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基地廠房工程塔吊使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6234
2023-11-13
17頁
355.61KB
1、研發基地廠房工程塔吊使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一、編制依據4二、工程概況41 基本概況42 塔吊使用概況4三、防止塔式起重機事故的預防措施6四、塔吊使用應急救援組織71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72 應急預案組織成員職責83 應急救援的組織程序9五、塔吊使用應急救援工作91 塔吊使用中引發的事故或事件102 塔吊維修保養過程中發生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103 塔吊使用中發生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措施114 發生塔式起重機事故的應急救援125 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求援126 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12、27 防止觸電傷害的預防措施138 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救援139 受傷人員的現場護理1510 現場事故檢查和善后處理16六、應急救援路線17一、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4、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66號)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5、xx中心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6、建筑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安全管理要求; 7、批準的塔吊安拆專項方案;8、批準的安全文明施工專項方案; 9、批準的現場臨時用電專項方案。二、工程概況1 基本概況本項目規劃設計為:xx研發廠房B共9層、高43.75m;幼兒園D共33、層、高11.45m(已經建成);廠房E地上2層,地下1層、高11.6m;廠房F原設計共8層、高37.8m;宿舍A:共19層,裙房1層、高59.85m;會議中心C共4層、高21m;以及各類配套設施。地下室為一層地下室是停車和設備用房;局部設有人防地下室。建筑耐火等級:一級;結構類型:框架,剪力墻;抗震設防烈度:7度。本項目鋼結構用量約3000噸左右,主要由一個108m X 108m的鋼結構網架屋面組成,以及一個43.2m X 40.2m的長方形鋼結構網架屋面。正方形網架由多條長達108m的大跨度桁架組成,桁架高度為4m。長方形網架屋面桁架為傾斜布置,高度為2.5m。主材為國標方管以及焊接方管,最4、小規格為口1508,最大方管規格為口60030030030。2 塔吊使用概況2.1.塔吊布置本工程一共設置9臺塔吊,主要負責附近地下及主體結構的垂直運輸、材料堆場,從塔吊安裝施工總平面圖可以看出,該臺塔機周圍基本上沒有高度比較高的高壓電線和建筑物以及其他空間物,因此該塔吊的布置完全可以滿足實際施工需要,且不會影響其他空間建筑物和高壓線。2.2.塔吊使用管理概況2.1塔吊安裝和拆卸概況:由有資質的塔吊安裝單位,嚴格按專項方案要求進行安裝和拆卸,對影響安全功能如:行程開關、起重量控制、卷揚機離合器、電氣設備警示裝置,按產品說明書和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進行安裝調試、試運行5、合格,安裝、使用和監理單位進行驗收,由有資質監測單位進行了各項安全功能監測驗收合格。2.2塔吊使用安全管理概況:1) 塔吊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上崗前進行了三級安全教育培訓,現場塔吊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已經建立,并按此制度進行塔吊使用日常管理。2) 塔吊使用期間維護管理和安全防護措施已經在塔吊安裝及使用專項方案規定。3)建筑起重機械活動范圍內設置了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塔吊起重臂起重半徑范圍內的輔助生產作業區設置了安全防護設施;4)設備管理機構由項目安全部門負責,組織機械和電工進行日常維護管理,安全使用檢查。5)項目部對塔吊及其安全保護裝置、吊具、索具等進行定期的檢查、維護和保養,并做好記錄。6、6)項目部已向安裝單位提供了安裝設備位置的基礎施工資料和建筑起重機械進場安裝拆卸所需的施工條件。7) 由項目安全部門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監督檢查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使用情況。制定了多臺塔式起重機作業相互碰撞的專項方案和安全措施。8) 項目臨時用電專項方案內,對塔吊的臨時用電配電安全要求,進行了規定,文明施工專項方案,對塔吊日常安全管理、管理制度、崗位職責,操作人員教育培訓,塔吊使用文明要求,進行了規定。三、防止塔式起重機事故的預防措施 1、機組人員、(裝、拆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按操作規程使用塔式起重機。按照裝、拆方案裝、拆塔式起重機。高處作業的人員必須系安全帶。 