十一頁,共85頁。,第二章 爆炸的基本原理,1、爆炸 爆炸是物質在瞬間突然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同時釋放出大量氣體和能量(光能、熱能、機械能)并伴有巨大聲音的現象。2、爆炸的分類 物理爆炸 化學爆炸 核爆炸,12,第十二頁,共85頁。,13,第十三頁,共85頁。,14,第十四頁,共85頁。,3、爆炸極6、限 可燃物質(可燃氣體、蒸汽、粉塵、纖維)與空氣(氧氣或氧化劑)均勻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濃度達到一定范圍時,遇到明火或一定的引爆能量立即發生爆炸,這個濃度范圍稱為爆炸極限。爆炸的最低濃度稱為爆炸濃度下限,爆炸的最高濃度稱為爆炸濃度上限,爆炸濃度上下限之間稱為爆炸濃度范圍 爆炸濃度范圍越寬,越容易發生爆炸;爆炸極限是評定可燃物質火災爆炸危險性的主要標志之一,15,第十五頁,共85頁。,4、影響爆炸發生的因素 1)初始溫度:初始溫度越高越容易爆炸;2)初始壓力:初始壓力越高越容易爆炸;3)含氧量:含氧量越高越容易爆炸;4)惰性氣體含量:惰性氣體含量越高越不容易爆炸;5)點火源:點火源強度高,熱7、表面的面積大,火源與混 合物的接觸時間長,會使爆炸范圍擴大,增加燃燒爆炸的危險性 6)最小點火能量:最小點火能量越小越易燃爆;7)消焰距離:火焰蔓延不下去的最大通道尺寸;,16,第十六頁,共85頁。,5、粉塵混合物的爆炸1)粉塵爆炸爆炸的危險性凡是呈細粉狀態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的固體物質稱為粉塵,大多數粉塵具有可燃性。粉塵直徑在0.001毫米以下呈氣溶膠而懸浮于空氣中,當其分布均勻和稠密時,可燃性粉塵具有爆炸危險性。如:煤塵、纖維塵、面粉、金屬、有機物;2)粉塵爆炸的特點爆炸產生壓力火焰蔓延(灼傷)壓力上升燃燒波加速二次揚塵再爆炸三次揚塵不完全燃燒產生一氧化碳窒息;3)粉塵的爆炸極限一般下限8、2060g/m3,一般上限2-6kg/m3;,17,第十七頁,共85頁。,4)沉積在熱表面上的粉塵的可燃性 沉積在熱表面上的可燃性粉塵,經過一段時間后產生阻燃現象,一般在層厚1020mm范圍內,沉積的阻燃粉塵甚至在極其輕微的震動下也能引起著火和爆炸。5)粉塵燃源的特性和能量 粉塵的燃燒爆炸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的結合,即懸浮的粉塵或積塵和足夠的燃燒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燃燒源的特性和能量。粉塵的燃爆最小點火能要比氣體、炸藥所需的能量大很多,因此要特別重視明火、電火花等強火源。,18,第十八頁,共85頁。,6、爆炸的破壞作用 1)爆炸壓力:可燃氣體、可燃液體蒸氣或可燃粉塵與空氣的混合物、爆炸物品在密9、閉容器中著火爆炸時所產生的壓力稱爆炸壓力。爆炸壓力的最大值稱最大爆炸壓力。最大爆炸壓力越高,最大爆炸壓力發生的就時間越短,最大爆炸壓力上升速度就越高。說明爆炸威力就越大,該混合物或化學品就越危險。,19,第十九頁,共85頁。,2)沖擊波的破壞作用: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傳播速度極快,在傳播過程中,可以對周圍環境中的機械設備和建筑物產生破壞作用和使人員傷亡。沖擊波還可以在它的作用區域內產生震蕩作用,使物體因震蕩而松散,甚至破壞。最大爆炸壓力越高,沖擊波傳播速度就越快,沖擊波的破壞作用就越大。,20,第二十頁,共85頁。,3)爆炸造成火災:爆炸發生后,爆炸氣體產物的擴散只發生在極其短促的瞬間,對一般可燃10、物來說,不足以造成起火燃燒,而且沖擊波造成的爆炸風還有滅火作用。但是爆炸時產生的高溫高壓,建筑物內大量的熱或殘余火苗,會把從破壞的設備內部不斷流出的可燃氣體、易燃或可燃液體的蒸氣點燃,也可能把其它易燃物點燃引起火災。