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公司注水井酸化作業風險識別及過程管理培訓課件(32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833
2023-11-10
32頁
2.93MB
1、注水井酸化作業風險識別及過程管理,提 綱,一、注水井酸化簡介二、酸化作業風險識別及過程管理,一、注水井酸化簡介,注水井酸化始于上個世紀,至今有100多年歷史。酸化是將一種或幾種酸液(或混合液),從地面擠入井筒,再注入到地層中,對地層進行處理,達到降壓增注的目的。在碳酸鹽與砂巖地層的酸處理中,酸液的主要作用表現在:1、酸液進入孔隙或裂縫,發生化學反應,溶蝕孔壁或縫壁,增大孔隙體積,擴大裂縫寬度,改善滲流條件;2、酸液溶蝕孔道或裂縫中的堵塞物,破壞堵塞物結構使之解體,然后隨殘酸儀器排出地層,達到疏通、恢復地層原始滲流能力的作用。,根據酸液在地層中的作用,酸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注酸壓力低于地層破裂壓2、力的常規酸化(一般酸化),這時,酸液主要發揮化學溶蝕作用,擴大與其接觸的巖石的孔隙。裂縫、溶洞,提高滲透率。二類是注酸壓力高于地層破裂壓力的酸化壓裂(稱為酸壓),這時酸液將發揮化學作用與水力作用,以擴大孔洞和壓開新裂縫,形成暢通的滲流通道。,一、注水井酸化簡介,涉酸作業過程主要包括:施工準備(酸液配制、拉運及井筒準備)、酸液現場注入、關井反應、放噴、投產投注。,注水井酸化一般程序,一、注水井酸化簡介,1、相關名詞,化學品:是指各種化學元素、由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和混合物,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造的,都屬于化學品。,危險化學品:是指化學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蝕、放射性等危險特性,在生產、儲存、運輸3、使用和廢棄物處置等過程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毀損、污染環境的均屬危險化學品。,二、酸化作業風險識別及過程管理,2、常見危險化學品安全標識,3、常用酸液及對人體健康危害,鹽酸,學名氫氯酸,是氯化氫(化學式:HCl)的水溶液,是一元酸。鹽酸是一種強酸,濃鹽酸具有極強的揮發性,因此盛有濃鹽酸的容器打開后能在上方看見酸霧,那是氯化氫揮發后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產生的鹽酸小液滴。鹽酸是一種常見的化學式,在一般情況下,濃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分數在38%左右。,危險性描述健康危害:接觸其蒸氣或煙霧,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現眼結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燒灼感,鼻衄、齒齦出血,氣管炎等。誤服可引起消化道灼傷、潰瘍形成,4、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膚接觸可致灼傷。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牙齒酸蝕癥及皮膚損害。,氫氟酸,無色透明發煙液體。為氟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呈弱酸性。有刺激性氣味。與硅和硅化合物反應生成氣態的四氟化硅,但對塑料、石蠟、鉛、金、鉑不起腐蝕作用。能與水和乙醇混溶。有毒,最小致死量(大鼠,腹腔)25mG/kG。有腐蝕性,能強烈地腐蝕金屬、玻璃和含硅的物體。如吸入蒸氣或接觸皮膚能形成較難愈合的潰瘍。,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灼傷初期皮膚潮紅、干燥。創面蒼白,壞死,繼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傷或處理不當時,可形成難以愈合的深潰瘍,損及骨膜和骨質。本品5、灼傷疼痛劇烈。眼接觸高濃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觸其蒸氣,可發生支氣管炎、肺炎等。燃爆危險:本品不燃,劇毒,具強腐蝕性、強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4、酸液應急防護,人體接觸后應急防護:,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 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人工呼吸,用水漱口,飲用牛奶,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6、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酸液泄露應急防護:,風險識別酸液配制及拉運過程中,酸液及揮發物對人員造成的傷害;施工過程井口、管線刺漏,酸液傷人、污染環境;施工過程中化學品的揮發、殘液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和影響;控制措施涉酸作業酸液的拉運必須由專用車輛拉運;酸液配制及施工過程中勞保護具齊全上崗;現場監督時,站在上風方向,注酸時,不進入高壓區;井口、管線刺漏整改后,必須打隔離液,確認無刺漏再施工;核實酸液7、量時,在罐頂上時不要趴在罐口查看,避免中毒;做好設備、管線的日常保養維護,不合格管線及時檢測、更換;廢酸或返排帶有殘酸的廢液必須到指定地點排放,不得亂排亂放。