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公司MTBE、甲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6445
2023-11-13
19頁
96.63KB
1、石化公司MTBE、甲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第一章 概況4一、基本情況4二、公司危險源分布4第二章 術語42.1危險化學品42.2危險化學品事故42.3應急救援52.4重大危險源52.5危險目標52.6預案5第三章 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53.1危險目標的確定53.1.1MTBE的特性53.1.2甲醇的特性53.1.4危險目標63.2具體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73.2.1健康危害73.2.2環境危害73.2.3爆炸危險73.2.4事故嚴重度分析7第四章 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2、的安全、消防、個體8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84.1滅火器材:84.2消防栓:84.4兩個罐區全部設有消防堤。84.6搶修器材:公司維修車間配備搶修工具及電氣焊等設施。8第五章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和職責85.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85.2組成人員95.2.1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人員95.2.2現場指揮部組成人員95.3主要職責91、總指揮副總指揮負責全廠事故的應急指揮與監護工作。93、應急處置行動組協同維修人員負責事故現場應急救援。10第六章 報警及通訊聯絡106.1報警裝置106.2通訊聯絡10第七章 發生事故的處理措施117.1泄露處理117.2著火處理127.4爆炸處理12第八章 人3、員緊急疏散和撤離138.5緊急疏散時應注意:13第九章 危險區的隔離14第十章 檢測、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1410.3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由現場救援指揮不統一領導、指揮。15第十一章 受傷人員的救治1511.1現場救治的方法:1511.1.2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1511.1.4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15第十二章 現場保護和洗消1512.1現場保護1512.2現場洗消15第十三章 應急救援保障1513.1內部保障1613.1.1應急救援隊1613.1.4應急照明1613.1.5應急救援器材1613.1.6保障制度1613.2外部救援17第十四章 預案分級相應條件17第十4、五章 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17第十六章 應急培訓計劃18第十七章 演練計劃18第十八章 附加說明1818.1預案編寫依據1918.2預案指導原則和救援方針1918.3夜間預案的啟用1918.4自然災害狀態下的啟用1918.5預案版本19第一章 概況一、基本情況xx市xx石化有限公司主要以液化石油氣為原料,進行氣體分離生產丙烯。公司占地15萬平方米,裝置總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主要有氣體分離裝置兩套:3萬噸/年和10萬噸/年,MTBE裝置兩套:1萬噸/年和1.5萬噸/年。主要原料有:液化石油氣、甲醇;主要產品有:液化氣、丙烯、MTBE。上述物質在突發泄露、操作失控和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存在著火災、爆5、炸、人員中毒和凍傷等嚴重安全事故。公司沒有專門的消防車、救護車等設備,在各危險區域配備了滅火器、消防栓等器材。公司最近的消防隊為油田消防支隊,電話為:0546-8839119。全廠職工80余人,其中生產一線作業人員32人。二、公司危險源分布公司危險源主要有生產裝置4套和儲罐20個,其中:臥罐10個(包括丙烯罐1個、液化氣罐9個),球罐7個(包括丙烯罐1個、液化氣罐6個),常壓罐3個(包括甲醇罐1個、MTBE罐2個)。第二章 術語2.1危險化學品指屬于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的化學品。2.2危險化學品事故指由一種6、或數種危險化學品火器能量意外釋放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事故。2.3應急救援指在發生事故時,采取的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的措施。2.4重大危險源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或設施)。2.5危險目標指因危險性質、數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險化學品所在的場所或設施。2.6預案指根據預測危險源、危險目標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危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事故應急救援行動。第三章 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3.1危險目7、標的確定3.1.1MTBE的特性1、物理特性:MTBE是甲基叔丁基醚的英文縮寫,甲基叔丁基醚是一種無色透明、粘度低的可揮發性液體,具有特殊氣味,含氧量為18.2%的有機醚類。