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溶解乙炔危化品安全管理培訓課件(4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464
2023-11-08
46頁
957.07KB
1、溶解乙炔危化品安全管理,溶解乙炔危化品安全管理,電石法生產過程中的化學品原料及材料采購細則溶解乙炔企業重大危險源辨識溶解乙炔生產過程防火防爆安全須知溶解乙炔氣瓶的防爆須知員工培訓評估風險緊急應變措施個體防護用具安全檢查及審核,電石法生產過程中的化學品,原料電石:化學名稱:碳化鈣;分子式:CaC2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4.3 類遇濕易燃物品。,電石,危險特性:干燥時不燃,遇水或濕氣能迅速產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可發生爆炸性災害。與酸類物質能發生劇烈反應。有害燃燒產物: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方法:禁止用水和泡沫滅火。二氧2、化碳也無效。須用干燥石墨粉或其它干粉滅火。,電石,個體防護用具:作業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化學防護服;戴橡膠手套。,產品,電石氣:化學名稱:乙炔;分子式:C2H2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2.1類易燃氣體。,乙炔,危險特性:易燃。極易燃燒爆炸。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會猛烈反應。與氟、氯等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能與銅銀、汞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質(化合物)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3、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加強設備、容器、缸壁的均勻冷卻,以防設備破裂。滅火劑:霧狀水、二氧化碳、干粉。,乙炔,個體防護用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但建議特殊情況下,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靜電工作服。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進人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電石法生產過程中的化學品,材料:丙酮分子式:C3H6O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3.1 類低閃點易燃液體。,丙酮,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4、會著火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方法: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滅火無效。,丙酮,個體防護用具 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工作現場嚴禁吸煙。注意個人清潔衛生。避免長期反復接觸。,其他材料,教材附錄MSDS里都詳細論述,在此就不贅述了,原料及材料采購細則,采購每一種化學品都須遵守以下細則:1.列明化學及物理特性,評估化學品的危害,有5、否危害較低的替代品;2.符合表現標準,確保工廠的控制措施足夠;3.妥善的物料安全資料表;4.依據法例要求包裝及標簽。,物料安全資料表應載明化學品成分、對健康有何影響、急救需知、使用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以及處理及儲存要點。如未有受到物料安全資料表,應向供應商索取。化學品容器應貼上標簽,以清楚識別所載物品;標簽應提供充分資料,以確保使用安全。在此以苯酚為例:,標簽內容,化學品標識,危險性標志,警示詞,危險性概述,安全措施,生產企業信息(地址、電話、,提示參閱MSDS,化學事故應急電話,危規號與UN號,溶解乙炔企業重大危險源辨識,重大危險源定義 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6、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辨識依據 溶解乙炔企業重大危險源辨識依據為國家標準GB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乙炔的臨界量,生產場所為1t,儲存區為10t。