2、塔式起重機7、機組人員、(裝、拆人員必須持有效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上崗。 3、每次頂升或下降前機組人員、(裝、拆人員),必須對塔式起重機進行全面檢查,液壓系統、配電柜、操作系統、鋼結構、各安全保護裝置等狀況是否良好。 4、遇有4級風不得升降,6級風停止作業。有條件要掌握該區域的天氣情況。 5、塔式起重機安裝前必須到主管部門辦理安裝申請手續,安裝檢驗合格,領取準用證后才可使用。塔式起重機裝、拆前必須設警示區域。 6、一個限制器、保險裝置失效時,應馬上停止作業,進行搶修。更換零部件必須采用型號材質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部件。 7、升、降、安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液壓系統的功能必須正常,一旦出現某位置有泄漏的現象,要馬上停8、止操作,作業人員應馬上離開危險區域。 8、定期進行檢查,確保起重機限制器、力矩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幅度限位器和吊鉤保險裝置、卷筒保險裝置必須確保其安全使用度。 9、預埋件若不是廠家原裝須提供相關的證明(含受力驗算)資料。 10、配安裝單位專職安全員,現場監督。四、塔吊使用應急救援組織 1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1.1崗位職責:1).編制塔吊使用應急救援預案,經批準后方可執行; 2).負責應急救援小組成員進行急救方法的宣傳、教育、指導;3).發生事故后立即組織展開急救工作,根據事故性質及時向臺州市建筑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和公司質安部門匯報;4).負責保護好現場,配合有關部門調查;5).平時按應急救援預案9、要求進行演習;6).負責配置必要的應急救援工具并進行日常檢查,確保應急工作準備處于完好狀態。 1.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項目經理項目負責人:1.3.救援小組成員:外界搶救電話:110 火警:119傷病搶救電話:1201.4應急救援小組的工作: 1) 組織應急救援小組:根據塔吊使用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應急救援組人員,應急救援組人員應有塔吊安裝和拆卸人員、架子工組、電工組、機械班組、電焊組參加。 2) 組織應急救援設備和物資:設備有汽車、汽車吊、電焊機,應急救援工具有:鍬、撬杠、扳手、火焊切割、千斤頂、擔架等工具,應急救援用的藥品:藥用紗布和棉紗、止血藥等。3)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做好應急救援組成員在10、啟動應急預案時的聯絡方法、領導小組成員和小組成員的工作,應急時的險情排除和急救方法,必要時組織演練一次,熟悉應急救援時組織程序、險情排除和急救方面的常識,保證啟動應急預案時的快速、及時、有效和組織措施得當。4) 負責保護好現場,配合有關部門調查。5) 負責與外界救援聯系和事故情況的向上匯報。2 應急預案組織成員職責2.1項目經理:應急救援預案小組長;負責應急救援預案啟動,下達救援令及救援人員的組織;負責監督應急救援物資、設備、工具、藥品的儲備;負責對上級領導和聯絡單位事故的匯報及救援情況;負責應急救援時的外部聯系,包括救援聯系。2.2救援小組人員統一服從施工總負責的調動,主要職責:施工總負責接11、到應急救援事件消息報告項目經理,由項目經理啟動救援預案,然后立即趕到事故現場,通知救援副組長、材料員等,組織人員、材料、物資、藥品、交通工具等,組織現場搶救;2.3救援組組長、副組長:組織救援人員,封鎖事故現場,以防事故擴大,有權調動在施工現場的一切車輛,包括:運輸車輛、小轎車(必要時在八號路攔截過往車輛參加搶救);2.4材料負責:根據施工總負責的要求,迅速將救援物資供應到現場,包括:擔架、藥品、工具,用具等;2.5小組各員:根據自己的工種準備好搶救工具、開好搶救機械和設備。2.6項目其他管理人員聽從施工總負責統一指揮參加現場搶救;2.7項目安全員根據管理制度真實記錄事故發生情況。3 應急救援12、的組織程序3.1事故的目擊者,應迅速將塔吊倒塌事故匯報施工總負責和項目經理,施工總負責和項目安全員接到事故的報告后,迅速到事故現場,調查事故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3.2項目經理接到事故信息,了解清楚事故范圍和損失情況后,在2小時內向公司質安部門匯報事故發生的原因、范圍、人員傷亡情況,并及時組織參加搶救傷員,將傷員搶救情況和事故損失情況隨后匯報上級主管部門。 3.3由施工總負責打電話通知120進行傷員急救。救援人員到現場后由項目經理或施工總負責負責介紹事故損失情況和救援情況,亟待解決的救援問題,在項目經理或施工總負責帶領下參加應急救援。 3.4在事故沒了解清楚前,其他人員不得向外界透露信息,應13、由項目經理統一向外界發出應急事件信息,以防信息的混亂和其真實性。 五、塔吊使用應急救援工作不論任何人,一旦發現有事故發生,應立即呼叫在場全體人員進行隱蔽,并迅速通知項目經理。如有人受傷,應該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向急救中心求救,派人到主要路口引導急救車盡快趕到事故現場,并立即向集團公司急救小組上報事故的初步原因、范圍、估計后果?,F場急救人員在急救車到來以前,應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安全負責人應對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改正措施,認真填寫傷亡 事故報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并報上14、級主管部門、公司。