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企業礦井水害事故現場應急演練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6620
2023-11-13
17頁
143.50KB
1、煤礦企業礦井水害事故現場應急演練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生產方針,保障礦井安全生產和職工生命安全,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第一百一十五條“煤礦企業、礦井應當根據本單位的主要水害類型和可能發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的規定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要求,結合本礦井的實際情況,特制定xx年水害事故應急演練方案。一、組織機構及分工成立礦井水害事故應急演練領導機構,總指揮為礦長,副總指揮為。下設3個小組,具體分工見下表:分 組組 長成 員職責與分工第一組負責2、井下的避災路線和路標的設置,做好上下井人員統計及演練過程協調工作。第二組負責做好演練前后安全設施、設備的檢查,監督檢查措施的貫徹學習情況,作好演練時間、指令、演練過程以及恢復通風、供電、排水、運輸等記錄工作。第三組負責地面車輛、救災物資的保障供應,人員生活用品供應,維護救災期間地面交通秩序。確保車輛、物資供應充足及時,交通有序,醫療設備、器械、藥品數量和品種充足,保證救護車輛準備及時、運行良好,救災設備齊全。二、模擬災害演練范圍及演練時間:演習范圍:-110m標高皮帶上山、泵房施工人員。 演練時間:xx年4月20日早班:9:00時集合三班人員。 三、演練指揮程序:按下列步驟進行指揮:1、由總指3、揮宣布救災撤人演練開始,下達撤人演練命令。2、現場模擬-110m標高皮帶上山出現透水預兆:迎頭出現滲水,并有增大趨勢。模擬信號人員接到演練命令后,發出水害事故信號,通知礦調度室值班調度員。3、調度室值班調度員接到險情信號報告通知后,立即啟動本礦井水害事故現場應急演練預案,根據來水方向、地點、水量等因素,確定人員安全撤離的路徑,依據汛期災害性天氣停產撤人十項規定及礦井關于對調度員停產撤人授權的規定,迅速通知井下調度員以及受水患影響地點的-110m標高皮帶上山所有人員以及-110m標高所有施工人員立即停產撤人,撤離到安全地點再升井,并立即向值班領導和礦長匯報,并將水患情況通報周邊所有礦井。4、調度4、室調度員及時通知值班礦長、各部門值班人員及相關人員到調度會議室集合,成立救災指揮部,并及時通知礦衛生院、倉庫及相關部門。5、礦長接到水害事故報告后,立即召集救災指揮部成員、各應急救援小組到調度室待命,進入搶險緊急狀態。6、救災指揮部所屬各工作組要按各自職責,積極行動、盡職盡責做好搶險救災工作,并及時將工作情況向救災指揮部匯報。7、救災指揮部迅速判定水害的性質,了解透水地點、影響范圍、靜止水位,估計突出水量、補給水源及有影響的地面水體。掌握災區范圍、搞清事故前人員分布,分析被困人員可能躲避的地點,以便迅速組織搶救。根據透水量的大小和礦井排水能力,積極采取排、堵、疏的技術措施。8、加強通風,防止瓦5、斯和其它有害氣體的積聚和發生缺氧窒息事故。9、排水后進行搶險時,要防止冒頂、掉底和二次突水。10、搶救和運送長期被困井下的人員時,要防止突然改變其適應的環境和生存條件,造成不應有的傷亡。11、對于被水、沙截堵的災區人員,除應積極組織搶救外,應利用管道或其它方式向遇險人員供風。12、-110m標高所有施工地點的人員(-110m標高泵房泵工除外)接到礦調度室撤人命令后,在跟班區長、班組長及安全員的帶領下,按規定的撤人路線迅速撤離,在撤退過程中絕對聽從班組長的統一指揮,不要驚慌失措。所有人員撤到地面后,由帶班礦長對撤離人員仔細清點,核對無誤后,上報總指揮,總指揮宣布停產撤人應急演練結束。四、水害事故6、演練安全技術措施為保證此次演練的順利進行,保障礦井安全生產和職工生命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1、認真貫徹學習xx年度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xx年度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110標高皮帶巷作業規程等有關災害預防及避災路線等內容,保證所有參加人員必須考試合格,考試不合格者不得參加演習。2、礦醫院于4月19日做好急救藥品和器材、設備的準備工作,保證藥品、器材數量充足、質量合格,品種齊全。3、礦通訊組、調度室于4月19日聯合對井上下通信設備、設施檢查維修一遍,確保所有通信設備信號暢通,正常使用。