,21,第二十一頁,共85頁。,案例,22,第二十二頁,共85頁。,23,第二十三頁,共85頁。,24,第二十四頁,共85頁。,1984年12月3月,印度中央邦首府某聯碳公司農藥廠異氰酸甲酯(MIC)泄漏事故,使20000名居民中毒死亡,200000人中毒;異氰酸甲酯為一易燃、易爆且具揮發性的劇毒性液體;燃燒時會產生氰化氫與氮氧化物等刺激性與毒性氣體;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卡比德跨國11、公司印度分公司),向印度政府支付2.8億英鎊;,25,第二十五頁,共85頁。,26,第二十六頁,共85頁。,27,第二十七頁,共85頁。,28,第二十八頁,共85頁。,29,第二十九頁,共85頁。,30,第三十頁,共85頁。,31,第三十一頁,共85頁。,32,第三十二頁,共85頁。,33,第三十三頁,共85頁。,34,第三十四頁,共85頁。,35,第三十五頁,共85頁。,36,第三十六頁,共85頁。,37,第三十七頁,共85頁。,38,第三十八頁,共85頁。,39,第三十九頁,共85頁。,40,第四十頁,共85頁。,41,第四十一頁,共85頁。,一、防爆原則:阻止可燃物與氧化劑的相互擴散1、12、限制可燃物與氧化劑的均勻混合和發展(如:通風、報警、連鎖、自動停車);2、防止點火源的產生(如:禁火、防靜電措施、接地等);3、避免和減小爆炸危害(如:安全距離、耐火材料、防爆泄壓裝置、自動化操作、自動切斷裝置等);,第三章 防火防爆技術措施,42,第四十二頁,共85頁。,二、防火防爆技術措施,1、泄漏預防關鍵部位閥門、墊片、螺栓;接頭、密封、焊縫;安全閥、壓力表;取樣口2、泄漏發現設備和手段檢測報警(可燃氣體自動檢測報警、壓力報警、液位異動報警)監控、報警(感溫報警器、感煙報警器)巡查、檢查、測試,43,第四十三頁,共85頁。,3、泄漏處置設施緊急停車、自動停車、隔斷、阻聚、引導4、泄漏物處13、置方法稀釋:通風(自然、強制)、惰性介質引入、水覆蓋收容(氣體、液體、固體)5、火源控制火源點:工具、衣服、明火、電火花、摩擦、熱源,44,第四十四頁,共85頁。,6、本質安全化7、安全原則:替代、減量、隔離、自動化8、先進工藝9、根據溫度、壓力、介質特性、反應特性采用具體的安全措施;計算機輔助決策、自動化操作、聯鎖;卸壓、排放;10、消防,45,第四十五頁,共85頁。,三、生產與儲存的火災爆炸危險分析1、火災爆炸危險分析 生產場所的火災危險等級表,46,第四十六頁,共85頁。,47,第四十七頁,共85頁。,儲存場所(物質)的火災危險等級表,48,第四十八頁,共85頁。,49,第四十九頁,共814、5頁。,50,第五十頁,共85頁。,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分區表,51,第五十一頁,共85頁。,52,第五十二頁,共85頁。,53,第五十三頁,共85頁。,54,第五十四頁,共85頁。,55,第五十五頁,共85頁。,56,第五十六頁,共85頁。,2、爆炸危險環境電器選用標準,57,第五十七頁,共85頁。,58,第五十八頁,共85頁。,電氣設備的防爆標志由三部分組成:國家或組織的標志,防爆類型標志 試驗氣體類型。如:Exd:符合國際電工協會要求的隔爆型防爆電氣設備,試驗氣體為氣體(氫氣,濃度14%)。ExiaA:符合國際電工協會要求的本安型防爆電氣設備,試驗氣體為A氣體(氫氣,濃度55%)。EExd15、B:符合歐共體要求的隔爆型防爆電氣設備,試驗氣體為B氣體(氫氣,濃度37%)。EExdC:符合歐共體要求的隔爆型防爆電氣設備,試驗氣體為C氣體(分別氫氣、乙炔,分別濃度28%或7.5%)。,59,第五十九頁,共85頁。