施工現場塔吊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危險源分析表塔吊使用維修保養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源可能對安全產生的影響塔吊使用維修保養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源可能對安全產生的影響塔吊無超高變幅行走限位倒塌物體打擊指揮信號傳遞不正確機械傷害、物體打擊塔吊限位失靈倒塌物體打擊超載作業機械傷害、物體打擊作業人員不系安全帶高處墜落頂升維修后未經試吊機械傷害、物體打擊塔吊無專用爬梯、斜道高處墜落 滑輪不符合要求斷繩、物體打擊吊鉤無保險裝置物體打擊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機械傷害、物體打擊鋼絲繩磨損、斷絲、超標物體打擊吊裝作業無警告標志 機械傷害、物體打擊鋼絲繩跳滑輪倒塌物體打擊塔吊卷揚機滾筒無保險斷繩15、物體打擊司機無證上崗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物件捆扎不緊散件太滿物體打擊非本機型司機操作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群吊無防碰撞措施倒塌物體打擊吊裝指揮無證上崗機械傷害、物體打擊被吊物件重量不明機體倒塌索具使用不合理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缺少維修保養機體倒塌作業面堆載過多 倒塌傷人吊裝過程中停電機械傷害、物體打擊沒有驗收使用機械傷害防碰撞措施不可靠機械傷害、物體打擊1 塔吊使用中引發的事故或事件1.1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如:臺風、暴風雪、地震等,使塔吊倒塌;1.2塔吊正常使用中倒塌;1.3卷揚機離合器失控引起的被吊物體墜落事件;1.4行程開關失靈引起卷揚機過卷,使起重小車脫落后墜落,鋼絲繩拉斷,吊鉤、吊物墜落引起16、的事故。1.5被吊物散落或墜落引起的傷人事件;1.6群吊塔吊互相碰撞發生的事故。2 塔吊維修保養過程中發生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2.1塔吊維修時人員高空墜落; 1) 把傷害人仰臥于現場適當的地方,如果停止呼吸,應立即進行心臟按摩 和人工呼吸,然后給傷員進行傷口止血和包扎。認為心臟停止跳動時,用手平著按住受傷者心臟部位的胸部,不斷壓迫心臟,直到心臟跳動為止。如發生肢體骨折時,應將骨折部位放平,將夾板夾主骨折部位用繩子捆綁,固定主骨折部位,然后送到醫院治療。 2) 塔吊維修保養中墜物傷人:首先給傷員進行傷口止血和包扎,如呼吸窒息時應進行人工呼吸,直到呼吸正常。如果是頭部震動應起的傷害(佩戴安全帽時容易17、引起腦震蕩),應對頭部進行冰鎮或濕毛巾裹主頭部,使傷員保持清醒狀態,根據傷員的感覺,做好護理,然后送往醫院。3 塔吊使用中發生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措施 3.1自然災害引起塔吊倒塌傷人事故: 1) 臺風、暴風雪時一般不施工,塔吊回轉半徑范圍內人員活動的建筑物沒有人員活動,主要是對設備的損失,在清理設備的殘骸時,注意坍塌事故應起的傷人事件,首先檢查有無危險的塔身構件,對危險構件加固后,再進行切割拆除。施工時發生地震情況,首先使塔吊周圍的人員撤離,關閉電源開關,用對講機通知司機做好自我保護,首先保護好頭部不被撞傷,利用安全帽、衣物和清潔衛生用的毛巾,保護頭部。然后觀察塔吊傾倒方向,在塔身落地時保持 自18、己的身體在彈性狀態下落地,減輕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塔吊倒地后,首先搶救傷員,經過護理后送往醫院。2) 塔吊正常使用中倒塌:在場人員一旦發現塔吊有倒塌的可能性或即將倒塌(塔吊倒塌剛開始是緩慢的,隨著傾斜角的減小,重心發生變化,倒塌速度加快),目擊者應立即呼叫在場人員進行避險、隱蔽,并迅速通知項目經理、施工總負責,同時對墜落摔傷、砸傷和碰傷的操作人員進行搶救。3) 被吊物體墜落引起的傷人事故:被吊物體墜落主要是砸傷人,搶救傷員首先檢查受傷部位,對出血、骨折創傷,按救治方法處理后,送往就進醫院。4) 群吊碰撞后的應急救援:塔吊碰撞后引起的事件是塔吊吊臂損傷、鋼絲繩損傷,嚴重時吊物散落傷人,出現塔吊碰撞19、事故傷人,首先搶救傷員,按救 治方法處理后,將傷員送往醫院。設備事故是對吊臂和鋼絲繩進行檢查,根據受損情況,維修吊臂和更換鋼絲繩,使塔吊處于安全狀態后再使用。4 發生塔式起重機事故的應急救援4.1.當發生意外事故的時候保持鎮靜,注意事態的發展情況、方向及受影的范圍。有序指揮搶險和員工的疏散。4.2.事故發生過程,如電器部分起火必須關閉電源開關,用有效的滅火器材進行撲救,決不能使用泡沫式的滅火器具撲救。4.3.在事故發生過程中,不要盲目搶險,采取有效措施后,首先搶救受傷人員,再搶救集體財產。4.4.立刻設危險區域,并設警示標志,設專人監護,控制事故擴大發生,保護事故現場。4.5.按規定上報有關主20、管部門請求救援。5 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求援 5.1.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脫離危險現場,以免再發生損傷。 5.2.在移動昏迷的顱腦損傷傷員時,應保持頭、頸、胸在一直線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頸椎骨折,更應避免頭頸的擺動,以防引起頸部血管神經及脊髓的附加損傷。 5.3.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6 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 6.