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公司突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6435
2023-11-13
16頁
71.44KB
1、燃氣公司突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第一章 總則3第一條 目的:3第二條 工作原則:3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32、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33、 依法規范、及時反應。4第三條 編制依據:4第四條 適用范圍:4第二章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4第五條 組織指揮體系構成:51、公司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公司指揮部)52、公司指揮部應急辦公室設在安全技術部5第六條 公司指揮部職責:5第七條 應急救援總指揮職責:53、在緊急事故結束后,安排對受影響地方進行恢復。55、宣布公司事故應急2、結束及向上級部門匯報情況等。5第八條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及職責:61、應急搶險救援辦公室62、應急救援技術組63、應急救援救治組64、應急處理和監測組65、警戒治安及人員疏散組76、洗消去污組77、 后勤保障組78、通訊聯絡及信息發布組8第三章 預警和預防機制8第十條 信息監測與報告8第十一條 預警預防行動9第十二條 突發事故級別及預警級別91、三級警報92、二級警報:93、一級警報9第四章 應急響應10第十三條 應急救援搶險的響應程序10第十四條 信息共享和處理101、 事故的報告。10 首次報告:11 階段報告:11 總結報告:122、信息的通報與發布。12第十五條 搶險救援措施:13、21、場站、管道發生燃氣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工藝處理措施:122、人員的緊急疏散、撤離:123、設置危險隔離或警戒區域:124、受傷人員的現場救護與醫院救治:125、交通事故的現場處置:126、后勤保障:137、搶險救援工作情況的記錄:13第十六條 事故應急救援搶險的終結131、生產安全突發事故應急活動的終結需符合如下條件:13第五章 后期處置13第十七條 保險13第十八條 突發事故調查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14第六章 應急救援搶險的保障措施14第十九條 保障資料141、生產經營部門應備有本部門生產及管理區域的下列資料:142、資料的保管。14第七章 各級專項應急搶險救援預案的編制和修訂154、第八章 附則16第三十條 本預案由安全技術部負責解釋。16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目的:為了有效地預防生產安全突發事故及其他突發事件的發生,并在生產安全突發事故及其他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及時地組織搶險救援,防止事故擴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第二條 工作原則: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提高公司全體員工防范生產安全事故及其他突發事件發生的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裝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對各類可能引發事故的情況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2、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根據生產安全突發事5、故及其他突發事件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公司突發事故應急指揮部負責全公司內事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生產經營部門突發事故應急指揮部負責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協調和實施工作;各有關部門按照預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3、 依法規范、及時反應。完善突發事故應急預案體系,為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提供系統、科學的制度保障。各部門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可能發生和已經發生的突發事故做出快速反應,及時、有效地開展監測、報告和處理工作。