它的蒸氣比空氣重,可沿地面擴散,與強氧化劑共存時可燃燒。2、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與氧化劑接觸猛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地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3.1.2甲醇的特性1、物理特性:甲醇又名木醇、木酒精,無色、透明、高度揮發、易燃液體。略有酒精氣味。熔點-97.8,沸點64.5,閃點12.22,自燃點463.89,蒸氣密度1.18、1,蒸氣壓13.33KPa(100Hg,21.2)。蒸氣與空氣混合物爆炸下限6-36.5%。能與水、乙醇、乙醚、苯、酮、鹵代烴和許多其他有機溶劑相混溶。遇熱、明火或氧化劑易著火。2、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3.1.4危險目標甲醇、MTBE由于其危險特性已被列入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危險品目錄。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中規定的生產場所、貯存場所的臨界量如表3-1所示。表3-1 易燃物質名稱及臨界量9、序號物質名稱臨界量,t生產場所貯存區1甲醇2202MTBE220公司現有MTBE罐1個,甲醇儲罐2個。1、兩個250 m3的甲醇儲罐構成一處危險源,若全部滿儲,甲醇總儲量為250 m320.79(密度)=395t;按照表3-1規定,甲醇儲罐構成了重大危險源。2、一個1600 m3的MTBE儲罐構成一處危險源,若滿儲,MTBE總量為:1600 m30.74(密度)=1184t;按照表3-1規定,MTBE罐構成了重大危險源。3、1萬噸/年和2萬噸/年的MTBE裝置如表規定,構成了重大危險源。3.2具體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3.2.1健康危害1、MTBE:具有一定的毒性。主要經呼吸道吸收,也可以經10、皮膚和消化道吸收,動物在高濃度的MTBE中可致癌。對小鼠的麻醉濃度為1.0mmol/L,致死濃度為1.6mmol/L。對人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上呼吸道、眼睛粘膜的刺激反應,長期接觸可使皮膚干燥。2、甲醇:甲醇毒性很強,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影響最大,其蒸氣能損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視力。人誤飲5-10ml甲醇就會嚴重中毒,造成雙目失明,大量飲入會導致死亡。空氣中常規允許濃度為5mg/m3。3.2.2環境危害 MTBE易于與水融合,可滲入土壤,破壞地下水質,認為它是一種可能的污染物。添加MTBE的汽油能改善汽車的行車性能降低尾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而且燃燒效率高,可以抑制臭氧的生成。甲醇易于與水融合11、,有毒,污染環境。3.2.3爆炸危險MTBE或甲醇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3.2.4事故嚴重度分析因本單元中,可能發生重大事故包括MTBE或甲醇泄露事故和MTBE或甲醇火災爆炸事故。其中MTBE或甲醇泄露事故是最為常見的化工廠事故。由于MTBE和甲醇都具有較高的揮發性,一旦泄露MTBE或甲醇迅速揮發,且都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同時由于MTBE和甲醇的密度比空氣大,會隨風飄散,即使無風時,也能沿著地面向外擴散,并易積聚在地勢低洼地帶。MTBE或甲醇的火災爆炸事故也是易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當罐區內MTBE或甲醇蒸氣與空氣混合達到MTBE或甲醇的爆炸12、濃度范圍1.6%-15.1%或6.0%36.5(體積),遇火源就會發生爆炸。此外,由于MTBE或甲醇的引爆能量小,罐區內絕大多數的潛在引爆源,如明火、電器設備點火源、靜電火花放電、雷電和金屬撞擊火花等,具有的能量一般都大于該值,因此決定了MTBE或甲醇蒸氣的易爆性。第四章 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4.1滅火器材:1、甲醇罐區:8kg干粉滅火器16個,35kg干粉滅火器15個,存放于泵區操作室、3萬噸/年氣分操作室及氣分、MTBE裝置周圍、裝卸臺區。2、MTBE罐區:8kg干粉滅火器15個,35kg干粉滅火器15個,存放于10萬噸/年氣分周圍及裝卸臺區。4.213、消防栓:1、甲醇罐區:周圍消防栓3個,消防帶50米,分別位于罐區西方、南方和東南方向。2、MTBE罐區:周圍消防栓3個,消防帶100米,分別位于罐區東方(1個)和東南方向(2個)。4.4兩個罐區全部設有消防堤。4.5防護器具:防毒面具7個,避火服2套,正壓式氧氣呼吸器2套,存放于操作室和生產處。4.6搶修器材:公司維修車間配備搶修工具及電氣焊等設施。第五章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和職責5.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根據事故危害程度和應急救援的需要,公司設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公司生產處,負責應急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一般事故(貯罐出現滲漏、滴漏)由安全員檢查并負責組織應急救援。較14、大事故(貯罐開裂、對廠內有危害)由公司應急救援小組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救援。重大事故(貯罐開裂、廠外也受到危害)由公司應急救援小組領導組織應急救援的同時,應立即上報當地政府請求應急救援。