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綜合治理新建箱涵工程事故預警及應急搶險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6585
2023-11-13
11頁
49.50KB
1、河流綜合治理新建箱涵工程事故預警及應急搶險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本項目新建箱涵段位于xx路xx路新建箱涵總長3188.2米,其中xx路2705米樁號為:XH0+000-XH2+705,新村路483.2米樁號為:XH2+705-XH3+188.2,箱涵采用明挖法分段封閉,分段施工。箱涵基坑長度根據現場分段施工情況確定,基坑底寬4.4米,基坑頂寬根據基坑深度及設計基坑邊坡坡比確定,基坑深度根據箱涵設計深度在4.98米-6.35米之間,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二、 交通事故預警由于箱涵施工需占用xx路,致使2、xx路交通中斷,需通行車輛繞行,從而可能導致道路交通擁擠,容易出現交通事故。針對以上問題,我部專門制定了交通疏解方案并在相應路段采取了交通事故預警措施和應急搶險預案。2.1、設立交通疏解標志在斷道施工路段來車方向50-200米處設置交通標志,限速20公里、交通繞行誘導牌等,提前告知通行車輛前方斷道施工。在斷道施工路段來車方向20-50米處設置塑料防撞沙桶、隔離墩等交通防護設施,為未及時減速繞行車輛提供應急緩沖,最大程度保障駕乘人員的安全。主要交通標志按公安交警部門的指導要求設置。2.2、預警預防機制2.2.1、信息監測 組建交通協管小組,在斷道繞行處協助疏導交通并研判交通形勢及時跟交通部門匯報3、交通狀況,搞好各類突發道路交通事故的監測。姓名職務電話交通協管組長交通協管員交通協管員 加強對周邊各類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處理,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特別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預警機制。通過對道路交通事故相關信息的收集、匯總與研判,及時與交通部門溝通,讓交通部門發出預警。 完善對施工區域附近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對道路交通信息的綜合分析與評估,及時跟交通部門匯報交通狀況,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協調管理部門和責任單位對該區域各類道路交通事故預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2.2.2、信息報告與配合 建立健全信息報送體系。一旦發現和掌握道路交通事故信息,我部立即將事故發生性質、損失大小和影響范4、圍等信息上報公安交通部門。我部將積極配合各應急救援單位、有關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部門對該路段發生的交通事故進行處理,并配合交通部門進行交通疏通和急救中心搶救運送傷員。2.2.3、預警級別與發布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道路交通事故的預警級別分為四級:級(特別嚴重)、級(嚴重)、級(較重)和級(一般),并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由有關部門和單位發布突發道路交通事故預警級別和信息。信息的發布、調整和解除,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通信、信息網突發道路交通事故預警級別和信息絡、宣傳車等方式進行;我部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和單位有針對性的對施工區域附近的學校等特殊場5、所進行告知。2.3、交通安全預防措施2.3.1、施工前積極與當地各級行政及公安交警部門協商,嚴格按批準的方案的范圍、期限進行施工。2.3.2、施工期間,施工場地采用圍擋全封閉施工。2.3.3、在施工總平面布置和交通組織示意圖規定位置與本工程各通道入口處設置標志牌,指示行人及車輛繞行,各繞行路口處夜間設置警示燈;在斷道繞行的主要路口處設置施工提示標志。2.3.4、在施工范圍內與來車方向用施工護攔分隔,防止車輛及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場地,在施工護攔及施工區前來車方向前設置警示燈,以策安全;2.3.5、專職維持交通人員,在交通擁擠期間值班,配合交警工作,指揮附近車輛和行人通行,保證主干道交通順暢;2.6、3.6、施工材料及機械停放一律在施工范圍內,不準占用行車通道;2.3.7、機械進退場盡量選擇行車較少的時段,避免造成交通阻塞;2.3.8、在施工路段來車方向設置大型提示減速慢行標志及交通誘導標志。2.3.9、施工場地設置交通疏導員,人數滿足要求,保證機動車輛與行人正常、安全、有序通行。三、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1、分級響應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分為四級:級、級、級、級,分別應對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道路交通事故。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生交通事件的應急響應堅持分級負責、快速反應的原則。根據事件的類別、級別、可控性、可動用的資源、影響范圍等因素,我部實行分級響應制度,分級啟動相應預案,落實崗位責任制7、,明確責任人及其指揮權限。2、 應急指揮建立應急組織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和以主管安全的項目副總經理及項目總工為副組長的搶險小組,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緊急處置,快速反應,分級負責,協調一致的原則,建立項目部、施工隊、班組應急救援體系,做到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關愛生命高于一切,確保發生交通事故時,能夠迅速、快捷、有效的啟動應急系統。 我部現場應急搶險小分隊根據事故及險情的性質,類別、危害程度、范圍和可控情況,具體安排事故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擴大。 及時向公司應急指揮小組報告,根據需要請求當地政府、公安、交通、醫療等部門救援; 落實公司、當地政府部門及應急機構的有關指示。3、應急行動 我部8、現場應急搶險小分隊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根據事故具體情況,安排做好應急處置的各項準備工作,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傷員和財物;采取必要措施,對該處道路交通事故實施先期處置,迅速控制并消除危險狀態,減少人員傷亡,避免重大財產損失。 