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公司礦井頂板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6268
2023-11-13
14頁
57.50KB
1、煤業公司礦井頂板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有關規定及煤礦安全規程第九條規定:“煤礦企業必須編制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修改。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由礦長負責組織實施。煤礦企業每年必須組織1次礦井救災演習”。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 ,也為及時、有效地應對井下可能發生的頂板事故,進一步增強我礦應對突發事故的綜合管理及應急救援能力,檢驗、提高職工搶險避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小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持正常的生產秩序。根據公2、司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經礦領導研究決定,擬定于 xx 年 月 日組織開展礦井頂板事故應急救援專項演練,現將事故應急演練方案具體事項安排如下:一、演練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點,最大限度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備和手段,切實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水平。2、統一指揮,分級管理,礦指揮部負責統一指揮協調礦山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礦屬有關部門,救援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緊密配合。3、平戰結合,專輔互補,充分發揮礦井作為應急救援第一響應者的作用,將日常生產與應急救援工作3、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隊伍、引導、鼓勵、實現一隊多能一人多長,培育和發揮輔助應急救援力量的作用。4、采集信息,科學決策,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多元化獲取事故區域的各種信息、數據、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提高應急救援的處置技術和水平。二、演練目的 1、檢驗職工在井下發生頂板事故時的應變避災能力及應急處置能力,職工對避災路線的熟悉程度,礦山救護隊急救反應能力以及物質供應、安全保衛、及后勤保障能力等項目。2、提高廣大干部、職工在礦井發生災變事故時的應急能力及自救、互救能力,在礦井出現危及井下職工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地將井下員工全部安全撤離至地面。3、檢驗預案的實用性、可4、行性和可靠性。 4、檢驗全體人員是否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應急救援程序。 5、積累經驗以改進應急救援預案。三、演練時間:定于xx年 月 日 時 時四、演練項目:副斜井措施巷掘進工作面發生冒頂事故,全礦停產撤人。五、救災演練指揮機構 總 指 揮 : 副總指揮: 成 員 : 指揮部設在調度室, 。主要工作:指揮演習、組織各專業組實施完成演習任務,安全指揮中心負責提供相關演習資料,由安全科負責匯總演練情況,編制總結報告。六、各部門及演練組職責 1、總指揮職責: (1)分析判斷事故、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確定相應應急救援級別; (2)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反 應組織進行應急5、救援行動; (3)批準成立現場搶救指揮部,批準現場搶救方案(或現場預案); (4)報告上級機關,與當地政府應急反應組織或機構進行 聯系,通報事故、事件或災害情況。 2、 副總指揮職責:協助總指揮制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方案和措施。協助總指揮組織領導救災工作。按照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方案和措施,負責組織好處理事故所必須的人員在指揮部待命,負責協調救災所必須的設備和嚴格控制 入井人員。 3、 部門職責 調度室:接收井下頂板事故報告;通知指揮部成員;負責向總公司匯報事故情況及應急救援進展情況;傳遞現場信息, 傳達指揮部下達的命令,做好下傳上達,上傳下達,并做好相 關記錄。