第三條 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城市燃6、氣安全管理規定城鎮燃氣設計規范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城市燃氣管理辦法xx省燃氣管理條例第四條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xx燃氣有限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服務等過程中發生突發事故時的搶險與救援工作。第二章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第五條 組織指揮體系構成:1、公司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公司指揮部)指揮部總指揮:總經理指揮部副總指揮:分管安全副總經理指揮部成員:其他副總經理、安全技術部經理及其他部門經理2、公司指揮部應急辦公室設在安全技術部3、生產經營部門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部門指揮部)負責事故現場應急救援的協調和實施工作。第六條 公司指揮部職責:對公司突發事故應急7、搶險救援體系的建立、完善和有效運行進行指導、監督;指導本預案的制訂和修訂工作;監督本預案的有效實施和運行;及時傳達、執行和落實政府有關部門對應急救援工作的安排和指令;領導和監督各生產經營部門和相關部門突發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第七條 應急救援總指揮職責:搶險救援總指揮職責: 1、根據現場情況評估事故嚴重性,決定啟動公司相應級別緊急應變預案,調派公司的資源和向119、110、120等外部應急組織報警處理緊急事故。2、判斷事態的發展及評估其最有可能的變化,對外部應急組織提供有關意見。3、在緊急事故結束后,安排對受影響地方進行恢復。4、評估是否需要法律或保險的幫助,決定是否需要利用傳媒降低事故影響。58、宣布公司事故應急結束及向上級部門匯報情況等。第八條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及職責:1、應急搶險救援辦公室組長:安全技術部經理成員:安全技術部相關人員負責對各類突發事故的報警、接警、處置、指揮等信息及時、準確的收集和傳遞。負責及時了解掌握救援搶險一線的情況;攝錄重大事件救援搶險應急處理過程和事故、事件的現場證據資料。2、應急救援技術組組長:分管安全副總經理成員:安全技術部經理、各生產經營部室經理對發生事故重大危險評估、應急資源配備、事態發展趨勢的預測、應急力量的重新調整和布置、個人防護、公眾疏散、搶險、監測、清消、現場恢復等行動提出決策性建議。3、應急救援救治組組長:分管副總經理 成員:總經9、理辦公室經理負責組織現場醫療急救,對傷員進行現場分類和急救處理,并及時轉送醫院進行治療。4、應急處理和監測組組長:分管安全副總經理成員:安全技術部經理、各生產經營部室經理負責組織各應急處理人員盡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營救受害人員;根據情況協調環保、衛生、氣象等部門,做好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范圍及危害性質、監測空氣、水、食物、設備(施)的污染情況以及氣象監測等。5、警戒治安及人員疏散組組長:分管安全副總經理成員:安全技術部經理、總經理辦公室經理安全技術部負責組織公司安全保衛人員,協調公安、消防、武警、對危害區外圍的交通路口實施定向、定時封鎖、阻止事故危害區外的人員進入;指揮、調度撤出危害區的人員和使10、用車輛順利地通過,及時疏散交通阻塞,保護重要目標、維護治安。總經理辦公室負責組織力量,根據現場指揮部發布的警報和防護措施,引導人員有秩序地撤至安全區域安置區,組織好人員的疏散安置工作;維護安全區或安置區內的秩序和治安。 6、洗消去污組組長:分管安全副總經理成員:安全技術部經理、各生產經營部室經理業務部門管理和生產人員負責對受污染的人員或設備、器材等進行消毒;組織地面洗消隊實施地面消毒,開辟通道或對建筑物表面進行消毒,減少擴散范圍。7、 后勤保障組組長:分管副總經理成員:計劃財務部經理、工程部經理、總經理辦公室經理工程部、總經理辦公室、計劃財務部負責組織應急救援所需的各種設施、設備、物資、車輛以11、及生活、醫藥等后勤調配與保障。8、通訊聯絡及信息發布組組長:分管副總經理成員:總經理辦公室經理、運銷部經理、市場發展部經理負責通知各應急組作出相應的應急響應,組織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統一發布,以及及時準確地向公眾發布有關措施的緊急公告。 第九條 生產經營部門指揮部和生產經營部門事故應急搶險救援隊組成及職責:生產經營部門以生產、安全管理人員為基礎,成立本部門的突發事故應急搶險救援組織,由生產經營部門經理任第一責任人。應急搶險救援組織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劃分為通訊聯絡組、搶險救援組、人員疏散及警戒維護組、傷員救護及后勤保障組等。負責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協調和實施工作,負責事故應急處理的前線指揮。負責實施本部12、門生產安全突發事故的應急搶險救援工作,并根據公司指揮部的指令支援其他部門的事故應急搶險救援工作。第三章 預警和預防機制第十條 信息監測與報告1、輸配運營部、工程部、安全技術部、市場發展部應根據自身安全生產工作特點,針對本部門重點防范部位和危險源,指定專門的機構或工作人員,定期進行監測。