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機樓運行與消防安全管理培訓課件(68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375
2023-11-08
68頁
973.07KB
1、候機樓運行與安全管理,候機樓運行與安全管理,第一部分:候機樓運行管理,候機樓運行管理,候機樓運行管理的目標候機樓運行管理的內容候機樓運行管理的控制策略,候機樓運行管理的目標,安全安全是一切運行管理的基礎,也是候機樓運行管理的最高目標。有序候機樓各類設施運行以及各類服務流程按管理設定的目標和程序有秩序地運作。優質高效機場當局、航空公司和其代理人、駐樓單位和商業企業,向旅客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環保與節能,候機樓運行管理的內容,廣義的定義包括值機、安檢、候機、登機和/或其它聯檢手續等民航運輸服務內容在內的候機樓運行控制、協調處理、候機樓配套物業服務、質量控制、不正常情況處置等內容。狹義的定義僅指候2、機樓物業運行管理以及候機樓商業的運行管理。它包括:候機樓水電、機電設施運行管理、候機樓信息與弱電系統運行管理、候機樓配套的物業服務(保潔、綠化與環境美化、樓宇維修、手推車服務、醫療、商務中心)、候機樓商業零售服務。,候機樓運行管理的控制策略,樹立“體驗式的服務”的觀念從旅客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五個方面,重新定義并設計服務。體驗就是人們受到某些刺激的個別事件。體驗通常是由于對事件的直接觀察或是參與造成的,不論事件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體驗會涉及到旅客的感官、情感、情緒等感性因素,也包括知識、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時也涉及身體的一些活動。感官:訴求目標是創造知覺體驗的感覺,它由視覺、聽3、覺、觸覺、味覺與嗅覺組成。情感:訴求點在于旅客內在的感情與情緒,目標是創造情感體驗。思考:訴求的是智力,引起旅客對問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對旅客創造認知和解決問題的體驗。關聯:包含感官、情感、思考與行動。提供差異化的服務VIP 服務,候機樓運行管理的控制策略,合理、適度開發候機樓商業與廣告資源控制候機樓運行管理成本在企業內部推行全面財務預算管理制度控制候機樓的能源消耗及物料消耗合理調配候機樓民航地面運輸服務資源(包括值機柜臺、候機廳、登機門、行李提取轉盤、安檢通道等)旅客服務商業服務與廣告能源消耗,候機樓運行管理水電設施,候機樓各公共區域的照度應超過有關設計規范規定的照度要求,公共區域照明完好率4、應達到95%,各樓梯通道和人行出口的照明完好率應達到100%。候機樓的照明應根據每天的航班運作和天氣情況開啟,運行班每天傍晚必須對樓內的照明開啟情況進行全面的巡視檢查,確保給旅客提供一個舒適的候機環境。當航班結束后或室外照度達到要求時應按規定關閉或部分關閉照明,杜絕不必要的浪費。候機樓的照明燈具應保持清潔,在檢修過程中,應對照明燈具進行必要的清潔衛生。候機樓節能燈具的采用:T5光管+納米反光膜、節能燈、LED照明。廣告燈箱、公共信息引導標識系統等的照明燈具、景觀照明燈具宜采用節能燈具,包括LED照明、冷陰極管照明。,候機樓運行管理機電設施,曖通系統嚴格按照國家規范設定運行溫度;并控制新風的輸送5、;嚴格執行曖通系統的定期養護制度;采用變頻器、補償電容等手段,進行節能控制采用集成的計算機精密控制系統,進行候機樓曖通系統精密節能控制電梯、扶梯、自動步道系統節能運行措施行李分揀系統:加強保養,降低消耗登機橋系統,候機樓運行管理物業設施及服務,樓宇維修:管理規定保潔與垃圾清運:管理規定綠化及景觀:管理規定手推車商務中心公共信息標識導向系統,候機樓運行管理公共信息標識導向系統,公共信息標識導向系統公共信息導向系統是引導人們在公共場所進行活動的信息系統。該系統可以由下列相互聯系的子系統構成:城市出入口信息導向系統(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碼頭等),市內交通信息導向系統(客流導引系統),市內公共服務、6、娛樂設施信息導向系統(終端導向系統)構成。(定義來源:GB20501.1-2006-T 公共信息導向系統 要素的設計原則與要求 第1部分圖形標志及相關要素)構成機場導向系統的導向要素主要有:圖形標志、文字標志、平面示意圖、信息板、流程圖、電子導向設施以及用作導向的便攜印刷品等。,標志導向系統功能和目標,導向系統的功能 基本功能指引方向。