,5、作業準備,軟件準備:地質、工程設計要進行風險識別,對施工現場一定范圍內(含硫油氣田探井井口周圍3km、生產井井口周圍2km)的環境進行認真考察、分析,對施工現場及周圍環境進行危險范圍的劃定。在農村住戶周圍的施工現場,應特別注意天氣、氣溫、風速、風向、與就近住戶人群的距離等因素,作業隊編制詳細的施工設計、QHSE作業計劃書和單井應急預案。,硬件準備:1、可燃氣體檢測儀不少于1臺;2、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不少于1臺;3、正壓式空氣呼吸器不8、少于4套;4、防酸手套7雙;5、毛巾、口罩各7條;6、防護眼鏡7套;7、蘇打水;8、PH 試紙;,安全帽 護目鏡口罩毛巾防酸手套工服工鞋,6、勞保護具齊全并穿戴規范,安全帽的佩戴方法及標準,安全帽調節帶未調合適,安全帽系帶未系好,護目鏡的佩戴方法及標準:,護目鏡 邊沿未與面部貼合,口罩的佩戴方法及標準:,口罩未將口鼻包覆住,未起到防護作用,勞保手套的佩戴方法及標準:,工服衣袖要插入手套內,手套邊沿嚴禁外 翻,資格單位:由吐哈井下壓裂酸化分公司配液站承擔,其他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從事酸液、堿液的配置作業及管理等。酸溶液的配制安全要求:(1)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取得特殊作業許可證持證上崗;(2)了9、解酸溶液配方及可能產生的危害及防范要求;(3)上崗勞保用品:穿橡膠耐酸服,戴橡膠耐酸手套及護目鏡等;(4)酸溶液配制必須按安全要求進行。酸溶液、添加劑的加量應按配制要求加入,攪拌均勻,技術、安全人員必須在現場監護配置。稀釋或制備酸溶溶液時,應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7、酸液配制要求,1)應滿足的運輸條件:(1)使用專用的酸罐車;(2)設有危險標志;(3)運輸時酸罐密閉;(4)運酸罐車不準在公眾聚集場所停放。(5)到達現場,向相關人員提供危害說明及應急處置措施。,7、酸液運輸與貯存,2)貯存條件:(1)現場酸溶液應貯存在清洗干凈無雜物的防酸罐中。(2)酸罐上應標明危險、腐蝕物質標記。(310、)作業人員避免與酸性物質直接接觸。,8、現場施工,(1)施工作業隊在施工前應將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儀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配備到現場。(2)施工作業現場應設立“風向標”和醒目的“危險區”標志,并保證“風向標”和“危險區”標志處于完好狀態和易被施工人員看到。(3)作業前要接好放噴管線,挖好排污池,排污池距井口15m左右,所有殘溶液必須進罐回收,回收罐應處于井口下風處,距井口不少于30m。監測H2S濃度時,作業人員不得直接在工程灌排氣孔處監測H2S濃度。(4)施工前施跟班干部要對所有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內容和安全交底,并組織對現場全面檢查,安全防范措施達到要求后方可作業。,(5)在距井口1Km范圍內有人11、員居住的高危區域作業進行涉酸作業,所有用于排污的工程罐,必須密閉,只留一個出口。,作業過程中,酸液與地層的硫化物反應,會產生H2S氣體。,2H+S2-=H2S,應急處置:當作業過程中井口返出液含有H2S的有毒有害氣體時,應將返出的氣體收集并用管線引到裝有足量濃度為10%的NaOH溶液的工程灌內。排氣管線出口必須插入工程灌底部,確保硫化氫氣體與氫氧化鈉水溶液充分反應,防止硫化氫氣體外溢,確保安全。,若H2S氣體濃度小于15mg/m3時,每3分鐘對井口、罐車周圍進行檢測,注意氣體濃度變化。若濃度快速增大,超過15mg/m3時,應關閉井口停止施工,采取一定措施,待H2S濃度低于15mg/m3后恢復作12、業;若H2S濃度超出警戒范圍,應立即停止施工,關閉H2S氣體泄漏點,并同時通知人員轉移。,(6)作業過程中,應有專人值班,定時巡回檢查。并用專門監測儀器隨時監測現場有毒有害氣體的含量,并作好記錄,如含量超過安全值時,應立即組織全體人員沿上風口方向撤離到安全地帶,做好現場警戒,防止非施工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7)放噴排液時,應佩戴正壓空氣呼吸器定期對有毒有害氣體進行監測。配戴防護用具在危險區對有毒有害氣體進行監測時,應配一人監護,監護人員也要配戴防護用具。出口觀察人員必須戴好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其它任何人員不得在外排殘酸作業時進入危險區,應遠離作業現場,在上風口安全區域待命。13、(8)用清水充分洗井,保證井筒溶液性接近中性(7.5PH6.5),并保證井口穩定。,(1)殘酸溶液的運輸和排放必須制定安全防護措施,當殘溶液中有毒氣體的含量超過安全值時,殘酸溶液的運輸罐車必須密封。必須安排兩人作業,并配備正壓式空氣呼吸器。(2)使用罐車收污時,不得將水龍帶直接從大罐口放入罐車內,應在地面將硬管線與罐車的上水管線相連接。人員上下大灌必須做好防掉措施,并盡量減少施工人員在罐車上停留時間。,9、殘酸的運輸和排放,3、殘酸溶液必須到油田公司指定地點排放,排放時,人員處于上風方向,并應遠離排放地點。4、盛過殘酸溶液的罐、池等容器必須檢測有毒有害氣體含量,檢測時檢測人員必須配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且不許進入罐中進行檢測。,匯報完畢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