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突發環境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6381
2023-11-13
28頁
3.23MB
1、高速公路工程突發環境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一、總則3、編制目的3、適用范圍3、應急預案體系3、應急工作原則3二、危險性分析3、項目概況3、地質情況3、氣象水文4、危險源與風險分析4三、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4、應急組織體系4、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職責5、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及職責5四、預防與預警6、山體滑坡、洪水等自然災害預防措施6、預警7五、應急響應8、響應程序8、應急結束8六、信息發布9七、后期處理9八、保障措施9、通信與信息保障9、應急隊伍保障9、應急物資裝備保障9、經費保障10、交通2、運輸保障10、醫療保障10、后勤保障10九、培訓與演練10、培訓10、演練11十、獎懲11十一、附則12、術語和定義12、應急預案備案13、維護和更新13、制定與解釋13、應急預案實施13十二、附件13突發環境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總則、編制目的 為了對項目在生產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環境事故或緊急情況進行有效應急,預防或減少隨之產生的有害環境影響,避免人員健康受到危害,社會經濟與人民財產受到損失。結合項目環境保護實際工作需要特制定本預案。、適用范圍 項目本預案適用于在本項目施工區域內人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廢氣、廢水、固廢(包括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有毒化學品等環境污染、破壞事件;在生產、經營3、貯存、運輸、使用和處置過程中發生的灰塵、廢料的隨意丟棄、機械的燥音對居民的影響等事故;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及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故;影響飲用水源地水質的其它嚴重污染事故等。1、本合同段施工現場內發生事故所危害的任何區域;2、外部發生事故可能波及本合同段施工區域的范圍。、應急預案體系 本項目應急預案體系主要針對項目及周邊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故,預案中對各級各類可能發生的事故制定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和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明確事前、事發、事中、事后的各個過程中相關部門和有關人員的職責。、應急工作原則 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緊急處置,快速反應,分級負責,協調一致的原則。建立項目部、施工分部應急救援體系,做4、到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關愛生命高于一切,確保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安全事故,能夠迅速、快捷、有效的啟動應急系統。二、危險性分析、項目概況、地質情況xx高速處于黃土梁、溝壑區為主要特點,上覆地層為厚數10-100余米黃土,河谷兩岸分布沖洪積物或其他重力堆積物。區域地貌屬于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溝壑縱橫、梁茆相間、川塬山丘交錯,雖溝渠較深,但塬體平坦,土體結構較為穩定。、氣象水文四季分明,春季和冬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天氣晴朗、日照充足,平均日照2345.7-2412.5小時,年均降水量555.8-709.3毫米,多集中在7-10月。極端最高氣溫為39.7,低端最低氣溫為-16.0,年均5、氣溫8.9-12.3。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出現頻率為25%-30%,年均風速1.8m/s。冬季寒冷,最大凍土厚度為0.65m,平均凍土厚度為0.4m。、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本工程屬溝壑區公路路面建設項目,多數便道均為路基項目遺留的各種施工變道,坡度及彎度較大,對于設備、材料運輸安全帶來較大隱患。因此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生產安全事故。 鑒于如上風險共分析評價出現場存在的各類危險源共計45項,其中重要環境因素2項,分別為路面施工、基礎設施。 因本項目施工區域一般遠離人口居住區、生產區,且發生環境事故波及面不大,故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對外部破壞可能性不大,對內部破壞也有一定局限性。三、應6、急組織機構與職責、應急組織體系 項目應急組織體系由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6個應急救援工作小組組成。