按國家標準GB6819-2004溶解乙炔規定,溶解乙炔充裝量為57Kg/瓶,則乙炔臨界量折算:生產場所為200143瓶,儲存區為20001430瓶。溶解乙炔企業可按各自生產規模、充裝或儲存數量,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定量確認危險程度,評估危險性。,重大危險源辨識 單元內存在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規定的臨界量,即被定義為重大危險源。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單一品種,則該物質的數量即為單元內危險物質的總量,若等于或超過相應的臨界7、量,則被定義為重大危險源。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多品種時,則式(1)計算,若滿足式(1),則定義為重大危險源:q1/Q1+q2/Q2+qn/QN1(1)式中q1,q2,qn每種危險物質實際存在或者以后將要存在的量,且數量超過各危險物質相對應臨界量的2%,t;Q1,Q2,QN 各危險物質相對應的臨界量,t。,判斷企業內部是否有重大危險源,依照重大危險源培訓講稿做好監控,溶解乙炔生產過程防火防爆安全須知,溶解乙炔生產包括四大工序:粗乙炔的發生、乙炔氣的凈化、壓縮和干燥及乙炔充灌。溶解乙炔生產企業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是火災和爆炸,本文在此針對各個生產工序,提出相應制度,以達到防火防爆的目的。,溶解乙炔發8、生工序,崗位員工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禁穿釘子鞋和化纖服裝進崗操作;禁止使用鐵制器具敲打設備的管道,加料時防止料桶與料斗碰撞,雷雨天避免雷擊時下料;保持氮氣吹掃系統完好,氮氣經逐瓶檢驗其純度98%并經干燥后方能使用;保持上下料斗活門完好,防止高溫濕乙炔氣竄入上料斗;保持防爆電氣設備、安全水封、防空管、氣柜報警裝置、接地等始終處于完好狀態;保持滅火器材完好,發生間嚴禁用水滅火,加料操作平臺、上、下料斗嚴禁用水沖洗;嚴格控制操作參數,防止發生器超溫超壓運行,注意控制液面,排渣時防止負壓,停車后關閉電源。,粗乙炔凈化工序,崗位工人應穿戴好防護用品,配制次氯酸鈉、堿液時,應戴耐酸堿橡膠手套、9、防護眼鏡或面罩;各塔工作前,系統內含氧量必須小于2%,否則進行氮氣置換,再進行乙炔氣置換合格,方能進行;為保證清凈效果和安全生產,嚴格控制有效率含量:一清塔有效氯含量0.02%0.05%,PH810;二清塔有效氯含量0.05%0.10%,PH810;配制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0.10%0.12%,PH78。控制進入凈化塔的乙炔氣溫度低于35。系統應無泄漏,冬天應防凍;為防止氯乙炔爆炸,操作中應嚴格按工藝指標執行,防止超標;停車后儲槽中加適量水稀釋以減少氣相空間和降低有效氯濃度;儲槽人孔蓋應敞開,以便游離氯和乙炔向上散發,定期排放和更換次氯酸鈉溶液。,壓縮和干燥,嚴格控制壓縮機入口前乙炔氣達標,粗乙10、炔凈化后應達到GB6819要求;壓縮系統設備檢修、長期停車以及更換干燥劑,均應按規定進行氮氣、乙炔氣置換,并經化驗合格;確保設備系統無泄漏,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防止系統憋壓及超溫超壓運行,保持水封器液位正常;保證壓縮機和干燥工藝流程中的安全設施如安全閥、阻火器、壓力表等安全可靠;保持防爆電氣設備、接地設施及消防器材完好。,乙炔的充灌,防止形成乙炔空氣爆炸性混合物保持整個工藝系統內乙炔純度98%,才能正常開車充氣。及時檢查和排除系統各部位的乙炔泄漏,室內應設置乙炔檢漏報警儀;充裝乙炔氣期間,不得更換儀表、閥門等,防止空氣竄入系統;廠房做好通風換氣工作,防止乙炔氣滯留。,杜絕著火源操作人員和其他11、人員進入生產區,要穿戴防靜電勞保護具,嚴禁穿化纖織物及帶釘子鞋進入作業崗位;操作時嚴禁用鐵器敲擊設備管路、乙炔瓶,使用工具、搬動乙炔瓶動作要輕緩;啟閉閥門必須輕緩、準確,在放空、回流氣體時,速度不宜過快;開車、停車、轉換充氣排架時,要與壓縮崗密切配合,防止系統憋壓;充氣過程中保持瓶體溫度小于40;保持室內有較高的濕度;嚴禁各種火源進入生產區;照明、儀表、設備檢修后質量應符合防爆的要求。