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管理培訓課件(3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570
2023-11-08
36頁
300.57KB
1、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管理,施工項目安全資料管理,是專職安全員的業務工作之一。施工項目安全管理內業資料同質量、圖紙、工程技術文件等內業資料一樣,都是很重要的工程技術檔案。,一是記錄了安全工作開展與實施的全過程,客觀公正反映施工現場安全狀況,為開展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評選工作提供真實、有效的材料;,二是通過對安全管理資料的搜集、整理和積累,持續改進,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進安全管理人員踏實工作;,三是反映安全責任具體落實情況,尤其是事故責任追究中,通過對內業資料的追溯,可清楚反映出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從而確定相關人員應負責任。,一、施工項目安全內業資料管理編制依據,建設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管理內業資料的收2、集、整理、歸檔,主要編制依據有:,1、按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整理歸檔,施工項目的安全資料,按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中的內容為主線整理歸檔,并按“安全管理”檢查評分表所列的10個檢查項目名稱順序排列,其他各分項檢查評分表則作為子項目分別歸集到“安全管理檢查評分表”相應的檢查項目之內。資料歸檔分類是:,1)安全生產責任制;2)目標管理;3)施工組織設計;4)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5)安全檢查;6)安全教育;7)班前安全活動;8)特種作業持證上崗;9)工傷事故處理;10)安全標志。,2、2011年6月1日十七冶集團發布了十七冶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在JGJ53、999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增加了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所要求的內容(如安全生產救援預案、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分包管理等)以及一些專業工程檢查評分表。,3、2008年十七冶集團發布了關于發布施工現場內業資料基本格式和統一要求的通知(安委會2008 18號)一、文件及證件 二、策劃三、實施四、檢查和改進,4、十七冶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第6版 第0次修改)環境/安全管理的主控文件有: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工作程序QG4.42011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確定控制措施工作程序QG4.52011 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工作程序QG4.112011 應急準備與響4、應控制工作程序QG4.122011 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監測評價工作程序QG4.162011 事件調查、不符合的控制工作程序QG4.182011,環境/安全管理的相關文件主要有:目標和指標管理工作程序QG4.32011 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識別評價及合規性評價工作程序QG4.62011 施工過程管理工作程序QG4.102011 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工作程序QG4.202011,5、十七冶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運行記錄表格匯編(第6版第0次修改),二、安全管理資料的動態管理,安全管理資料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相對靜態類,如安全制度、安全方案、安全目標、安全機構等;一類為需要不斷5、完善的動態類。主要集中在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安全交底、安全驗收等。,安全管理本來就是一個動態管理的過程,安全資料也要隨著動態管理而不斷跟進和補充,以求達到全面性、有效性、真實性和規范性,可以說加強安全動態資料的管理是反映安全管理工作好壞的主要評價依據。安全內業資料的“動態管理”有以下三種類別:,1、更新類,所謂更新,就是按照法規要求,將已收集、整理、歸檔好的安全內業資料,更換成新的、符合規定的內業資料。這類情況主要表現在對企業、人員和特種設備證照的管理上。,1)安全內業資料中的企業證照,是指總承包和分包企業的安全生產許可證。一般說來,建筑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為三年,到期不辦理延期手續,根據6、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28號)是不允許繼續承擔工程建設的。因此,內業資料中已經過期的安全生產許可證要及時更新成為有效期內的安全生產許可證。,2)安全內業資料中的人員證照,是指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的“雙證”(崗位證和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的“雙證”,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只能在有效期內使用,過期的證件就需要更新。,根據建設部建筑施工現場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建質200875號)要求,建筑施工現場特種作業人員必須使用建設主管部門考核合格、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原有其他部門頒發的“操作資格證7、書”也需要更新。