結構框圖如下:應急救援救助報 告啟動求助報 告指 令報 告指 令工作組、公司應急小組以及政府主管部門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相鄰內部救援力量社會救援力量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搶險救援組信息通訊組安全疏散組現場救護組現場警戒組機動組現場救援力量事故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職責 1、項目經理郝生煒是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第一負責人,擔任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指揮工作。副組長由項目機械副經理和項目生產副經理擔任,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具體實施和組織工作,組長不在或授權時,副組長按序行使組長的權力。 7、2、組長(副組長)職責 及時向管理處應急領導小組、公司以及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等報告事故及處理情況,必要時請求援助,并接受其領導,落實指令。審定并簽發本項目應急預案。下達預警和預警解除令。下達本項目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負責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統一協調應急資源。 檢查督促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做好搶險救援、信息上報、善后處理以及恢復生活、生產秩序的工作。負責對外聯絡,向新聞媒體發布相關信息。負責檢查監督應急準備工作情況,組織開展應急培訓教育及應急預案的演練、操練和講解活動。審批并落實項目應急準備及救援資金。、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及職責信息通訊組組長: 負責對事故救援過程中的各職能小組進行協8、調指揮,并做好聯系社會、業主、公司救援力量的溝通工作。搶險救援組組長: 負責現場傷員的搜救、損失設備的安全轉移及事故后對被污染區域的洗消工作,及時控制污染源。安全疏散組組長: 負責對事故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人員疏散及物資轉移等工作。接警后,督促所有員工立即離開工作崗位,從安全道路有秩序地撤離。員工疏散順序是先現場人員,再附近工人、村民,最后各部門負責人和環保員,并根據各部門負責人提供的工作人數及訪客登記資料核查人員情況,承包商與訪問客人的疏散由負責接待部門負責人指派專人護送至安全區域。安全撤離后,防止員工未經許可重返事故現場?,F場救護組組長: 負責搶救和臨時處置事故現場傷員,負責護送重9、傷員到相應醫院救治。有權禁止人員進入情況不明的現場,防止人員傷亡事故擴大?,F場警戒組組長: 負責隔離事故現場、保護事故現場事故,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協助人員搶救和疏散,防止有人借機偷盜和破壞財物。機動組組長: 負責根據人員傷亡或失蹤情況,負責聯絡和接待其家屬,處理有關賠償、撫恤及其他事宜。外部應急救援力量 xx高速工作組,xx高速總監辦、駐地辦、xx市政府、xx市公安局、xx市安監局、xx市水利局、xx市人民醫院、xx區政府、xx區公安局、xx區安監局、xx區人民醫院。四、預防與預警、山體滑坡、洪水等自然災害預防措施 項目在開工前應對當地地理環境和以往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進行考察、咨10、詢,合理確定項目經理部的駐地,以及拌和樓、水穩廠拌、料場、庫房和設備停放位置,合理確定便橋、便道的規模和標準。與當地氣象、水文部門建立聯系,在最早時間獲取災害來臨信息。 在汛期以及暴雨來臨之季,實行項目領導24小時值班制,并發布信息,使所有員工有思想準備,妥善安排施工、進料和機械設施、物資材料的放置。 在獲知災害信息后,主管領導和部門應對工地現場、工程產品、各類設施、機械設備、房屋、物資材料、便橋進行檢查,及時采取加固、防護、轉移等措施,并應對路基工程疏通排水、設急流槽,對水泥、白灰等材料進行防水保護。尤其要確保職工人員安全,不允許任何作業隊將臨時住房搭建在低洼處和河道內。 在汛期內,機械設備11、夜間不得停放在易受洪水侵襲的地方,低洼處不得大量堆放工程材料,現場夜間警衛人員不得在易受洪水侵襲的地方停留,現場應保證有必要的照明。 成立搶險隊,配備搶險設施和工具,一旦受到災害侵襲,立即實施搶險救援。必要時向其它單位提供救援或向當地政府求助。、預警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作業人員進行預警培訓。 發現不符合施工規范和各項安全技術規程、安全操作規程等險情;或發生機械傷害事故、車輛傷害事故、中毒、火災爆炸事故、山體滑坡洪水等自然災害、高空墜落事故、物體打擊事故等情況按信息報告與通知程序進行匯報。、信息報告與通知程序 發現險情后,立即通知現場負責人或專職安全員。現場負責人或專職安全員應迅速采取措施,撤12、離人員、確定可能波及范圍并設置警戒,同時報告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進行現場指揮和協調,并根據現場情況向上級主管安全工作的領導、安全監管部門和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匯報和求得援助。