4、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調度室必須嚴格按照xx年度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中的要求檢查井下設施7、和圖紙資料,保證齊全完好,準確無誤。5、演練開始前,主提升絞車要停止使用,并正確使用好各種防跑車設施,等接到演練結束的通知后方能進行正常提升作業。6、編制準備好演練結束后恢復通風和生產的安全技術措施。五、救災演練過程中注意事項(一)、演習過程中,調度室必須嚴格按照xx年度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和xx年度水害事故現場處置演練方案的要求做好記錄。(二)、演練時,-110m標高各施工地點的人員必須絕對服從指揮,在本工作面的跟班區長、班組長、安全員帶領下沿以下避災路線撤離:1、按照由深及淺的原則 -110m標高3200采區軌道下山-26m水平車場主井(副井)地面。 2、按照由遠及近的原則-110m標高8、皮帶上山-110m標高泵房變電所3200采區軌道下山-26m水平車場主井(副井)地面。3、停產撤人地點及通知電話(1)、-110m標高皮帶上山,電話:8494;(2)、-110m標高泵房變電所,電話:8404;(3)、-26m水平車場,電話:8661;4、外部聯系電話(見下表)單 位電 話辦公室值班室(三)、礦救護車接到災情通報后,把車輛停放于辦公樓前待命,到達位置后立即匯報礦調度室。(四)、礦衛生院接到災情通知后,必須立即攜帶急救藥品和器材于副井口候車室集合待命。(五)、地面倉庫在接到災情通報后,必須簡化物料發放審批手續,專門供應救災所用物資,停止發放與救災無關的物資。六、演練結束后的工作19、嚴格按照演練結束后恢復通風和生產的安全技術措施對-110m標高水倉和泵房恢復通風和供電,直至正常后方可進行生產工作。2、演練結束后,各有關人員必須立即把演習過程中的記錄、數據、發現的問題匯總上報,由小組組長組織人員編寫xx年度水害事故現場應急演練總結報告。對于演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并限期整改。對違反規定的人員和單位進行考核。3、把xx年度水害事故現場應急演練總結報告上報xx縣煤炭工業管理局。 七、演練收集的資料1、救災演練開始時間、結束時間; 2、模擬災害事故發出信號的時間;3、礦調度值班人員通知值班礦長的時間;4、通知井下停產撤人的時間;5、通知運輸、醫療、救護車輛集合的時間及10、到位時間;6、參加演練人員的避災路線統計(姓名、單位、本班工作地點);7、圖紙資料收集時間和備齊的時間;8、召集礦井救災小組領導成員(具體到每個人)的時間; 9、礦井救災小組領導成員(具體到每個人)到達礦調度會議室的時間;10、成立救災指揮部的時間;11、上下井人員(包括姓名、單位、人數)的統計;12、最遠地點人員撤離時間;13、撤人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演練結束后恢復通風和生產的安全技術措施1、恢復生產的順序 (1)、恢復生產時生產辦公室組織有關人員到調度會議室集合,由總工程師組織學習恢復通風和生產的安全技術措施后,下井進行檢查,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恢復生產。 (2)、根據分工,首先檢查各自所負責11、區域內的進、回風巷之間的聯絡巷風門,確保完好并正常關閉,且本區域風量滿足要求;然后對所負責頭、面依次進行恢復通風、送電、送水工作,并對復工前的工程質量及安全生產條件進行全面檢查。 (3)、具備安全生產的條件后,方可開工,否則必須組織人員進行整改。 2、恢復通風、送電、送水時必須嚴格遵守下列規定 (1)、掘進巷道恢復通風時,必須配有兩名以上的救護隊員(兼瓦檢員)佩戴自救器,以便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恢復通風安全的技術措施如下:恢復正常通風時,必須由通防副總工程師在現場協助救護隊完成恢復通風工作。首先有瓦檢員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以內巷道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準人工開動局部12、通風機,否則要通過調整其相關風路中的風量,增大局部通風機所處巷道的風量,使瓦斯濃度降到0.5%以下。