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適用房項目事故應急救援現場處置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6597
2023-11-13
15頁
38.50KB
1、經濟適用房項目事故應急救援現場處置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現場發生事故以后,項目經理部能有條不紊地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救援,將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和盡快復工,現根據現場情況及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本事故應急救援處置方案。高空墜落事故傷害現場處置方案一、事故類別及危險性分析(一)高處墜落事故項目主要分布分項工程為腳手架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砼工程、起重吊裝工程、砌體工程、粉刷工程。存在較多高處作業。洞口、作業平臺四周缺少防護設施或防護設施有缺陷,下方沒有架設安全護網,高處作業沒有系安全帶、違章作業。(二)高處2、墜落事故傷害程度發生高處墜落后,可引起人員輕傷、重傷、甚至人身死亡事故。(三)可能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的危險部位或工序1.四口墜落(預留口、通道口、樓梯口、電梯口)2.五臨邊墜落(基坑臨邊、樓層樓面屋面臨邊、陽臺料臺臨邊、通道臨邊、洞口臨邊)3.腳手架上墜落。4.懸空高處墜落。5.拆除作業中發生墜落。6.梯子上作業墜落7.其他高處作業墜落二、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救護高處墜落受傷人員的流程1.當發生人員輕傷時,現場人員應采取防止受傷人員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緊急救護措施,并將受傷人員脫離危險地段,撥打120醫療急救電話,并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2.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3、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3.如受害者處于昏迷狀態但呼吸心態未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維持呼吸道通暢,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4.如受傷者心跳已停止,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壓。5.如受害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6.以上救護過程在120醫療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結束,工作人員應配合120醫療急救人員進行救治。7.現場救護措施完成后,如120救護車沒有到,應立即將傷者用擔架抬上現場面包車送醫院救治。(二)事故報告流程1.4、施工隊隊長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匯報人員高處墜落傷害情況以及現場采取的急救措施情況。2.高處墜落傷害事故擴大時,由項目經理向上級主管單位匯報事故信息,如發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應立即報告集團安全環保部、業主安全環保部門、當地政府部門主管安全的監督部門。3.事件報告要求:事件信息準確完整、事件內容描述清洗;事件報告內容主要4.包括:事件時間、事件發生地點、事故性質、先期處理情況。三、注意事項(一)發生高處墜落,在人員得到安全救治后,應對現場相關區域的臨邊、洞口進行舉一反三的檢查,防止再次發生事故。(二)進行骨折傷害救治時,必須注意救治的方法,防止由于救治不對造成的二次傷害。 物體打擊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5、案一、事故類別及危險性分析(一)物體打擊事故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腳手架搭設和拆除、砌筑、臨邊施工等較多交叉作業。在檢查作業時,洞口、作業平臺四周缺少防護設施或防護設施有缺陷,下方沒有架設安全網或安全網密封不嚴,高處落物引起的打擊傷害。在生產現場,需要使用鋼筋設備、砼攪拌設備、木模板切割設備等,使用電動工具的切割作業時,部件飛出造成的打擊傷害;旋轉設備修理后運轉時部件飛出造成的打擊傷害。(二)物體打擊事故傷害程度發生物體打擊后,可引起人員輕傷、重傷,甚至人員死亡事故。(三)可能發生物體打擊事故的危險部位或工序 1.四口物體墜落(預留口、通道口、樓梯口、電梯口)2.五臨邊物體墜落(基坑臨邊、樓6、層樓面屋面臨邊、陽臺料臺臨邊、通道臨邊、洞口臨邊)3.腳手架搭設或拆除時鋼管或扣件墜落。4.砌筑施工時磚或工具墜落、劈磚磚頭飛出。5.設備或零部件吊裝作業時,沒有設置警示隔離標識;多人指揮;設備捆綁不牢固,吊物墜落。6.其他在同一垂直面上存在交叉作業的區域物體墜落。7.砂輪機等旋轉部件飛出。8.切割等電動工具裝夾不牢固,操作人員野蠻操作或操作不當,切割物飛出。二、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救護物體打擊受傷人員的流程1.當發生物體打擊造成受傷時,將受傷人員脫離危險地段,判斷是請。傷者明確表示受傷較輕,現場人員協助處理傷情,及時觀察傷情變化;傷情嚴重時,撥打120醫療急救電話,并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7、2.現場人員首先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受傷人員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3.如果受害者處于昏迷狀態但是呼吸心跳未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4.如果受害者心跳已停止,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壓。5.止血、呼吸、心跳正常后,如受害人員骨折,現場人員采取固定骨折部位的措施。6.以上救護過程在120醫療急救人員達到現場后結束,工作人員應配合120醫療急救人員進行救治,并送醫院治療。