如在非工作狀態發現險情,發現者應迅速直接向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 從外部獲取的有關自然災害、周邊險情后,獲取人應立即向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確認信息屬實后,及時通過廣播等快速手段告知全體作業人員,并組織相應的預警行動。 項目應急救援24小時值班人員:黃忠榮,電話:。在接到事故救援電話后,詢問事故地點、事故類型、事故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向項目常務副經理和事故救援小組匯報,并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13、救援。發生重傷、死亡事故后應在1小時內按程序上報,要將事故地點、事故類型、事故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向工作組進行報告,并在事故救援結束后,將事故詳情進行及時詳細匯報。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應同時按國務院第493號令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有關條例的具體規定處理上報當地勞動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工會組織,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單位、時間、地點、傷亡人員情況,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等。五、應急響應、響應程序 1、施工現場一旦發生事故,事故發現人員,應立即向現場負責人或專職安全員報告或撥打項目24小時值班電話,現場負責人、專職安全員或值班人員應立即向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副組14、長)報告事故簡要信息并撥打120急救電話和撥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 2、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根據本預案適用范圍進行判定,如符合則按規定啟動應急預案,并立即通知各副組長及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組長,通知各施工分部組織救援力量到達事故現場。同時向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公司以及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3、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組長應立即通知本小組各成員,各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攜帶相關應急物資按要求到達指定地點,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按各自職責分工及相關應急處置措施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4、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副組長應到達現場指揮,協助、協調、指導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及各方救援力量做好搶險救援、安全疏散、現15、場救護、現場警戒等工作,并及時向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公司以及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匯報事故應急救援最新動態,并向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傳達其相關指令,統一協調應急資源。、應急結束1、應急解除判別指標 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處置符合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有關標準;危害已經消除,對周邊地區構成的威脅已經得到排除; 現場搶救活動(包括搜救、險情及隱患的排除等)已經結束,被緊急疏散的人員已經得到良好的安置或已經安全返回原地。2、應急結束程序事故隱患消除后,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簽發應急結束命令。 應急結束后,項目安全主管部門即安全部在24小時內按照工作組、總監辦、駐地辦、公司及當地政府主管部門要求,編制事故簡況報告16、并填報相關事故報表,經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審核后上報。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經過,傷亡人數,傷亡人員情況,采取的應急措施,調查、善后組織工作及初步分析的原因等。 安全部應配合當地政府主管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置,并在30日內將事故調查處理報告及有關資料上報工作組、總監辦、駐地辦、公司。 事故調查處理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經過;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分析;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應急救援工作總結。 