輔助功能強化區域形象(重要功能)導向系統的工作目標是:在一個陌生的區域內,可以不受語言和文化障礙的影響,只依靠導向系統就能夠方便、迅速、準確地獲得所需的信息,并相對自由的活動,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導向系統國家標準包括:GB/T 10001 圖形符號國家標準GB/7、T 20501 導向要素設計原則國家標準GB/T 15566 導向系統設置原則國家標準導向系統民航行業標準包括:MH 0005-1997 民用航空公共信息標志用圖形符號MH/T 00121997 民用航空公共信息圖形標志 設置原則與要求,候機樓運行與安全管理,第二部分:候機樓安全管理,候機樓安全管理,安全的基本概念消防安全管理空防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設施設備安全管理旅客公共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管理技術進步對安全管理的影響,安全?,安全是一種遠離危險的狀態,是人們按照一定的經濟代價,把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安全具有:“優”、“非優”兩種狀態危險:當事物處于一種不安全狀態時,將可能導致一種事8、故或者一系列的損害或損失事件的出現。,安全與風險,風險:危險發生概率和嚴重性的表現風險:衡量危險出現的概率和由其引起的不安全事件的嚴重性風險=意外概率 X 后果安全管理就是以合適的代價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它是在代價與風險之間進行平衡。,安全管理的認識過程,“聽天由命”手工作業“局部安全管理”蒸汽機時代“系統安全管理”上世紀五十年代“安全系統管理”航天航空、核技術,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包括安全方針和目標、安全責任制與崗位職責、安全資源分配、人員培訓、安全文件體系、安全文化的確立與引導、過程控制、不安全事件的糾正、安全應急機制、預防與糾正措施、內部監察機制等內容。安全管理體系的重點是要9、構造、導向預防型的安全文化,消除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源,達到“無管理之管理“的最高境界。安全管理體系的目標是:不斷完善管理體系,避免安全生產的組織失效(事故)。,安全管理方法,行政手段安全與生產的統一原則,“誰主管,誰負責”事故查處的“四不放過原則”科學的安全檢查規范化管理法制手段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實施運行許可制度輿論監督企業內部審核機制“三負責”:“向上級負責、向員工負責、向自己負責”,系統管理手段“四全”管理:全員、全面、全過程、全天候“三群”管理:群策、群力、群管經濟管理手段經濟處罰;經濟激勵;風險抵押;積分制;保險,安全管理無小事細節決定成敗,鐵釘與一個王國:1485年在英國波斯沃斯,國王理10、查三世與里士滿伯爵亨利率領的軍隊之間發生的戰斗故事。For want of a nail,the shoe was lost.For want of a shoe,the horse was lost.For want of a horse,the rider was lost.For want of a rider,the battle was lost.For want of a battle,the kingdom was lost.And all for the want of a horseshoe nail.大量事實表明,未遂事故、事故癥候與事故之間,一般事故與重特大事故之間,存在11、著一定的因果關系。當前者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就可能導致后者的發生。,候機樓安全管理責任,民用機場運營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三條“機場管理機構的具體職責”第五款:管理候機樓,為旅客提供安全、舒適、方便的候機環境和條件。民用機場運行安全管理規定總局第191令:第二百九十條規定了航站樓弱電系統運行故障或運行不正常必須向管理當局報告。候機樓安全管理責任應該具體落實到候機樓物業管理單位上。,候機樓安全管理,安全的概念消防安全管理空防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設施設備安全管理旅客公共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管理技術進步對安全管理的影響,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責任體系 候機樓消防設施管理 候機樓公共消防管理 候機樓施工消防安全12、管理 候機樓消防應急管理,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消防法第二條: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第十四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二)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確定本單位和所屬各部門、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公安部第61號令第四條 