負責詳細統計和掌握入6、井、出井人數以及留在井下各 地點的人數。 通風科:負責井下通風工作,確保救災時的通風保障工作。 安監處:負責監督應急救援中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生產科:負責井下事故相關技術資料的提供,協調指揮其 他相關做好巷道維護等工作。機電科: 掌握事故地點供電和停送電情況確保救災用電。 采供中心: 保證應急救援所需材料和設備供給。 監控中心:做好應急救援時地面通訊保障工作,負責井下應急救援時通訊暢通。 礦 辦:負責為指揮部成員到達現場、傷員運輸、后勤服務提供車輛保障。保障應急救援時能及時有效搶救受傷人員。 后勤部:保障井下遇險人員的食物供給。 保衛科:負責事故搶救和事故救援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工作, 維持礦區的7、正常秩序。 4、演練組職責 通風組 組 長: 職 員: 職 責:按照救災指揮部的命令,負責調整必要的通風設施,并執行與救災演練有關的其他措施。 機電組 組 長: 成 員: 職 責:負責礦井的停送電工作,保證主扇運轉正常,并及時完成其他相關任務。 監控組 組 長: 成 員: 職 責:確保演練期間指揮部與井上下的通訊暢通和監測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 物資供應組 組 長: 成 員: 職 責:及時準備好必要的救援器材,并按照指揮部的命令, 由通風隊和運輸隊迅速運往救災地點。救護組組 長: 成 員: 職 責:按照救災演練指揮部的命令,對升井遇險人員進行及時搶救。 安全保衛組 組 長: 成 員: 職 責:負8、責救災秩序,嚴禁無關人員入井,查點出入井人 數,并隨時報告指揮部 技術組組 長: 成 員: 職 責:負責技術方案的制定,演習后編制總結報告七、 演練前的準備工作1、做好井筒演習行走路線的航道支護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處理。2、救災演習地點備用材料要保證齊全充足。3、救災演習地點進風量局扇供風要符合要求。4、救護器材、工具等要齊全合格。八、演練的具體要求 1、礦長是搶險救災工作的全權指揮者,在總工程師和各分管礦長的協助下,根據煤礦頂板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開展救災行動。 2、 所有參加演練單位接到電話后以最快速度到達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到。 3、在礦井救災過程中,所有單位和人員必須由指揮部統一指揮,嚴9、禁出現推諉、扯皮現象。 4、演練過程中,參加演練的各組人員必須隨時向指揮部匯 報救援情況,指揮部認真填寫記錄。 5、演練期間,安監處要對演練過程和參加演練的單位和人員認真監督檢查,防止弄虛作假,確保演習的檢驗結果。 6、演練前,所有參加演習的人員都必須認真學習礦井頂板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按要求做好現場處置和避災各項工作。九、演練步驟1、各組參加演練人員八點半準時進入各自工作崗位后,向演練指揮中心報告到位情況,進入演練狀態。2、由總指揮下達演習命令(原因:副斜井措施巷發生冒頂事故),要求井下所有人員撤到井上。3、井下當班跟班礦長接到指揮部演練開始命令后,立即向各隊隊長下達“停止作業、撤出人員”的10、命令,各隊隊長清點并帶領本工作面人員迅速沿避災路線撤到地面,并向調度室匯報事故現場的詳細情況。4、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按順序通知有關人員和部門。獲悉井下發生冒頂事故后,應急總指揮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案了解災情,立即組織相關分析判斷災情的發展趨勢,及時果斷地作出決策,下達救災命令。5、工作面當班負責人在組織人員撤離時,將沿途為本工作面服務的皮帶司機、溜子司機、維修人員、瓦檢員等一同撤出。6、各單位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由跟班礦長向指揮部匯報撤人情況(出勤人數、撤離人數、含沿途帶出人員)。匯報后,隊長、機電工和瓦檢員原地待命。 7、演習期間,局扇司機、變電所配電工、井底信號工,堅守崗位,不準撤離。11、 8、在人員撤離時除局部通風機外,其它設備必須全部停電。9、避災線路為:工作面主斜井井筒地面10、組織現場救護人員對傷員進行施救,疏散與救護無關的所有人員,保證運輸暢通并通知有關部門準備救災物資,準備車輛運輸傷員,通知醫院準備搶救傷員。11、在演習過程中調度室要了解井下現場人員的撤離情況,并記清最后一名升井人員的時間。12、人員全部撤離到地面后演習結束。十、處理頂板事故的基本原則 1、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防止事故擴大優先。2、首先應直接與遇險人員聯系(呼叫、敲打、使用探測儀 等) ,確定遇險人員的人數和位置。 3、保證通風正常,如巷道垮冒關人,利用風、水管、打鉆 孔等方法輸送新鮮12、空氣,如時間過長應輸送飲料和食物。 