向事故處理小組移交資料內容包括:現場調查記錄、圖紙、照片;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物證、人證材料;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材料;事故責任者的自述材料;醫療部門對傷亡人員的診斷書等。六17、信息發布 1、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向新聞媒體發布相關事故信息。 2、事故信息發布的原則:客觀、真實、準確。七、后期處理 1、應急預案實施終止后,善后安置組應按照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部署,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及受影響人員,保證社會安定,及早消除事故影響,盡快恢復正常秩序,努力消除事故帶來的各方面影響。 2、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還須組織對應急救援行動進行詳細總結分析,對本項目的救援力量進行評估,對本單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修訂,并書面報告上級有關部門。八、保障措施、通信與信息保障 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及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成員必須保證應急救援所需的通信設備、工具正常,并24小時暢通。各應急救18、援機構人員以及當地醫院、救援機構、有關政府部門的通信聯系方式和方法見附件1。、應急隊伍保障 本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由項目主要領導組成,指揮中心辦公室為項目安全部,下設6個應急救援工作小組由項目主要管理人員和現場人員組成,各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項目安全部應按照本應急預案配備相關應急物資,建立責任人清單,明確貯存地點,并定期檢查,保持狀態完好。主要應急物資包括: 1、救護人員的裝備:安全帽、防護靴、防護手套、安全帶、安全繩、救生衣,防毒、防塵面具,雨衣、雨鞋等;2、機械及小型機具:裝載機、發電機、交通車輛、移動照明設備等;3、通訊器材:移動電話:原則上每個管理人員一人一個,對講19、機若干;4、其它物資:救生網、擔架、手電筒、編織袋、槽鋼、喊話喇叭等。、經費保障 建立專項安全生產費用管理制度,初步計劃投入20多萬元用于應急物資裝備保障、人員培訓保障和應急預案演練保障及相關支出等,該費用由安全部實施統一管理,確保專款專用。、交通運輸保障 由于本項目潛在突發生產安全事故主要可能發生在施工現場,主要交通運輸靠地方道路和施工便道、便橋,因此施工便道、便橋的暢通關系到應急救援的順利開展。項目安全部負責定期對施工便道狀況進行檢查,對影響道路正常運輸的應積極向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反饋,采取必要措施進行處理,確保道路正常、暢通。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機動組應派人對主要運輸道路進行疏導20、,確保應急救援及時、有效展開。、醫療保障 由于本項目所處xx市xx區,當地醫療衛生條件有限,因此安全部在與當地醫療機構進行日常聯系、溝通的同時,還應和xx市相關醫療機構保持聯系,確保傷者能得到有效救治,現場救護組應清楚了解各醫院地址及最便捷路線、聯系電話等。、后勤保障 施工現場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機動組應核查現場應急救援人數,派人聯系采購有關后勤保障物資(包括飲用水、食品、衣物等)并運至事故現場,為現場應急救援人員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九、培訓與演練、培訓1、項目安全部應制定相關培訓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實施。 2、項目開工前,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針對應急預案對項目各應急組織成員進行培訓,并將應急預案21、予以公布。3、項目安全部應半年組織一次全體人員應急知識培訓,培訓內容包括: 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等安全技能。 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隱患,異常情況的鑒別及上報、報警(包括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 事故的應急處理,緊急情況下各類人員的防范措施,各種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識?,F場自救與互救知識,防護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簡單防護用具。、演練 在項目開工后,項目環境保護領導小組應結合本項目特點按工程內容分別組織應急救援演練,演練至少組織一次并根據工程進展不定期舉行,當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 應急救援演練22、前,安全部應做好詳細的策劃工作并編制具體演練方案,針對演練的目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組織方式、情景模擬及需注意的安全事項等提前進行安排和要求,演練結束后應對演練效果及時進行總結,并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對存在問題予以修訂完善,保存相關記錄、影像資料。