法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第五條 單位應當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民用機場候機樓消防安全責任劃分61號令第十三條規定,13、民用機場為重點消防安全管理單位護衛消防單位進樓現場監控,或候機樓物業管理部門候機樓物業管理部門消防安全責任體系經理第一責任人,對股份公司負責分管安全的副經理為直接責任人科長負科室第一責任人,對經理負責崗位員工對科長負責,候機樓消防安全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包括前端探測、前端報警、系統控制、系統聯動)消防自動噴淋系統、消防給水系統以及消防蓄水系統自動消防卷簾門、消防排煙系統消防廣播消防器材(滅火瓶、消防栓、防煙面罩、消防應急救助器材等)消防應急指示系統、應急照明系統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消防標識,消防安全設施管理,堅持“三個100%”制度的執行消防報警系統、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消防管網加壓系統完好率14、達到100%消防給水系統的壓力以及蓄水量100%達標火災報警信號現場確認率100%堅持定檢定修制度的執行,檢測面達到100%堅持消防系統專業外包服務制度的執行堅持候機樓消防控制中心必須實行24小時雙人值班制度的執行堅持消防中控值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制度的執行,候機樓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日巡查、月檢、季檢、重大節日專項檢查餐飲經營企業用氣管理制度及檢查定期清洗抽排油煙設施關注重點部位、薄弱環節的消防安全定期對內部員工以及駐樓單位和商業經營企業的人員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專人管理、維護候機樓消防檔案,候機樓施工消防安全管理,設計批準制、完工驗收合格制與施工單位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施工15、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施工期間安全監督檢查嚴格“動火”管理書面申報審批現場監管,候機樓消防安全應急管理,各類應急流程的制訂中控值班人員在緊急情況下的規范操作與報告語句的規范應急流程的演練培育一支義務消防隊伍,并定期進行體能、技能的訓練,候機樓安全管理,安全的概念消防安全管理空防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設施設備安全管理旅客公共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管理技術進步對安全管理的影響,空防安全管理,專人負責空防證件的辦理工作外包服務單位及施工人員的證件管理,堅持培訓先行的原則外包服務單位集中管理證件,上班發證,下班收證候機樓防爆、防撞設施的管理天臺、地下室等隱蔽環節的管理落實責任制值機柜臺行李分揀下滑槽的管理空防安16、全與消防安全的矛盾與統一,候機樓安全管理,安全的概念消防安全管理空防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設施設備安全管理旅客公共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管理技術進步對安全管理的影響,IT系統的概念,“計算機信息系統”、“信息網絡”系統、IT系統:指由計算機及其相關和配套的設備、設施(含網絡)構成的,按照一定的應用目標和規則對信息進行采集、加工、存儲、傳輸和檢索等處理的人機系統。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包括傳感、通信以及計算機三大技術信息是物質、事物、現象的屬性、狀態、關系標記的集合。,IT系統安全的特性,IT系統安全:是指防止信息網絡本身及其采集、加工、存儲、傳輸的信息數據被故意或偶然的17、非授權泄露、更改、破壞或使信息被非法辨認、控制,即保障信息的可用性、機密性、完整性、可控性、不可抵賴性。信息網絡面臨的威脅:電磁泄露、雷擊等環境安全構成的威脅,軟硬件故障和工作人員誤操作等人為或偶然事故構成的威脅,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詐騙以及人為故意破壞設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威脅,網絡攻擊和計算機病毒構成的威脅,以及“信息戰爭”的威脅等。