協同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傷員搶救,了解現場發生交通事故人員施救應急方式,現場查勘,施救作業;對突發性交通事故中受傷的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情嚴重的人員立刻轉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醫院或急救中心進行搶救,轉送過程中指派專人進行途中護理,急救車為轉送傷員專用車輛或120急救車。在緊急轉送傷員時,救護車鳴燈。 為保障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事故現場周邊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9、維護好現場治安秩序,防止與救援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保障救援隊伍、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暢通,并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在安全事故救援過程中現場警戒與治安由派出所負責實施。現場警戒措施包括:危險區邊界警戒線為黃黑帶,警戒哨佩帶臂章,警車鳴警燈和警笛,用擴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員負責阻止與救援無關的人員進入事故救援現場。 在來車方向200米處設置警告標示牌,必要時跟當地交通主管部門中斷交通,設立明顯標志,標明車輛通行路線。 發生交通緊急事故/事件并啟動應急預案后,由安全部負責人各指定本部門1名人員組成事態監測小組,負責對事態的發展進行動態監測并做好過程記錄。監測的內容包括:事故影響邊界、氣象條件10、,對食物、飲用水、衛生及環境的污染,爆炸危險性、受損建筑物跨塌危險性等。 當事故可能影響到周邊地區,對周邊地區的公眾可能造成威脅時,應及時啟動警報系統,向周邊公眾發出警報,同時通過各種途徑向公眾發出緊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質、對健康的影響、自我保護措施、注意事項等,以保證公眾能夠做出及時自我防護響應。警報和緊急公告由派出所負責組織實施,相關部門配合。警報方式采用擴音喇叭向周邊區發出警報。同時應將有關事故的信息、影響、救援工作的進展情況等及時向媒體和公眾進行統一發布,以消除公眾的恐慌心理,控制謠言,避免公眾的猜疑和不滿。發布事故相關信息由政府相關部門發布,保證發布信息的統一性,及時消除傳言。 應急救11、援過程中,應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指揮人員)的安全進行周密的考慮和監視。必要時,應有專業搶險人員參與指揮或作業,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由項目安全部指派專人負責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進行過程監視,及時發現受傷人員并組織輪換搶救。應急救援人員必須遵守以下原則: 1)各項救援工作必須在救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有序進行。 2)救援人員要認真負責,并做好救援時的自我保護。 3)進入現場救援人員由指揮部確定,并制成花名冊。 4)進入現場救援人員應在3人以上,個人防護器材要齊全、完好、使用正確。 5)在救援中發現隱情要立即向指揮部匯報。 6)救援過程中要保證救援物資及時到位。 7)嚴厲打擊救援過程中的一切違法犯罪12、行為,觸犯刑法的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4、擴大應急 一旦發生先期處置仍不能控制的緊急情況以及特別重大、特殊道路交通事故,擴大響應范圍,提高響應等級,視情成立應急處置指揮部,統一指揮、協調、調度相關力量和資源實施應急處置。必要時,開設現場指揮部,統一實施現場應急處置。發生重大、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我部積極配合相關區縣政府、市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根據應急處置指揮部指令,迅速調動有關應急力量和資源,采取措施,確保應急處置行動快速、有效進行。5、應急結束現場車輛、人員施救完畢,確認交警對事故調查和保險公司勘驗現場工作結束后,協助交警及時清理現場,主要清理臨時設施、救援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恢復現場13、辦公生活基本功能等,恢復正常交通秩序,經公司應急指揮小組批準后,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結束。6、 后期處置事故調查應遵守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及時準確的查清事故原因、性質、發生過程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情況、為責任認定、事故處理和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 重、特大交通事故恢復后,應急工作小組應組織編寫技術分析報告,制訂反事故措施。 對原因不明或情況復雜的事故,應急工作小組應組織質量、安全等單位應急事故處理人員聯合進行事故分析。 對已頒發的反事故措施,要督促、檢查落實情況,直至所有隱患消除。7、 應急保障 應急隊伍 1)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組建應急搶修隊伍; 2)14、建立應急專家庫,為應急搶修和救援提供技術支撐; 3)加強應急技能培訓,提高應急裝備水平,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4)加強與社會力量的聯動協調,提高協同作戰能力。 應急物資及裝備 1)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實現應急物資信息共享,統一調配使用; 2)后勤服務保障組應加強對應急物資和裝備的維護及保養,確保應急物資和裝備處于良好狀態。 通訊與信息 以公司常規通信資源和社會公共通信資源為主,應急通信系統為輔,保證應急指揮和現場搶險救援的通信暢通,信息傳輸及時無誤。 其他 1)技術保障 全面加強各專業支援組成員的專業水平,不斷掌握各專業的最新知識,以提升應急救援的各專業技術保障能力。 2)裝備保障 交通工具保障(包括叉車、吊車及隨車備件),要始終做到隨時可正常使用狀態。通訊工具24小時開通。 3)人員保障 加強各專業組人員的業務素質、技術水平培訓,不斷提升應急處臵能力。 4)運輸保障 我部做好各類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確保良好性能和車況。緊急情況下,我部應急辦公室對各類車輛實施統一調度,以確保應急救援搶險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