5.2組成人員5.2.1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人員總指揮:xx副總指揮:xx成員:5.2.2現場指揮部組成人員指揮:xx副指揮:xx成員:xx、xx5.3主要職責5.3.1組織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5.3.2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5.3.3確定現場指揮人員。5.3.4協調事故現場有關人員。5.3.5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5.3.6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1、總指揮副總指揮負責全廠事故的15、應急指揮與監護工作。2、安全人員xx負責傳達總指揮下達的命令,并負責救護人員的監護工作,記錄好救護人員名單。3、應急處置行動組協同維修人員負責事故現場應急救援。4、安全防護救護組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并協助應急處置行動組救護傷員及救援工作。5、通訊聯絡組負責事故報警并引導政府或油田消防車輛進入事故現場。負責應急處置行動組和安全防護救護組的后勤保障工作。6、疏散引導組負責緊急疏散與救援工作無關人員(包括司機及傷病人員),負責后勤物資的供應工作。5.3.7危險化學品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5.3.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5.3.9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5.3.10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第六章 報警及16、通訊聯絡6.1報警裝置廠內報警,由事故現場操作人員電話或對講機聯系報告辦公室,并由辦公室,辦公室利用內部電話或對講機聯系各其他單位緊急停止運轉投入應急救援并聯系營業室按響事故警鈴。重大事故,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總指揮聯系營業室向政府部門報警、請求救援。報警電話24小時開通。電話:和1196.2通訊聯絡24小時有效的內部、外部通訊聯絡手段為:內部電話,對講機,外部電話公司辦公室電話:營業室電話:值班室電話:第七章 發生事故的處理措施無論何人、何時發現液化石油氣或丙烯泄露、著火、爆炸事故,應立即通知公司辦公室或值班室,公司辦公室或值班室接到泄露、著火、爆炸報警后迅速通知其他各單位,并聯系營業室報警。17、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循序到達現場查明事故發生部位及原因,凡能通過堵漏或倒罐措施而消除的則以自救為主,如本單位無法控制,應及時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事故發生后,公司內所有對講機必須全部打開,電話不允許占線。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單位無法控制的事故報告后,馬上通知其他各有關單位,啟動公司響應的應急救援預案,通知各應急隊員迅速趕往事故現場(到達現場的人員由安全員xx記錄名單,并現場核對)。7.1泄露處理由應急處置行動組人員立即穿好防護服,戴好氧氣呼吸器,做好防護后準備進入現場。首先觀察有無中毒或窒息人員,若有人員中毒,應以最快速度將受傷人員脫離現場。消除所有火種。立即在事故區內停電、停火,18、滅絕一切可能引發火災和爆炸的火種。進入危險區前用水槍將地面噴濕,以防摩擦、撞擊產生火花,作業時設備應確保接地。用中倍泡沫覆蓋泄露的液相,減少氣體蒸發;用噴霧水轉移蒸汽云飄逸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擴散掉。若儲罐泄露,關閉進口閥門,打開出口閥門,調集車輛導出罐內液相。將消防水龍帶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噴向泄露區進行稀釋。同時判斷泄露的壓力和泄露口大小及其形狀,準備好相應的堵漏材料,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并監視廢水的排除方向嚴禁動火。若裝置區泄露,應急處置行動組配合操作人員緊急停車并立即打開消防蒸汽進行吹掃,關閉從上游系統的進料閥門,向下游系統排料。19、如果泄露罐體或塔體或管線溫度顯著升高,立即用消防水降溫并稀釋,同時準備好堵漏材料,安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進行堵漏。注意事項: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露物或泄露源;防止泄露物向下水道和密閉性空間擴散。7.2著火處理由應急處置行動組人員立即穿好防護服,戴好氧氣呼吸器,做好防護后準備進入現場。首先觀察有無中毒或窒息人員,若有人員中毒,應以最快速度將受傷人員脫離現場。關閥斷氣:若閥門未燒壞,可穿避火服,帶著銅制扳手在水槍的掩護下,接近事故裝置,關上閥門,斷絕泄露源。導流泄壓:若各流程管線完好,可通過出液管線、排污管線,將液相倒出事故罐,減少著火罐儲量。積極冷卻,穩定燃燒,防止爆炸。安全防護救護組協助應急處置行20、動組利用消防栓將火勢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并用噴水冷卻著火及鄰近罐壁,保護鄰近罐體或裝置免受火勢威脅,控制火勢不再擴大蔓延。在未切斷泄露源的情況下,嚴禁熄滅已穩定燃燒的火焰。泡沫抑制法:待溫度降下以后,向穩定燃燒的火焰噴泡沫,覆蓋火焰,終止燃燒,達到滅火的目的。現場監測:隨時用可燃氣體監測儀監視監測事故區內的氣體濃度。7.4爆炸處理MTBE或甲醇事故容器發生爆炸后,首先觀察有無中毒或窒息人員,若有人員中毒,應以最快速度將受傷人員脫離現場。由應急處置行動組人員關閉所有貯罐的出入口閥門。打開消防栓,向發生爆炸的設備容器噴水進行稀釋降溫,同時向周圍罐體或設備進行噴淋降溫,防止二次爆炸的發生。待消防車輛到21、來后,應急人員緊急撤出事故區,改由消防人員進行救護。