“信息網絡自身的脆弱性”主要包括:在信息輸入、處理、傳輸、存儲、輸出過程中存在的信息容易被篡改、偽造、破壞、竊取、泄漏等不安全因素;在信息網絡自身在操作系統、數據庫以及通信協議等存在安全漏洞和隱蔽信道等不安全因素;在其他方面如磁盤高密度存儲受到損壞造成大量信息的18、丟失,存儲介質中的殘留信息泄密,計算機設備工作時產生的輻射電磁波造成的信息泄密。IT系統的安全管理,不同于通常機電系統的安全管理,它具有獨特的專業屬性。IT系統的事故癥候不明顯,導致其事故發生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再加上軟件程序設計時考慮不周,軟件系統存著“BUG”,需要經常地“打補丁”。應對IT系統的安全管理,需要采取特殊的手段。,IT系統安全管理的策略,IT運行部門的安全管理工作應首先研究確定信息網絡安全策略,安全策略確定網絡安全保護工作的目標和對象。信息網絡安全策略涵蓋面很多,如總體安全策略、網絡安全策略、應用系統安全策略、部門安全策略、設備安全策略等。一個信息網絡的總體安全策略,可以19、概括為“實體可信,行為可控,資源可管,事件可查,運行可靠”,總體安全策略為其它安全策略的制定提供總的依據。采用信息安全等級管理方式,IT系統安全管理的策略,(1)實體可信:實體指構成信息網絡的基本要素,主要有網絡基礎設備、軟件系統、用戶和數據。保證構建網絡的基礎設備和軟件系統安全可信,沒有預留后門或邏輯炸彈。保證接入網絡的用戶是可信的,防止惡意用戶對系統的攻擊破壞。保證在網絡上傳輸、處理、存儲的數據是可信的,防止搭線竊聽,非授權訪問或惡意篡改。(2)行為可控:保證用戶行為可控,即保證本地計算機的各種軟硬件資源(例如:內存、中斷、IO端口、硬盤等硬件設備,文件、目錄、進程、系統調用等軟件資源)不20、被非授權使用或被用于危害本系統或其它系統的安全。保證網絡接入可控,即保證用戶接入網絡應嚴格受控,用戶上網必須得到申請登記并許可。保證網絡行為可控,即保證網絡上的通信行為受到監視和控制,防止濫用資源、非法外聯、網絡攻擊、非法訪問和傳播有害信息等惡意事件的發生。(3)資源可管:保證對路由器、交換機、服務器、郵件系統、目錄系統、數據庫、域名系統、安全設備、密碼設備、密鑰參數、交換機端口、IP 地址、用戶賬號、服務端口等網絡資源進行統一管理。(4)事件可查:保證對網絡上的各類違規事件和對系統關鍵資源的訪問、系統信息的修改行為等進行監控記錄,確保日志記錄的完整性,為安全事件稽查、取證提供依據。(5)運行21、可靠:保證網絡節點在發生自然災難或遭到硬摧毀時仍能不間斷運行,具有容災抗毀和備份恢復能力。保證能夠有效防范病毒和黑客的攻擊所引起的網絡擁塞、系統崩潰和數據丟失,并具有較強的應急響應和災難恢復能力。,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2007年6月27日向全國發出通知,提出了四個國家標準報批稿: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信息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南根據國家信息系統等級保護管理辦法第九條的要求,信息系統運營、使用單位應當按照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南具體實施等級保護工作。同時根據信息22、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 以及該管理辦法,確定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確定后,運營、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使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滿足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需求的信息技術產品,開展信息系統安全建設或者改建工作。新建項目的標準、管理制度、測評、自查、整改。,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第一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一級是 用戶自主保護級;由用戶來決定如何對資源進行保護,以及采用何種方式進行保護。第二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23、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第二級是系統審計保護級;本級的安全保護機制支持用戶具有更強的自主保護能力。特別是具有訪問審計能力,即它能創建、維護受保護對象的訪問審計跟蹤記錄,記錄與系統安全相關事件發生的日期、時間、用戶和事件類型等信息,所有和安全相關的操作都能夠被記錄下來,以便當系統發生安全問題時,可以根據審記記錄,分析追查事故責任人。