十、獎懲 1、一旦發生重大事故,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以后,各應急救援人員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不得借故延誤。 2、項目各部門要樹立全局觀念,搶險救援過程中,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可調用本項目所有人員、設備、物資等,項目各部門必須無條件服從,提供一切便利條件,任何人員都不得拒絕,否則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3、在應急救援工作中23、有下列表現之一的,將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免受損失或者減少損失的。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有其他特殊貢獻的。 4、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給予處罰、處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不按照規定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不按照規定報告事故真實情況的。 拒不執行項目綜合、專項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有其他危害應急工作行為的。十一、附則、術語和定義危險源 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危24、險源辨識 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風險 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合。重大危險源 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應急救援 指在發生事故時,采取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化成的損失或危害的措施。應急預案 指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計劃或方案。準備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效開展應急行為而預先所做的準備。響應 指事故發生后立即采取的應急措施或救援行動。恢復 指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25、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各種行動。、應急預案備案本預案報送項目辦、總監辦公司以及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備案。、維護和更新 根據應急演練情況,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和修訂。當人員、工作場所、施工工藝等發生重大變化時,或在緊急情況、事故實際發生后,項目安全部應重新組織評審、更新。、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項目安全部負責牽頭編制與解釋。、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自批準發布之日實施。十二、附件附件1: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聯系方式附件2:外部應急救援力量聯系電話及事故救援車輛附件3:應急救援物資附件4:項目應急組織體系聯系網絡附件5:受傷人員現場急救措施附件1: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聯系方式序號姓名聯系方式備注1組長2副組長326、45副組長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附件2:外部應急救援力量聯系電話及事故救援車輛序 號單 位聯系方式備 注1xx高速工作組2xx高速總監辦3駐地辦4xx市政府5xx市公安局6xx市安監局7xx市水利局8xx市人民醫院9xx區政府10xx區公安局11xx區安監局12xx區人民醫院13火警報警電話11914匪警報警電話11015事故救援車輛附件3:應急救援物資序號應急物品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型號擁有單位存放地點1裝載機臺2項目部項目工地2交通車輛4項目部項目駐地3發電機臺2100kw項目部項目工地4擔架部3項目部項目駐地附件4:項目應急組織體系聯系網絡 項27、目應急組織體系聯系網絡搶險救援組組長:安全疏散組組長:現場救護組組長現場警戒組組長:機動組組長信息通訊組組長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項目應急值守電話組員 組員組員組員組員組員附件5:受傷人員現場急救措施受傷人員現場急救措施 當傷害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撥通120急救電話,報告出事地點、受傷人員及傷情,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包括: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場施行心肺復蘇;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對骨折的傷員,應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具體急救措施如下。