如果事故重大,已經威脅到所有救護人員的生命,應立即撤離。第八章 人員緊急疏散和撤離當事故對公司內、外人員構成威脅時,必須在統一的指揮下進行撤離。門衛人員完全打開公司大門,由疏散引導組配合門衛人員對公司內與搶險救護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如果事故重大威脅到廠外其他企業或農村的安全時,由xx負責通知附近村莊緊急疏散村民。并通知風向及撤離方向、安全地點。8.1事故現場人員的撤離:由現場應急救援總指揮通知現場救援人員和其他留守崗位人員迅速撤離,撤離時由安全員清點人員,若有違撤離人員,應由義務消防人員做好防護后到現場作搜尋。8.2非事故現場人員的疏散,22、由總指揮下達疏散撤離命令,疏散引導組接到指令后,按指定的路線進行撤離。8.3周邊區域單位、居民人員疏散,由公司疏散引導組人員通知周邊區域各單位,各村莊及公司生活區內人員按指示的路線進行疏散。8.4應急救援人員的撤離,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在發現事故現場出現危險狀況時(如貯罐將要爆炸等),由現場指揮部下達緊急撤離命令,撤離到指定的區域。8.5緊急疏散時應注意:8.5.1由于MTBE或甲醇的比重比空氣略重,易于擴散,因此,當MTBE或甲醇泄露時,應向上風方向、側風方向和高處疏散,以免吸入過量的MTBE或甲醇使人窒息中毒。8.5.2MTBE貨甲醇的引火能量低,在疏散和救援過程中,防止化纖衣服摩擦產生靜電火23、花或鐵物品碰撞產生火花,引燃引爆泄露MTBE或甲醇。8.5.3為了防止泄露的物質發生爆炸,疏散逃生時,應扎緊袖口、褲腿,阻止MTBE或甲醇進入衣服內,以免爆炸時燒傷身體。8.5.4建立安全區。要在地理位置較高的上風方向建立安全區,以方便人員暫時避難;安全區要設立安全標志,以引導人員,使其明確疏散方向。8.5.5確定正確的疏散路線。為了防止在危險區內盲目行動,造成混亂,要事先確定好疏散路線,以便按照規定的路線到達安全區。8.5.6不要在低洼處滯留。8.5.7被疏散人員嚴禁駕駛車輛及摩托車。第九章 危險區的隔離MTBE和甲醇為重大危險源,當此危險源可能對公司周邊人員和環境構成威脅時,必須在指揮部的24、統一指揮下設定危險區。危險區內與搶險救援無關的人員應當及時疏散,所涉及的公路應通知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斷路,使其改道行駛,直至危險區域被撤銷后方可使其恢復正常狀態。第十章 檢測、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10.1檢測:空氣中的可燃氣體監測由應急救援小組人員配合安全員進行,所測空氣必須符合規定,檢測人員要做好安全防護,最少兩人同行,否則不得參與檢測工作,檢測的數據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若現場檢測人員感到不適或接到撤離的指令后,應立即撤離。10.2搶險、救援:為確保事故傷害不擴大化,所有搶險救援人員,必須按規定戴好呼吸器、穿好防護服,所使用的工具為防爆工具,在搶險救援時,不得獨自行動,作業時嚴格執行公司的安全25、管理規定,并高度警覺,聽從現場救援指揮部的指令。10.3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由現場救援指揮不統一領導、指揮。10.4為防止事故不擴大,應加大噴淋水量,增大消防水量,盡可能稀釋泄露出的氣體,若事故有所擴大,應及時通知油田消防隊和市消防大隊增援,同時將情況上報市安監局請求增援,事故擴大后要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調整疏散人員的范圍。第十一章 受傷人員的救治受傷人員從事故現場救出后,由營業室人員監護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救護治療。11.1現場救治的方法:11.1.1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11.1.2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11.1.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26、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11.1.4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第十二章 現場保護和洗消12.1現場保護由公司安全防護救護小組負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協助政府部門進行事故原因的調查和分析,為預防和指定防護措施提供第一手資料。12.2現場洗消事故現場的洗消由應急處置行動組和安全防護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在做好防護后進入現場,用大量清水對泄露區進行稀釋,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廢水送指定場所處理。第十三章 應急救援保障13.1內部保障13.1.1應急救援隊1、搶險搶修隊:負責人xx。2、安全監督防護隊:負責人xx3、應急疏散隊:負責人xx。4、通訊聯絡隊:負責人27、xx。5、后勤保障隊:負責人xx、xx13.1.2內部保障資料表序號名 稱存放地點保管人備注1消防設施配置圖辦公室xx2工藝流程圖辦公室xx3現場平面布置圖辦公室xx4周圍地區圖辦公室xx5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辦公室xx13.1.3應急通訊系統各崗位均安裝有固定電話,均有對講機兩部,應急救援隊負責人在事故時都配有對講機。13.1.4應急照明各單位均配有防爆應急照明燈,以備在緊急停電時使用。13.1.5應急救援器材1、滅火器:8kg手提式干粉滅火器89個,35kg推車式滅火器31個。2、防護器材:防毒面具7個,均存放于各崗位;氧氣呼吸器2臺,防護服2套,存放于生產處。3、消防車:無13.1.28、6保障制度1、責任制度。