第三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第三級是安全標記保護級;具有第二級系統審計保護級的所有功能,并對訪問者及其訪問對象實施強制訪問控制。通過對訪問者和訪問對象指定不同安全標記,限制訪問者的24、權限。第四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第四級:結構化保護級;將前三級的安全保護能力擴展到所有訪問者和訪問對象,支持形式化的安全保護策略。其本身構造也是結構化的,以使之具有相當的抗滲透能力。本級的安全保護機制能夠使信息系統實施一種系統化的安全保護。第五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第五級:訪問驗證保護級;具備第四級的所有功能,還具有仲裁訪問者能否訪問某些對象的能力。為此,本級的安全保護機制不能被攻擊、被篡改的,具有極強的抗滲透能力。,候機樓IT系統的定級,計算機網絡系統離港系統安全信息系統計算機集成系統,航班25、信息顯示系統廣播系統門禁與安防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泊位引導系統行李自動分揀系統時鐘系統圍界入侵報警系統內調系統,3,2,候機樓IT系統保護能力,第二級安全保護能力:應能夠防護系統免受來自外部小型組織的、擁有少量資源的威脅源發起的惡意攻擊、一般的自然災難、以及其他相當危害程度的威脅所造成的重要資源損害,能夠發現重要的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統遭到損害后,能夠在一段時間內恢復部分功能。第三級安全保護能力:應能夠在統一安全策略下防護系統免受來自外部有組織的團體、擁有較為豐富資源的威脅源發起的惡意攻擊、較為嚴重的自然災難、以及其他相當危害程度的威脅所造成的主要資源損害,能夠發現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統26、遭到損害后,能夠較快恢復絕大部分功能。,候機樓弱電系統安全管理重點,弱電系統的基礎環境安全管理機房安全:機房物理安全供電及備用電源安全電磁安全網絡安全設備及鏈路冗余安全防范設備投入生產網絡物理獨立性,運行與維護制度系統日志每天必須定時查看關鍵設備前后指示燈每天必須定時查看應急流程與定期演練其它方面在整個系統規劃與建設時要同時系統地全面規劃、設計、建設系統的安全管理要重視IT系統管理工具的應用建立關鍵及核心系統的測試、培訓系統重視弱電系統人才的安全問題,IT系統管理方法論,ITIL:ITIL(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庫)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27、rary的縮寫,它是英國CCTA(國家計算機和電信管理局)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發布的一套IT服務管理最佳實踐指南,旨在提高政府部門IT服務的質量和管理水平。在總結了寶潔、匯豐銀行、美孚、等諸多全球著名企業和政府關鍵業務的IT服務和運行維護管理經驗的基礎上而形成的一種規范化、財務可計量化的IT資源管理方法論。2001年,英國標準協會在國際IT服務管理論壇(ITSMF)上正式發布了以ITIL為核心的英國國家標準BS15000,目前該標準已經成為國際IT管理領域事實上的標準。ITIL的特征是通過整體的IT服務管理,以客戶為導向,給客戶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IT服務。,候機樓安全管理,安全的概念消防安28、全管理空防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設施設備安全管理旅客公共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管理技術進步對安全管理的影響,設施設備安全管理,建立設施設備的履歷檔案堅持“以養代修”的原則堅持設施設備的定檢定修制度、以及日常巡視、保養制度特種設備的管理制度符合國家法規要求根據設備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養護制度純機械類、機電類、制冷類、液壓系統、控制系統、計算機系統等等,用電安全管理,建立各樓內用戶的用電檔案候機樓用電管理規定加強重點部位的管理人多擁擠的辦公場所用電負荷較大的場所廣告燈箱公共照明線路老化的場所接頭松動防雷,候機樓安全管理,安全的概念消防安全管理空防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設施設備安全管理旅客公共安全管理建筑29、物安全管理技術進步對安全管理的影響,候機樓旅客公共安全管理,治安旅客易受傷的薄弱環節衛生間上下樓、電扶梯、自動步道、坡道其它地面濕滑處、積水處玻璃幕墻措施主動:設計、建設、更新改造時,進行改進被動:警示標識,候機樓安全管理,安全的概念消防安全管理空防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設施設備安全管理旅客公共