2、各部門的專門機構或工作人員通過對監測信息的綜合分析,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向本部門指揮部及公司指揮部報告事故隱患,并提出預警建議。第十一條 預警預防行動公司范圍內發生的事故分為一、二、三級警報, 由生產經營部門指揮部及公司指揮部根據監測信息,分別決定發布預警信息及應當采取的預防措施。第十二條 突發13、事故級別及預警級別1、三級警報1.1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發生的各類事件和緊急情況;1.2已經導致4至6人輕傷或不多于2人重傷事故;1.3對公司形象有輕微不良影響事件或事故;1.4公司指揮部認定的其他符合的突發事故1.5事故不影響周邊環境和周圍民眾,能被單個部門正常可利用的資源控制和處理的突發事故。2、二級警報:2.1可能造成大量受傷事故發生的各類事件和緊急情況;2.2已經導致7至9人輕傷或不多于3人重傷事故;2.3已導致1人死亡的事故;2.4公司日常生產、供氣及客戶服務運作有影響2.5事故影響到周邊環境及周圍民眾,單個部門已不能控制和處理,需兩個或更多相關部門協作才能控制和處理的緊急情況。2、14、6公司指揮部認定的其他符合的突發事故。3、一級警報3.1可能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發生的各類事件和緊急情況;3.2已經發生的9人以上輕傷或3人以上重傷事故;3.3已導致2人及以上死亡的事故;3.4事故發生嚴重影響周邊環境與周圍民眾,且本公司已不能控制、處理,須公司內所有有關部門及一切資源并會同外部其他機構聯合才能控制和處理的各種緊急情況3.5公司指揮部認定的其他符合的突發事故第四章 應急響應第十三條 應急救援搶險的響應程序1、發生突發事故,相關生產經營部門的負責人必須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按照本部門的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和指揮本部門搶險救援隊伍,實施搶險救援工作。2、突發事故發生后,事15、故應急處理的現場指揮由事發部門負責人擔任,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責時(如出差在外等情況),由安全負責人代其履行職責。3、公司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領導現場的救援搶險工作。根據搶險救援的實際需要,抽調其他生產經營部門的應急救援搶險隊進行支援。4、抽調的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到達后,應向現場的公司指揮部報到,并報告救援人員和裝備情況,接受指令實施搶險救援活動。第十四條 信息共享和處理1、 事故的報告。(1)、報告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發生突發事故的部門為報告責任部門;報告責任部門的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為報告責任人。(2)、報告時限、程序和方式:報告責任部門應于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向公司指揮部總指16、揮、副總指揮和安全技術部報告。現場調查核實后,公司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和級別,按規定向上級部門和上級公司報告。報告方式包括:口頭報告、電話或傳真報告、網絡報告、書面報告。(3)、報告內容: 首次報告:發生人員傷亡事故時應報告:事故發生時間;事故地點;人員傷亡情況;傷亡事故簡要經過;已經或正在采取的搶救措施。發生管道燃氣泄漏、爆炸、火災、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時應報告:事故發生時間;事故地點;管道壓力級別、管徑、泄露狀況、對供氣的影響情況;人員傷亡情況;已經或正在采取的措施;對周邊環境影響情況;可能的發展趨勢。發生重大設備事故時應報告:事故發生時間;事故地點;損壞設備的類型和數量;對供氣的影響情況;已經17、或正在采取的搶修措施。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時應報告:事故發生時間;事故地點;車輛種類;人員傷亡情況;已經或正在采取的搶救措施;是否已經向公安交管部門報告。 階段報告:報告事故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故的診斷和原因或可能因素;處置過程中新發生的情況;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 總結報告:突發事故應急搶險救援結束后,對事故的發生和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原因和影響因素,并提出今后對類似事故的防范和處置建議。2、信息的通報與發布。突發事故相關信息的通報與發布由信息發布組按照公司相關制度執行。第十五條 搶險救援措施:1、場站、管道發生燃氣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工藝處理措施:場站、燃氣管道發生燃氣泄漏及爆炸18、事故后,搶險組應按照本部門專項處理預案,采取相應的工藝處理措施,檢測和控制事故源。2、人員的緊急疏散、撤離:人員疏散及警戒維護組負責組織危險區人員撤離,并迅速疏散與事故搶險救援無關的人員。