一、傷員窒息急救措施 1、開放氣道將患者放置適當體位 正確的搶救體位是仰臥位。患者頭、頸、軀干平直無扭28、曲,雙手放于軀干兩側。如患者摔倒時面部向下,應在呼救同時小心轉動患者,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個整體轉動。尤其要注意保護頸部??梢砸皇滞凶☆i部,另一手扶著肩部,使患者平穩地轉至仰臥位。軀在平整而堅實的地面或床板上。 注意點:搶救者跪于患者肩頸側,將患者手臂舉過頭,拉直雙腿,注意保護頸部。解開患者上衣,暴露胸部。 2、暢通呼吸道仰頭舉頦法 一手置于前額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與中指置于下頜骨近下頦或下頜角處,抬起下頦,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在暢通呼吸道之后,可以明確判斷呼吸是否存在。 注意點:手指不要壓迫患者頸前部、頦下軟組織以防壓迫氣道。不要使頸部過度伸展。疑有頸椎損傷者,不能使頭部后仰,以29、免進一步加重頸椎損傷。 3、正壓通氣口對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呼吸道暢通和患者口部張開的位置下進行。用按于前額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捏閉患者的鼻孔(捏緊翼下端)。搶救開始后首先緩慢吹氣兩口,以擴張萎縮的肺臟,并檢驗開放氣道的效果。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用力向患者口內吹氣(吹氣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氣完畢后,應立即與患者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眼視患者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患者從鼻孔呼氣,此時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氣流從口鼻排出。每次吹入氣量約為8001200ml。 注意點:在做口對口呼吸前,應先查明口腔30、中有無血液、嘔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若有這些液體,應先盡量清除??趯诤粑鼤r可先墊上一層薄的織物或專用而罩。每次吹氣量不要過大,大于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氣。吹氣時暫停按壓胸部。兒童吹氣量需視年齡不同而異,以胸廓上抬為準。每按壓胸部15次后,吹氣兩口,即15:2。有脈博無呼吸者,每5秒吹氣一口(10-12次/min)。 4、正壓通氣口對鼻人工呼吸 在某些患者口對鼻人工呼吸較口對口人工呼吸更為有效??趯Ρ侨斯ず粑饕糜诓荒芙浕颊叩目谶M行通氣者。 一手按于前額,使患者頭部后仰。另一手提起患者的下頜,并使口部閉住。作一深吸氣,搶救者用上下唇包住患者鼻部,并吹氣。停止吹氣,讓患者被動呼氣。因有時患者31、在被動呼氣時鼻腔閉塞,有時需間歇地放開患者的口部,或用拇指將患者的上下唇分開,以便于患者被動呼氣。 5、人工循環閉式按壓術 如傷員心臟停止跳動,應進行體外人工心臟擠壓,以恢復其心跳,恢復血液循環。 患者應仰臥于硬板床或地上。按壓胸骨中下1/3交界處??焖贉y定按壓部位:1)首先以食指、中指沿患者肋弓中間滑移。2)在兩側肋弓支點處尋找胸骨下切跡。以切跡作為定位標志,不要以劍突下定位。3)然后將食指及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即為按壓區;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緊貼食指上方,放在按壓區。4)再將定位之手取下,將掌根重疊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脫離胸壁,可采用兩手手指交叉抬起法。 搶救者雙臂應32、繃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利用髖關節為支點,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壓。1)按壓應平穩,有規律地進行,不能間斷。2)不能沖擊式的猛壓;下壓及向上放松的時間應大致相等;或放松時間稍長于按壓時間。3)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擺動。4)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但應盡量放松,務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 按壓頻率100次/分。按壓深度成人患者4-5cm。按壓時應隨時注意有無肋骨或胸骨骨折。