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使用與儲存安全技術規范解讀培訓課件(3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518
2023-11-08
36頁
1.40MB
1、液氨使用與儲存安全技術規范 解 讀,3.標準主要條款,2.標準主要框架,1.制 訂 必 要 性,主要內容,主要內容,3.標準主要條款,2.標準主要框架,1.制 訂 必 要 性,標準制訂的必要性,實現“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和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的需要,液氨(屬于毒、腐蝕、擴散)使用高風險液氨事故北京時有發生(09宏寶萊公司液氨泄漏事故、11年千禧鶴公司液氨爆炸事故;制定液氨標準),標準制訂的必要性,首都的特殊安全要求的需要,首都北京作為中國政治、文化中心和國內國際交往中心,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北京市人口密度高、資產集中,環境特殊。(一旦容易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2、;對于北京會造成嚴重社會影響政治影響),標準制訂的必要性,貫徹實施現行國家行政法規的需要(近年出臺大量安全法規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第591號令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安監總管三201195號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安監總廳管三2011142號)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6號(這些法規文件均要求加強安全監管、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標準制訂的必要性,液氨相關規范缺失,造成監管部門執法無據可依(有國標冷庫設計規范、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但沒有適用于北京的地方標準)液氨事故多發生在使3、用過程中,而使用環節的監管正是薄弱環節企業普遍存在安全問題:人員素質不高;安全設施不完善一直以來本是本市液氨企業的安全生產和企業監管存在薄弱環節如:正是存在諸多問題,有必要制定,加強液氨經營、使用、儲存過程中監管的需要,以2011年“北京市液氨使用與儲存安全管理導則”為工作基礎 2012.5區縣局以此導則為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我們配合市區縣局對我們進一步完善標準內容具有積極作用。,2.標準主要框架,1.制 訂 必 要 性,3.標準主要條款,主要內容,2.標準主要框架,1.制 訂 必 要 性,3.標準主要條款,主要內容,規范框架,設施建設 人員管理 制度管理 設備設施要求 監控系統要求 人員防護,4、制冷系統(場所)儲罐(區)鋼瓶儲存(區)充裝(場所),2.標準主要框架,1.制 訂 必 要 性,3.標準主要條款,主要內容,術語說明(1)液氨場所 液氨鋼瓶儲存區和儲罐區、裝卸區、用氨廠房的統稱。(2)氨制冷機房 氨制冷機器間和設備間的總稱。(3)機器間:安裝氨制冷壓縮機的房間。(4)設備間:安裝氨制冷輔助設備的房間。,4.1設施建設(1)液氨場所宜布置在企業廠區邊緣地帶,并位于企業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說明:液氨一旦發生泄漏事故,擴散方向對本企業以及下風向的影響。“宜”不強制,現有企業。(2)液氨場所應與生活區、辦公區分開布置。說明:生活區、辦公區屬于人員密集場所,液氨場所與其緊鄰或同一5、建筑物內,一旦發生泄漏事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3)用氨廠房、液氨鋼瓶儲存倉庫、罐區與建筑物的防火間距應符合GB 50016中的火災危險性乙類場所與建筑物的防火間距的要求,且液氨鋼瓶儲存倉庫和用氨廠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4.2 人員管理(1)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其他從業人員應接受安全培訓,未經安全生產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不得上崗作業。說明:一直以來液氨使用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沒有上崗資格要求,人員素質無法保證,目前安監局讓企業參加危險化學品企業人員培訓取證。,(2)企業應配備至少1名在班液氨崗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液氨場所的6、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冷庫企業的液氨崗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尚應具備“制冷設備維修工”或“制冷工”三級以上(含三級)的職業資格。說明:在班(企業24小時);針對液氨崗位的;液氨場所需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取證。同時針對冷庫企業的特殊性,對其安全管理人員另進行了職業資格的特殊要求。,4.3 制度管理(1)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相關操作規程。