,預防事故擴大保持系統阻火器、止逆閥、安全閥、防爆膜等安全裝置處于良好工作狀態;噴淋冷卻水應正常使用,為了安全生產的需要無論冬季或壓力不高時,都應噴水;緊急噴淋裝置供水量應符合消防要求,應每周啟動緊急噴淋裝置檢查12、一次;一旦出現事故應迅速采取緊急措施,及時撲救,防止事故擴大。,溶解乙炔氣瓶的防爆須知,乙炔氣瓶的爆炸起因 乙炔氣瓶的爆炸起因,主要是由于溫度的壓力急劇上升,乙炔發生分解而引起的。乙炔分解的特點:如果發生回火之后,瓶壁溫度上升(從瓶頂開始)或從打開的瓶閥逸出帶煙的有異常氣味氣體。說明乙炔已開始分解,若乙炔氣瓶受到炎焰或輻射熱直熱作用隨時都有乙炔分解的危險,乙炔氣瓶爆炸的預防措施減壓器的連接要嚴密;使用高質量,不易發生回火的焊槍。如反復出現爆響的焊槍,必須進行處理;焊槍(尤其是末滅火的焊槍;帶電的電焊鉗)不準掛在氣瓶上;嚴禁將氣瓶放在熱源(火爐、電爐等)附近。,員工培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13、產法第二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培訓內容,評估風險的程序閱讀并了解標簽和物料安全資料表物料安全資料表的放置地點使用危險化學品可引起的健康危害安全處理及工作守則使用個人防護用具清理泄露化學品緊急應變措施及急救知識,評估風險,評估風險的作用是鑒別機構內的化學品、這些化學品會導致什么危害、影響到那些員工、以及如何控制危害。評估風險程序應包括下列四個步驟。測定:員工是否有機會曝露于過量化學品或因接觸化學品而受損害14、?時限:過量曝露于化學品的工作或程序歷時多久?頻率:有關工作或程序的發生頻率后果:分析未能糾正危害的后果,本文以丙酮為例評估風險如下:,評估結論,盡量采用危害性較低的化學品;采用適當的容器和工作方式,防止或減少化學品釋出工作環境之內;將工序與工作人員分隔,或以自動或遙控方式操作,減少接觸化學品;提供良好的通風系統,以便把清新空氣由外面引進工作場所內。如有需要,可提供局部抽氣系統,將化學品釋出的化學煙霧氣體從源頭立刻抽走及適當排放,以免影響其它人士的安全及健康;當有效的機械控制并不可行時,則必須提供及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器具。,緊急應變措施,在生產、儲存、處理或運輸危險化學品的地點,均應備有緊急應15、變計劃及處理泄漏、火警和爆炸各種情況。緊急應變計劃應該簡單而全面,并包括以下各細則:責任例如誰負責呈報事故,以及怎樣呈報;疏散程序集合地點、點名與緊急服務機構聯絡何時將事故定為告一段落,由誰決定?清理及重新展開運作 備有緊急應變措施應付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是必須的,所有員工在遇到事故時,應該知道采取什么行動。有關措施定期教育員工及為他們安排演練。,緊急應變措施,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也應設有急救設備如洗眼裝置和緊急噴淋裝置,有關設備應易于取用,并定期進行維修及檢查。,個人防護用具,個體防護用具包括安全鞋、安全帽、手套、聽覺保護用具、反光衣、呼吸器具、低溫保暖衣物及護眼用具等。最重要的問題是:“那種用16、具能提供最佳保護?”要決定如何選擇個人防護用具,要先作全面的風險評估。,如果工藝過程包括破碎崗,則應選擇合適的個人呼吸防護用具。購買有關防護用具前,必須考慮以下各點:空氣污染物是否對健康有潛在危險?空氣污染物的濃度有多高?污染物數量是否高于標準?污染物的物理狀態,例如氣體或塵埃、粒子大小等?工作人員會在污染物下曝露多久?防護用具的防護程度是否足夠?,以個人呼吸護具為例,為其它護具使用提供一個安全要點總結示范:,安全檢查及審核,要保持工作環境安全健康,有效地安全檢查及審核是不可或缺的。機構應設立并不斷更新檢查及審核程序,并向所有有份參與的監督人員及員工清楚解釋。安全檢查應有一線管理人員負責,并由審核人員對整個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進行審核。,檢查及審核時應搜集的資料,在生產車間使用的危險化學品有哪些種類?危險化學品是怎樣使用的?在什么地方使用?如何儲存?儲存的危險化學品數量有多少?關于危險物品的資料有哪些?,總結,將所有化學品視為有潛在危害性是明智的,因為這樣可以減少曝露于化學品的危險情況。在處理化學品的各個階段,包括制造、運輸、儲存、使用及棄置等,都須采取控制措施。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做得好,對保障員工健康,尤其重要。若需要使用或會產生損害安全及健康的化學品時,應邀請專業人員定時進行風險評估,作出改善。定期組織員工體檢,有助于找出化學品對身體的影響。,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