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管理技術進步對安全管理的影響,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建筑物的抗災能力建筑物樓板(包括一樓的樓板)的承重能力及管理建筑物玻璃幕墻的抗風壓能力、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建筑結構件的安全管理天花及其它外構件、外掛物等高空墜物的管理建筑物的防恐襲擊能力(抗撞擊、空調系統防生化襲擊),候機樓安全管理,安全的概30、念消防安全管理空防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設施設備安全管理旅客公共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管理技術進步對安全管理的影響,技術進步對安全管理的影響,防火分區的問題交運行李集中安檢的問題IATA組織簡化商務運動的影響生物特征技術在安防系統中的應用,防火分區,所謂防火分區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劃分出的、能在一定時間內防止火災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區域(空間單元)。在建筑物內采用劃分防火分區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發生火災時,有效地把火勢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減少火災損失,同時可以為人員安全疏散、消防撲救提供有利條件。防火分區,按照防止火災向防火分區以外擴大蔓延的功能可分為兩類:其一是豎向防火分區,用以防31、止多層或高層建筑物層與層之間豎向發生火災蔓延;其二是水平防火分區,用以防止火災在水平方向擴大蔓延。我國現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均對建筑的防火分區面積作了規定,在設計、審核和檢查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嚴格執行。但是大型航站樓內沒有設置傳統的防火分區。,充分認識玻璃幕墻的危險性,玻璃幕墻是由金屬構件和玻璃板組成的建筑外墻面圍護結構,分明框、半明框和隱框玻璃幕墻三種。構成玻璃幕墻的材料主要有:鋼、鋁合金、玻璃、不銹鋼和粘接密封劑。玻璃幕墻多采用全封閉式,幕墻上的玻璃常采用熱反射玻璃、鋼化玻璃等。這些玻璃強度高,但耐火性能差,因此,一旦建筑物發生火災32、,火勢蔓延危險性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筑物一旦發生火災,室內溫度便急劇上升,用作幕墻的玻璃在火災初期由于溫度應力的作用即會炸裂破碎,導致火災由建筑物外部向上蔓延。一般幕墻玻璃在2500 C左右即會炸裂、脫落,使大面積的玻璃幕墻成為火勢向上蔓延的重要途徑。垂直的玻璃幕墻與水平樓板之間的縫隙,是火災發生時煙火擴散的途徑。由于建筑構造的要求,在幕墻和樓板之間留有較大的縫隙,若對其沒有進行密封或密封不好,煙火就會由此向上擴散,造成蔓延。,充分認識樓內管道井的危險性,建筑中的各種堅向管井,不僅是火勢上下蔓延的主要途徑,而且是撥煙火的通道,若防火分隔不當或未作適當防火處理,高溫煙火會迅速傳播擴大33、,造成撲救困難,嚴重危及人身安全,增大火災損失。電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電梯井一般都與電梯廳、走道及其他房間相通,若在其中設有可燃氣體和易燃、可燃液體、電線(纜),一旦失火會威脅其他管井及整個建筑的安全,因此,對建筑物中的這些部位的建筑構造應嚴格要求,具體應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電梯井、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交運行李集中安檢的挑戰,行李處理系統的復雜性大大地增加,系統運行的瓶頸問題非常突出行李處理系統、離港系統、安全信息系統三大系統的集成,其難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結果導致了旅客的投訴工作人員缺乏經驗、以及法規的缺失導致三大系統集成運行效率低,形成了一個怪圈:要么系統形同虛設,34、要么旅客投訴不斷,簡化商務運動并不簡單,Simplying the Business2004年11月份,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上出臺了份“簡化商務”的戰略計劃,要求世界各國客運航空公司全面整改其傳統經營管理機制,整個“簡化商務”計劃將分四步執行,即依次從航空旅行路線;機票管理;登機手續和行李包裹檢查等方面進行簡化程序的改革。