,第四章 安全設施目錄,安全設施分為:預防、控制、減少、消除事故設施預防事故設施檢測、報警設施:壓力、溫度、液位、流量、組份等報警設施,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氧氣等檢測和報警設施,用于安全檢查和安全數據分析等檢驗檢測設備、儀器;設備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罩、防護屏、負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動、限速、防雷、防潮、防曬、防凍、防腐、防滲漏等設施,傳動設備安全鎖閉設施,電器過載保護設施16、,靜電接地設施。防爆設施:各種電氣、儀表的防爆設施,抑制助燃物品混入(如氮封)、易燃易爆氣體和粉塵形成等設施,阻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60,第六十頁,共85頁。,作業場所防護設施:作業場所的防輻射、防靜電防噪音、通風(除塵、排毒)、防護欄(網)、防滑、防灼燙等設施安全警示標志:包括各種指示、警示作業安全和逃生避難及風向等警示標志。控制事故設施泄壓和止逆設施:用于泄壓的閥門、爆破片、放空管等設施,用于止逆的閥門、真空系統的密封設施。緊急處理設施:緊急備用電源,緊急切斷、分流、排放(火炬)、吸收、中和、冷卻等設施;通入或者加入惰性氣體、反應抑制劑等設施;緊急停車、儀表聯鎖等設施。,61,第六十一17、頁,共85頁。,減少與消除事故影響設施防止火災蔓延設施: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防油(火)堤,防爆墻、防爆門等隔爆設施,防火墻、防火門、蒸汽幕、水幕、防火材料涂層等防火設施。滅火設施:水噴淋、惰性氣體、蒸氣、泡沫釋放等滅火設施,消火栓、高壓水槍(炮)、消防車、消防水管網、消防站等。緊急個體處置設施:洗眼器、噴淋器、逃生器、逃生索、應急照明等設施。,62,第六十二頁,共85頁。,應急救援設施:堵漏、工程搶險裝備和現場受傷人員醫療搶救裝備。逃生避難設施:逃生和避難的安全通道(梯)、安全避難所(帶空氣呼吸系統)、避難信號等。勞動防護用品和裝備:包括頭部,面部,視覺、呼吸、聽覺器官,四肢,軀干防18、火、防毒、防灼燙、防腐蝕、防噪聲、防光射、防高處墜落、防砸擊、防刺傷等免受作業場所物理、化學因素傷害的勞動防護用品和裝備。,63,第六十三頁,共85頁。,公司銷售部對來公司拉運危險貨物的客戶要檢查:“采購證、準運證、押運人員的押運證、槽(罐)車準用證”;托運必須出示證明,托運單上品名相符;輕裝,輕卸,有關人員佩帶相應防護品(防毒口罩等);保持運輸的車,船和工具清潔;運輸工具必須符合安全要求,如不得用自行車搬運爆炸物品,禁止用叉車,翻斗車搬運液化氣體等,要有防曬設施等。,第五章 危化品運輸安全(要點),64,第六十四頁,共85頁。,應派專人押運爆炸,劇毒和放射性物品,押運人員不得少于兩人;保持安19、全車速,車距,嚴禁超車,超速,不可在繁華街道行使和停留;裝運易燃易爆物品的機動車輛排氣筒上必須裝有阻火器,并配備滅火器材。車 頭應懸掛“危險品”標記,罐車要掛靜電接地導鏈。鐵路機車車頭必須掛不少于2節的隔離車廂;根據危險品采取防火,防水,防曬等措施。,第五章 危化品運輸安全,65,第六十五頁,共85頁。,專門的儲存地點,不得與其他物質混存;應分類,分堆儲存,堆垛不得過高,過密,保持間距,通道,通風口;互相接觸容易引起燃燒(如可燃氣體與氧化劑)爆炸的物品,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應隔離儲存;,第六章 危化品儲存安全,66,第六十六頁,共85頁。,遇水燃燒,爆炸的危險化學品(如CaC2,K,Na等)不20、得存放在潮濕或容易積水的地方;受陽光照射容易發生燃燒爆炸的物品,不得存放在露天、高溫地點,應采取降溫隔熱措施;容器,包裝應完整無損;應經常進行檢查,測溫,化驗等;庫房內或堆垛附近不得動火焊接、打包等作業;庫內不得住人,工作結束后切斷電源。,第六章 危化品儲存安全,67,第六十七頁,共85頁。