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改擴建工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6361
2023-11-13
11頁
78.16KB
1、大橋改擴建工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適用范圍:3二、編制依據3三、重要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3四、 應急響應4五、 應急救援措施41.水污染應急措施42.大氣污染應急措施43.噪聲污染應急措施44.固體廢棄物應急措施5六、 應急預案51.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54、應急救援預案啟動條件75、應急救援資源配備情況7(1).資金的配備72.應急救援物資,設備設施的配備(見下表)76.應急響應8(1)接警與啟動應急預案8(2)應急通訊聯絡與報告8(3)現場保護8(4)警報和緊急公2、告9(5)事態監測9(6)警戒與治安9(7)人群疏散與安置9(8)醫療衛生9(9)公共關系10(10)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107.應急終止與現場恢復10七、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10八、預案的評審與改進11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應急預案為了預防和控制施工現場,生活區,辦公區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方面潛在的事故,事件或緊急情況,做好事故,事件應急準備,以便發生緊急情況和突發事故,事件時能及時有效地采取應急控制,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可能造成的傷害,損失和環境影響,特制定本預案。一、適用范圍:適用于xxxxxx大橋改擴建工程項目所屬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安全預防和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指導。二、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3、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6、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污染防治法7、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法三、重要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根據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確定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事故為重大危險源。1. 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為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事故,發生的地點為xxxx大橋改擴建工程項目施工過程。2. 可能影響范圍為施工作業場所和鄰近水源,環境污染,可能影響的人數為施工作業人員和附近居民。3. 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緊急事故,構成重大安全4、事故、事件。四、 應急響應1.發生環保,水保事故后,本事故單位應迅速向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啟動應急預案。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初步判斷事故發生的原因,采取了哪些措施及現場控制情況,所需的專業人員和搶險設備,器材,交通路線,聯系電話,聯系人姓名等。2.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或現場人員應采取積極自救,互救措施,進行控制,以防事態進一步蔓延或擴散,指派專人負責引導指揮人員及各專業隊伍進入事故現場。3.指揮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了解現場情況及事故的性質,確定警戒區域和事故應急救援具體實施方案布置各專業救援隊伍任務。4.各專業咨詢人員到達現場后,迅速對事故情況做出判斷,提出5、處置實施辦法和方法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參與事故調查及提出整改措施。5.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后,應服從現場應急小組組長的指揮,按各自的分工開展搶險和救援工作。6.事故得到控制后,由項目統一布置,組織相關專家,相關機構各人員開展事故調查工作。五、 應急救援措施1.水污染應急措施 施工現場均修有污水沉淀池,若發生水土污染,馬上切斷污染源,切斷污水排放管道。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申報,請專家對污水進行檢測,采用有效的措施對污水進行處理。2.大氣污染應急措施 發生有毒氣體泄漏,馬上疏散附近工作人員與居民,并采用有效的化學溶劑對毒氣體進行稀釋。并向有關環保部門通報。 對于運輸,儲存水泥等易飛揚的物體時,馬上采取6、覆蓋,密封,灑水等措施防止或減少揚塵。并配置專用灑水車,對事故現場和運輸道路進行灑水濕潤。3.噪聲污染應急措施對噪聲超標的設備馬上更換,并采用先進的低噪音設備,加強對高噪音環境工作人員的勞動保護措施。4.固體廢棄物應急措施棄渣場,取土場嚴格按設計或當地環保部門要求設置到指定地點,若發生堵塞河道的事故,馬上組織機械設備進行清理,并作好保護措施,防止再次發生同類事故;嚴格控制,檢驗棄渣現場堆放,防止發生棄渣堆垮塌事故。加強生活垃圾的管理,發生事故,安排專人對垃圾進行清理,并運至環保部門指定的傾倒點。六、 應急預案 1.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項目經理)副組長:組員:小組設辦公室在安全環保部7、,辦公室主任 聯系電話:2.