3、設置危險隔離或警戒區域:警戒治安及人員疏散組根據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情況,負責設置危險隔離區域或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勸說圍觀群眾離開事故現場。4、受傷人員的現場救護與醫院救治:應急救援救治組及后勤保障組依據發生的事故現場實際情況,根據專項預案的規定,對受傷人員采取正確的現場處置措施,將受傷人員送往選定醫院,并向醫院提供受傷人員的致傷信息。5、交通事故的現場處置: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故障或者交19、通事故,妨礙交通又難以移動的,應當按照規定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在車后50 米至100 米處設置警告標志,夜間還應當同時開啟示廓燈和后位燈。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時,警告標志應當設置在故障車來車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車上人員應當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并迅速報警。6、后勤保障:應急救援救治組及后勤保障組負責保障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協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以及搶險救援現場工作人員的后勤保障。7、搶險救援工作情況的記錄:在應急施救過程中,應當盡可能保護事故現場,并做好相應的情況記錄。在交通事故中因搶救傷亡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第十六條 事故應急救援搶險的終結1、生產20、安全突發事故應急活動的終結需符合如下條件:已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源,事故源附近危險源已轉移完畢或無危險;危險區域內的人員已疏散、撤離完畢;事故傷亡人員的搜救工作已經完成。2、事故現場的公司指揮部可以決定事故應急搶險救援工作結束。3、通知各相關部門及人員,事故危險已消除,并解除預警。4、應急搶險救援隊伍撤離現場,并責成相關部門開展事故的調查、取證和事故現場的清理工作。第五章 后期處置第十七條 保險對在突發事故中,公司因遭受損失而應享有的相關保險權利,由公司相關部門在事故后及時調查核實損失情況,并向相關保險機構索賠。第十八條 突發事故調查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突發事故處置完畢后,應由公司指21、揮部牽頭,組織對突發事故發生的原因、影響的范圍、處理的過程和結果等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總結經驗教訓,評估預案運行的有效性,并提出改進建議。第六章 應急救援搶險的保障措施第十九條 保障資料1、生產經營部門應備有本部門生產及管理區域的下列資料:(1)消防設施配置圖;(2)工藝流程圖;(3)現場平面布置圖;(4)周圍地區圖;(5)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2、資料的保管。以上資料應固定存放地點,由專人負責保管,不得遺失。第二十條 全公司管理、生產、施工和服務工作中使用的所有機動車輛、通訊工具、施工機械、勞動防護用品、救護設備和救護器材等,除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所必要的以外,根據應急搶險救援工作的需要,22、統一由公司指揮部調配,任何部門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指令,保障搶險救援工作的實施。第二十一條 生產經營部門應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逃生路線標識。第二十二條 各部門要定期維護和保養搶險車輛、滅火器等救護器材和裝備,保證隨時都能使用。第二十三條 生產經營部門應定期組織職工進行應急預案的培訓,并進行經常性的演練。第二十四條 生產經營部門對生產中的重要設備、儀器應備用適當數量的備品和備件。第七章 各級專項應急搶險救援預案的編制和修訂第二十五條 公司及各生產經營部門針對各類危險目標,結合自身生產特點和工藝要求,分類、分級編制專項應急搶險救援預案。第二十六條 安全23、技術部、輸配運營部、工程部、市場發展部應針對燃氣泄漏、爆炸事故等制訂搶險預案,結合本部門實際生產情況和用戶群,詳細規定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第二十七條 生產經營部門應依據可能發生的事故現場情況、附近地區醫院的設置情況,在本部門預案中確定以下內容:1、傷亡人員的轉移路線、方法;2、受傷人員現場處置措施;3、受傷人員進入醫院前的搶救措施;4、選定的受傷人員救治醫院。第二十八條 對各級預案,編制部門應定期或在事故后進行評審,并在評審結果基礎上,根據需要進行修訂。第二十九條 生產經營部門編制或修訂預案后,應將預案及時報公司安全技術部備案。第八章 附則第三十條 本預案由安全技術部負責解釋。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