,1、加油站(可燃液體)1)油罐:埋地、通氣管、阻火器、干燥器、快速接頭、系統接地、汽車接地線、油氣回收、防爆電器、加油機接地、加油搶接地、建筑物防雷;2)消防器材:干粉滅火器、消防栓、砂、滅火毯3)安全管理:,第七章 典型場所安全設施,68,第六十八頁,共85頁。,2、可燃氣體生產裝置防潮措施(密閉、防雨21、防水、干燥)通風設施(自然、強制)氮氣置換裝置防雷、防靜電可燃氣體止回裝置、防回火裝置氧氣含量在線檢測(制氧站)耐火等級、安全距離、卸壓面積(窗戶、輕質頂)門窗外開、安全通道、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報警裝置(可燃氣體泄漏報警與風機連鎖、通訊)消防設施、應急救援器材安全警示標志安全管理,69,第六十九頁,共85頁。,3、危險化學品倉庫防曬、防潮、防高溫、通風設施(自然、強制)防震、防水、防大風防雷、防靜電、防靜電把手、無摩擦地面防倒塌、防泄漏、隔離、分區、禁忌物分開耐火等級、安全距離、卸壓面積(窗戶、輕質頂)門窗外開、安全通道、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報警裝置(可燃氣體泄漏報警與風機連鎖、防盜報警、通訊22、)消防設施、應急救援器材安全警示標志安全管理,70,第七十頁,共85頁。,4、鍋爐安全閥(鍋爐上部)、液位指示裝置、溫度計、壓力表、防爆門(安全的方向)、排污閥(地溝);自動液位控制裝置;高低液位報警裝置;煙囪及建筑物接地裝置;通風降溫、降噪音隔離;輕質屋頂;安全管理;其他(煤粉安全裝置、燃油安全裝置、燃氣安全裝置);,71,第七十一頁,共85頁。,第八章 滅火措施,1、火災類型和滅火器的選擇火災分為六類,應使用相應的滅火器材。一類(A類)指含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等燃燒的火災。可用水型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鹵代烷滅火器;,72,第七十二頁,共85頁。,二類(B類)指液23、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火災,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瀝青、石蠟等燃燒的火災;可用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鹵代烷滅火器;三類(C類)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等燃燒的火災;可用干粉滅火器、鹵代烷滅火器,73,第七十三頁,共85頁。,四類(D類)指可燃的活潑金屬火災,如鉀、鈉、鎂等燃物的火災;可用干沙式鑄鐵粉末;五類(E類)指帶電火災,如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可用二氧化碳、干粉、鹵代烷滅火器(禁止用水)六類(F類)指烹飪器具內烹飪物(動植物油脂)燃燒引起的火災;可用手提濕式滅火器,74,第七十四頁,共85頁。,精密儀器和貴重設備場所,滅火劑的殘漬會損壞設備,忌用水和干粉滅火劑,應選用氣體滅火器24、。貴重書籍和檔案資料場所,為了避免水漬損失,忌用水滅火,應選用干粉滅火器或氣體滅火器。電氣設備場所,熱漲冷縮可能引起設備破裂,忌用水滅火,應選用絕緣性能較好的氣體滅火器或干粉滅火器。,75,第七十五頁,共85頁。,高溫設備場所,熱漲冷縮可能引起設備破裂,忌用水滅火,應選用干粉滅火器或氣體滅火器。化學危險物品場所,有些滅火劑可能與某些化學物品起 化學反應,有導致火災擴大的可能,應選用與化學物品不起 化學反應的滅火器。可燃氣體場所,有可能出現氣體泄漏火災,應選用撲滅 可燃氣體滅火效果較好的水進行滅火,76,第七十六頁,共85頁。