7.現場救護措施完成后,如120救護車沒有到,應立即將傷者用擔架抬上現場面包車送醫院進行救治。(二)事故報告流程1.施工隊隊長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匯報人員高處墜落傷害情況以及現場采取的急救8、措施情況。2.物體打擊傷害事故擴大時,由項目經理向上級主管單位匯報事故信息,如發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應立即報告集團安全環保部、業主安全環保部門、當地政府部門主管安全的監督部門。3.事件報告要求:事件信息準確完整、事件內容描述清洗;事件報告內容主要4.包括:事件時間、事件發生地點、事故性質、先期處理情況。三、注意事項(一)對于頭部受到物體打擊的傷員,檢查中無發現頭部出血或無顱骨骨折的傷員,如果當時發生過短暫性昏迷但很快又恢復意識,清醒后當時自覺無精神、精神方面癥狀的傷員,切勿掉以輕心而放松警覺。該類傷員必須送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并應留院觀察,因為這可能是嚴重腦震蕩或腦殼撕裂出血的前兆。(二)在進行9、人工呼吸或心肺復蘇救護時,應先判斷是否存在頸椎、胸骨骨折,避免對傷員造成進一步傷害。(三)搬運傷員過程中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或兩腿,絕對不準單人搬運。必須將傷員連同硬板一起固定后再行搬動。(四)用車輛運送傷員時,最好能把安放傷員的硬板懸空放置,以減緩車輛的顛簸,避免對傷害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危險性分析本工程由于施工范圍較大,配電箱較多,焊接和臨時用電較多,在配電箱接電過程中,零星用電過程中,容易發生觸電事故。觸電事故和其它事故比較,其特點是事故的預兆性不直觀、不明顯,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因此,在保護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下,人體觸電傷害事故是極易發生的,所以,施工中必須做10、好預防工作,發生觸電事故時要正確處理,搶救傷者。二、應急響應程序(一)現場處置程序1.觸電傷害突發事故發生后,施工隊隊長應立即向應急指揮部報告,并采取臨時處置措施。2.應急處置組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理。(二)現場處置措施1截斷電源,關上插座上的開關或拔除插頭。如果夠不到插座開關,就關上總開關。切勿試圖關上事故電器用具上的開關,因為可能正是該開關漏電。2.若無法關上開關,可站在絕緣物上,如報紙、塑料布、木板,用掃帚或木椅等將傷者撥離電源,或用繩子等物將傷者拖離電源。切勿用手觸及傷者,也不要用潮濕的根據或金屬物把傷者撥開,也不要使用潮濕的物件拖動傷者。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11、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如傷者昏迷,則將其身體放置成臥式。4.如傷者昏迷、身體遭燒傷,或感到不適,必須打電話叫救護車,或立即送傷者到醫院急救。5.高空出現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截斷電源,把傷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對傷人進行急救。6.現場搶救觸電者的原則:現場搶救觸電者的經驗是;迅速、就地、準確、堅持。迅速-爭分奪秒將觸電者脫離電源;就地-必須在現場附近就地搶救,病人有意識后再就近送醫院搶救。準確-人工呼吸的動作必須準確。堅持-只要有百萬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努力搶救。三、事故報告(1)施工隊長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匯報人員觸電傷害情況以及現場采取的急救措施情況。(2)觸電傷害事件擴大時,由項目12、經理向上級主管單位匯報事故信息,如發生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應當立即報告當地政府主管安全監督部門。(3)事故報告要求;事件信息準確完整、事件內容描述清晰;事件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事件發生地點、事故性質、先期處理情況。 機械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程序 一、危險性分析 (一)易發生的地點:鋼筋加工區、木工加工區、機械加工及維修點等區域 (二)事故后果:人員重傷、人員傷亡。二、應急響應程序(一)報告程序1.事故信息上報采取逐級上報原則,最終由工程項目部向政府有關部門上報。發現事故的人員及時聯系應急小組組長或者副組長,由他們根據現場事故情況采取措施,以及是否啟動應急預案。傷害事件擴大時13、,由項目經理向上級主管單位匯報事故信息,如發生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應當立即報告當地政府主管安全監督部門。2.信息上報內容包括:單位發生事故概況;事故發生時間、部位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以及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等。3.根據事故性質,工程項目部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時限,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二)應急處置 1.輕傷事故a.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向應急小組報告。b.對傷者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臨時措施。c.盡快將傷者送醫院進行防感染和防破傷風處理,或根據醫囑做進一步檢查。2.重傷事故a.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14、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現場,組織事故搶救。b.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四周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c.