公司根據各單位、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有安全責任制,在安全責任制的基礎上,每年公司與各單位、公司與各班組、班組與個人都層層簽訂了安全目標責任書,公司制定了包括貯罐區在內的重大危險源承包責任制。2、值班制度。公司建立了公司領導、生產單位、維修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3、培訓制度。公司建立了新入廠職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制度、轉崗人員培訓制度及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制度。4、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對重大危險源實行了承包和監控。5、安全檢查制度。包括現場檢查及消防物資、應急、救援器材的檢查、維護和保養。6、演練制度。針對液化石油氣和丙烯、MTBE和甲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每年組織一次。13.2外部29、救援13.2.1聯系油田消防隊消防車救援。13.2.2政府協調應急救援力量,xx市消防大隊。13.2.3應急救援信息咨詢,可向國家應急救援中心咨詢。第十四章 預案分級相應條件MTBE和甲醇為易燃易爆的液體,可能發生的事故有MTBE或甲醇泄露、著火和爆炸。14.1貯罐或裝置出現滲漏、滴漏及泄露對企業內部有危害時,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搶險救護。14.2貯罐泄露、爆炸或火災威脅到企業外部時,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并立即上報政府,啟動政府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第十五章 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15.1MTBE或甲醇貯罐或裝置發生的泄露、著火、爆炸得到控制后,在通過倒罐、出料、稀釋后全部將罐內或裝置內M30、TBE或甲醇處理完畢,稀釋的廢水收集并處理后,周邊地區僅檢測到微量氣體且再無泄露點時,由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宣布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15.2MTBE或甲醇事故應急救援結束后,由應急救援指揮小組通知各相關單位事故已解除,有應急疏散隊負責同志周邊村莊及企業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可以返回居住區。第十六章 應急培訓計劃為便于在發生MTBE或甲醇事故時能迅速組織搶險救援和人員的疏散撤離,應定期對應急救援人員和公司員工進行應急培訓和教育。應急救援人員培訓:公司的應急救援人員應選擇身體狀況良好,具有較高素質,以及具有豐富的本崗位工作經驗的人員組成,為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救援能力和水平,每年對應急救援隊員進行不31、低于兩次的培訓。第十七章 演練計劃為確保在發生MTBE或甲醇事故時,能夠及時組織應急救援,每年都要定期開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17.1演練準備,演練分為三個層次,即演練宣傳、學習演練、演練學習,根據演練的方式和內容,準備演練所需器材,對人員進行演練教育培訓,并制定演練的方案和安全措施。17.2演練范圍,公司應急救援演練的范圍為全公司的應急救援演練,公司領導參加演練。17.3演練時間,每年演練一次,時間定于每年的九月份。17.4演練組織,有公司負責組織進行演練。第十八章 附加說明18.1預案編寫依據根據2004年4月8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簽發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32、及公司的實際情況編寫。18.2預案指導原則和救援方針在預案的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理念,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優先保護人的安全。作為崗位人員、救援人員必須做到處事不亂,應按預案要求盡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若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擴大,應采取正常的逃生方法進行撤離,并迅速將險情上報,等待救援。預案作為應急救援的計劃方案,采取預防為主,常備不懈,高校協調的方針,同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持續改進,使之更符合救援要求。18.3夜間預案的啟用夜間發生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人員在到達現場之前,臨時由公司值班人員和維修值班人員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事故處理和落實搶險救援任務。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和應急現場指揮部人員到達現場后,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處理。18.4自然災害狀態下的啟用若發生地震、臺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影響到了生產裝置或罐區的安全,應同樣執行該預案。18.5預案版本本預案為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第三版,該版生效時,第二版本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