4、如可能有再次垮冒危險時,首先自保,加強巷道支護, 確保退路暢通。 5、救災時,應派專人觀察頂板及支護的變化。 十一、頂板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搶救措施 (1)發生冒頂事故后,探明冒頂范圍內被埋、壓、堵截的 人數和位置, 分析搶救事故的條件,根據冒頂區域頂板特征、冒落高度及范圍、冒落物大小、事故前人員分布情況、瓦斯 濃度情況,迅速搶救遇險人員。 (2)先從支護完好處由外向內初步加強支護,清理矸渣外運。 (3)如頂板破碎時,應采取“打拋尖”的方法控制頂幫, 再次貨架棚支護。拋尖的長度、材質及間距應視具體情況而定,確保空頂有效。 (4)清理巷道堵塞物時,用呼叫、13、敲擊等方法與遇險人員保持聯系。(5)搶救人員時,用呼叫、敲擊等方法與遇險人員保持聯 系。 (6)遇大塊矸石或支護材料壓住人員時,嚴禁用爆破方法處理,也不能用鎬刨或鐵錘砸,可利用千斤頂等工具移開大矸石或物料救出遇險人員。 2、 傷員救治措施 4、 搶救出來的遇險人員要迅速運到安全地點,立即進行創傷檢查和處理。 5、 如傷員有外傷,應立即進行止血包扎處理,如傷勢較重或有骨折應進行骨折固定。 6、 如長時間困在井下的傷員,不要用燈光照射眼睛,應用毛巾蒙住傷員雙眼,飲食必須由醫院安排。7、 如被救人員已失去知覺,或呼吸困難,或停止呼吸或心跳,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人工循環心肺復蘇術,使傷員復蘇。 (5)14、井下運出傷勢較重或骨折的傷員,必須用擔架或木板 護送,出井口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3、救災人員的自身安全防護 八、 發現冒頂預兆迅速撤退到安全地點。 九、 獨頭巷道要經常檢查后部巷道的安全情況。 (3) 遇撤退不及時,要立即貼近巷幫站立,或在支護牢固地點躲避。 (4)撤出與救災無關的人員,救災人員人數應情況安排, 不能過多,以免影響工作或影響撤退。 (5)冒頂遇險后要立即發出互救信號,發互救信號時不能 敲擊對自己有威脅的支護會巖塊。被埋壓的遇險人員在條件 不允許時,不要采取猛烈掙脫的脫險方法。 4、事故發生后迅速匯報 冒頂事故發生后,現場及附近人員在脫離危險后,應盡可能觀察和判斷冒頂的具體位置(15、迎頭或巷道)、范圍(垮巷長 度),頂板是否穩定,有無再次垮冒危險,判斷遇險人員位置和人數,通風瓦斯情況,搶救材料情況等立即向調度室詳細匯報。對附近可能受到威脅人員發出警報,通知撤離。5、事故發生時現場人員營救遇險人員的措施 (1)營救工作要在災區負責人的領導和有經驗的老工人指導 、 下進行。首先要檢查冒頂區及附近的支護情況,采取措施進行加固,確保在營救過程中不再垮冒,同時要確保退路暢通。 (2)因地制宜對冒頂處加強支護,要求支護方便快捷,完成 后安全可靠。 (3)妥善營救遇險人員。 十二、演練期間安全技術措施1、所有演習人員必須服從命令和指揮,不得擅自行動。2、各參加演習的單位負責人和技術員,16、向施工作業人員貫徹好本措施的同時,還要認真貫徹各自作業規程中避災路線及救災的常識,必須達到熟練掌握程度。3、各工作面帶班長負責井下各現場的安全工作,達到安全條件方可進行演習。4、本次演習是在安全條件下進行,更要在確保安全安排前提下結束演習,對此各崗位工種、單位第一負責人,務必要加強管理和演習的教育,切實做好這次演習的方方面面的工作,真正確保安全演習。5、演習期間瓦斯員應做好瓦斯檢查工作。6、人員撤離要統一行動,不得亂跑,在撤離途中要做到安全、迅速,不要驚慌失措,防止跌倒摔傷。7、升井過程中,各班組長及帶班負責人協同維持秩序,人員按順序上井,不得亂搶亂上。8、安全科、運行隊負責井上、下秩序,避免17、上、下擁擠,同時清點上井人數和記錄上井時間。9、在核準井下人員確已全部升井后,信號工、維持秩序人員方可上井。10、演習前瓦檢員對井下各地點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方可進行演習,演習結束再開工前瓦檢員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保各有害氣體不超限,否則嚴禁組織生產。11、安全科要做好升、入井人員的登記和匯報工作。12、各單位按指揮部要求準備好演習用的物資材料。13、生產技術科準備好必須的圖紙以備指揮部和礦山救護隊使用。14、擬參加演習的任何人不得請假,有事必須經主管領導批準并交請假條后方準離崗。15、醫療衛生人員在井口待命,抓好衛生保健工作。十三、演練結束1、接到指揮中心演練結束命令后,礦燈房和井口檢身房立即清點演練開始時井下人數,清點后及時向指揮部匯報。2、井下各單位當班負責人撤離時要清點人數,撤到指定地點后,及時向指揮部匯報撤出人數。指揮中心負責統計、核對。3、各隊值班干部負責統計核實本單位的入井、升井人數,并向指揮中心匯報。4、演習結束后,由調度室負責總結演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寫出演習總結報告??偨Y演習中取得的經驗和出現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立即進行整改或在下次演習中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