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21、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6.2.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采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 6.3.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7 防止觸電傷害的預防措施7.1.根據安全用電“裝得安全,拆得徹底,用得正確,修得及時”的基本要求,為防止發生觸電事故,在日常施工(生產)用電中要22、嚴格執行有關用電的安全要求。7.2.施工時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敷設,竣工后辦理驗收手續。7.3.一切線路敷設必須按技術規程進行,當安全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7.4.非電工嚴禁接拆電氣線路、插頭、插座、電氣設備、電燈等。7.5.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隔離防護。7.6.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或容易產生誤判斷、誤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現場,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提醒人們識別、警惕危險因素。7.7.采取適當的絕緣防護措施將帶電導體封護或隔離起來,使電氣設備及線路能正常23、工作,防止人身觸電。7.8.采用適當的保護接地措施,將電氣裝置中平時不帶電,但可能因絕緣損壞而帶上危險的對地電壓的外露導電部分(設備的金屬外殼或金屬結構)與大地作電連接,減輕觸電的危險。7.9.同工地不能同存在TN-S或TT兩個供電系統。8 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救援8.1.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正確、鎮定、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8.2.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1)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2)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24、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拔離或者將觸電者拔離電源。(3)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4)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使之脫離電源。(5)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導線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6)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到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認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25、后就地急救。8.3.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1)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2)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它絕緣性能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3)在拉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4)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5)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8.4.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醫院診治。8.26、5.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或送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8.6.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方法如下:(1)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異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頭27、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物指將其頦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于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臥,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3)胸外心臟按壓。