,2、滅火器的報廢年限 出廠日期算起,達到如下年限的必須報廢:手提式化25、學泡沫滅火器5年;手提式酸堿滅火器5年;手提式清水滅火器6年;手提式干粉滅火器(貯氣瓶式)8年;手提貯壓式干粉滅火器10年;手提式1211滅火器10年;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12年;推車式化學泡沫滅火器8年;推車式干粉滅火器(貯氣瓶式)10年;推車貯壓式干粉滅火器12年;推車式1211滅火器10年;推車式二氧化碳滅火器12年。另外,應報廢的滅火器或貯氣瓶,必須在筒身或瓶體上打孔,并且用不干膠貼上“報廢”的明顯標志,77,第七十七頁,共85頁。,3、滅火器型號的標識 國家標準規定,滅火器型號應以漢語拼音大寫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標于筒體。如“MF2”等。第一個字母M代表滅火器 第二個字母代表滅火劑類型(26、F是干粉滅火劑、FL是磷銨干粉、T是二氧化碳滅火劑、Y是鹵代烷滅火劑、P是泡沫、QP是輕水泡沫滅火劑、SQ是清水滅火劑);后面的阿拉伯數字代表滅火劑重量或容積,一般單位為每千克或升。,78,第七十八頁,共85頁。,干粉滅火器,內部裝有ABC干粉滅火劑和氮氣,適用于撲滅可燃固體、可燃液體、可燃氣體與帶電設備的初起火災。適用于工廠,倉庫,車輛,船舶,油站,碼頭等場所。,79,第七十九頁,共85頁。,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于撲救油類、易燃液體、可燃液體、電器、儀器、機械設備等的初起火災。,80,第八十頁,共85頁。,水成膜泡沫滅火器,水成膜泡沫滅火劑是一種新型高效泡沫滅火劑,組分由氟碳表面活性劑、碳氫27、表面活性劑和添加劑及水組成。當把水成膜泡沫滅火劑噴射到燃燒的油面時,泡沫一面在油面上散開,一面在油面上形成一層水膜,抑制油品的蒸發,使其與空氣隔絕,并使泡沫迅速向尚未直接噴射到的區域擴散,進一步滅火。水成膜泡沫滅火劑適用于低倍數泡沫滅火設備,主要用于撲滅一般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體的火災,且能迅速地控制火災的蔓延,還能與干粉滅火劑聯用。也可采用液下噴射方法撲滅油罐火災;在撲滅因飛機墜毀、設備爆裂而造成的流淌的液體火災時,效果也很好。不適用撲滅電器類火災。,81,第八十一頁,共85頁。,82,第八十二頁,共85頁。,2、火災撲救 危險化學品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學品以及在不同情況下發生28、火災時,其撲救方法差異很大,若處置不當,不僅不能有效撲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此外,由于化學品本身及其燃燒產物大多具有較強的毒害性和腐蝕性,極易造成人員中毒、灼傷。因此,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是一項極其重要又非常危險的工作。從事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的人員和消防救護人員時應熟悉和掌握化學品的主要危險特性及其相應的滅火措施,并定期進行防火演習,加強緊急事態時的應變能力。,83,第八十三頁,共85頁。,一旦發生火災,每個職工都應清楚地知道他們的作用和職責,掌握有關消防設施、人員的疏散程序和危險化學品滅火的特殊要求等內容。撲救化學品火災時,應注意以下事項:滅火人員不應單獨滅火;出口應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滅火時還應考慮人員的安全。,84,第八十四頁,共85頁。,撲救初期火災迅速關閉火災部位的上下游閥門,切斷進入火災事故地點的一切物料;在火災尚未擴大到不可控制之前,應使用移動式滅火器、或現場其它各種消防設備、器材撲滅初期火災和控制火源。,85,第八十五頁,共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