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框圖:應急總指揮:項目經理應急救援副總指揮:項目常務經理應急救援副總指揮:總工程師安全環保部工程質量部物資設備部財務部計劃合同部綜合管理部調度室xx醫院xx派出所應急救援一隊應急救援二隊應急救援三隊3、項目部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成員及組織機構各部門職責項目經理:在項目應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負責,為應急總指揮。常務經理:負責現場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為救援現場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總調度;組織應急救援技術方案的具體實施。項目總工: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提供總體技術支持,負責組織制訂應急救援方案并指導和監督實施運行。工程部部長:負責組織本部門人員制定應急救援技8、術方案和負責現場指導,監督方案和實施運行。安全環保部:負責組織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救援技術方案的編制并現場指導實施;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技術指導及保障工作。財務部部長:負責確保提供應急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的資金支持。設備物資部部長:負責保證本部門對應急救援過程中所需物資、設備的供給、配備、維護和提供使用。綜合管理部部長:負責本部門人員在應急預案救援過程中做好內、外聯絡和溝通。xx派出所所長(派出所):項目部與派出所建立互助協議,發生緊急情況時由派出所負責維持應急救援工作的秩序,參與人員疏散和警戒,為應急救援提供安全保障。xx人民醫院院長:項目部與xx第一人民醫院建立醫療協議,由醫院配備一定數量應急9、醫療藥品,負責應急救援中受傷人員的現場保護。計劃合同部部長:負責事故發生后保護現場,對在事故救援過程中確需要變動的,應做好宣傳記錄(照片,錄像或繪制草圖等)。黨工委主任(黨工委):負責在事故應急過程中組織對受傷人員的疏散,對人員的實現動員和事故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須時,負責組織黨、團員突擊隊參與救援搶險。應急救援隊(一、二、三隊):由項目調度、事故隊長負責,每隊救援人員定員50人,負責直接參與搶險救援。4、應急救援預案啟動條件當項目部所屬各工區在日常事故生產中遇到突發性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緊急安全事故(狀態)時,事故工班將事故報告救援小組辦公室或直接報告項目經理,由項目經理下令啟動并運行本應急救10、援預案,應全力確保國家、社會、人民的財產安全不受損失或減少損失。5、應急救援資源配備情況(1).資金的配備財務部必須保證充足的應急救援備用金,以備緊急事件發生時,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救援工作。2.應急救援物資,設備設施的配備(見下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位置負責人1急救車1輛xx第一人民醫院醫院院長2云梯3套各施工隊各施工隊長3物資運輸車3輛項目部設備物資部長4醫藥箱,藥品10套項目部設備物資部長5挖掘機3輛項目部設備物資部長6裝載機3輛項目部設備物資部長7安全帽100頂項目部設備物資部長8安全帶50條項目部設備物資部長9防滑鞋100雙項目部設備物資部長10滅火器20只項目部設備物資部長11擴音器6支11、項目部設備物資部長12警車1輛派出所設備物資部長13應急聯絡電話數部見應急聯絡(3)社會資源:在發生突發性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緊急事故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根據實際需要將與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機構或部門情就支援,如請求火警119支援,請縣醫院急救120支援,請求110支援等。6.應急響應(1)接警與啟動應急預案接警:接警部門為項目部辦公室,接警人接到報警后,應詳細詢問一下內容:事故發生時間、詳細地點、事故性質、人員傷亡及被困情況、現場事態控制及發展情況等,并做好記錄。接警人接到報警后,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項目經理根據事故現場突發情況,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應立即通知組織機構中各部門12、負責人;并及時將事故情況向監理、業主和設計及有關部門報告。(2)應急通訊聯絡與報告應急救援聯絡工作由項目部辦公室主任負責,應急救援聯絡途徑如下:項目部應急聯絡電話:項目部辦公室電話 對外應急求救:公安警力求救電話:110;醫療急救求救電話:120項目部指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主要成員手機號碼:(附后)(3)現場保護突發性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事故發生后計劃合同部應立即派人趕赴事故/時間現場,負責事故/事件現場保護,立即開展收集證據工作。 因搶救人員、防止突發性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用移動現場物件時,要做好標識、標記,并繪制現場簡圖,寫出書面材料,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13、(4)警報和緊急公告當事故可能影響到周邊地區,對周邊地區的公眾可能造成威脅時,應及時啟動警報系統,向周邊公眾發出警報系統,同時通過各種途徑向公眾發出緊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質,對健康的影響,自我保護措施,注意事故等,以保證公眾能夠出及時自我保護響應。項目經理決定是否啟動警報。警報和緊急公告由辦公室和派出所負責組織實施,相關部門配合。警報方式采用擴音喇叭向周邊區發出警報。