由救護隊員佩戴氧氣呼吸器檢測停風區內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停風區內瓦斯濃度不超過1.0%或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可人工直接恢復通風;當停風區內瓦斯濃度超過1.0%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且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超過3.0%時,可在局部通風機第一節排風筒上套上繩索,人工開動局部通風機后,收緊或放松繩索以控制局部通風機向巷道內送入的風量,由瓦檢員在回風流中,經常檢查瓦斯濃度,始終使巷道中排出的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超過1%,每往前接一節風筒,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13、斯和二氧化碳濃度均必須控制在以上濃度標準以下,且穩定3-5分鐘后,方準再往前接一節風筒。在恢復掘進巷道通風時,要先檢查自己攜帶的礦燈、自救器和甲烷檢測儀,確認完好可靠,方可進入掘進巷道。檢查掘進巷道入口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其濃度均小于3%時,才能有外向里逐段檢查。發現掘進巷道瓦斯或二氧化碳達到3%或3%以上時,必須停止檢測,返回新鮮空氣中。在檢測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時,還應檢測氧氣和其他有毒有害氣體濃度,以防止引起窒息或中毒事故。依上述方法逐節由外向里,恢復通風直至施工迎頭,只有整個巷道內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低于1.0%、二氧化碳濃度低于1.5%、氧氣濃度不低于20%,且穩定30分鐘后,才確定14、整個巷道已恢復了正常通風?;謴屯L時,風筒接頭吊掛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當停風區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0%時,必須制定排放瓦斯安全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進入掘進巷道還應注意頂板變化情況,如遇冒頂,必須停止前進。在恢復通風過程中,必須在所有可能進入待恢復通風巷道及其采區回風系統的通道中設專人站崗,直至恢復正常通風,然后由各組組長撤崗,進行其他工作。供水工作由管道工負責把各自沿途防塵系統管路閥門檢查一遍,確保完好。當發現有斷管漏水現象時,及時進行維修。井下全部恢復完通風、供水后,由總指揮下令把所有工作面的回風路線檢查一遍,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2)、恢復送電的技術措施掘進工作面恢復正常通風15、后,進行送電工作之前,必須有專職電工對所有電氣設備進行檢查,證實各種保護措施齊全完好,方可人工恢復電氣設備供電,并嚴格遵循由外向里由近及遠的送電順序。掘進工作面只有在各種安全設施、工程質量、通風等均正常后,方可向各設備送電,然后再向礦井總回風巷恢復供電。井下中央變電所的恢復供電工作由專職機電工具體負責,送電時必須接到生產調度室的電話后,方可進行。(3)、在掘進工作面風、水、電完全恢復正常后,并認真檢查工程質量及安全設施情況,重點是頂板情況及其沿途提升運輸設施,只有井下所有工作地點均具備安全生產的條件后,方可恢復生產,并把恢復情況通報礦調度室。(4)、恢復生產時所有人員必須在新鮮風流中行走,由測16、風員檢測礦井進、回風巷及井下各用風地點的風量,若與所要求的風量不符時,及時通報通防科,并組織有關人員查明原因,進行調整,直至滿足要求。(5)、根據井下恢復生產的實際情況,可隨時修改和完善本措施內容。附:演練收集資料匯總表(表一)序號資 料 內 容備 注1救災演練開始時間2模擬災害事故發出的信號時間3通知井下停產撤人的時間4礦調度值班人員通知值班礦長的時間5成立救災指揮部的時間6通知運輸、醫療、救護車輛集合的時間7運輸、醫療、救護車輛到位時間8圖紙資料收集時間9圖紙資料備齊的時間10救災演練結束時間11最遠地點人員撤離時間附:參加演練人員統計表(表二)序 號姓 名所在工作地點單 位備 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小 計附:召集礦井演練小組領導成員及到位時間表(表三)序 號姓 名職 務通知時間到位時間備 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附:各單位演練情況統計表(表四)序號單位作業地點接演習開始時間撤 人 路 線入井人數參演人數本單位人員全部升井時間撤人路程本單位負責人備 注1234567附:演練情況統計表(表五)單位演習演練項目演練時間方案簡述入井人數參演人數最遠撤人作業地點最遠撤人路程最長撤人時間備 注