電子客票ET、條形碼登機牌BCBP、IATA e-freight、CUSS、RFID2007年12月,IATA董事會要求開發另外兩個新項目:,2D 條形碼IATA Resolution 792,CA1358 2115APEK042,2D條形碼在手機上的35、應用,從2008年5月31日起,英國倫敦中央車站至希思羅機場快線(Heathrow Express)上推出電子客票服務,旅客可以選擇上該快線的網站購買并打印一張客票,或將電子客票下載到手機上。具體應用時要求旅客的手機具備訪問互聯網的功能(通過GRPS方式WAP)。旅客用手機訪問Heathrow Express網站:,并注冊成網站的客戶。購買客票時,通過網站實現,15分鐘后,手機會收到一條包含網頁鏈接的短信,旅客通過手機訪問網站,將下載電子客票的2維條形碼,在驗票時將條形碼顯示給驗票員,后者用手持終端進行驗證。,RFIDIATA RP1740c,2005年11月18日,國際航空協會(IATA)在36、日內瓦通過了IATA 的RP 1740C 標準文件,確定了RFID行李標簽的數據規范以及應用規范,并對RFID標簽與天線之間進行無線數據傳輸時,采用ISOIEC 180006 Type C通信協議,對計算機系統與RFID閱讀器寫入器之間的軟件應用,采用ISOIEC 15961和15962標準。根據以上標準,RFID行李標簽將采用UHF超高頻,頻率范圍為860至960MHz,但這一頻段與國內目前的無線頻率應用有沖突。,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1)標簽: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2)閱讀器: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37、為手持式或固定式;(3)天線: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Fast Travel 快速旅行,通過一系列的自助式服務,讓旅客管理其離港與到港服務的全過程原因:隨著技術的進步,旅客越來越多地要求自助式航空旅行服務航空公司需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成本IATA將制定一系列的標準和流程,啟動Fast Travel項目,并提出一組項目達到目標,I38、ATA Fast Travel行動計劃,值機利用一些渠道,開發指南和最佳實踐,幫助航空公司改進值機服務在2008年底之前在130個機場推廣CUSS終端推廣使用利用旅客手機獲取IATA標準的2D條形碼行李處理制定自助交運行李標準,并利用通用行李交運與提取點(common baggage drop off points and collections),改進行李到港/離港處理證件檢查為處理諸如護照、身份證之類的通用證件,制定自助服務選項非常規操作(Irregular Operations)為自助服務制定流程與標準,以便讓旅客能夠選擇未來旅行的選項,得到新機票的詳細信息,獲取登機牌或行程單。登機及航39、后(Boarding&Post Flight)為自助登機門制定流程與標準制定流程及標準,讓旅客能夠在自助式服務設備登記行李出錯信息擬在2008年底每個項目發展2個試點,快速登機系統自助式登機閘口,Baggage Improvement Programme行李改進計劃,目標:通過改進行李處理的流程,減少行李的差錯率,確保旅客在旅行的終點能夠獲取自己交運的行李。原因行李差錯率不斷上升表明整個行李處理系統及相關流程的處理能力以趨飽和;2007年全行業行李差錯成本高達US$3.8 billion;安保措施的不斷加強增加了行李處理的復雜程度處理旅客行李差錯的時間從2007年比2005年增加了15%旅客對40、行李托運沒有信心,Baggage Improvement Programme 行李改進計劃的內容,給行業內提交一份改進計劃和方法,減少行李的差錯,重點關注:系統集成:優化離港控制系統與行李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提供一系列的培訓:以便讓員工避免犯重復發生的錯誤;確保行李跟蹤信息能夠及時被獲取;通過改進行李牌條形碼,提高行李條形碼的讀碼率;提高旅客提前交運行李和正確掛貼行李標簽的認知度;提供一個經過檢驗的解決方案,解決行李處理的共性問題;開發一套互聯網工具,讓航空公司、機場識別行李問題以及相關的解決方案,以助于行業內部合作;目標在2008年確保有6家航空公司和機場參與這個計劃,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應用,(Biometric Identification)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紅膜等)和行為特征(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安防系統內部員工的識別“旅客自助查驗通道”2005年上半年在深圳出入境邊防總站投入使用,旅客自助查驗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