(5)事態監測發生突發性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事故并啟動應急預案后。由安全環保部、工程部、辦公室負責人各指定本部門1名人員組成事態監測小組,負責對事態的發展進行動態監測并做好過程記錄。監測的內容包括:事態影響邊界、氣象條件、對食物、飲用14、水、衛生及環境的污染,爆炸危險性,受孫建筑物垮塌危險性等。(6)警戒與治安為保障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事故現場周邊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好現場治安秩序,防止與救援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保障救援隊伍、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等等交通暢通,并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在安全事故救援過程中現場警戒與治安由派出所負責實施。現場警戒措施包括:危險區邊界警戒線為黃黑帶,警戒哨批佩帶臂章,警車明燈和警笛,用擴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員負責阻止與救援無關的人員進入事故救援現場。(7)人群疏散與安置人群疏散時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措施,也是最徹底的應急響應。應根據事故的性質、控制程度等決定是否對人員徹底進行15、疏散,人員疏散由項目經理下達疏散令、由黨工委主任組織、派出所參與實施。應對被疏散的人群、數量、疏散區域、路線、運輸工具等進行事先考慮和準備,應考慮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的疏散問題。對已實施臨時疏散的人群,要做好臨時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電、衛生等基本生活條件。(8)醫療衛生由xx第一人民醫院負責對在突發性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事故中受傷的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情嚴重的人員立刻轉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醫院和急救中心進行搶救,轉送過程中指派專人進行途中護理,急救車為轉送傷員專用車輛或120急救車。在緊急轉送傷員時,救護車鳴燈。(9)公共關系突發性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事故發生后,應將有關事故的信息、影響、救援工16、作的進展情況等及時向媒體和公眾進行統一發布,以消除公眾的恐怖心理,控制謠言,避免公眾的猜疑和不滿。發布事故相關信息由指揮長批準,由項目辦公室發布,保證發布信息的統一性,及時消除傳言。(10)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應急救援過程中,應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指揮人員)的安全進行周密的考慮和監視。必要時,應有專業搶險人員參與指揮或作業。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由項目部安全環保部指派專人負責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進行過程監視,及時發現受傷人員并組織撤換搶救。7.應急終止與現場恢復當事態得到有效控制,危險得以消除時,由指揮長下達終止應急令。終止應急令由安全環保部專人用擴音喇叭傳達至應急救援現場,終止應急救援。 當終17、止應急救援后,事故現場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隱患時,現場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經工程部門技術鑒定確認無不明隱患后,告知派出所所長,由派出所所長下達解除現場警戒。警戒解除后,由應急救援隊伍負責恢復現場。主要清理設施、救援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恢復現場辦公生活基本功能等。由職工工會負責組織被疏散人員的回撤和安置。七、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應急預案的培訓由安全環保部組織實施。培訓時間為貫徹開工后第一個月,每2次培訓時間間隔不應超過12個月,培訓對象應包括參與應急救援隊指揮人員、救援隊伍人員、輔助等人員。培訓方式采用集中培訓,培訓地點為項目部會議室。對培訓結果應組織考核,并應保存考核的記錄。應急預案的演練主要采用桌18、面演練,即由項目經理、組織機構各部門負責人、應急隊伍負責人、應急救援輔助及相關人員參加的,按照應急預案要求討論緊急情況時應采取的行動口口頭演練活動。主要是鍛煉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應急組織相互協作和職責劃分的問題。本部分演練由安全環保部組織,時間為工程項目開工后第1個月,每2次間隔時間不應超過12個月,地點為項目部會議室。另外,在組織桌面演練的同時,針對應急聯絡協系統的功能進行功能演練(在允許條件下,可對外部求援資源如110、119、120的通訊系統功能一并進行演練),確認通訊系統的準確性、暢通性、及時性是否滿足應急的要求,即通訊系統的響應能力的檢測。本部分功能演練由辦公室主任張曉梅辦公室實施。對組織的所有演練均要形成并保持記錄。八、預案的評審與改進根據應急預案的培訓與演練過程記錄,應對應急預案的功能和效果進行評審,對在培訓或演練過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階段,應進行分析總結,確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及時間的充分性。根據分析總結的結果對預案功能予以改進。預案的評審與改進由應急領導小組授權安全環保部組織,由應急組織機構各部門負責人,應急隊伍和其他輔助等相關部門或人員參加。評審與改進的時間為預案培訓與演練結束后進行,地點在項目部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