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土建工程防高空墜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6369
2023-11-13
15頁
103.25KB
1、地鐵土建工程防高空墜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編制目的32.適用范圍33.編制依據34.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5.應急處置基本原則46.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46.1應急救援指揮機構46.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56.1應急救援指揮機構56.2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職責5(1)總指揮職責5(2)副總指揮職責6(3)綜合協調組職責:6(4)技術方案組職責6(5)警戒組職責7(6)事故搶險組職責7(7)醫療救護組7(8)物資供應組職責8(9)事故調查組87.預防與預警87.1危險源監控87.1.2.預2、防措施97.2預警行動98.信息報告程序99.應急處置109.1分級響應109.2響應分級標準109.3響應程序119.4 處置措施1110.應急保障1410.1應急隊伍保障1410.1.1培訓1410.1.2、演練1410.2、應急物資保障141.編制目的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減少事故,雙街站在事故發生時能夠達到分級負責,反應快捷,行動迅速,統一指揮,盡可能的減少由于高空墜落事故所帶來的危害,保持建筑工程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預案。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地鐵5號線土建施工第xx合同段施工中可能發生的高空墜落事故應急救援。3.編制依據xx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xx地鐵集團安全風險應急3、管理制度綜合應急預案 施工藍圖4.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高空作業人員不按規程要求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容易造成高空墜落 2)高空作業區域臨邊未設安全繩和安全圍欄,孔洞未設蓋板或鋪設安全網,容易造成高空墜落。 3)高空作業使用的設備、材料和工具未采取防墜落措施,容易造成高空落物。 4)高空作業未正確使用電源和使用不合格的電動工具,容易造成觸電和高空墜落。 5)高空作業使用的腳手架未按要求搭設;容易造成高空墜落和坍塌。 6)高空作業的平臺、臨時通道、腳手架未安裝踢腳板,容易造成高空落物。 7)高空作業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時不符合規程要求,容易造成火災和爆炸事故。 8)夜間高空作業照明不充足,4、容易造成高空墜落和高空落物。 5.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5.1、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應急救援工作要始終把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由于高空墜落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應遵循有效組織現場資源,搶救方式正確、及時聯系外部救助的基本原則。 5.2、預防為主。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危險源管理,做好事故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開展培訓教育,實施組織應急演練做到常抓不懈,提高從業人員的意識和應急能力。 5.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職責明確。高空墜落事故應急搶險救5、援工作遵循公司統一領導,項目部、班組分級負責,應急救援人員應明確職責,落實應急處置的責任。 5,4、相互協調、快速反應。項目部、班組應密切協作、相互配合,保證高空墜落事故的信息及時報告、準確傳遞、快速處置,在第一時間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6.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6.1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為保證在緊急時刻,在短時間內及時部署、處理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并設立了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及主要負責人名單見下圖。6.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6.1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為保證在緊急時刻,在短時間內及時部署、處理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并設立了相應的應急6、救援工作小組,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及主要負責人名單見下圖。應急救援總指揮應急救援副指揮應急救援副指揮 應急救援副指揮 應急救援副指揮 醫療 救護組警 戒 組物資 供應 組綜合 協 調 組事故 調查 組技術 方案 組事故 搶 組圖6-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以上人員可以相互調配相互支援,人員不夠時由總指揮進行人員調配。6.2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職責(1)總指揮職責由項目經理擔任,負責救援工作的組織與指揮。具體職責是:執行國家有關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法規和政策;分析災情,確定事故救援預案,制定各階段的應急對策;確定各部門的職責,為救援提供物資保障及其他保障條件;組織預案的學習、演練改進,對預案的執行或演練情況7、進行總結;負責內外消息的接受處理,向上級部門做事故及救援報告;下達應急救援命令及響應結束命令;檢查善后處理以及恢復生產秩序的工作。(2)副總指揮職責由項目總工及安全經理擔任,負責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具體職責是:總指揮不在場時,由項目安全經理行事總指揮權利;監督檢查應急準備工作情況,組織開展應急培訓教育及應急預案的演練、操練和講解活動;平時收集有關危險源及危險有害因素變化情況的信息;負責了解、檢查各救援部門的工作,及時提出指導或改進意見;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和請求外單位救援的聯系;檢查督促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做好搶險救援、信息上報、善后處理以及恢復生產8、秩序的工作。(3)綜合協調組職責: 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 (4)技術方案組職責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 (5)警戒組職責 執行防高空墜落火方案中應急預案程序。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保護受害人財產。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9、令。 (6)事故搶險組職責 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 (7)醫療救護組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 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 (8)物資供應組職責 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9)事故調查組負責事故調查評估、事故現場10、恢復以及傷亡人員家屬的安撫等工作。人員聯系表職務負責人聯系方式備注應急救援總指揮長應急救援副指揮應急救援副指揮應急救援副指揮應急救援副指揮事故搶救組技術方案組醫療救護組警戒組物資供應組綜合協調組事故調查組7.預防與預警 7.1危險源監控7.1.1.對辦公區域和施工場區的危險源,采取定期檢查、日常值班巡邏、作業過程專人盯崗,在項目部設專人負責進行監控。