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28、傷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及劍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分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處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9 受傷人員的現場護理9.1塔吊安裝和使用期間的傷人事故主要是:外傷出血、骨折、內傷等。按不同的方法進行護理后送往醫院。 9.2現場止血: 1) 壓迫止血法:先抬高傷肢,請洗傷口,外敷止血藥物,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在傷口表面,在現場可用清潔的手帕,毛巾或其它棉織品代替,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29、扎止血。2) 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別采用指壓面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顳動脈、股動脈、脛前后動脈止血法。3) 彈性止血帶止血法:當肢體動脈創傷出血時,一般的止血包扎達不到止血效果時,先抬高肢體,使靜脈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創傷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彈性止血帶,在止血帶與皮膚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止血帶必須扎緊,要加壓扎緊切實將該處動脈壓閉,爭取短時間盡快送醫院救治。4) 包扎、固定:創傷處用消毒的棉紡制品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 9.3傷員搬運:1)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地搬運轉送醫院搶救。搬運時應注意:在肢體受傷后的局部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或畸形變化,就表30、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帶包扎固定后再搬運,防止骨折斷端因搬運振動而移位,加重創傷。 2)在搬運嚴重創傷伴有大出血可已有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輸,頭部可放置冰袋或帶冰帽,路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3)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因疑有脊椎受傷可能,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使已受傷的脊椎移位。10 現場事故檢查和善后處理10.1塔吊倒塌、墜物造成結構強度受到影響的:由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對受損部位的結構強度進行檢驗,如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編制施工專項方案,經監理、設計批準后,按審批方案進行處理,合格后進行驗收程序。10.2腳手架和安全設施破壞部位的處理:受損部位的腳31、手架,進行拆除和搭設必須有專項方案,拆除和搭設方案,必須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經批準后方可進行搭設,搭設完的腳手架滿足原腳手架的安全狀態,搭設的腳手架進行驗收后方可使用。 10.3塔吊倒塌和維修要求:倒塌的塔吊,重新安裝應有資質公司安裝,必須編制安裝方案,塔吊安裝調試合格經有資質單位檢測合格,方可使用。塔吊更換配件,必須是原廠生產的配件,裝配應是原塔吊安裝公司進行裝配,裝配完成調試合格,特別是塔吊有關安全功能,經過調試后要試驗幾次確認合格。 10.4塔吊殘骸處理:塔吊殘骸處理前,先檢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如電氣配件問題、金屬結構問題、焊縫問題、機械事故、司機的技術或違章操作、違章指揮問題、日常管理不32、到位問題等,分析清楚后方可拆除,拆除應由可靠的垂直運輸設備,以防切割金屬構件時發生坍塌傷人。 10.5事故調查、記錄和上報:事故調查清楚后,書面上報上級單位,事故調查記錄應歸項目檔案。10.6塔吊倒塌、墜物損壞的結構,拆除應有可靠的方案,保證在拆除中不發生傷人事故,安全管理人員在現場監督及協助拆除工作,保證拆除工作順利、安全完成。 10.7塔吊事故中應吸取教訓,不完善的管理制度或管理不到位的問題,要認真整改,分清安裝、驗收、監測和使用中的工作責任,各階段的責任應在合同中明確,各自履行自己的安全職責,便于發生事故后分清責任。六、應急救援路線聯系電話和應急救援路線 : 急救中心:120 火警中心:119 報警中心:110 食物中毒:120線路目的地路線線路一線路二線路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