,3)施工現場常用特種設備主要是起重機械,其中汽車吊、履帶吊、行車(門式起重機)、塔吊、物料提升機、施工電梯等最為普遍;,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起重機械“必須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這樣,起重機械檢驗合格證超過有效期時,必須進行更新。,2、增加類,內業資料需要增加情況主要有:1)隨著工程的進展,新的分包隊伍陸續進場,安全內業資料就會增加新進場分包隊伍的安全生產許可證。2)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免不了要進行調整或增加,相8、關人員證件也要增加并進入內業資料。,3)工程施工常常會出現一些施工組織設計之外的新問題,或者設計更改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必須的,由此會產生一系列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文件,需要收集、整理。4)工程施工會不斷增添大型機械設備,內業資料就會增加相應的安全管理資料。特別是對建筑起重機械,其增添的內業管理資料更為豐富。,根據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和建筑起重機械備案登記辦法(建質200876號),建筑起重機械的使用需要辦理備案、安裝(拆卸)告知和使用登記手續。,辦理備案手續時,產權單位要向設備備案機關提交六項資料:a 產權單位法人營業執照副本;b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c 產9、品合格證;d 制造監督檢驗證明;e 建筑起重機械設備購銷合同、發票或相應有效憑證;f 設備備案機關規定的其他資料。,辦理安裝(拆卸)告知手續時,安裝單位要向建設主管部門提交經過施工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審核合格的九項資料:a建筑起重機械備案證明;b 安裝單位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副本;c安裝單位特種作業人員證書;d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e 安裝單位與使用單位簽訂的安裝(拆卸)合同及安裝單位與施工總承包單位簽訂的安全協議書;f 安裝單位負責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名單;g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h 輔助起10、重機械資料及特種作業人員證書;i 施工總承包單位與監理單位要求的其他資料。,辦理使用登記手續時,使用單位要向使用登記機關提交“建筑起重機械檢驗檢測報告和安裝驗收資料”等七項資料:a建筑起重機械備案證明;b建筑起重機械租賃合同;c 建筑起重機械檢驗檢測報告和安裝驗收資料;d 使用單位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e 建筑起重機械維護保養等管理制度;f 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g 使用登記機關規定的其他資料。,5)還有其他可能增加的內業資料,如:上級單位或相關管理部門發放的安全文件;創建省級、市級安全文明工地申報、自評材料;分階段現場安全標志布置平面圖、消防設施布置圖;安全工作經驗總結、安全11、匯報材料和安全技術成果材料等。,3充實類,內業資料需要進行充實的情況比較多,主要體現在執行各類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上。每一項制度,都要求不斷運行,不斷運行就會有記錄、有統計,這些記錄和統計經過收集和整理,源源不斷充實到內業資料中。充實類資料是內業資料動態管理的主要表現形式。,1)對安全責任目標進行月度、季度考核的記錄,一般用考核表的形式進行。2)建設單位、總包單位、分包單位之間簽訂的安全生產協議書。3)對三類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入場新工人、變換工種的工人進行的安全法制、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和事故案例教育的記錄;班前安全活動記錄;安全會議記錄等。,4)安全生產檢查記錄。記錄表上要填寫清檢查12、的時間、地點(工程名稱和部位)、參檢人員、發現的問題、隱患以及記錄人;整改措施要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時間、定措施;整改后要記錄復查情況,對重大安全隱患要附上書面整改報告。只有這樣,檢查工作才能閉合,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5)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又稱施工前詳細說明制度。指在施工前,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將工程概況、作業特點、施工方法、危險點、安全技術措施,以及發生事故后應及時采取的避難和急救措施等向作業工長、作業班組、作業人員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說明。交底必須根據工程進度情況、分工種、工序以書面形式進行,做到全面、有針對性,并履行簽字手續。,6)防護用品及設備管理記錄。施工現場采購、租賃的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配件,應當留存生產(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設備進入現場時的查驗記錄,使用時的維修、保養、報廢等記錄。7)現場臨時用電管理記錄(電工巡視記錄、接地電阻測試記錄等)。,8)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記錄。9)安全獎勵、處罰記錄。10)安全費用使用、統計記錄,11)事故統計、報告、調查、處理材 料等等。,這些安全工作記錄中,主要有四種記錄貫穿施工全過程,從開工到完工,一直需要不間斷充實,它們是:安全教育記錄、安全檢查記錄、安全交底記錄和安全驗收記錄。如果我們發現這些記錄不全或中斷,就說明該項目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出了問題,安全生產處于不可控狀態。.,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