7.1.2.預防措施(1)對職工進行預防高處墜落的安全知識教育,使他們在操作時熟悉使用工具和正確配戴安全防護用品。(2)針對可能發生墜落事故的特定危險施工,在施工前制訂安全防范措施,并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強監督落實。(3)凡身體不適合(如高血壓、癲癇11、病等禁忌癥)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參與高處作業,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要按規定進行體檢。(4)高空作業要穿工作鞋,嚴禁穿硬塑料底鞋、高跟鞋。(5)作業人員嚴禁互相打鬧,不得攀爬腳手架,以免失足墜落。(6)進行懸空作業時,應有牢固的立足點并正確系掛安全帶。(7)基坑周邊、臨空周邊、預留洞口等,必須有安全警示并設置臨時護攔,護攔圍密目式(2000目)安全網。(8)施工使用的臨時梯子要牢固,梯腳要有防滑措施,頂端捆扎牢固或設專人扶梯,確保使用安全。 7.2預警行動.任何人發現險情后,都要及時、準確地向安全部門、現場負責人員或撥打急救電話120,并積極投入救援。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后,應及時組織力量,配合相12、關單位進行急救。 7.2.2預警解除,“預警”啟動條件消失,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宣布預警解除,并發布預警信息。8.信息報告程序(1)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 最早發現者必須立即向安質部報告,如有人員傷亡應立即打120求救;同時項目部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如實向xx地鐵集團及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報告。(2) 安質部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一方面組織查明原因,一方面以最快方法直接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3)總指揮應立即通知“指揮部”各專業組負責人,迅速組織各專業救援隊趕赴現場,按職責分工負責投入搶險。(4)指揮部成員到過事故現場后,應根據現場的狀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救援決定13、,并命令各救援專業隊立即展開救援。 (5)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后,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特別緊急的情況下,各項目部可以直接報至公司主要負責人。各級應急指揮領導小組之間,必須保證24小時人員通訊暢通。 9.應急處置9.1分級響應級、級、級事故響應行動啟動公司級預案;級事故響應行動啟動項目部應急預案。9.2響應分級標準級響應:特大事故,即:(1)死亡30人以上;(2)造成100人以上中毒、重傷;(3)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級響應:重大事故,即:(1)死亡10人以上,29以下;(2)造成5099人中毒、重傷;(3)直接經濟損失500014、萬-1億元。級響應:較大事故,即:(1)死亡39人;(2)造成1049人中毒、重傷;(3)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5000萬元。級響應:一般事故,即:(1)死亡12人;(2)造成19人中毒、重傷;(3)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1000萬元。9.3響應程序 (1)應急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報警后,初步判斷險情和響應等級,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 (2)立即向公司安技科報告; (3)通知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做好應急準備; (4)事故現場負責人利用現場資源組織搶險救援行動,并請求當地政府、業主、醫療救護,消防機構等應急支援; (5)項目部領導和相關人員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動項目部內部資源,組織、指揮、協調搶險15、救援方案和行動; (6)配合各級部門采取的警戒、治安、救援、消防、環保、交通管制、人員疏散等應急措施; (7)做好相關人員的思想工作,保持隊伍穩定; (8)做好應急恢復工作;(9)當需要擴大應急時,由項目部應急指揮組總指揮決定,向公司、地鐵集團地方政府部門請求支援。 9.4 處置措施 9.4.1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9.4.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16、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 9.4.3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湛江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9.4.4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9.4.5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17、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 9.4.6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采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 9.4.7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9.4.8加壓包扎法:用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9.4.9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18、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9.4.10采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臨近的醫院搶救,運送途中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10.應急保障 10.1應急隊伍保障 10.1.1培訓 (1)、根據受訓人員和工作崗位的不同,選擇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 (2)、培訓內容:鑒別異常情況并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如何正確處理各種事故;自救與互救能力;各種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識;與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工作崗位存在哪些危險隱患;防護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簡單防護用具;緊急狀態下如何行動。 10.1.2、演練 項目部按照假設的事故19、情景,每年度至少組織一次現場演練,將演練方案及經過記錄在案。 10.2、應急物資保障 應急物資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單位應根據潛在事故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救援中所需的物資器材、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等。根據建筑工程事故類別、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應急救援物資在施工現場配備,并應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協調好社會資源,以保證應急狀態時的調用和擴大應急之需。 應急物資和設備見下表:序號物資名稱數量單位備注1急救車輛3輛2挖掘機1輛3裝載機1輛4干粉滅火器12套5安全帽40頂6安全帶20條7擔 架5付8藥品箱1個(包括緊急搶救藥品、器具)9對講機4臺 應急預案所需的物資裝備由現場項目部統一保管,專人負責維護保養,做好物資設備臺帳。每次安全應急搶救完后,做好統計工作,對損失的物資設備進行及時的維修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