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危險場所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培訓課件(20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527
2023-11-08
20頁
2.87MB
1、有毒有害危險場所,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基本概念,第一節 常用術語,第二節 有毒有害危險場所,第三節 有限空間作業危害因素和特點,第四節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類型及原因,第五節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風險控制程序,有限空間識別,安全標志識別,防護用具識別,危險化學品:指屬于爆炸品、壓縮氣體液態氣體、易燃物、自燃物和遇濕易燃物、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毒害品:指進入肌體累計一定量后,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損害的化學物。,生產性毒物:在工業生產、運輸、儲存、使用和廢棄化學品處理等過程中,經常接觸的有毒物質。,毒物危險程度分級:劇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等。LD50 是指實驗染毒動物半數至死的毒2、物劑量(每公斤體重的毫克數mg/kg)LC50 是指實驗染毒動物半數至死的毒物濃度(指經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毒物在空氣中的濃度mg/L、mg/m3、ppm)。,中毒性危害:可分為急性中毒、亞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三種情況。,第一節 常用術語,返回,工作場所:勞動者從事職業活動的全部地點。工作地點:勞動者從事職業活動或生產管理而經常或定時停留的地點。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分為三種容許濃度:1、最高容許濃度:指1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均不應超過的有毒物濃度。2、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可按下式計算,工作時間以8小時:E=(CaTa+CbTb+CnTn)/8(A.1)Ca,CbCn為Ta,3、TbTn時間段接觸的相應濃度 Ta,TbTn為Ca,CbCn濃度下的相應接觸持續時間 例乙酸乙酯的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為200mg/m3,勞動者接觸狀況為:300mg/m3濃度,接觸2小時;160mg/m3,接觸2小時;120mg/m3,接觸4小時。E=(2300+2160+4120)mg/m38=175mg/m3 此結果200mg/m3,未超過該物質的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3、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指1個工作日內,任何一次接觸不超過15分鐘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接觸水平。每天接觸不超過4次,累計接觸時間不超過1小時。,第一節 常用術語,返回,第二節 有毒有害危險場所,一、有毒有害危險場所 在職業活動4、中可能引起急性中毒、造成死亡、失去知覺、喪失逃 生及自救能力的場所。二、有限空間 1.定義:有限空間是指圍封的容易產生缺氧,或存在有毒、易燃易爆氣體,導致職業中毒、職業危害、可燃混合氣體爆炸的空間。圍封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有限;自然通風不良,氧含量不足或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2.必須滿足3個條件:(1)空間足夠大但有限,工作人員可以完全進入,完成指定的工作;(2)進出口受限制、出入口或人孔僅能夠容納一人進出;(3)并非為長時間工作而設計,非常規、非連續作業場所。,返回,第二節 有毒有害危險場所,3.有限空間的分類(1)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5、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2)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暗溝、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3)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封閉車間、封閉試驗室等。三、有限空間可能存在的危害(1)燃爆危害:可燃氣體、蒸氣(10%)、粉塵濃度(30%)在爆炸極限范圍內引起爆炸。(2)缺氧危害:空氣中氧濃度過低22%燃燒概率增加。(燃料的燃點溫度降低,如CO在空氣中的燃點為609,在純氧中的燃點為388。)(3)中毒危害:有限空間有毒有害物質容濃度超過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引起中毒。(4)其他危害:如中暑、墜落、溺水、6、物體打擊、電擊等。,返回,第四節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類型及原因,二、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原因:有限空間作業發生事故有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一)直接原因 有限空間事故發生的原因大多很簡單,兩大因素最值得關注:(1)未對作業空間的氣體進行檢測,造成氣體中毒、缺氧窒息等。(2)當險情出現時,沒有采取任何防護措施,盲目施救,冒險施救,從而造成救援人員的額外傷亡。(二)間接原因(1)安全意識差。(2)基本安全常識缺乏(3)應急自救知識缺乏,應急技能低下(4)員工缺乏安全防范與應急救援培訓教育,返回,第五節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風險控制程序,事實表明,制定科學、系統的有限空間作業事故風險控制程序是預防和控制有限空間7、作業危害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限空間事故風險控制程序主要包括如下內容:(1)辨識出廠房、單元內的所有有限空間。(2)在所有有限空間可能的入口處張貼警告標志。(3)對每一個有限空間進行風險分析。(4)針對每個有限空間內作業進行安全分析。(5)建立有限空間進入程序:1)進入前的預先準備計劃;2)指定監護人員;3)有限空間內的作業人員與監護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流;4)應急預案;5)有限空間內詳細的作業指導書:判斷是否必須在有限空間內進行作業,是否可能在有限空間外部作業,書面的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許可材料,對有限空間內的氣體進行監測,確保氧氣含量符合作業要求,易燃氣體和蒸汽低于國家相關規定,無有毒氣體和蒸汽。8、,返回,第五節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風險控制程序,(6)預先準備。隔離/掛牌/上鎖,通風,清掃,對特殊設備、工具的要求。(7)安全設備、個體防護用品。頭部保護,聽力保護,手部保護,足部保護,呼吸設備,安全帶,繩子,救生索,自動升降裝置。(8)對有限空間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進行培訓,安全進入程序,呼吸設備,救生索和救護裝置,防觸電裝置,防墜落設備,個體防護服等。(9)對有限空間應急救援所涉及的員工進行培訓。(10)正確選擇和使用通風設備。(11)作業前和作業中對有限空間內的氣體進行檢測。在進入任何有限空間之前,都要對其中的氣體成分進行檢測,并且要在非接觸情況下按以下順序進行檢查:首先確保有足夠的氧氣濃9、度存在,不存在易燃氣體和蒸汽,有毒氣體和蒸汽濃度低于國家相關規定。在進行了非接觸檢測并確認空間安全可以進入后,檢測人員可以發放進入許可,允許員工進入有限空間進行工作。但是,氣體檢測工作不能停止,進入其中的員工和外面的監護人員一定還要對空間內的氣體進行連續的檢測,避免由于泄漏、毒氣釋放、溫度變化等原因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變化造成對作業人員的傷害,這個過程要一直持續到員工離開有限空間為止。(12)現場恢復,返回,有限空間識別1,污泥堆場-是 化工儲罐-是 隧道-否,自來水箱-是 污水集水井-是 通信電纜井-是,返回,有限空間識別2,溝槽-是 閘門井-是 反應釜-是 駕駛艙-否,地下商場-否 污水窖井-是 有水污水池-是,返回,有限空間識別3,下水管道-否 儲罐-是 地窖-是,低洼地-是 加油站-否 壓載艙-是 貨艙-否,返回,安全標志識別1,返回,安全標志識別2,返回,安全標志識別3,返回,安全標志識別4,安全色的含義紅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黃色:表示警告、注意。藍色:指令必須遵守的規定。綠色:表示提示、安全狀態、通行。,返回,防護用具識別,返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