迅速撥打120求救和送附近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d.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15、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達到止血;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膏、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1/2處,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1/3處。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坍塌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 危險性分析(一)易發生的地點及區域 施工現場區域(二)事故后果人員傷亡。二、 應急響應程序(一)報告程序1.事故信息上報采取逐級上報原則,最終由工程項目部向政府有關部門上報。發現事故的人員及時聯系應急小組組長或者副組長,由他們根據現場事故情況采取措施,以及是否啟動應急預案。傷害事件擴大時16、,由項目經理向上級主管單位匯報事故信息,如發生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應當立即報告當地政府主管安全監督部門。2.信息上報內容包括:單位發生事故概況;事故發生時間、部位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以及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等。3.根據事故性質,工程項目部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時限,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二)應急處置1.事故報告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人員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生的情況報指揮部或指揮部辦公室,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報告上級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同時按照約定的應急救援程序派人立即趕赴現場,了解事故傷害程度,警戒組和疏17、散組負責保衛人員疏散現場閑雜人員,警戒組保護事故現場,同時避免其他人員靠近現場,必要時可將事故情況通報駐軍及武警部隊請求給予支援。急救員立即通知現場應急小組組長,說明傷者受傷情況,并根據現場實際施行必要的醫療處理,在傷情允許的情況下,搶救組負責組織人員搬運受傷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由組長根據匯報,決定是否撥打120醫療急救電話,并說明傷員情況,行車路線。 警戒組應迅速對周圍環境進行確認,仍在危險因素情況下,立即組織人員防護,并禁止人員進出。 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蔓延擴大。應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轉移現場物件時,必18、須做出標志、拍照、錄像、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2.應急處置措施a.施工現場發生坍塌事件時,應立即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并設立危險警戒區域,嚴禁與應急搶救無關的人員進入。b.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腳手架損壞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等,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應急處置。c.按照救人優先的原則,且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搶救重要資料和財產,并注意做好應急人員的自身安全。d.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發生,并將其轉移到安全地方。e.對未坍塌部位進行搶修加固或者拆除,封鎖周圍危險區域,防止進一步坍塌。f.如發生大型腳手架坍塌事故,必須立即劃19、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救援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迅速核實腳手架上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坍塌的腳手架壓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的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拉桿,將傷員移出。如腳手架太重可要吊車將架體緩緩抬起,以便救人。 g.當施工人員發生身體傷害時,急救人員應盡快趕往出事地點,并呼叫周圍人員及時通知醫療部門,盡可能不要移動患者,盡量當場搶救。如果處在不宜施救的場所時必須將患者搬運到能夠安全施救的地方,搬運時應盡量多找人來進行搬運,觀察患者呼吸和臉色變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彎曲、扭動患者的頸部和身體,不要接觸患者的傷口,要使患者的身體放松,盡量將患者放到擔架或平板上進行搬運。 現場急救條件不能滿足需求時,必須立即上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并請求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撥打120急救電話時,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和人員傷害情況,并派人到路口進行接應。h.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應根據實際情況對腳手架進行加固或拆除,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