判斷按壓是否有效,如有兩名搶救者,則一人按壓有效時,另一人應能觸及患者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 注意事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如現場僅一人搶救,可以兩33、種方法交替使用,每吹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搶救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終止,運送途中也不能終止搶救。二、傷員外創傷急救措施 當遇有木樁等物刺入體腔或肢體,不宜拔出,宜鋸斷刺入物的體外部分(近體表的保留一段),等到達醫院后,準備手術進行時再拔出,有時戳入的物體正好刺破血管,暫時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現場拔除,會招致大出血而來不及搶救。1、止血急救指壓止血法頭頸部出血 顳淺動脈:拇指在耳前,對著下頜關節加壓。 面動脈:拇指壓迫下頜角處。 頸動脈:在頸根部及氣管外側,拇指摸到搏動的頸動脈向內向后加壓,壓向第五頸椎橫突。指壓止血法上肢出血 鎖骨下動脈:鎖骨上窩處,拇指向下向后摸到搏動處加壓。 34、肱動脈: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拇指摸到搏動的肱動脈加壓。 肘動脈:肘關節前,拇指摸到搏動的肘動脈處加壓。 橈尺動脈:雙手拇指分別壓住腕關節前面的橈尺側(橈側即摸脈搏處)。指壓止血法下肢出血 股動脈:髖關節稍屈曲、外展、外旋,雙手拇指向后壓搏動的股動脈。 腘動脈:在腘窩處,雙手拇指摸住搏動的動脈,向下加壓。 脛動脈:一手緊握踝關節,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別壓迫脛前、脛后動脈。加壓包扎止血法 用已消毒紗布墊、急救包,在緊急情況下,也可用清潔的布類、紗布折成比傷口稍大的敷料,覆蓋傷口或填塞于傷口內。再用繃帶、三角巾、多頭帶作加壓包扎,松緊度以達到止血目的即可。強屈關節止血法 在肢體關節彎曲處加墊(紗布卷或棉墊35、卷),然后用力彎曲關節并用三角巾或繃帶環形或8字形扎緊。止血帶止血法 在傷口近端,用繃帶、帶狀布條或三角巾疊成帶狀,勒緊止血。或用將橡皮止血帶適度拉緊、拉長繞肢體23周,橡皮帶末端緊壓在橡皮帶的另一端上。上止血帶部位要準確,纏在傷口的近端。上肢在上臂上1/3,下肢在大腿中上段,手指在指根部。與皮膚之間應加襯墊。 止血帶松緊要適度,以遠端出血停止、不能摸到動脈搏動為宜。過松動脈供血未壓住,靜脈回流受阻,反使出血加重;過緊容易發生組織壞死。 用止血帶時間不宜過久,要記錄開始時間,一般不超過11.5小時放松一次,使血液流通510分鐘。 2、創傷包扎急救 為防止開放性創傷受污染,要及時包扎傷口。傷口應36、全部覆蓋,盡可能做到無菌操作。一般可用布條、三角巾、繃帶等進行包扎??噹О鷷r應注意,要從遠端纏向近端,繃帶頭必須壓住,即在原處環繞數周,以后每纏一周要蓋住前一周的1/31/2。遇有開放性顱腦或開放性腹部傷,腦組織或腹腔內臟脫出者,不應將污染的組織塞入,可用干凈碗覆蓋,然后包扎;避免進食、飲水或用止痛劑,速送往醫院診治,其現場包扎方法如下: 開放性氣胸包扎法:用不透氣材料(膠布、塑料皮)蓋住傷口,再用紗布或毛巾墊蓋住,最后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扎。 腹部內臟脫出包扎法:先用大塊消毒紗布蓋好,再用碗罩住或用紗布卷成保護圈套好內臟,最后用三角巾包扎。 腦膨出包扎法:先用大塊紗布蓋住傷口,再用紗布卷成37、保護圈,套住膨出的腦組織,再用三角巾或繃帶小心包扎頭部。三、傷員骨折急救措施 多數骨折傷員需行骨折臨時固定,以避免骨折斷端再移位或損傷周圍臟器、神經、血管等組織。固定可減少受傷部位的疼痛和便于搬運。 1、前臂骨折臨時固定術:先用兩塊相應大小的夾板置于前臂掌、背側,綁扎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將前臂懸吊于胸前。 2、上臂骨折臨時固定術:用兩塊相應大小的夾板置于上臂內外側,綁扎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將前臂懸吊于胸前。 3、大腿骨折臨時固定術:用一塊從足跟到腋下的長夾板,置于傷肢外側。另一塊從大腿根部到膝下的夾板,置于傷肢內側,綁扎固定。 4、小腿骨折臨時固定術:用兩塊等長夾板從足跟到大腿內、外側綁扎固定。若38、現場無夾板亦可將傷肢同健側綁扎在一起。 5、頸椎骨折臨時固定術:先于枕部輕輕放置薄枕一個,然后再用軟枕或沙袋固定頭兩側。頭部再用布帶與擔架固定。6、胸腰椎骨折臨時固定術:將傷肢平臥于軟枕的板床上。腰部骨折在腰部墊軟枕。若需長距離運送最好先以石膏固定。切忌在頸部墊高枕。7、骨折臨時固定中注意事項 閉合性骨折在固定前,若發現傷肢有嚴重畸形,骨折端頂壓皮膚,遠端有血運障礙,應先牽引肢體以解除壓迫或尖端刺破的危險,然后再予固定。開放性骨折,若骨折端突出傷口外,清創前不能納入傷口內。 綁扎固定時,松緊度要適中,過緊會影響到肢體遠端血供,過松達不到固定作用。8、骨折傷員搬運方法 單人搬運法:有扶持法、抱持39、法、背負法、肩法(臨床少用,戰時現場可用)。 雙人搬運法:有椅式搬運法、平托式搬運法。 擔架搬運法:是搬運傷員最佳方法,重傷員長距離運送應采用此法。沒有擔架可用椅子、門板、梯子、大衣代替;也可用繩子和兩條竹桿、木棍制作成臨時擔架。運送傷員應將擔架吊帶扣好或固定好。傷員四肢不要太靠近邊緣,以免附加損傷。運送時頭在后,腳在前。 脊柱骨折搬運:對疑有脊柱骨折傷員,應盡量避免脊柱骨折處移動,以免引起或加重脊髓損傷。搬運時應準備硬板床置于傷員身旁,保持傷員平直姿勢,由23人將傷員輕輕推滾或平托到硬板床上。 疑有頸椎骨折的傷員,需平臥于硬板床上,頭兩側用沙袋固定,搬運時保持頸項與軀干長軸一致。不可讓頭部低垂、轉向一側或側臥。四、傷員離體組織器官運送 離體組織器官應用無菌或清潔敷料包裹好,放入塑料袋或直接放入加蓋的容器中。當氣溫10,外周以冰塊包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