(2)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例會制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3)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至少每3年評審和修訂一次,發生重大變更應及時修訂。說明:鑒于本市液氨企業無統一的安全管理制度的條目規定,本條對企業應當7、建立安全規章制度做了詳細的說明(安全標準化評定標準及本市相關制度規定)。,4.3 制度管理(4)企業應按照AQ/T 9002的要求制定液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并制定預案演練計劃。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液氨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應急演練,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重大危險源現場處置方案應急演練。說明: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4.4 設備設施要求(1)液氨場所應設置風向標。風向標應設在液氨場所內人員容易看到的高處。說明:原導則:“企業應設置風向標,其位置應設在本單位職工和附近300m范圍內居民容易看到的高處。”主要考慮到一旦發生氨泄漏,通過風向標,辨識氨氣體擴散方向,能夠及時采取正8、確的人員疏散及應急救援措施。(2)企業應針對漏氨重點部位,特別是管道法蘭、閥門法蘭和設備法蘭等,制定檢修維護計劃,并建立相應記錄,記錄中應明確檢查部位、方法、人員、周期等內容。說明:督促企業對重點部位的檢維修,事故多發部位進行檢查,保證設備本質安全。,4.4 設備設施要求(1)液氨場所的控制室或值班室應配備有效的應急通訊器材和應急搶修防爆工具。說明:考慮有效以及不發火花(2)液氨場所應設置符合GB 50057規定的防雷裝置。非冷庫液氨場所的液氨儲罐、充裝系統管道、閥門等金屬設備設施應設置符合GB 12158規定的防靜電裝置。防雷防靜電裝置應定期檢驗,并具有有效期內的檢測合格報告。檢測報告存檔備9、查。說明:目前制冷設備制造出廠就沒有考慮防靜電問題,冷庫事故也沒有因為未做防靜電出現問題。,(3)企業應設置對事故狀態下泄漏的液氨和消防廢水進行收集與儲存的事故儲存設施,事故儲存設施包括事故應急池、備用輸轉罐、罐區圍堤或裝置圍堰內區域等。(4)事故儲存設施有效容積應根據發生事故的設備容量、事故時消防用水量及可能進入事故儲存設施的降水量等因素綜合確定。(5)事故儲存設施有效容積不符合要求且因現有場地所限確實不能設置或擴建事故應急池的,應采取臨時構筑圍堤或其他收容泄漏的液氨和事故廢水的應急措施,并經處理達標后排放。說明:考慮到企業的現有實際情況;為避免事故應急處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二次污染,本條款對10、泄漏的液氨和消防廢水的收集和儲存進行了要求。,(6)應按照GB 18218對企業內液氨儲存、裝卸和使用裝置、設施或者場所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并記錄辨識過程與結果。對辨識為重大危險源的液氨儲存、裝卸和使用裝置、設施或者場所的安全評估、登記建檔、備案、核銷工作應按照國家有關管理辦法執行。(7)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液氨儲存、裝卸和使用裝置或設施應配備溫度、壓力、液位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設置壓力和液位超限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信息存儲等功能,記錄的電子數據的保存時間不少于30天。說明: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總局40號令)。條款包括了室外的氨罐區和制冷機房設備間。,411、.5 監控系統要求(1)罐區和液氨輸送泵區,氨制冷機器間和設備間、調節站間(閥門組),鋼瓶儲存(實瓶)區、鋼瓶使用區,充裝間、裝卸臺,用氨生產車間應設置固定式氨氣體濃度報警儀。氨氣體濃度報警儀設置要求應符合GB 50493的有關規定。說明:上述場所均是可能發生氨泄漏的場所,設置氨氣體濃度報警 儀可在泄漏第一時間提前預警,相關應急人員及時采取防范措施。“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加強安全監控,(2)液氨鋼瓶儲存倉庫、氨制冷機房、充裝間、用氨生產車間的氨氣體濃度報警儀應與相應的事故排風機聯鎖,并保證排風機的可靠供電。說明:場所設風機、氨氣體濃度報警儀應與相應的事故排風機聯鎖、事12、故電源供電。(3)氨氣體濃度報警儀應具有生產廠家的檢測報告;應委托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生產廠家進行報警儀的復檢,確保安全有效,報警儀的復檢周期不應超過一年,并應檢定合格,檢定報告存檔備查。說明:保證報警儀的可靠與有效;現場調研發現,不少企業的報警儀沒有復檢,儀器的有效性和監測值的準確性無法保證,因此本條款對報警儀生產廠家、檢定機構和復檢的周期進行了規定。,(4)視頻監控液氨場所應設置視頻監控報警系統。視頻監控報警系統應符合DB 11/T 384的有關規定。說明:本條主要從安防(反恐)角度考慮,通過設置視頻監控有效防止無關人員入侵,切實防范外部威脅,保證企業安全運行。(5)信號傳輸泄漏報警與視頻監13、控報警等信號應傳輸至本單位的控制室,安全監控信號應滿足異地調用需要。說明:報警信號集中有利于控制室人員總體掌控安全狀況。同時,考慮到北京市安全監管系統中物聯網建設的需求,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滿足安全監管物聯網需求,4.6 人員防護要求(1)液氨場所應配備日常檢維修作業所需的有效的防護器具,至少應包括過濾式防毒面具(配氨氣專用濾毒罐)、橡膠手套、膠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防護器具應滿足崗位人員一人一具。(2)液氨場所應配備事故應急工作所需的有效的防護器具,至少應包括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隔離式防護服,其中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應至少配備兩套,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液氨場所尚宜配備長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護服。說明:14、依據液氨應急處置實際以及國家安監總局出臺的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的通知,結合企業應急實際,對液氨場所應配備的防護器材進行了規定。明確日常檢維修作業和事故應急工作所需的有效的防護器具,便于企業操作執行。,細化應急防護器材,4.6 人員防護要求(1)液氨場所應設置洗眼器、淋洗器等防護設施。說明:便于誤接觸和受傷人員能夠及時得到處理。(2)液氨場所應配備在保質期內的酸性飲料或食醋、2%硼酸溶液、生理鹽水等應急搶救物品。說明:酸性飲料或食醋(喝)、2%硼酸溶液(皮膚)、生理鹽水(洗眼),細化應急防護器材,5氨制冷場所安全要求(1)氨制冷機房的控制室或操作人員值班室應與機器間隔開15、。控制室或操作人員值班室應設固定密封觀察窗,觀察窗的位置應便于室內人員巡視氨制冷機房設備運轉情況,且應每班確保24h有人值守。控制室或操作人員值班室宜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說明:現場檢查發現有直接在房間內設座椅;觀察窗的位置有的有問題;每班確保24h有人值守。(2)氨制冷機房和變配電所的門、窗應采用平開門并向外開啟。說明:考慮人員疏散(3)氨制冷機房、配電室和控制室之間連通的門均應為乙級防火門。說明:木制門,5氨制冷場所安全要求(4)氨制冷機房應設置事故排風機,事故排風量應按183m3/(m2h)進行計算確定,且最小排風量不應小于34000 m3/h。事故排風機的電機應選用防爆型,排風口應位于側16、墻高處或屋頂。在控制室排風機控制柜上和制冷機房門口外墻上應安裝人工啟停控制按鈕,并應設事故電源供電。說明:計算排風量,與實際排風機的排風量是否合適。(5)氨制冷機房門口外側便于操作的位置,應設置切斷氨壓縮機電源和氨泵電源的事故總開關。說明:木制門,(6)冷庫庫房外部、氨制冷機房外部應設置消火栓,并配備移動式噴霧水槍;冷庫庫房內應設應急照明與呼叫報警裝置。說明:一是為救火,二是當發生氨大量泄漏時,可作為水幕保護或噴淋吸收氨氣,依據冷庫設計規范8.3.3。,(7)氨制冷機房應設置防爆型照明設施及開關。氨制冷機房和配電室應設置蓄電池防爆型應急照明燈具,應急照明持續時間不應小于30min。說明:液氨場17、所屬于爆炸危險場所,設置防爆型。(8)氨制冷機房內的儲氨器上方宜設置固定消防水噴淋系統,噴淋范圍內不宜設置無防潮設施的電器設備。說明:對于室內未強制設固定消防水噴淋系統,另外考慮噴淋范圍內是否設置無防潮設施的電器設備。,5.1充裝場所安全要求(1)氣瓶充裝站應取得氣瓶充裝資質,只能充裝自有或托管并且已辦理使用登記的氣瓶,不得為任何其他單位和個人充裝氣瓶。(2)氣瓶充裝系數不大于0.53kg/L,充裝應設置防止氣瓶超裝的報警裝置。(3)充裝場所應設置防爆型照明設施及開關,并設置蓄電池防爆型應急照明燈具,應急照明持續時間不應小于30min。(4)液氨罐車裝卸應采用金屬萬向管道充裝系統,且應具備緊急18、切斷功能和充裝系統緊急停車功能,緊急切斷應能在充裝操作點5m以內或在控制室內啟動。說明:依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安委辦200826號)中“在危險化學品槽車充裝環節,推廣使用萬向充裝管道系統代替充裝軟管。”本條將“推廣使用”改為“應”。,5.2儲罐區(1)儲罐的儲存系數不應大于0.8。說明:防止超壓(2)儲罐應設液位計、壓力表和安全閥等安全附件,且應定期校驗。低溫儲罐尚應設溫度指示儀。說明:質監局檢測。查驗即可(是否在有效期內)(3)室外儲罐應設置防止陽光直射的遮陽棚。說明:烘烤造成儲罐超壓爆。,(4)室外儲罐應設置固定消防水噴淋系統;室外儲罐區外部19、應設置消火栓,并配備移動式噴霧水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儲罐區尚應設置具有水霧噴射功能的消防水炮;噴淋與水霧噴射范圍應能滿足覆蓋所有可能漏氨的部位,特別是管道法蘭、閥門法蘭和設備法蘭等連接密封部位。說明:設置固定消防水噴淋系統既可為儲罐降溫冷卻,也可作為事故時的噴淋吸收。依據建規8.1.2,儲罐區外部應設置消火栓;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液氨儲罐區一旦發生液氨泄漏,事故后果嚴重,通過消防水炮的水霧噴射可有效吸收氨氣,最大限度降低影響。,(5)構成重大危險源的非冷庫液氨場所的儲罐進出液管線應設置雙切斷閥,其中出液管線的一只切斷閥應為具有遠程控制功能的緊急切斷閥。說明:便于事故狀態下能及時切斷儲罐中氨的輸出。(6)室外儲罐區四周應設置閉合的不燃燒實體圍堤,圍堤內區域應做防滲處理。圍堤的有效容量不應小于其中最大儲罐的容量。室外低溫儲罐圍堤內有效容積應為一個最大儲罐容積60%。,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